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制定成本指標
擴展閱讀
清潔屋頂用什麼工具 2025-02-07 11:14:16
私募產品有多少個 2025-02-07 11:13:35
房產稅計入哪個成本費用 2025-02-07 10:54:31

如何制定成本指標

發布時間: 2023-08-25 16:55:30

① 成本指標的指標內容 怎麼計算

成本指標包含企業生產成本、所有商品成本費以及可比生產成本減少計劃指標。成本指標是用於核定企業的成本目標執行的具體情況以及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的主要指標值。企業商品成本指標是平均每種產品的花費。所有商品總成本指標是產品生產銷售過程的所有花費。可比商品成本減少指標值是可比商品成本減少額和降低率。以上就是成本指標的指標內容相關內容。

成本指標的計算方式

1 、佔比計演算法:以 商品成本的有關項目所佔的比率以及方案數額來計算商品成本指標;

2 、直接計演算法:以產品的價格、定額和規范等計算商品的成本計劃指標;

3 、直接歸納法:直接匯總歸屬於同一統屬關聯的成本計劃指標去求總金額;

4 、基礎調節計演算法:以基期的成本計劃指標具體發生額為基礎,預計方案的改變發展及水平來明確成本控制額。

本文主要寫的是成本指標的指標內容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② 成本考核指標如何制定

成本考核(Cost Assess) 什麼是成本考核? 成本實際指標同計劃、定額、預算指標對比,考核成本計劃完成情況、評價成本管理實績。是實現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對成本實行計劃管理的重要手段。考核時,應以國家的政策法令為依據,以企業的成本計劃為標准,以完整可靠的資料、指標為基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在企業內部可以將產品的計劃成本或目標成本指標進行分解,指定企業內部的成本考核指標,分別下達各內部責任單位,明確其在完成成本指標上的經濟責任,並按期進行考核。 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過成本指標的對比分析,對目標成本的實現情況和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進行的全面審核、評價,是成本會計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1、評價企業生產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 2、評價有關財經紀律和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3、激勵責任中心與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責任中心是指與其經濟決策密切相關的,具有責、權、利相結合的部門。根據企業授權的范圍不同,責任中心又分為收入中心、成本(費用)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 成本考核重點是對成本中心的責任成本的考核。 成本考核的范圍 企業內部的成本考核,可根據企業下達的分級、分工、分人的成本計劃指標進行。 責任成本是指特定的責任中心所發生的耗費。為了正確計算責任成本,必須先將成本按已確定的經濟責權分管范圍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劃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是計算責任成本的先決條件。所謂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是相對而言的,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耗費能否為特定的責任中心所控制。可控成本應符合三個條件:能在事前知道將發生什麼耗費;能在事中發生偏差時加以調節;能在事後計量其耗費。三者都具備則為可控成本,缺一則為不可控成本。 責任成本與產品成本是企業的兩種不同成本核算組織體系,他們有時是一致的,有時則不一致。責任成本是按責任者歸類,即按成本的可控性歸類,產品成本則按產品的對象來歸集成本。 成本考核主要內容 1、編制和修訂責任成本預算,並根據預定的生產量、生產消耗定額和成本標准,運用彈性預算方法編制各責任中心的預定責任成本,作為控制和考核的重要依據; 2、確定成本考核指標,如目標成本節約額(即預算成本-實際成本),目標成本節約率(即目標成本節約額/目標成本); 3、根據各責任中心成本考核指標的計算結果,綜合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對各責任中心的成本管理工作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 成本考核的指標 1、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 在成本指標中,實物指標是基礎,價值指標是一種綜合性指標。 2、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3、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 單項指標是反映成本變化中一個側面的指標,如單位成本。綜合指標是總括反映成本的指標,如總成本等。 成本考核的方法 1、傳統成本考核方法的內容 傳統成本考核指標主要是可比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指標。 2、現代成本考核方法的內容 主要是圍繞責任成本設立成本考核指標,其主要內容包括行業內部考核指標和企業內部責任成本考核指標。 成本考核的評價 (一)傳統成本考核方法的評價 1、缺乏全面性; 2、缺乏准確性; 3、缺乏一致性; 4、缺乏科學性; 5、缺乏公正性。 (二)成本考核的綜合評價 成本考核還應包括成本崗位工作考核,引入成本否決制的基本思想,與獎懲密切結合起來,以充分體現成本考核的時代性和先進性。 1、成本崗位工作考核 這是會計工作達標考核標準的一部分,是對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員工作內容、工作狀況、工作方式、工作態度及其工作業績的綜合評價。 2、成本否決制與成本考核 成本否決是企業為了求得自身的不斷發展而採取的一種旨在制約、促進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手段。

③ 如何如進行生產成本的績效考核指標

生產成本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包括材料、人工、製造費用三大塊。具體在設計績效考核指標時可以進行綜合生產成本的考核,也可細化分解考核,可按以下設計:
單位生產成本=生產成本÷產量=(物料成本+人工工資+製造費用)÷產量 =物料成本÷產量+人工工資÷產量+製造費用÷產量 =單位物料成本+單位人工成本+單位製造費用
1、單位成本降低率指標=(上期單位生產成本-當期單位生產成本)/上期單位生產成本*100%,反應一定時期內可比產品單位生產成本降低的比率;
註:本指標可細分為單位物料成本、單位人工成本和單位製造費用降低率
2、生產成本控制達標率指標=實際生產成本÷IE標准成本,反應生產成本對比標准生產成本的控制水平;
3、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反應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說明單位成本實現利潤的水平
4、存貨周轉率(次數)指標=銷貨成本額/存貨平均佔用額, 反映一定時期內利用存貨的效率

④ 標准成本如何制定

標准成本制定:

制定標准成本時,企業根據自身的技術條件和經營水平,在三種不同的原則中進行選擇:

一、理想標准成本,它是指在現有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優的成本水平;

二、以歷史平均成本作為標准成本,它是指過去較長時間內所達到的成本的實際水平;

三、正常標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標准,這一標准考慮了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通常,正常標准成本大於理想標准成本,但小於歷史平均成本。正常標准成本具有客觀性、現實性、激勵性和穩定性等特點,因此被廣泛地運用於下列具體的標准成本的制定過程中。

標准成本是指通過調査分析、運用技術測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經營條件下所能達到的目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