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鑄造灰鐵鑄件成本怎麼計算
樓上說的那是放屁!你乾脆說生產費用+上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期間成本算了,鄙視!
這樣計算,生鐵價格*1.1(10個點的消耗)+造型費+所有人工費(這個你自己可以計算,一天出多少鑄件,一除就知道)+電費(這個更好辦,抄個表數就行了)+2%的雜費(這個很重要,你理論上算的賺錢往往是不賺錢的)+你自己其他的費用總和。
這樣還不行,你還得算上你的鑄件的鐵水利用率!這個很重要!還有一點關鍵,計算上廢品率!
除此之外,設備折舊,廠房折舊也得算啊,要不你算著賺錢,到最後只賺了一堆舊設備和破廠房。呵呵。
㈡ 在鑄造業中,原材料費一般占成本的多少呢
一般鑄造佔到百分之60
㈢ 鑄造廠的模具費應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1、如果模具單位價值不大,一般以低於2000元為線,入周轉材料科目,2級科目一次性攤銷還是一年內攤銷或者一年以上攤銷,要看你這個模具一般用多長時間才換一次,按理說模具應該都在一年以上攤銷的。
借:周轉材料--模具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2、如果模具單位價值高,那麼就入固定資產科目,2級科目可以設立「生產用工具模具」,就可以了。
借:固定資產--模具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3、一般既然是模具的話,除非這個模具單位價值很低並且使用時間很短就要再換,才入製造費用科目,否則參考1,2兩條即可。
借:製造費用--模具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1] ;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在建築工程施工中可多次利用使用的材料,如鋼架桿、扣件、模板、支架等。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製造費用是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成本。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
㈣ 有關鋁合金鑄造成本核算的方法
根據生產方式,成本的核算方法也不同。
一、單一產品批量生產 這種生產方式的成本核算比較簡單,按該批鑄件所耗用的各種材料的價值計算出直接材料成本,比如耗用的鋁錠、回爐料、合金材料等,其中回爐料是將期初的回爐料存量減去期末回爐料存量,如果出現負值,說明沒有消耗回爐料,反而產生了回爐料。
直接材料成本=鋁錠消耗量*單價+各種合金*單價+消耗回爐料*估算單價。之所以回爐料用估算單價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回爐料不銷售,一直在生產中循環使用,所以要憑經驗和當下的市場行情進行估算。
當期耗用的輔助材料,如型砂、粘結劑等,計入製造費用。水、電費也建議計入製造費用。
直接從事生產的工人計入直接人工,間接生產人員及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計入製造費用。其他與生產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各自對應科目。
最後,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出當月實際投入的各成本費用,加上期初的在製品費用,減去期末根據實際盤點計算出的期末在製品費用,即可得到當月出產的鑄件的總成本,然後除以鑄件產量(以重量或數量為計量單位),即可得到單位鑄件的成本。
二,多品種生產 這種生產方法成本計算起來比較復雜,准確的方法雖然我教過別人,但是沒有一個能用好的,原因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多數不懂生產工藝,只追求會計業務本身的正確性,而忽略其反應實際的正確性。我在此教給你一個相對簡單的方法,如果能理解並用好也算不錯了。這種方法分兩步進行;第一步,計算出當月出產產品的總成本(計算方法同「一」);第二步,計算出每種鑄件的毛坯總重、耗用工時,將總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在各種鑄件中按各自的產出重量進行分配、將直接人工按各種鑄件耗用的工時(定額或實際)進行分配。