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流成本之運輸成本控制的意義和目的
物流作為商品的流通活動每天都在發生。它作為現代經濟運行的基本活動之一,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起著巨大的後勤支持作用,企業有相當多的價值也蘊含在物流作業當中,這就把物流管理提到了一個亟待關注的層面。物流成本管理不但成為企業消除「物流冰山」,獲取利潤的第三源泉,而且成為關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性問題。
物流學家發現,在產品從開始生產直至到達消費者手裡的整個過程,產品的包裝、儲存、搬運、配送、運輸等方面的費用在總費用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物流因其消耗了企業大部分的資源成本而被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教授喻為「企業經營的黑大陸」;被著名物流管理學家西澤修教授喻為「物流冰山」和獲取利潤的「第三源泉」。可見,物流管理具有巨大的成本降低、利潤增長效應。
運輸是物流成本管理與節約的關鍵所在。除采購物料的成本外,運輸成本比任何其他物流活動的成本所佔的比重都高。對大多數企業而言,通常代表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單項成本。控制運輸成本的關鍵是要做好運輸決策與運輸線路的安排。
一、運輸決策
運輸模式的選擇與庫存、選址密切相關,運輸決策受到庫存、選址等的影響。
就不同的運輸模式而言,其對庫存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一)較慢的運輸模式會引起較大的中轉或運輸庫存。
(二)較大運量單位的運輸方式會出現訂單批量超過當前需求量的情況,出現不需要的庫存。
(三)較慢的運輸方式會引起安全庫存的提高。
這時,要綜合考慮訂購成本與訂購批量之間的關系,即採用EOQ模型進行分析,選取最優方案。
綜上所述,小批量、較快的運輸方式會降低庫存成本,但是,會引起運輸成本的提高。
企業面對多種多樣可供選擇的運輸服務方式,常用的運輸方式有鐵路、公路(整車發運、零擔貨運)、包裹運輸、空運、水運等。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如何選擇適當的運輸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問題。一般來講,應根據物流系統要求的服務水平和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來決定。可以選擇一種運輸方式,也可以選擇使用聯運的方式。運輸方式的選擇通常要考慮以下因素:貨物品種、運輸期限、運輸成本、運輸距離、運輸批量。
二、線路優化模型
不管是給本地還是外地的客戶送貨,在零售的配送中,車輛的時間進度安排要達到最優的路線以及最大的裝載量,都是特別重要的。車輛的時間進度安排過程即以恰當的車輛運送特定數量的貨物。通常貨物一般是從固定的倉庫供給的,並且各個客戶的地點都是已知的。對車輛作業的限制有幾個方面:工作小時、每日運行的總距離、以及單一工作日下所能達到的送貨點數等。較好的車輛時間安排方案應當是滿足顧客要求的最優路線。本文主要論述物流配送系統的基本演算法點點間運輸——最短路徑求解方法和多點間運輸——運輸演算法。
(一)點點間運輸——最短路徑求解方法
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演算法是物流配送系統涉及的最基本演算法,通過計算兩點之間的最短路線來決定多個配送點之間的最佳運輸路線,考慮到道路的單行限制和通行速度以及對於車輛類型的控制,配送區域內的道路網可以視為一個具有權值的有向圖(連通圖)G=(V,E)。其中每條邊的權值是一個非負實數。另外,定義V中一點也就是配送點的起點作為源。計算源到其他各個頂點的最短路線長度,也就是常說的單源最短路徑問題。最短路徑問題是優化模型理論中最為基礎的問題之一,也是解決其他一些線路優化問題的有效工具。
連通圖的最短路徑問題,即求兩個頂點間長度最短的路徑。其中,路徑長度不是指路徑上邊數的總和,而是指路徑上各邊的權值總和。路徑長度的具體含義不是指取決於邊上權值所代表的意義。對最短路徑問題的描述為:
在考慮使用最短路徑求解時,為了能夠得到合理的、正確的解,問題模型一般需要滿足一定的假設條件。
1.兩點之間的弧線距離為整數
2.在連通圖中,從任何一個端點vi到其他所有的端點都有直接的路徑,如果存在不直接相連的端點時,可以在它們之間加上一個極大的距離,例如∞,表示它們之間是不可能作為一個備選方案。
3.連通圖的所有距離為非負。
4.連通圖是有方向性的。
上面這些假設條件對於絕大部分演算法都是要求的,只有一些特殊的演算法,這些假設可能是多餘的。
對工程實際的研究和抽象,在最短路徑問題中有4種基本原型,分別是:
求解此類最短路徑問題,主要有以下演算法。
1.Dijkstra演算法。(Dijkstra在1959年提出了按路徑長度的遞增次序,逐步產生最短路徑的Dijkstra演算法)
2.逐次逼近演算法。
Dijkstra演算法可以用於求解按路徑長度的遞增次序,逐步產生最短的演算法。該演算法可以用於求解任意指定兩點 之間的最短路徑,也可以用於求解指定點到其餘所有節點之間的最短路徑。
② 物流成本控制在物流管理中起到什麼重要作用
一、明確企業物流總成本的構成:運輸成本、
存貨持有成本、倉儲成本、批量成本、
缺貨損失、訂單處理及信息成本、采購成本、其它管理費用。
二、運用戰略成本管理方法控制物流成本
一般地對物流成本加以控制可以採用生產率標准、標准成本和預算檢驗物流績效等方法。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全面性與可行性相結合的管理技術,使企業在產品企劃與設計階段就關注到將要製造的產品成本是多少,戰略成本管理最關鍵的因素是目標成本。
作業基準成本法就是一種戰略成本管理方法,它是按照各項作業消耗資源的多少把成本費用分攤到作業,再按照各產品發生的作業多少把成本分攤到產品。利用作業基準成本法可以改進優化作業鏈,減少作業消耗,散余提高作業質量,並在整個作業的生命周期內進行戰略成本管理。通過作業成本管理對企業戰略成本進行管理,為物流實施流程再造、業績評價等提供成本信息,為企業進一步改進成本控制和戰略性規劃與決策提供了更為有利的依據和標准。
三、降低企業物流總成本的基本途徑
通過對企業物流總成本的分析,在企業具體操作中,建議以下幾種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徑:
1)通過效率氏派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企業實現效率化的配送,減少運輸次數,提高裝載率及合理安排配車計劃,選擇最佳的運送手段,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2)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投資成本
企業把物流外包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縮短商品在途時間,減少商品周轉過程的費用和損失。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採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線,實現零庫存,降低成本。
3)藉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業的成本控制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實現各個環節的最優控制。企業採用信息系統一方面可使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准確,迅速的進行;另一方面通過信息系統的數據匯總,進行預測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
