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個成品成本怎麼算
1)對於計算單個成本具體怎麼算,是不是將生產工人工資及水電,房租等等合計,然後平均?
不是這樣算的。首先,應該正確理解生產成本包括:料、工、費三大塊;其次,應正確劃分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對製造費用進行歸集,然後在各種產品之間、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的結果除以當月完工產品及在產品數量,才能得出單位成本。
2)對於生產型企業來說,製造成本不屬於計算范圍內嗎?
對於生產型企業,製造費用屬於生產成本的核算范圍。
3)比如是商業企業,是不是公司的所有費用(辦公室人員的工資,水費,房租、產品加工費)所有加起來,然後除以生產數量,就是單個產品的成本嗎?
商業企業一般是以商品的進價作為單位產品的成本,有後續的加工費,則應按加工數量平攤,再得出單位產品成本,這個做法比較適合外發加工的企業;而辦公室人員的工資,水費,房租屬於期間費用,應在「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里進行核算。
4)每個月的單個成本都不同,成本越高,就表明這個月的支出越來越高了?對不?
對於商業企業,由於其產品成本的計量比較簡單,而且費用基本上會在期間費用科目里反映,故在商品進貨價格波動不大的情況下,成本波動也不會太大。
5)我們公司才10幾個人,一個月工資大概2-3萬左右,產品都是給別人加工,然後發回來我們組裝包裝好後才出貨,這些人工,產生的水電,不可以計入成本的計算范圍嗎,我們不是生產性,分得那麼細,要是我計進去,這樣也不對嗎??
由於是屬於商貿企業,故我認為組裝包裝產生的人工、水電均可列入「銷售費用」進行核算,並可以這樣理解:組裝包裝的費用,均是為後續的銷售而發生。此觀點屬個人意見,供參考。
B. 物流企業成本成本怎麼核算
一、物流成本應包括:商品車輛折舊;修理費用、通行費、燃料費、司機工資和其他費用;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空車和重型車輛的燃料成本,這可以用汽油的成本來計算。成本會計不使用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概念。它是企業財務計算中使用的計算公式,與成本核算沒有什麼關系。
二、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三種。
1、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
3、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業核算物流成本。
(2)單站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根據物流成本的冰山理論,有很多項物流成本是隱藏的,物流成本可大可小,完全在於其計算的范圍和方法。因此,在計算物流成本時,必須首先明確計算條件。如果無視計算條件,物流成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物流成本的計算條件指:物流范圍、物流功能范圍和會計科目范圍。
1、物流范圍物流范圍顧名思義,指的是物流的起點和終點的長短。人們通常所講的物流有:原材料物流,即原材料從供應商轉移到工廠時的物流;工廠內物流,即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工廠的不同車間、不同地點的轉移和存儲;
從工廠到倉庫的物流;從倉庫到客戶的物流,這個范圍相當廣闊。所以,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為止,作為物流成本的計算對象,會引起物流成本發生很大的變化。
2、物流功能范圍物流功能范圍是指在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信息管理等眾多的物流功能中,把哪種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可以想見,把所有的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的成本與只把運輸、保管這兩種功能作為計算對象,所得到的成本會相差懸殊。
C. 怎麼計算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的計算方法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1、如果以銷售產品數量為單位,其單位成本為:銷售總成本/銷售數量;
2、如果以生產數量為單位,其單位成本為:生產總成本/生產數量;
3、如果要計算銷售成本單位賣價(元)的成本:銷售總成本/銷售收入。
單位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D. 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成本計算公式:期末成本金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不同的行業計算成本的方法可能會不一樣;不輪做什麼方面的投資,成本的控制和核算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成本計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對象,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以確定各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
生產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資,直接的費用。就是組成產成品的直接費用;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的費用(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等等)=買入價+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費用(銷售發生的費用不作為成本核算)。
(4)單站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由於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成本的具體計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模式。經過人們的長期實踐,形成了幾種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即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當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企業的規模、生產組織形式和技術特點不同,成本計算的對象也會不--樣。例如,有的企業只生產最終的產成品,而有的企業除生產最終的產成品外,還生產各種各樣的半成品。有的企業是採用大批量生產,而有的企業是採用小批量生產,甚至是單件生產等。
E. 如何核算成本
一、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准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以下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例1:貨品A,期初結存數量10,加權價10,金額為100,發生業務如下:
銷售11;
采購10,采購價格11;
成本計算過程如下:
銷售時,成本金額為11*10=110;銷售後結存數量:-1;加權價:10;結存金額:-10;
采購後,結存單價位:(-10+10*11)/(-1+10)=11.111111
二、個別指定法:
個別指定法又叫個別計價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計算該件或該批商品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採用個別指定法計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號來分別計算,計算出來的的商品成本最為准確,主要適用於能分清進貨件別獲批次的庫存商品的企業,比如醫葯銷售企業、食品銷售企業。
個別指定法的業務流程:
1、進倉類單據上面指定該批貨品的批號,該單據上的進倉價格就是該批貨品的成本價;
2、出倉類單據必須選擇貨品對應的批號,出倉成本就是該批貨品的成本;
3、對應的報表可查看「報表」菜單下的「批次報表」;
注意:
1、個別指定法的貨品每批的成本是按照進倉單確定的,它不會自動加權平均計算,所以查看個別指定法的貨品資料的加權價是沒有意義的;
2、個別指定法的貨品在做單據的時候必須有批號;
3、存貨調價、組裝拆卸、庫存變動三種單據不支持個別指定法貨品;
4、個別指定法貨品不支持零庫存出庫;
三、全月一次平均法:
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適用於生產企業的產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比如移動加權平均法
由於各企業費用分攤所採用的方法不盡相同,因此,用戶可以手工進行計算,然後再將計算結果輸入到各個產品入庫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