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進行新產品的成本預算
擴展閱讀
珠海玻璃產品設計多少錢 2025-02-07 19:02:58
從黃金到鑽石要贏多少場 2025-02-07 19:02:58
鎮江環保電子產品哪裡好 2025-02-07 18:50:07

如何進行新產品的成本預算

發布時間: 2023-08-21 23:41:11

『壹』 如何做預算

兩種方法:定期預算、連續預算。

(1)定期預算:在這一預算中,為下一財政年度制訂一個隨時期推移而改動最少的計劃。一般來說,每年度的預期總費用是按月、按要素成本的活動優勢分攤在全年中的。這樣月「工資」作為預期成本的1/12簡單分攤在各個月份上,而銷售的季節性波動,要求多一點關注營銷和生產成本以及在波動的過程中成本的變化。

(2)連續(滾動)預算:在這一預算中,准備一個試驗性的年度計劃,其中第一個季度按月份詳細准備,二、三季度的計劃准備相對較為簡略,而第四季度的計劃只有一個大概輪廓,每月(或者也許是每季度)該預算都要通過增添下個月(或季度)所要求的詳細情況來加以修訂。

並且加上一個新的月份(季度),以這種方式使計劃向前延伸至一年,這種編制預算的程序圖順應環境的變化和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是非常理想的。因為它迫使管理人員不論處在當前財政年度的哪一階段,都要不斷為新的一年考慮具體的條件。

(1)如何進行新產品的成本預算擴展閱讀:

預算涉及的內容:

(1)用來詳細說明未來期間各種作業的方案預算(活動預算)。對於每一個營銷計劃,表達這一預算的最合理的方法是將預期的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羅列出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非個人地描繪預期未來,這對於確保各項活動、盈利率和銷售量之間的平衡是有用的。換句話說,這就是計劃(見下圖)。

(2)根據個人職責來說明年度計劃的責任預算。這基本上是一個顯示目標業績水平的控 制工具,但這一預算中的個人化成本在計劃和報告的水平上必須是可控制的。

責任預算圖

這兩種處理作業預算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方案預算是計劃階段的結果,而責任預算則是這一控制階段的起點。前一種方法無需與組織機構相符合,而後者則必須與組織機構相對應。因此,計劃在實施之前必須轉化為控制,並通知相關人員以使每一個他(或她)都清楚各自的職責。

『貳』 成本預算怎麼做

很簡單:
首先:成本構成有:料、工、費及間接費用

比如你們公司生產鋼門,其成本預算為:(數據不一定正確,僅演示方法)

一個標準的0921防火門,
一、料:
1、門框:1.8MM方鋼4米,單價為100元每米,預算成本4*100=400元
2、門板:0.9MM冷砸鋼板3.5平方米,單價為80元每平方,預算成本3.5*80=280元
3、門鎖:防火鎖一個,單價80元,預算成本80
4、輔料:螺絲、鉚釘、電鋸片、鑽頭燈,共30元
以上用料合計:400+280+80+30=790

二、工
生產一個防火門,需要切割、折彎、焊接、輔助等工序,一個工時45元
1、切割:定額工時為0.8,需0.8*45=36
2、折彎:定額公司為0.6,需0.6*45=27
3、焊接:定額工時為1.2,需54
4、輔助:定額工時為0.3,需13.5
以上人工合計:36+27+54+13.5=130.5

三、直接費用
1、分攤的設備折舊:(方法很多,僅用定額法舉例) 20
2、電費20
3、運費20
4、噴漆30
費用合計20+20+20+30=90

四、間接費用
1、廠部管理費:2(同上用定額法舉例)
2、廠部其他費:1
以上合計3
五、稅收,定額稅收17元

那麼以上成本為???自己算

以上為單個產品的成本預算,
你把所有的產品的成本預算都做完,然後按料、工、費、間接費、稅金等5個大項合計後,就是總體成本預算

我QQ為373276108,在的話在線回答

『叄』 如何使計算一個新產品的生產成本

用一個最簡單方法分配計入產成品。比如,當月你生產出20個產成品,工資1000元,則單個產成品分配工資為:1000/20=50元。 首先,你要確定成本要素有哪些。即哪些要計入成本中,比如,工資,固定資產折舊,水電費。然後,你要確定每種成本要素計入產成品成本的方法。接下來,你要確定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方法。最後編制一個成本分配表,就可以得出入庫產成品的成本,與在產品的成本。

