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公允價值和重置成本有什麼不同
擴展閱讀
珠海玻璃產品設計多少錢 2025-02-07 19:02:58
從黃金到鑽石要贏多少場 2025-02-07 19:02:58
鎮江環保電子產品哪裡好 2025-02-07 18:50:07

公允價值和重置成本有什麼不同

發布時間: 2023-08-22 13:12:38

A. 公允價值和重置成本有何區別簡單點,通俗點

1、定義方面。

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是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2、確定方式不同。

公允價值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是資產按照現在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3、所佔角度不同。

公允價值強調站在獨立於企業主體的市場角度的市場價值。

重置成本強調站在某企業主體角度的投入價值。

4、時間節點不同。

公允價值要求詳細的現金流量預測、終值的預計和合理的風險調整後的折現率,其微小的變化對於所推導的公允價值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重置成本是現在時點的成本,強調站在企業主體角度,以投入到某項資產上的價值作為重置成本。

5、計算方式不同。

公允價值的確定方式為完工產品和商品存貨,按估計售價減去變現費用和合理的利潤後的余額確定;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按將來可望收取的數額,以當時的實際利率折現的價值,減去估計的壞賬損失及催收成本確定;原材料按現行重置成本確定。

重置成本採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價值法、物價指數法,計算公式為:被評估資產的價值=重置成本-累積應計損耗=重置成本-有形損耗-無形損耗(功能性損耗+經濟性損耗)。

6、計量不同。

公允價值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計量則是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B.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怎麼理解區分

歷史成本:原來買的時候花了多少錢

重置成本:現在再買一個需要花多少錢

可變現凈值:現在把它賣了,扣除費用和交的稅,剩多少錢。

現值:將它投入生產,增加的凈現金流量按資金成本折現後的價值。

公充價值:熟悉交易信息的雙方或多方自願接受的價格

區別:

1、歷史成本,一般購入資產均適用本計量方式。

2、重置成本,適用於盤盈資產的價值確定。

3、可變現凈值,一般適用於存貨減值的認定。

4、現值,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融資租賃資產入賬價值、分期付款(一般大於3年)購買資產價值、分期收款(一般大於3年)銷售商品收入的確定等

5、公允價值,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者投入資產、債務重組取得的資產等。

(2)公允價值和重置成本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以上這些名詞」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都和價值的具體含義有關,而價值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馬克思的價值理論繼承和發展了古典主義尤其是亞當斯密以及大衛李嘉圖的價值概念。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

商品的價值表明:

①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才會有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存在的物質承擔者。

②價值是由抽象勞動而不是具體勞動形成的,具體勞動和自然物質相結合創造出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凝結在商品中才成為價值。

③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只有在商品交換中,通過一種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的相互對等、相互交換的關系才能表現出來;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④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體現了商品生產者互相交換勞動的社會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價值

C.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歷史成本

又稱實際成本,是指企業取得或者建造某項財產物資時實際支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2、重置成本

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凈值

又稱為預期脫手價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凈值。

4、現值

也稱折現值,是指把未來現金流量折算為基準時點的價值,用以反映投資的內在價值。

5、公允價值

即市場價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常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即脫手價格。

二、會計應用范圍不同

1、歷史成本

使用范圍最廣,會計要素在計量時一般均採用歷史成本,如原材料采購入賬價值、固定資產初始入賬價值等。

2、重置成本

主要使用在固定資產盤盈中。

3、可變現凈值

用在存貨期末價值計量中

4、現值

可收回金額的確定、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測試。

5、公允價值

主要用於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等計量。

聯系:

一般來說,歷史成本可能是過去環境下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而在當前環境下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也就是未來環境下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歷史成本。

公允價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變現凈值和以公允價值為計量目的的現值,但必須同時滿足公允價值的三個條件。

(3)公允價值和重置成本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可變現價值是一種交換產出價值,它與清算價值的不同在於它們得之於不同的市場條件。可變現凈值是處於正常銷售經營交通常有正常利潤情況下的價格,而清算價格則是一種迫售價格,即按大大降低的價格出售給顧客,或通常按大大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給顧客。

可變現價值只適用於計價那些為銷售而持有的資產,例如商品、特定特造口、投資以及企業經營上不再使用的機器設備等。此外,由於企業不可能將所有資產都按現行售價來計價,這就需要運用其他計價方法,而用不同的計價方法計價所加出的資產總額,缺乏解釋意義。

會計實務中,除特殊項目和特殊情況外,一般不採用可變現凈值這種計量屬性。

D.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有什麼區別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凈值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凈值。
4、現值
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後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

E.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這幾個如何解釋 有何區別

1、歷史成本一般指發票金額,比較定向

2、重置成本:按照當前的市價購買該項資產的價值,適用於盤盈的固定資產,當然用當時評估出來的市價乘以盤盈資產的成新率

3、可變現凈值:期末存貨採用可變現凈值和成本孰低計量,可變現凈值=持有以備生產的存貨對應的產品的市價-至完成該產品的發生的加工成本-銷售產品發生的相關費用

4、現值:一般涉及到長期應收款項目時使用,按照預計未來現金流的現值作為長期應收款項的入賬價值;

5、公允價值:熟悉交易雙方在自願的情況下,按照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交易的價格。

區別,五者的區別在於應用的情況不同。

(一)歷史成本,一般購入資產均適用本計量方式。

(二)重置成本,適用於盤盈資產的價值確定。

(三)可變現凈值,一般適用於存貨減值的認定。

(四)現值,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融資租賃資產入賬價值、分期付款(一般大於3年)購買資產價值、分期收款(一般大於3年)銷售商品收入的確定等

(五)公允價值 ,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者投入資產、債務重組取得的資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