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結轉成本的直接人工比例是多少
擴展閱讀
什麼叫工藝品價格 2025-02-07 15:21:39

結轉成本的直接人工比例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8-23 05:29:22

㈠ 生產企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占生產成本比例為多少合理

摘要 直接材料:62%

㈡ 結轉生產成本怎麼算

問題一:如何結轉生產成本? 基本結轉步驟:
1、生產領用的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2、生產車間發生產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
3、結轉製造費用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4、當產品完工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5、結轉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問題二:結轉生產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核算的基本賬戶有:「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發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產費用,直接借記「生產成本」科目。
發生製造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科目;分配製造費用時,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月末,結轉已完工並驗收入庫的產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勞務,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生產成本」的余額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產品成本。
因此,直接人工直接按照生產產品直接計入「生產成本」科目,不存在是否有餘額的問題。即使有餘額也觸能與其他成本項目一起共同體現在「生產成本」科目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產品成本。
而發生製造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科目;分配製造費用時,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問題三:生產成本的如何結轉? 應該如何計算和結轉原材料以減庫存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A
生產成本―B
。。。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借:製造費用
貸:庫存現金 等 (水電費等)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
完工後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還有直接人工和電費也算進生產成本,那產品的成本如何計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計入某產品成本,水電費需要先計入製造費用,月末分攤至個別產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攤製造費用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庫存商品―A
庫存商品―B
庫存商品―C
。。。
貸:製造費用
銷售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沒有領料單,如何知道生產成本A和B的金額?
可以用材料定額計算產品成本,也可以用歷史成本估算各項產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盤點與調賬(處理多記或少記的部分),否則會造成賬實嚴重不符。

這兩分錄的金額不一樣,問一下這金額如何得出的?
金額不一樣很正常,說明投入的產品(在產品)大於完工產品(產成品),一般都會這樣的,很少有當月投入多少就產出多少,生產線上多少會有正在加工的在產品。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這筆分錄是材料轉生產車間,也就是在製品的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這筆分錄是完工後結轉,也就是產成品(庫存商品)成本。

問題四:怎麼計算結轉完工時的生產成本 1、材料出庫 領料的成本
2、人工費 是指直接人工,也就是車間工人的工資
3、水電費等
4、輔助材料 :包裝物等
結轉的時候,首先要算出人工費、水電氣費、所需材料出庫金額
產成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材料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水電氣費等
製造費用(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註明:上邊的製造費用是從成本下的1級科目製造費用下邊結轉過來的,就包括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經過上邊的憑證結轉,完工的入庫產成品成本就計算出來了,如果材料還有部分在車間或者半成品中,那麼需要算出這個比率來進行分攤。

問題五:結轉本月生產成本的數量是怎麼算出來的?有功是嗎 結轉本月生產成本的數量是根據「產品入庫單」計算出來的,按照產品品名、規格型號分類統計,不需要公式。產品入庫存單一般一式三聯,一聯成品庫存根,一聯交生產部,一聯交財務部核算。具體格式如下:
產品入庫單是處理完工產品入庫的單據,產品入庫單也是財務人員據以記賬、核算成本的重要原始憑證,產品入庫確認後,需要手工填入成本。產品入庫單可以通過手工錄入、訂單、生產任務單等途徑生成。

問題六:結轉已銷產品生產成本,會計分錄怎麼寫 結轉生產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銷售時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問題七:生產成本科目的余額是怎麼計算的? 24+160+60+32-160=116萬元

問題八:原材料結轉至生產成本 應該如何計算和結轉原材料以減庫存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A
生產成本―B
。。。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借:製造費用
貸:庫存現金 等 (水電費等)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
完工後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還有直接人工和電費也算進生產成本,那產品的成本如何計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計入某產品成本,水電費需要先計入製造費用,月末分攤至個別產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攤製造費用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庫存商品―A
庫存商品―B
庫存商品―C
。。。
貸:製造費用
銷售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沒有領料單,如何知道生產成本A和B的金額?
可以用材料定額計算產品成本,也可以用歷史成本估算各項產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盤點與調賬(處理多記或少記的部分),否則會造成賬實嚴重不符。

這兩分錄的金額不一樣,問一下這金額如何得出的?
金額不一樣很正常,說明投入的產品(在產品)大於完工產品(產成品),一般都會這樣的,很少有當月投入多少就產出多少,生產線上多少會有正在加工的在產品。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這筆分錄是材料轉生產車間,也就是在製品的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這筆分錄是完工後結轉,也就是產成品(庫存商品)成本。

問題九:完工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A產品直接材料=60 000元 A產品人工工資=16 000元 製造費用=3200+9800+4000+100+800=27800 按生產工時分配的分配率=27800 ÷(7500+5000)=2.224 A產品分配的製造費用=2.224*7500=16 680元 A產品的總成本=60 000+16 000+ 16 680=92 680元 A產品的單位成本=92680÷1000=92.68元。