『肆』 如何做預算

一、抓住預算的定義

談到預算,首先就要明確一個問題,預算是什麼?預算的定義見仁見智,由此產生了很多個不同的版本。筆者認為,管理大師德魯克對預算的定義最為深刻而准確:「預算是整合各項業務計劃的邏輯框架」。這個定義一方面指明了預算的第一要素:即以業務為基礎,通過對業務計劃的整合實現總體目標;另一方面,說明了預算的另一個關鍵因素:預算邏輯。只有合理有效的預算邏輯才能將各類業務計劃有效連結起來,形成服務於整體目標的行動計劃與資源配置方案。

企業在進行預算管理建設時,首先需要緊緊抓住預算的定義,並以此為切入點,完成預算建設實施前的調研。既需要詳細了解和梳理企業的業務,又需要整合客戶各項業務的邏輯,如業務模塊內部、業務模塊之間的邏輯,以及組織之間的邏輯、財務的邏輯和科學、現實的邏輯。


二、准備期需了解的七大問題

為提高預算體系建設的效率,保證預算體系建設的效果,企業在預算系統建設前,有必要對企業整體資源配置構築一個邏輯框架。這個框架要體現各組織的工作內容和結果,消耗的資源和獲取的資源等信息。在這個框架中,組織、業務計劃、結果之間依靠相對合理的邏輯進行聯系。總體來說,在預算體系建設的准備期,企業需要了解的內容包括:

(1)組織機構有哪些?

(2)各組織的職責及業務是什麼?

(3)影響業務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如銷售的產品、區域、渠道等?

(4)業務之間的關聯是什麼,如銷售、生產、采購、現金流之間的關系?

(5)業務運行的組織職責如何劃分、如何銜接?

(6)各項業務能夠帶來多少資源、消耗多少資源,決定資源多少的因素是什麼?如,銷售能夠帶來的現金流多少取決於合同執行進度,投資所需資金支出取決於投資項目的規模及周期。

(7)核算體系科目如何設置(體現對資源的分類,見表1),賬務處理的政策及特殊的分錄處理(體現對資源的獲取、轉移與消耗的數量邏輯關系如何?

其中,編製表單、控制方案、分析方案解決的是方法、工具層面的問題,流程關注的是各項具體工作的責任劃分及銜接問題,制度則從組織、原則、內容、程序等方面對全面預算管理提供製度性保障。


三、理清預算工作的順序

在全面預算管理建設工作開始後,哪項工作應該成為方案中的第一步?答案是預算考核指標的設計。

一些企業會以設計預算編製表單作為方案的第一步。然而,在項目開始階段即介入這項工作,可能會因對企業管理重點及組織定位理解不夠而造成表單設計缺乏重點,也可能會因對一些組織的獨特定位理解不夠精確而遺漏一些組織應負責的業務預算編制,或編制了一些組織不負責的業務預算,造成預算編制效果欠佳,甚至影響考核目標值的確定。

通過對預算考核指標的研究,可以對企業各類組織的定位及管理重點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在設計預算編製表單時把握重點,契合組織定位,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四、分步實施

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的設計有時會面臨兩難:企業希望對預算管理進行大的變革,但很多現實情況卻往往對此形成了很大阻力,是一步到位還是分步實施?企業必須權衡。

就目前中國企業的現狀而言,以近期目標體現方案的可行性,以遠期目標體現方案的先進性與前瞻性,並分步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建設的做法顯然更可取。

影響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實施的因素主要涵蓋業務的規范性、核算的規范性與核算的細度等方面。譬如產品和材料的分類標准沒有建立,銷售預算難以細化到產品,采購預算難以細化到材料類別;費用核算的明細科目沒有規范,費用控制就難以細化到明細科目;成本核算沒有按照標準的產品分類建立成本對象,或核算方法不規范,使成本的控制和分析不能細化到產品;分公司的存貨、應收賬款等核算不準確,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考核指標無法落實等。

此類問題如果短期無法解決,企業就需要進行策略建設,給出相應的替代方案作為短期實施目標,提出在業務及核算進一步規范情況下的遠期方案,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同時,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未來改善方向做出明確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