4)加強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從物流管理部門擴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並從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全生命周沖核滾期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業員工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意識」。
5)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供應鏈管理。使由生產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銷售企業、消費者組成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實現物流一體化,使整個供應鏈利益最大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③ 物流成本的分類,對企業進行成本控制有何作用
物流成本是企業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改善物流成本管理、對物流成本進行有效核算,有助於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然而,物流成本牽涉面廣,關聯性強,以產品為成本核算對象的傳統會計方法很難分離、確定真實的物流成本。因此,對物流成本進行合理分類、確定物流成本構成,就成了物流成本核算的首要問題。
為克服現行財務會計制度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的弊端,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物流績效可以採用兩種方案:一是改進現有財務會計制度,以物流活動為基礎確認物流成本,並對其進行單獨集中核算;二是採用作業成本法,對物流費用中屬於間接費用的部分進行更精確的分配。
④ 降低物流成本的意義是什麼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和收益。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控制物流成本不單單是該企業的事情,即追求該企業的物流效率化,而應該考慮從產品製成到最終用戶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設施的投資或擴建與否要視整個流通渠道的發展和要求而定。
例如,有些廠商是直接面對批發商經營的,因此,很多物流中心是與批發商物流中心相吻合,從事大批量的商品輸送,然而,隨著零售業界便民店、折扣店的迅速發展,客戶上要求廠商必須適應零售業這種新型的業態形式,展開直接面向零售店鋪的物流活動。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投資就有可能沉澱,同時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現代物流發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動化的設備。顯然,這些投資盡管從企業來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從整個流通過程來看,卻大大提高了物流績效。
(4)為什麼要運輸成本控制擴展閱讀: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
1、通過實現供應鏈管理,提高對顧客物流服務的管理來降低成本。
2、藉助於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降低物流成本。
3、從流通全過程的視點來加強物流成本的管理。
4、通過效率化的配送降低成本。
5、通過削減退貨來降低物流成本。
⑤ 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對企業有什麼利處
實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盡可能最低的總成本條件下實現既定的客戶服務水平,即尋求服務優勢和成本優勢的一種動態平衡,並由此創造企業在競爭中的戰略優勢。既然降低成本是物流的主要目的,那麼如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呢?深圳大學物流管理自考總結了成本控制之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四種途徑。由於企業所屬行業的不同,其對物流成本的管理也就有所不同。但總的說來,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徑:第一、通過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供應鏈管理,提高顧客的物流服務來削減成本。降低物流成本不僅僅是企業物流部門或生產部門的所關心的,同時也是銷售部門和采購部門的責任,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標貫徹到企業所有部門當中。提高顧客的物流服務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超過必要量的物流服務有礙於物流效益的實現。第二、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企業實現效率化的配送,提高裝載率及合理安排配車計劃,從而降低配送成本。第三、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投資成本。企業把物流外包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縮短商品在途時間,減少商品周轉過程的費用和損失。第四、藉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企業採用信息系統一方面可使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准確,迅速的進行;另一方面通過信息系統的數據匯總,進行預測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成本是現代物流的核心之一,高的物流成本是高水平物流服務的保證,這是物流系統效益背反性的體現。物流成本控制對我國企業發展的意義由前述分析可知,實行物流成本。
⑥ 談談你對物流成本控制的理解
國內物流的成本要佔到整個費用的30%左右,而發達國家企業的物流不到9%,足以說明我國物流成本控制的力度不夠。
物流成本控制可以從幾個大的方面來進行:運輸費用,倉儲費用,以及一些附加費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現代物流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物流成本是物流的核心概念之一,如何計算,與傳統的倉儲運輸費用有什麼區別,這些問題不僅關繫到如何從宏觀上認識中國的物流現狀,也關繫到具體物流實踐的核算和評價。控制是調節系統能達到預期目標的一切手段。所謂物流成本控制是採用特定的理論、方法、制度等對物流各環節發生的費用進行有效的計劃和管理。
這個網站上面很多關於物流成本把控的資料,建議你可以去讀讀
http://cfnet.org.cn/index.php?app=resource&mod=Search&act=search&title=物流成本控制&p=1&restype=&p1=&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