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產業園成本都是什麼怎麼做賬
擴展閱讀
胰島素用一月費用多少 2025-02-05 19:30:04
101中石油分校生源怎麼樣 2025-02-05 19:26:06

產業園成本都是什麼怎麼做賬

發布時間: 2023-09-06 21:34:31

❶ 製造業成本會計做賬流程

製造業成本會計做賬流程如下:

第一、收集材料單,入庫單,與倉庫材料會計或保管員/倉庫記賬員介面,做好協調工作;第二、確定最合適你公司材料成本計算方法: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等;

第三、建立材料明細賬,確定產品分類;第四、月底根據發出材料,購進材料單,匯總合計,與倉庫材料會計核對;第五、根據計算方法 確定單位成本,及結存成本;第六、期間末做材料預算,成本對比,進銷差價分析,控制生產成本

製造業會計做賬流程:成本計算需要根據本企業的物資管理狀態,設置取得計算成本需要的數據的關鍵點,如材料領用消耗的計量,人工費用的消耗,製造費用的消耗,生產產品的數量統計,生產工時統計等、一般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費用的歸集,成本費用的分配。

❷ 成本核算怎麼做賬

成本會計做賬的方法如下:

1、料件領用明細表:新規成品、改修成品、改製成品領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於核算當月領用的成本,借方: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貸方:原材料、半成品、庫存商品。

8、完工產品成本分析表:按照當月完工產品的成本,假設當月全部銷售(按當月的銷售單價)計算產品的毛利。

9、產品銷售損益明細表:按照當月銷售產品的成本,計算當月各類產品的銷售毛利。

10、進耗存報表/產銷存報表:分開材料和成品統計,核對總賬與明細賬存貨類別是否相符。

❸ 企業成本核算應該包括哪些怎麼核算

包括如下: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帳務處理程序主要步驟:

