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生活服務做成本怎麼核算
擴展閱讀
轉轉在哪裡發布產品 2025-02-07 22:22:42

生活服務做成本怎麼核算

發布時間: 2023-08-21 18:18:22

㈠ 服務行業怎麼做成本分析

服務行業的會計賬務處理,以餐飲業為例詳細說明:設置賬簿:1、總賬2、現金日記賬3、銀行存款日記賬4、三欄明細賬(分戶賬)5、材料明細賬(原材料、周轉材料)6、庫存商品明細賬 7、固定資產明細賬8、期間費用明細賬核算過程:一、 籌集資金(一) 投入資金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貸:實收資本(二) 借入資金 1、 借入時 借:銀行存款貸:短期借款2、 支付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貸:銀行存款3、 還款時 借:短期借款貸:銀行存款二、 准備(一) 房屋1、 自建房屋 (1)購材料 借:工程物資貸:銀行存款(2)領料 借:在建工程貸:工程物資(3)人工 借:在建工程貸:應付職工薪酬(4)水電衛生費等 借:在建工程貸:銀行存款(5)完工時 借:固定資產貸:在建工程2、 租用房屋、裝修房屋 (1)發生費用時 借:長期待攤費用貸:銀行存款(2)按月、季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貸:長期待攤費用(二) 機器設備(空調、音響、車)1、購入時 借:固定資產貸:銀行存款2、按月計提折舊時 借:管理費用貸:累計折舊(三) 材料(原材料、周轉材料)1、原材料 (1)需要入庫的 如主食類、干貨類、其他材料類,購入時應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由專人保管;(2)不需要入庫的 如副食類、鮮活商品,隨購隨用,購入時直接交廚房驗收後使用。2、周轉材料 (1)入庫:桌椅板凳、床及床上用品、桌布、碗等循環使用的借:周轉材料貸:庫存現金(2)不及庫:一次性筷子、餐巾紙 直接計入費用借:管理費用貸:庫存現金三、 經營(一)購入材料1、購入大宗材料 借:原材料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2、購入經常性材料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現金(二)購入商品 借:庫存商品——倉庫——XX商品——吧台——XX商品貸:庫存現金(三)領用材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原材料借:管理費用貸:周轉材料(四) 領用商品借:庫存商品——吧台——XX商品貸:庫存商品——倉庫——XX商品(五) 月末計算工資借:管理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六) 水電氣熱借:管理費用貸:庫存現金(七) 取得收入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八) 購買發票(公司參照服務業處理,下面主要講一下個體買發票如何繳稅)稅種:營業稅;面額×5%城建稅;營業稅×7%教附 營業稅×3%地教 營業稅×2%個稅 面額×10%×25%借:應交稅費——營業稅——城建稅——教附——地教——個人所得稅貸:銀行存款四、 財務成果(一)計提營、城、教、所得稅(清點發票,按開出發票額計提稅費)借:營業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營業稅(開出金額×5%)——城建稅(營業稅×7%)——教附 (營業稅×3%)——地教 (營業稅×2%)——個稅 (面額×10%×25%)(二)結轉收入(三)結轉成本費用(四)年末結轉凈利潤例題:某酒店購買10萬元發票,計算應納稅額是多少?營業稅:100000×5%=5000城建稅:5000×7%=350教 附:5000×3%=150地 教:5000×2%=100個 稅:100000×10%×25%=2500稅款合計:8100元 稅率8.1%△買發票前先計算好應繳稅款。

㈡ 服務業會計實務操作中如何核算成本

1.不分別設置
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兩大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再按產品設明細賬,直接設原材料、工資薪酬、
動力費用

製造費用
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因為中小企業經營范圍比較小,生產產品的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基本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歸屬到具體產品外,其它項目不宜歸屬到具體某一產品,其實核算到產品反而失去真實性。但當所用原料及所產產品區別較大,達到
重要性原則
,往往可以單一產品設明細帳;也可不設置,而以
成本核算
表代替。
2.原材料范圍,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把非主要的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這樣既能降低工作量,也符合
會計原則
重要性原則。對生產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按照實際領用實用部分計算成本。
3.中小企業因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全,製造費用科目很難按車間設明細賬,只好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
中小企業管理
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的
差旅費

辦公費
而無法確定是車間費用還是辦公費用而往往直接歸屬到辦公費用內,直接記入
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往往是已銷產品和庫存產品之間統一分配。
4.
廢品損失
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企業一般是按存記耗,按已銷售數量加庫存成品計算生產數量。
5.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
自製半成品
科目。否則不設。

㈢ 服務費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

服務費成本的會計分錄:
1、發生服務費成本時
借:勞務成本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2、月末結轉應由本期承擔的服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勞務成本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方法
一、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二、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三、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的運用
會計分錄在實際工作中,是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實現的,它是保證會計記錄正確可靠的重要環節。會計核算中,不論發生什麼樣的經濟業務,都需要在登記賬戶以前,按照記賬規則,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確定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以便正確地進行賬戶記錄和事後檢查。會計分錄有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
會計分錄與記賬憑證的區別
會計分錄不同於記賬憑證:
記賬憑證要求要素齊全,並有嚴格的審核與編製程序,而會計分錄則只是表明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的科目與金額,是記賬憑證的最簡化形式。會計分錄通常只是為了講解方便而出現在書本之中,在會計實務中是很少出現會計分錄的

