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財管什麼時候考慮非付現成本
擴展閱讀
什麼叫工藝品價格 2025-02-07 15:21:39
含山有哪些人力資源 2025-02-07 15:08:14

財管什麼時候考慮非付現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8-22 23:04:37

Ⅰ 什麼是付現成本和非付現成本

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以及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

付現成本亦稱「現金支出成本」。那些由於未來某項決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將來動用現金支付的成本。當企業資金緊張,又無應收賬款可以收回,而向市場上籌措資金又比較困難或借款利率較高時,在此情況下企業面臨如何以較低的成本進行采購的決策。

(1)財管什麼時候考慮非付現成本擴展閱讀

相關例子:

在經營決策中,特別是當企業資金處於緊張狀態,支付能力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往往把現金支付成本作為考慮的重點,會選擇付現成本最小的方案代替總成本最低的方案。

示例:某企業現接受一批訂貨,為滿足客戶對這批訂貨的要求,急需購置一種專用設備,但企業的資金十分緊張,預計短期內亦無賬款可以收回,而且銀行貸款利率高達1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該企業購買專用設備有下述兩個可選擇方案:

方案一:甲公司可提供這種專用設備,要價100000元,貨款需馬上支付;

方案二:乙公司亦可提供這種設備,要價105000元,但貨款只需先付9000元,其餘分12個月付清,每月歸還8000元。

根據上述資料,企業管理人員認為第二個方案較為可行,因為該方案所需支付的總成本雖然較第一方案多5 000元,但現金支出成本較低,是企業現有支付能力所能承受的;而專項設備購入並投入使用所帶來的收益,可彌補總成本較高而形成的損失。

Ⅱ 非付現成本是什麼意思

非現金成本是指企業在經營期間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包括一般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開辦費攤銷、全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對應的概念是現金成本。現收現付成本是指企業在經營期內以現金支付的成本。非現金外成本是指企業在經營期內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和費用(非現金外成本=固定資產年折舊+無形資產年攤銷+開辦費年攤銷+經營期利息)。包括一般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開辦費攤銷、全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Ⅲ 在財務管理中,付現成本,經營成本,營業成本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關系:經營成本=付現的營業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以及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經營成本,是指付現的營業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中將折舊與攤銷去掉就是經營成本,即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

付現成本就是指成本中用現金支付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說「付現營業成本」就是指營業成本中扣除沒有付現的折舊與攤銷後的支付現金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經營成本。

付現成本亦稱「現金支出成本」。那些由於未來某項決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將來動用現金支付的成本。當企業資金緊張,又無應收賬款可以收回,而向市場上籌措資金又比較困難或借款利率較高時,在此情況下企業面臨如何以較低的成本進行采購的決策。

(3)財管什麼時候考慮非付現成本擴展閱讀: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一、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企業應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主營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期末,應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二、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企業應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核算其他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發生或結轉的其他業務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周轉材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銀行存款」等科目。期末,應將「其他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銷售產品、商品和提供勞務的營業成本,是由生產經營成本形成的。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Ⅳ 借款的利息支出為什麼是非付現成本

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借款利息是每月計提,這是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和體現。每月計提,實際上並未支付,而是到期時支付。因此,不屬於付現成本。
拓展資料:
一、非付現成本
1、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以及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2、計算公式為:
非付現成本=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二、付現成本
付現成本指需要動用現金付現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了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而引發的現金支出。它的特點是即發即付,如本期購買潤滑油本期就支付這項現金,而不會拖到下期才支付,並且是全部記入當期的成本費用。它不包括年修理成本,因為年修理成本往往是作為預提費用而分攤於若干個納稅期間。立即支付的成本。
三、利息計算公式主要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計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儲蓄存款利息計算的基本公式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2、利率的換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換算關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此之外,使用利率要注意與存期相一致;
3、利息計算公式中的計息起點問題,儲蓄存款的計息起點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計付利息;利息金額算至厘位,實際支付時將厘位四捨五入至分位;除活期儲蓄年度結算可將利息轉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種儲蓄存款不論存期如何,一律於支取時利隨本清,不計復息;
4、利息計算公式中存期的計算問題。計算存期採取算頭不算尾的辦法;不論大月、小月、平月、閏月,每月均按30天計算,全年按360天計算;各種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對年對月對日計算,如遇開戶日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則以到期月的末日為到期日。

Ⅳ 在財務管理中,付現成本,經營成本,營業成本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關系:經營成本=付現的營業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以及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經營成本,是指付現的營業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中將折舊與攤銷去掉就是經營成本,即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

付現成本就是指成本中用現金支付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說「付現營業成本」就是指營業成本中扣除沒有付現的折舊與攤銷後的支付現金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經營成本。

付現成本亦稱「現金支出成本」。那些由於未來某項決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將來動用現金支付的成本。當企業資金緊張,又無應收賬款可以收擾賀兄回,而向市場上籌措資金又比較困難或借款利率較高時,在此情況下企業面臨如何以較低的成本進行采購的決策。

(5)財管什麼時候考慮非付現成本擴展閱讀: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一、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企業應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主營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期末,應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二、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企業應通過「其他業務成拍爛本」科目,核算其他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發生或結轉的其緩襲他業務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周轉材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銀行存款」等科目。期末,應將「其他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銷售產品、商品和提供勞務的營業成本,是由生產經營成本形成的。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Ⅵ 什麼是非付現費用定義,包括那些

非貨幣性薪酬又稱「非財務性薪酬」,是指雇員所獲得的來自企業或工作本身的,不是以純粹貨幣形式表現和計量的,被個體認為是有價值的,能夠給予雇員以某種補償或激勵他們更積極投入工作的所有收獲。

經營成本,是指付現的營業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中將折舊與攤銷去掉就是經營成本,即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

付現成本就是指成本中用現金支付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說「付現營業成本」就是指營業成本中扣除沒有付現的折舊與攤銷後的支付現金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經營成本。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總結為如下的公式:經營成本=付現的營業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例子分析:

上述決策的分析表明,當企業資金緊張時,特別要把現金支出成本作為考慮的重點 。營業成本、營運成本、經營成本、付現成本之間關系,在項目投資這一章通常是這樣掌握的(可能與會計上的有所不同)。

營業成本就是指項目投資中項目投入運營後的總成本,其口徑是包括折舊與攤銷但不包括利息(注意與總成本的區別,總成本既包括折舊與攤銷也包括利息即財務費用)營運成本一般很少用,如果出現了,其口徑與營業成本的口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