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成本計價方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最好不要用,因為原材料價值比較大 個別計價法 比較繁瑣,如果每個月材料種類不多的話 可以用先進先出法資產價值比較接近市價,絕對符合新准則要求
建議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雖然比較麻煩但是比較真實
(1)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是在期末時以期初存貨的數量和本期各批購入存貨的數量之和作為權數,計算平均單位成本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總成本)÷(期初存貨數量+本期購入存貨總數量)
--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無需計算單價,而是假定企業先購入的商品先出售,並根據這種假定的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因此期末存貨的價值為最近批次購入的商品成本。
存貨計價方法對財務報表影響的比較
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對於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有完全不同的影響:
• 第一,從損益表來看,先進先出法的銷售成本較低,銷售毛利高。因此,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採用先進先出法能夠提高本期的利潤。
• 第二,從資產負債表來看, 先進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最大。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時,企業期末資產負債表的「存貨」以及「資產總額」數據最高。
• 第三,由於本期的期末存貨構成下一個會計期間的期初存貨,與下期的購入存貨一起組成下期可供銷售商品總成本。因此,如果本期期末存貨越大,意味著企業下期的可供銷售總成本將越大,這樣就會增加下期的銷售成本,減少下期的利潤。 因此,先進先出法實際的效果是推遲確認銷售成本。
• 第四,加權平均法作為一種平均價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價格波動趨勢的影響
② 木材加工企業的繳稅問題與賬務處理怎麼做
如果你單位為其他企業提供加工業務的,按受託加工會計核算。
受託方對於收到委託方發來的用於加工的材料物資,在表外科目專設的「代管商品物稿物資」或「受託加工物資」備查簿中加以登記。備查簿的登記一般採用單式記賬法,收到代管物資時,借記「受託加工物資」,退回時貸記該賬戶即可,無須考慮對應賬戶問題。備查簿只作為日後存查的備考,實際埋備領用受託加工物資進行加工時,並不考慮所領用物資的金額,其中的賬戶記錄不計入生產成本、也不列入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中。受託方對於加工中實際耗用的由受託方提供的工、料、費(即所耗用的輔料、生產工人彎敬毀的工資福利費、分配的製造費用等)的處理,仍和正常的自製產品相同,應通過「生產成本」賬戶核算,只不過其中的成本僅考慮受託方自身的實際發生額而已。
受託加工物資製造完成,如不需入庫保管,可不通過「庫存商品」賬戶核算,直接在結轉發出成本時,自「生產成本」賬戶的貸方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
一、收到受託加工的材料時,按合同價(或不記錄實際金額)登記備查簿,
借: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領用時作相應的附註說明。
二、對於加工過程中發生的生產成本,作: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輔助材料
應付工資
應付福利費
製造費用
三、加工完成按合同規定發給委託方時:
1、確認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不含稅加工費)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2、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生產成本
3、在備查簿中將受託加工物資注銷,
貸: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
四、受託方上交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③ 木材加工廠的成本怎麼核算
因不知道你廠子規模有多大,以下為本人的愚見
1.按加工的工序分為幾個車間(為了分開計算成本)
1.1
各車間的人工工資
1.2
水電費
1.3
機物料
1.4
其他
每個車間算好後,就是各車間的製造費用
2.到月末做材料出庫匯總,進行盤點,包括倉庫與車間
本期領用=期初+本期購入-月末在庫(如果貨先到,沒有發票按暫估入庫,下月沖回)
車間:根據各車間的完成程度折算在產品上成品的百分比(用來在產品與完成品之間分配製造費,木材加工廠只乎都是材料一次性投入那麼材料金額在在產品與完成品為間進行平均分配就可以了。
3.料工費都有型散高了接下來就可以算本月成本了。
以上
如果就一道工序,做好收發料單據(圓木舉例),一個月個料錢就確定下來,再看看發生了多少製造費用,設一個盤點日比如28號,在這一天,讓車間盤點所有的在產品數量,倉庫的原材料數量,確定發出材料金額.
月初原材在庫56萬,本期購入120萬(有發票與沒有發票的都算在內,沒有發票應計入假入庫,下個月沖回,如果下個月還沒來發票,繼續暫估),本期結存60萬(28日當天盤點結果),那麼本期領料金額=56+120-60=116萬(本月發出金額)
如果你們領料當天領當天的,在28日領料時,下班前計算一下,車間沒有加工的原木是多少,退回到倉庫(只是走一下賬),這樣領的料不就都用了嗎,就算沒加工成完成品,也成木卜尺板了.也就是說,車間沒有在庫的圓木.