問題十:會計分錄,如何結轉製造費用到生產成本 6.2 從銀行取得短期借款500000元
借:銀行存款 500000
貸:短期借款 500000
6.3 將現金30000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30000
貸;庫存現金 30000
6.4 購買原材料305000元,已入庫,款項未付
借:原材料 305000
貸:應付賬款305000
6.5 出售商品收入1250000元,收款60%,其餘未收
借:銀行存款 750000
應收賬款 5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50000
6.5 當日所售的商品出庫,成本為710000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710000
貸:庫存商品 710000
6.8 總經理報銷出差費用8500元,現金支付
借:管理費用 8500
貸:庫存現金 8500
6.9 用銀行存款繳納上月欠所得稅108000元
借:應交稅費 108000
貸:銀行存款 108000
6.9 從銀行提取現金15000元,備發工資
借:庫存現金 15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
6.10 以現金發放5月份工資180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 - 工資 18000
貸:庫存現金 18000
6.12 為購買A廠原材料,向A廠預付銀行存款100000元,A廠尚未發貨
借:預付賬款 - A廠 1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6.13 歸還短期借款1000000元
借:短期借款 10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0
6.15 用支票支付欠款663000元
借:應付賬款 663000
貸:銀行存款 663000
6.16 支票購入設備一台,金額35000元
借:固定資產 35000
貸:銀行存款 35000
6.17 出售商品收入300000元,此筆款項4月份已經預收
借:預收賬款 3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300000
6.17 當日所售商品出庫,成本為180000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180000
貸:庫存商品 180000
6.18 用銀行存款支付廣告公司廣告費20000元
借:銷售費用 - 產品廣告費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6.19 生產車間主任出差報銷差旅費3000元,現金付訖
借:管理費用 3000
貸:庫存現金 3000
6.20 銷售員小王報銷展覽會參會費1500元,現金付訖
借:管理費用 1500
貸:庫存現金 1500
6.22 車間領用材料550000元,管理部門領用3000元,銷售部門領用12000元
借:製造費用 550000
管理費用 3000
銷售費用 12000
貸:原材料 565000
6.23 支票支付下半年報刊費3800元
借:管理費用 - 報刊費 3800
貸:銀行存款 3800
6.24 攤銷上年末已預付報刊費400元
(新版已取消代攤費用)
6.25 B公司通過銀行電匯款項30000元,為訂購本公司產品而預先付款
借:銀行存款 30000
貸:預收賬款 - B公司30000
6.26 提取本月折舊,生產車間120000,管理部門40000,銷售部門20000元
借......>>

㈢ 製造費用結轉生產成本的分配方法是什麼

一、製造費用結轉生產成本的分配方法有:
1、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即按照各種產品所用生產工人實際工時數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
2、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即按照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3、機器工時比例法,即按照生產各種產品所用機器設備運轉時間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4、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即按照各種產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5、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即按照計入各種產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6、產成品產量比例法,即按各種產品的實際產量(或標准產量)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具體採用哪種分配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二、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的通知(財會〔2013〕17號)
第三十六條 製造企業發生的製造費用,應當按照合理的分配標准按月分配計入各成本核算對象的生產成本。企業可以採取的分配標准包括機器工時、人工工時、計劃分配率等。
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間發生的製造費用,應當在開工期間進行合理分攤,連同開工期間發生的製造費用,一並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
製造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特點和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採用作業成本法對不能直接歸屬於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進行歸集和分配。

㈣ 勞務公司勞務成本可以按85%比例結轉嗎

可以按85%比例結轉。
參考收入占完工進度的比例來結轉工程成本,即按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進行結轉; 如收入占完工進度的85%,那本次結轉成本=總工程預算*85%-已轉出成本。

㈤ 產品直接人工成本怎麼核算


產品直接人工成本怎麼核算
(一)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標.包括企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企業從業人員年人約工作時數、企業銷售收入(營業收入)、企業增加值(純收入)、企業利潤總額、企業成本(費用)總額、企業人工成本總額等.
企業從業人員人均工作時數=(企業年制度工時+年加班工時-損耗工時)/企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
純收入(1)生產法: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2)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人工成本=企業從業廳掘人員勞動報酬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費用+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其他人工成本
(二)核算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指標
1、銷售收入(營業收入)與人工費用比率
人工費用比率=人工費用/銷售收入(營業收入)
=(人員費用/員工總數量)/(銷售收入(營業收入)/員工人數)
=薪酬水平/單位員工銷售收入(營業收入)
2、勞動分配率
勞動分配率=人工費用/增加值(純收入)
人工成本怎麼計算?
1.人工成本是通過"應付職工薪酬"賬戶進行核算的.
2.按照規定,凡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生產工人工資費用,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的直接人工項目.實行計件工資的扮橋核企業,計件工資應按照規定直接計入有關的成本計算對象中去.如果企業生產多種產品,生產工人工資則應採用適當方法在各產品之間分配.工資費用的分配標准一般有按實際工時比例分配和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等,其計算公式如下:
a.某產品應負擔的工資費用=該產品的實際(或定額)工時×工資費用分配率
b.費用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各產品的實際工時(或定額)之和
3.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應記入"製造費用"賬戶;輔助生產車間人員的工資,應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工資,則應記入"管理費用"賬戶.
4.在實際工作中,人工費用是通過編制"工資費用分配匯總表"進行分配,並據以進行賬務處理
小編為你講解產品直接人工成本怎麼核算.具消塌體的核算方法上文介紹了,以免工作中出現不必要的錯誤與麻煩.而且我們平時一定要細心,在規定時間到所在地的稅務部門進行辦理,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感謝你的閱讀!

㈥ 我七月入職了一家建築業企業,我想請教一下結轉的時候成本比例是怎麼確認的

理想狀態下,建築業企業應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比如預算成本100萬,完成工程成本50萬,完工比例50%,按50%比例確認收入。
結轉成本收入的依據,應該是由業務人員提供的結算單,單從財務角度是無法確認完工比例的。

㈦ 生產企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占生產成本比例為多少合理

說合理就是真實性才叫合理。

以下的比例實際成本來說不合理,從現實來說直接材料低,直接人工高,製造費太高。

直接材料:62%

直接人工:18%

製造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