㈣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財務人員的一項主要工作,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讓我們來一起了解吧。
成本核算是什麼?
成本核算指的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隊形進行分配和歸集,用來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屬於成本管理的基本環節。
成本會計核算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
1、品種法
(1)確定以產品品種為企業成本計算研究對象的管理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品種法:產品種類繁多。實際教學工作中,在「品種法」成本管理的對象可以是靈活的應用:產品設計類別,不同品種的產品,不同規格的產品。
(3)計算方法和關鍵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技術要點:建立以「品種」為對象的生產企業成本明細賬和成本數據計算單;在成本控制計算期內以「賬期」為一般主要目的;以「品種」為對象的費用歸集和分配;以「品種」為主要對象信息進行產品成本問題分析。
(4)品種法的適用范圍
適合於大量大量品種,一步法生產企業。如發電,采礦,只需要評估的結果,最終企業管理的產品。
2、分批法
(1)定義為產品批次不成本核算對象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控制管理研究對象進行企業產品的「批」。批號法是一種非常廣泛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號」的定義「。對象的成本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確定:產品種類繁多,存貨核算批量「批准」的實際估值法下,生產批號,葯品和其他企業的產品,「批量」,客戶訂單 - 計算的方法按照客戶訂單的其他公司需要和定製的「批」成本在實際的管理工作施加
(3)的教學方法和積分分批法的技術的計算是:「分批」,「分批」,以計算該研究的成本為創建生產和管理,成本的成本的細目的分析計算表。作業成本法一般採用的「自我,期」,一般成品和產品之間的生產成本分配不存在。若生產費用在完工進行分析產品、在產品間分配可以通過採用一個企業定額法。
(4)適用范圍單,小批量生產的企業,可根據客戶訂單生產企業 - 因而也被稱為「秩序法案」
3、分步法
(1)定義的在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對象,成本計算的方芹搏法。
(2)成本對象分在廣義上同步「步」,也有非常豐富的,靈活的應用程序特定的文化和發展在現實生活中的管理,「台階」下的實踐教學應用的子步驟中,CAN被定義為下面的「步驟」,這意味著:扇區 - 計算能力,是免費檢查「部門企業成本」的組合,車間,過程,特定的生產,加工設計階段,工作服務中心,上述的情況下研究
(3)計算方法及要點
用其他方檔消法,在具體的計算方法非常不同的子步驟相比,這主要是由於生產的從根據計算的步驟的處理階段產生的成本。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教學工作管理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信息進行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自己一個公司成本控制分析計算技術研究調查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時間成本、成本數據通過計算期一般都是可以選擇採用「會計行業發展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幫助我們應該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社會主義生產生活費用。
(4)適用范圍:
大量的多步驟多階段的生產企業;管理要求按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大規模生產用水等。
為什麼要做成本核算?
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和考核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反映成本水平,對成本控制的績效以及嫌蠢祥成本管理水平進行檢查和測量,評價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處可以降低成本,進行持續改進。

㈤ 餐飲成本核算方法公式餐飲成本如何核算

1、餐飲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如下:
其計算公式是:本月耗用原材料成本=廚房原料月初結存額+本月領用額-月末盤存額。
2、餐飲服務業的成本計算的常用公式:
⑴本期耗用原料成本=期初原材料+本期購進原料—期末結存原料;
成本價=進貨價/(出成品率*投料標准(數量);
⑶毛利率=(銷售價格—原料成本)/銷售價格*100%;
⑷銷售價格=原料成本/(1-毛利率);
⑷銷售價格=原料成本+加成額;
⑸加成率=毛利率/(1-毛利率);
⑹原料價值=毛料價值-(次料數量*單價+下腳數量*單價);
⑺凈料單價=凈料價值/凈料數量。

㈥ 餐飲業成本核算及全套賬務報表,每天的成本怎麼做

餐飲成本不是每天結轉的,通常在月末一次結轉。

一、飯店(餐飲業)成本的核算是:以倒擠成本的方法計算的:

消耗成本=期初原材料結存+本期原材料增加-本期原材料減少-期末原材料結存(廚房盤點)

二、成本計算過程:

1、直接領用或直接采購時:

借:營業成本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原材料--庫存)

2、月終,按操作間(飯店)沒有使用的原材料進行實際盤點,將盤點的結存原材料數額,辦理假退料手續,調整營業成本:

借:營業成本(紅字)

貸:原材料(紅字)

3、結轉成本:

飯店消耗成本=期初原材料結存+本期原材料增加-本期原材料減少-期末原材料結存(廚房盤點)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成本

4、下月初再將原材料盤點金額原數做帳,作為營業成本期初結存數。

(6)生活服務做成本怎麼核算擴展閱讀: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一、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企業應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主營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期末,應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二、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企業應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核算其他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發生或結轉的其他業務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周轉材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銀行存款」等科目。期末,應將「其他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㈦ 如何進行服務行業的成本核算

1、服務行業也有好多種,旅遊,餐飲,桑拿,服裝,勞務,你得告我們具體哪中行業。

2、成本核算的分批法和分步法是針對工業企業的,而非商品流通和服務業。

3、服務業你核算成本費用需要兩本帳,一本費用帳,一本成本帳。

4、費用帳登記各種費用明細,成本帳登記各種成本明細,比如員工工資、廣告費以及餐飲費進費用明細賬。

(7)生活服務做成本怎麼核算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主要原則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信息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即已計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應由以後各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劃成本(或定額成本、標准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一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後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於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項目,則可以從簡處理。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