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品銷售成本怎麼結轉
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則,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00
貸:庫存商品--XX 80000
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貸記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月末結轉銷售成本,常見的是通過加權平均法來結轉的。
一、按品種:?
1、 本期某種銷售商品的成本單價=(期初某塵氏種商品金額+本期購入某種商品金額)/(期初某種商品數量+本期購入某種商品數量);
2、本期某種商品銷售成本=本期某種銷售數量*本期某種銷售商品的成本單價;
3、再將算出的各種商品的銷售成本求和=本期商品的銷售總成本
二、計算並結轉本月的銷售成本,採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銷售成本=(期初金額+本期入庫金額)/(期初數量+本期入庫數量)*銷售數量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帳戶,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庫存的各種外購商品、自製商品產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存放在外庫或存放在倉庫的商品等。
為進行庫存商品的核算主要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商品流通企業還應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行仔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
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月末,結轉銷售產品成本,會計分錄怎麼寫?
結轉銷售產品成本是在實現銷售實現時候做的工作。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派帶散存商品
月末是要結轉損益類科目到本年利潤科目裡面。常用的就是收入、成本和期間費用。
1、結轉成本類科目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營業稅金及附加
2、結轉收入類科目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3、結轉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❷ 怎樣結轉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的結轉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
4、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
主要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要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❸ 已銷售的產品成本如何結轉
如果是商貿企業,已銷售的產品按照買價結轉成本;如果是生產企業,按照生產商品的成本結轉成本。
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科目。
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貸記該科目,結轉後,「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無余額。
(3)銷售商品成本價怎麼結轉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批發銷售的商品應按商品進貨原價記賬,結轉銷售成本時,則可以選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時間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方式。一般來說,委託代銷業務、直運商品銷售業務應採用逐日結轉方式,除此之外的其他銷售業務都採用定期(按月或按季)結轉方式。
對於零售商品,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營業務成本
❹ 銷售商品時,怎樣進行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
銷售商品時,怎樣進行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
1.銷售多少數量的商品,就結轉相應數量的商品成本。
2.商品入庫按生產成本計算單價入庫,商品出庫要採用一種計價方法,例如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
3.並不是隨便以某個單價或不按銷售數量去結轉銷售成本的,要有憑有據。裡面這些勾稽關系要做到對應,有相關人員簽字。
1.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2.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3.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
急!急!急!急!跪求!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
因為結轉成本就這樣做分錄
收入是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不算稅了
這樣收入和成本之間的差額就是毛利潤
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的財務處理
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的財務處理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不通過發出商品核算的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 庫存商品
另一種是通過發出商品核算的
先:借 發出商品
貸 庫存商品
再:借 商品銷售成本
貸 發出商品
銷售商品的賬務處理
不管開不開票都要交稅,
銷售商品返商品的賬務處理
一、預提費用時
借:營業費用 貸:預提費用
二、預收賬款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
三、開票銷售
借:預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四、結算時
借:預提費用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售商品的成本為25600,結轉其銷售成本
借 主營業務成本 25600 貸 庫存商品 25600
銷售商品後,結轉銷售成本時,用什麼做原始憑證?
庫存商品轉銷售成本原始憑證可用出庫單.
銷售成本轉本年利潤可以沒有原始憑證.
銷售商品時折扣處理的賬務處理
按10000*22.8*(1+10%)計算金額作為銷售額開具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六條規定,納稅人有條例第七條所稱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或者有本細則第四條所列視同銷售貨物行為而無銷售額者,按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
??(一)按納稅人當月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二)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三)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的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屬於應征消費稅的貨物,其組成計稅價格中應加計消費稅額。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銷售自產貨物的為實際生產成本,銷售外購貨物的為實際采購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目前為10%)。
建議你直接用10%的利潤率確定.
銷售商品沒開發票是否可以結轉銷售成本
按照要求,一個公司只能一套帳
如果你們公司做兩套賬,那麼內帳應該根據實際,不管是否開票都應該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結轉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以銷售商品的銷售成本50000元的分錄是()
A是生產商品領用商品的成本
B結轉完工入庫商品的成本
C 根本就是無厘頭
D 結轉銷售商品的成本
❺ 商品銷售成本怎麼結轉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❻ 怎樣結轉銷售成本
結出主營業務成本;按照銷售商品的名稱及數量,分別從庫存商品中結出其平均成本價,算出總成本,然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算出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借:手碼圓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貸:其他應交款。
記全「營業費用、營業外支出」等項目。
結轉到本年利潤:借:主營業務收入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營業外支出 等項目主營。
例如:購進甲商品10件,單價500元,總計價格5000元借:庫存商品5000貸:銀行存款 5000
如果銷售甲商品5件,每件售價800元,增值稅154元借:銀行存款 4154貸:主營業務收入4000貸:應交稅進--增值稅 154
結轉銷售成本,銷售5件甲商品進貨時的單價500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2500貸:庫存商品 2500
(6)銷售商品成本價怎麼結轉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成本是當期銷售出去的庫存商品的結存成本。不管是商業還是工業都是一樣的模扒。商業的庫存商品成本是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采購運雜費人工費等,工業的則是生產成品的成本。
參考資料:結轉成本百畢塌度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