本月28日盤點(每個班組盤點各自的已加工木板,因為沒有圓木了,這個時候就不要生產了)在產品為2000件(在庫木板摺合成完成品數量),完成品為8000件
假入本月工人工資10萬,各種修理費20萬共計30萬期初車間製造費用金額為50000元,車間原材料(加工成木板的料)200000.同時假設2000個在產品完成程度只有65%的話(視情況而定但標準定下要就要統一執行下去)2000*65%=1300個,也就是說2000件所含的加工費相關於1300件完成品所耗用的金額
30萬/(1300+8000)=32.26
在產品分配的製造費用=32.26*1300+=41938
完成品分配的製造費用=50000+300000-41938=308062
先分配料錢:假如就一種料木材(輔料不算)
116萬/(2000+8000)=116元
在產品料錢=116*2000=232000元
完成品料錢=200000+1160000-232000=1128000元
因為在產品所用原材料與完成品幾乎一樣,料是一次性投入的.
本月完產成品的金額=308062+1128000=1436062元
本月在產品的金額=41938+232000=273938元
期初完成品數量
1000個,金額180000元,本期入庫
8000個
1436062
本月銷售7500個銷售成本為=7000*(180000+1436062)/(1000+8000)=1256937元
那麼1256937元就是本月發生的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不是關健,關健在於怎麼算出掘脊完成品成本,算完成品成本的關健在於怎麼能夠合計計算出在庫品的金額.算出在產品的金額主要在於怎麼把料費合理的分配下去.
如果你們老闆有能力開來一些發票計入製造費用,但是要每個月下來要合理,比如把料定在65%其餘是35%製造費用,
就按照這個模式算下來就行,一個月生產1000000的貨(生產成本)其中料佔650000,製造費用佔350000,不要乎高乎低的,這樣賬面上看起來不好看,同時65%與35%你一定要去同行業是調查,不然弄的你家的比例太高沒有可比性,也不好看.
最後哥們能不能追加點分呀,我花了很長時間寫這個東東
④ 傢具廠適合用哪種成本計算方法
如果是大型傢具公司,自己研發品牌生產傢具,因為每個系列的傢具都是大批量生產,建議採取品種法,以所生產傢具的不同系列的品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成本。
若是代工,根據訂單代為小批量的製作傢具,建議採取分批法,以產品的批別作為產品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成本。具體流程如下:
第一步:計算木材的實際耗用數量
計算公式:
上月在產品數量+本月出庫木材數量—本月在產品數量=本月實際耗用數量
將倉庫本月各種木材的實際出庫數量加上下料廠各種木材上月在產品數量減去下料廠本月各種木材在產品數量得出本月各種木材的實際消耗數量;
第二步:計算產品凈材積
用BOM表上本月生產的各種系列、各種型號產品的凈材積,按照不同木材分別累計,得出一個本月產品所使用各種木材的累計凈材積;
第三步:計算各種木材實際利用率
用各種木材本月實際消耗數量除以本月產品所耗用各種木材的累計凈材積,得出本月各種木材實際的利用率;
第四步:用本月產品所用各種木材的凈材積乘以本月各種木材實際的利用率,得出本月各種產品所使用的實際木材數量,再乘以本月所使用木材的單價,最終得出本月各種產品的實際木材成本。
2、五金、包裝材料:
第一步:計算實際耗用數量
用本月倉庫實際出庫的五金、包裝材料數量加上車間上月五金、包裝材料的在產品成本減去本月車間五金、包裝材料的在產品成本,得出本月五金、包裝材料的實際耗用數量;
第二步:計算標准系數合計數
將BOM表上所標明的本月各種產品的五金、包裝材料標准系數累計得出本月各種產品的五金、包裝材料的標准系數合計數;
第三步:計算實際耗用率
用本月五金、包裝材料的實際耗用數量除以本月各種產品的五金、包裝材料的標准系數合計數,得出本月五金、包裝材料的實際耗用率;
第四步:計算五金、包材的實際成本
用本月五金、包裝材料的實際耗用率乘以本月各種產品的標准系數和生產數量,最終得出本月各種產品所耗用的五金、包裝材料的實際成本。
3、油漆:
由於在BOM表上沒有油漆的標准系數,需要技術部、車間的油漆班長技術人員、生管部等相關部門結合實際,確定出各種產品所耗用油漆的標准系數,再用計算五金、包裝材料的方法計算得出本月所生產各種產品油漆的實際成本。
二、人員工資:
成本管理小組有各種產品每個部件的單位成本,直接用本月生產的各種產品部件之和累計數加上零工、維修工本月工資單的合計數計算得出本月的工資成本。
三、製造費用:用本月發生的製造費用總金額除以本月各種產品的零部件之和得出製造費用分配率,再乘以各種產品的部件數量得出各種產品的實際製造費用
⑤ 木材加工廠的成本怎麼核算
原木單價除以出材率+人工 電費 場地 烘乾 叉車 裝車