難點在製造費用的分配,其實也不能說是難,主要是一般人不會注意到,一般情況下製造費用的分配會依據耗用工時進行分配,但是依據我多年的經驗,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分配方法,我推薦的分配方法是,把前邊計算出的各種鑄件承擔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相加做為製造費用的分配。具體怎麼分,相信你會的。在各自分配完工後,可以計算出單位產品的成本。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如果你能做好鑄造業得成本會計,那麼你去做別的行業的會計也不算難了。
計入各自對應科目
㈤ 精密鑄造成本怎麼計算
精密鑄造按重量分,每個廠有些區別的。我們廠如下:
(適合100克一下的產品)精密鑄造硅溶膠工藝有23道,每到按人工費多少,23道工序人工費,還有一個蠟件多少錢,這個產品的原材料多少錢,加水電等。
(適合100克以上的產品)產品鑄造出來的公斤單價*產品重量(毛胚價格),需要加工還要計算加工費等等。
精密鑄造的價格已經很透明了,利潤不是很高,只是說可以批量生產,降低了人工成本。
㈥ 有哪位先生知道:熔模精密鑄造硅溶膠工藝生產一噸鑄件大概需要多少錢的成本呢
成本隨著原材料漲跌不定,而且與產品的大小、難易程度都有關系。
一般而言,除去鋼料費用,輔料、人工、水電費等,合計到每噸鑄件上,成本要2-2.5萬。
㈦ 怎樣進行鑄造業的成本核算
各材料稱一下按材料密度計算出重量,換算成每立方的重量,然後月末可以大概量一下各材料的長寬高,然後去掉一些邊角料和空隙等,這樣比不稱相對要准確很多,但是比如說一個季度或半年一定要用磅稱一下調整庫存差異。
鑄造廠成本核算辦法
為加強成本管理,更好地組織本公司的成本核算,提供真實客觀的成本信息,根據公司現狀,特製定此成本核算辦法。
一、 公司實行一級核算制。以後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將採用分步法實行班組、車間、公司三級核算。
二、成本核算任務: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成本計算的法令和制度,正確及時地計算反映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成本。
(2)准確、合理地計算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掌握計劃成本的執行情況;分析成本資料,提供降低成本措施。
(3)建立定期盤點制度,正確計算產成品和在產品成本,劃清開支界限,為銷售定價提供依據。
三、 產品成本計算對象
1、 灰口鑄鐵(下可細分)
2、 球墨鑄鐵(下可細分)
四、 成本的計算方法:
暫按品種法,以後待產量飽和後如形成批量則採用逐步結轉法。
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產品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企業,但我公司現狀是尚未形成大批量生產,且企業生產規模較小,管理上暫不要求提供各步驟的成本資料,所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五、實施本法應具備的前提條件
1、集團公司或鑄造車間技術或工藝人員必須制定出全部產品的技術標准,包括毛坯單重、成品單重和材質,形成技術文件。
2、要有所有產品的材料消耗定額(最基本的須有QT和HT的主材消耗定額。)
3、生產車間須准確統計各工段班組材料消耗情況及工時發生情況。
以上三點是成本計算準確性的關鍵,且為進行成本分析與管理的基礎,也是對車間進行績效考核的主要依據。
六、 費用的歸集:
a) 原主材料(金屬投爐料),原主材料范圍:生鐵、廢鋼、回爐鐵、硅鐵、錳鐵等。車間領用時開據《材料領料單》,必須分清某種產品使用,在領料單用途欄中註明,也可簡明標注批單號,稀有金屬一定標注該材料用於哪種產品。倉庫保管員在倉管軟體中據以輸入成本對象,材料會計依倉庫管理軟體月終編制《月份材料出庫匯總表》並按成本對象區分主材與輔助材料,記賬憑證只附材料出庫匯總表,故應由車間主任及領料員簽章後報給財務部。(註:回爐鐵部分包括水冒口,飛邊毛刺,廢品,如鑄件水冒口有技術標准,為簡化程序,可按理論重量統計,若無,則必須稱重)
b) 輔助材料,范圍包括造型用輔材:固化劑,樹脂,擦洗砂,塗料等,清理用輔材:氧氣,乙炔,鐵豆等,歸集方法同上。
c) 電力費用:依電費發票按鑄造廠電表表示數由廠設備員(或其他專人)統計月電耗。分清電爐、熱處理、造型、砂處理、運行及車間照明。
