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潤表主營業務成本可以為負數嗎
1、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檢查調整當月,調整收入大於當月實現收入,或當月沒有銷售收入只有調整收入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2、結轉分錄不對,分錄如下:
(1)沖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紅字或負數)
貸:主營業務收入(紅字或負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紅字或負數)
(2)沖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或負數)
貸:庫存商品(紅字或負數)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於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1)商業營業成本為負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表編制的原理是"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平衡公式和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
在生產經營中企業不斷地發生各種費用支出,同時取得各種收入,收入減去費用,剩餘的部分就是企業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的對比情況就是企業的經營成果。
如果企業經營不當,發生的生產經營費用超過取得的收入,企業就發生了虧損;反之企業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潤。會計部門應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並將核算結果編製成報表,這就形成了利潤表。
計算利潤時,企業應以收入為起點,計算出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其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的形成的計算步驟為:
(1)以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主營業務直接有關,先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直接扣除,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2)從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中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計算出企業的營業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❷ 營業成本為負數
不對。
沒有收入,就不能確認成本,只有費用,否則違背會計配比原則。
按利潤情況,是否存在其他業務收支或者投資收益?或者財務費用為負值?
❸ 營業成本能為負數嗎
說明本月沖銷了本年度以前月份做錯的費用科目,或者沖銷了多記營業費用的金額。
做如下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❹ 我在結轉損益的時候發現主營業務成本是負數,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
主營業務收入在結轉損益時,發現為負數,原因及解決辦法有以下幾點:
1,會計電算化中,看看「設置-->會計科目-->主營業務成本-->修改科目」:余額方向是借方還是貸方?
應該是這個地方,你設置反了(成貸方了)。
2,手工帳中,有可能是因為上月暫估成本比實際收到的發票多,按你主營業務成本的分錄,用紅字沖回一分即可。
紅字沖減主營業務成本分錄後,按有發票做正確分錄;如果是已經銷售的有差額,再做調整成本的分錄,最後結轉本年利潤。
還有一種情況,說明你們的庫存帳里沒有這個商品,就讓你們給賣了,所以出現了負數。
此時直接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銷售收入
❺ 我在結轉損益的時候發現主營業務成本是負數,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科目,一般期末沒有餘額;主營業務成本是負數的情況也比較少見,主要是有大筆的紅字沖銷主營業務成本的情況發生,如果經常出現主營業務成本是紅字的話,稅務會找上門來了。
因為上月多結轉了成本,可以在備查簿上登記下來,如果金額非常大,需要以後月份分批轉回,金額不大的,本月一次轉回就可以了,本月轉回多結轉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本月主營業務成本是負數的情況。
(5)商業營業成本為負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在線軟體目前只提供賬結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期未處理」—「高級設置」中有個選項。
一是按科目余額的反方向結轉(系統默認值,將金額轉換為正數後再來定義它的余額反方向;例如,財務費用—利息收入,若錄為借方負數,在結轉時,系統按借方正數結轉至本年利潤。
二是按科目屬性中定義的科目方向進行反方向結轉;例如,財務費用—利息收入,若錄為借方負數,在結轉時,系統按貸方負數結轉至本年利潤。
用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留意這其中的差異,以免對相關賬務報表產生誤解。
以試算平衡表為例,若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按科目余額的反方向結轉,因借方一正一負,合計數為零,在表中不體現;若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按科目屬性中定義的科目方向進行反方向結轉,因借貸方均以負數表述,在表中可直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