⑥ 請教從事木業的會計前輩~對於木材加工行業的成本核算流程的指導。
不是書上那麼簡單,你不可能每月從保管生產部門得到那些斷料重量、烘乾數量、短條、長接條、毛板,成板等數量,如果你能得到他們產成品分規格等級的加工入庫數就算好的了,更不說副產品數。所以你只能按計劃比例去進行成本核算,年終必須盤點調整。
成本項目按料工費設置,即原材料(只指原木)、職工薪酬、製造費用設置,製造費用按你的需要設置項目。
成本計算按產成品規格等級的體積,原木耗用比重及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原木成本,按料工費比例,根據已計算的原木成本計算工費成本,從而計算各規格等級的單位成本。
⑦ 木材生產成本如何計算
在森林采運企業范圍內生產木材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又稱木材工廠成本。它是木材產品價值的一部分,反映生產消費水平。木材生產成本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是補償木材生產耗費的尺度;制訂木材價格和計算利潤的基礎;衡量、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手段;進行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
木材生產成本構成
中國木材生產成本不包括林木資源費,只是由森林採伐和木材運輸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構成。根據管理的需要,生產費用通常是按費用的經濟性質、經濟用途、記入成本核算對象的方法與產量變化的關系來分類。①生產費用按經濟性質分,稱為生產費用要素。一般分為:外購材料、外購燃料、外購動力、工資、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工資附加費)、折舊費、提取的大修理基金、利息支出、其他支出。這種分類,便於認識不同經濟性質的費用在成本中的作用和計算凈產值。②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分,稱為成本項目。一般分為:木材收購價和林價、材料、燃料和動力、工資、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委託生產費、生產准備費、生產設備修理費、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道路延伸費(中國1987年前稱更新改造費,含道路延伸費和折舊費)。這種分類,便於尋找降低成本的具體途徑。上述兩種分類是基本分類,是計劃、控制、核算、分析成本的基礎。生產費用要素和成本項目的劃分以及各個要素和項目的具體內容,中國對不同林區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規定。③按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方法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指可以直接計入某一成本核算對象的費用。間接費用,是需要採取適當分配方法在若干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的共同性費用。④按生產費用與產量變化關系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變動費用,是其費用總額隨產量增減而增減的費用。固定費用,是其費用總額相對穩定,不隨產量增減而增減的費用。區分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是盈虧平衡分析(亦稱量本利分析)的基礎。此外,為了便於計劃、核算、控制和分析,通常將木材生產成本按生產階段分解為伐區成本、運材成本和貯木場成本,也可以按工序分解。
木材生產成本水平的影響因素
除同工農業生產具有性質相同的影響因素(如技術先進性,技術裝備程度,勞動生產率水平,材料、能源消耗水平,經營管理水平)外,還有自己的特殊因素。這些特殊因素與木材生產的作業條件和作業方式密切相關。在作業條件因素中,對木材生產成本影響最大的有:①林木資源狀況(樹種組成、單位面積蓄積量、平均單株材積);②立地條件(坡度、地被物、土質、岩石狀況);③集運材距離及集運材道路狀況;④氣象因子(風、雨、雪、溫度)及季節。在作業方式中,主要是採伐方式、集材方式、運材方式,以及采、集、運、貯的銜接方式。正確認識這些因素對木材生產成本的影響方向和程度,對合理組織木材生產,尋求降低木材生產成本的途徑,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