d) 工資費用:按實際發生數歸集並按工序劃分出制芯、造型、熔煉、清理工資數額,模型班單列。
e) 廢品損失:按質檢部門認定的《廢品報告單》(報告單註明廢品發生的工序)及《鑄造廠產量月報表》(內容包括熔煉量、澆注量、製品量、廢品及自用量、成品量)統計內誤及外廢。為了核算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廢品損失,可在「生產成本」賬戶下設置「廢品損失」明細賬戶組織核算。借方登記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登記應從廢品成本中扣除的回收廢料的價值。該賬戶借貸雙方上述內容相抵後的差額,即為企業的全部廢品凈損失。其中對應由過失人負擔的部分,則從其貸方轉入「其他應收款」賬戶借方,及時要求賠償;其餘廢品凈損失,應該全部歸由本期完工的同種產品成本負擔,列入「廢品損失」項目,即從「生產成本─廢品損失」賬戶的貸方,轉入「生產成本─××產品」賬戶的借方,結轉後的「生產成本─廢品損失」賬戶應無期末余額。
f) 其他直接費用:自製模型砂箱等專用工具的核算:模型、砂箱為鑄造業專用工具,自製應單獨核算其成本,具體方法可只計算材料及人工費,材料以領料單標注用於何種產品為准(基本包括木材鐵釘漆類鋼板氧氣乙炔等),按《模型材料工時統計單》匯總歸集,人工費即是模型班工人工資(月份工資分配表體現),兩費相加轉入低值易耗品-專用工具-××產品木型
××產品金屬型
××產品砂箱
當期五五攤銷50%費用計入生產成本-××鑄件-(××產品)-其他直接費用,如果為了明晰可把專用工具單獨設為成本項目。統一納入存貨管理,車間要有明細賬,分清用於某種產品,有明顯標識,必要時要建一個模型庫。
七、 費用的分配:
a) 原主材料能直接分清的直接計入成本對象,不能分清依工藝部門制定的材料消耗定額按定額比例分配(HT+QT),稀有金屬爐料必須分清。
b) 大宗輔助材料如固化劑樹脂等按材料消耗定額分配,其他無產品定額輔助材料暫按產品成品重量分配。
c) 電力費用按產品熔煉量分配,熱處理電耗直接分配需熱處理的產品中。
d) 工資依鑄造廠工薪員編制的工資分配表按產量(或工時)分配。
e) 廢品損失體現在成本項目中,廢品的回收價值沖減原主材料成本。廢品損失的的計算
廢品應負擔的材料費用=某產品直接材料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數量)×廢品數量
廢品應負擔的工資費用=某產品直接人工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數量)×廢品數量
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某產品製造費用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數量)×廢品數量
廢品應負擔的動力費用=某產品動力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數量)×廢品數量
廢品應負擔的其他直接費用=某產品其他直接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數量)×廢品數量
f) 製造費用的分配,包括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物料消耗等按產品成品重量分配。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各種產品產量
某品種應負擔的費用=某產品產量×分配率
g) 其他直接費用按產品區分直接計入該產品。
八、 在產品的計算因原主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70%以上,且原材料在生產時一次性投入,所以在產只計原材料成本,可依統計月報每月26日早盤點存貨庫存時清點在產品,范圍為已澆注未清理的在產。
九、 本期產品成本=前期在產+本期發生額-期末在產。
十、 委外加工產品的處理:公司部分產品需機加工外委,為加強管理,,設置「委託加工物資」科目,委外領出時,根據銷售部門的《委外加工出庫單》, 借記「委託加工物資-××廠家-××產品」,
貸記「庫存商品-××產品」,
外委費發生並取得發票時,借記「委託加工物資-××廠家-××產品」,貸記「應付賬款」(或現金、銀行存款),加工完成後,由於不需返廠,給購貨方開據發票時可做虛入庫,借記「庫存商品-成品」,
貸記「委託加工物資-××廠家-××產品」。這樣在財務明細賬上即可清楚反映委外產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