(1)根據原始憑證及其他有關資料編制材料、工資費用分配表。

(2)根據原始憑證及耗用材料、工資等費用分配表登記有關明細帳。

(3)編制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

(4)根據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登記有關明細帳。

(5)編制製造費用分配表。

(6)根據製造費用分配表登記有關明細帳。

(空搭猛7)將完工產品成本轉入產成品明細帳。

(8)已銷售產品成本轉產品銷售成本明細帳。

涉及的會計科目:
原材料,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等.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人力、物力的耗費,耗費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應階段,一切耗費都是為了取得保證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對象--材料;在生產階段,一切耗費都是為了生產出合乎社會需要的產品;在銷售階段,一切耗費又都是為了獲得銷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上述耗費的總和,必須以貨幣枝態形式表現出來,這些耗費的貨幣表現,稱為費用,費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礎。
之所以要計算成本是因為:通過成本計算可以核算和監督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是否超支或節約,並據以確定企業的盈虧。因此,做好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如實反映資金運動的情況;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可以為制訂價格提供依據;也是保證企業生產耗費得以補償的重要手段,因此,每個企業都必須要計算成本。
由於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都會發生各種耗費,因此都有成本計算問題,所以成本計算在工業企業中又分為供應階段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生產階段生產成本的計算。銷售階段產品銷售成本的計算,但由於生產階段生產耗費的多樣性和生產過程的復雜性,使生產成本的計算較之其他兩個階段成本計算要復雜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計算是指產品成本的計算,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是生產成本計算的准備,銷售成本的計算又是生產成本計算的必要補充。
工具/原料
單據,報銷費用。
步驟/方法
1、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對本月各部門材料領用進行單據記賬,制單,核算當月材料消耗成本。2、車間統計人員進行完工工時日報、完工工時產量、消耗標准等統計表進行上報。
3、總帳會計進行日常各部門費用報銷,提供各生產部門發生的各種費用。
4、固定管理員提供本月變動情況,總帳會計進行計提折舊,提供製造費用-折舊費。
5、工資核算會計進行本月工資發放計提,提供各生產部門的直接人工、間接人工費用。
6、成本核算會計從成本管理模塊取數各部門當月原材料消耗數據,和其他成本資料進行成本計算,斗橋得出半成品的成本。
7、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產成品成本分配,讀取半成品倉庫的半成品加工成本。
8、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單據記賬(主要是半成品倉庫的半成品的入庫、出庫成本)。
9、進行半成品倉庫的期末處理、制單工作。
10、成本核算會計從成本管理模塊重新數各部門當月原材料消耗數據,和其他成本資料進行成本計算,得出產成品的成本。
11、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產成品成本分配,讀取產成品倉庫的產成品加工成本,具以結轉銷售成本。
工業企業的會計帳要看你們是採用什麼樣的成本核算方式啊
一般平常就是做費用報銷,往來收支,材料收發的核算,月底要進行成本歸集與分配,結轉出產品(及在產品、半成品)的成本,根據銷售
產品的數量,計算銷售成本,最後出報表。總體來講,核算方法不同,有些是不同的,最簡單就是,匯總收入和成本,算出利潤。
一個會計做賬的實際過程ABC公司建賬如下(ABC公司是一間由三名股東投資的有限公司,屬於商品流通的一般納稅人)ABC公司從7月1日
開始籌建。
1.7月3日老闆A代墊錢4萬元並親自去購入一批固定資產(發票上寫ABC公司借:固定資產貸:其他應付款——A
2.7月6日老闆A代墊錢1萬元購入一批辦公用品借:長期待攤費用貸:其他應付款——A
3.7月8日ABC公司三名股東存入50萬入臨時賬戶作為注冊資金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A10
——B20
——C20
4.7月9日老闆A代墊ABC公司注冊費1萬元
借:長期待攤費用
貸:其他應付款——A
5.8月1日領到公司營業執照。
6.9月1日領到國稅及地稅的稅務登記證並正式營業根據新的企業會計制度,開辦費於開始經營時一次計入管理費用,但稅法要求於企業開始
經營的次月不少於五年內攤銷公司的開辦費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
貸:長期待攤費用
7.9月2日,還款給股東
借:現金
貸:銀行存款
借:其他應付款——A
貸:現金
8.9月5日,ABC公司向甲購入商品一批,預付貨款價稅合計11.7萬
借:應付賬款——甲
貸:銀行存款
9.9月8日,收到甲公司運來的商品並驗收入庫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A10.
9月9日,向乙公司銷售商品一批,貨已發出,貨款未收到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11.月末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12.9月18日收到乙公司9月9日的欠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
13.9月21日計提,本月工資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代扣個人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計提本月福利費(直接按計稅工資的14%計提,以免年底調賬)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計提工會經費及職工教育經費(直接按計稅工資的2%及1.5%計提以免年底調賬)
借:管理費用——工會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
貸:其他應付款——工會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
14.9月31日銀行劃賬交社保等費用
借:管理費用——公司繳納社保費
其他應收款——代墊員工應繳社保及住房公積
貸:銀行存款
15.9月31日發放本月工資時
借:現金
貸:銀行存款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現金其他應收款——代墊員工應繳社保及住房公積
16.本月發生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現金計算本月應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未交稅金)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7.計提城建稅、教育附加、防洪費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防洪費
18.結轉本年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外支出
財務費用是
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19.預繳企業所得稅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20.轉入未分配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1.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
——法定公積金
最終得出未分配利潤,或盈餘或虧損
22.ABC本月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利潤——A
——B
——C
發放利潤
借:現金
貸:銀行存款
借:應付股利——A
——B
——C
貸:現金
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下月10月10月11日,銀行劃扣稅金
借: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應交企業所得稅
——應交城市建設維護稅
——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防洪費
貸:銀行存款
工業企業會計實務:會計報表(一)
一、報表的種類和編制要求
工業企業會計報表是工業企業根據日常核算資料定期編制,總括反映企業財務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的報告文件。
1.會計報表的種類
工業會計報表按反映的經濟內容可分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利潤分配表、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
2.編制會計報表的基本要求
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編報月報、季度、年度會計報表,做到手續齊備,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說明清楚,報送及時,不得為了
趕編報表提前結賬,不得任意估計數字,嚴禁弄虛作假,篡改數字。各種會計報表之間,各項目之間,凡有對應關系的數字,應該相互一致。本期報表與上期報表之間有關的數字應相互銜接。各個年度會計報表中各項的內容和核算方法如有變動,應在年度會計報表中加以說明。各種會計報表中所規定的補充資料,都要填列齊全,並應填列最後核定的數字,未經核定的,應填列最後上報的數字。會計報表應由單位領導、總會計師和會計主管人員審閱,並簽名或蓋章。按規定報送有關部門的會計報表,要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報出的會計報表如發現錯誤,應及時辦理訂正手續。除更正本單位留存的報表外,並應同時通知接受報表的單位更正,錯誤較多的,應重新編報。企業的季度、年度會計報表應附送財務情況說明書。企業的會計報表應報送開戶銀行、財稅機關和上級主管部門各一份。
二、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及編制說明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月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報表。該表「年初數」欄內各項數字,應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
「期末數」欄內所列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數」欄內。
該表「期末數」大部分可以根據各賬戶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其中一部分項目需要根據有關賬戶的期末余額合並或調整後填列。需合並、
調整的項目填列方法說明如下:
(1)「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企業庫存現金、銀行結算戶存款、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資金等貨幣資金的;
合計數。本項目應根據「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
(2)「預付款項」項目。反映企業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應根據「預付款項」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預付款項」科目所屬有關
明細科目有貸方余額的,應在「應付賬款」項目內填列。如「應付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有借方余額的,應包括在「預付賬款」項目內。
(3)「存貨」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在庫、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項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
產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本項目應根據「材料采購」、「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異」、「委託加
工材料」、「自製半成品」、「產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生產成本」等科目的期末借貸方余額相抵後的差額填列。
(4)「待攤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由以後各期分期攤銷的費用。企業的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及大修理支出以
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應在本表「遞延資產」項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項目數字內。本項目應根據「待攤費用」科目
的期末余額填列。「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如有借方余額,在項目內反映,增設「外匯價差」科目的企業,該科目如有借方余額,也在
本項目內反映。
(5)「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項目。反映企業在清查財產中發現的尚待批准轉銷或作其他處理的流動資產盤虧、毀損扣除盤盈
後的凈損失。本項目應根據「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所屬「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企業待處理的固定資產
凈損失,應在本表「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項目另行反映。
(6)「其他流動資產」項目。反映企業除以上流動資產項目外的其他流動資產的實際成本,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7)「長期投資」項目。反映企業不準備在一年內變現的投資。長期投資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債券,應在流動資產類下「一年內
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項目單獨反映。本項目應根據「長期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扣除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後的數額填列。
(8)「其他長期資產」項目。反映除以上資產以外的其他長期資產,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9)「預收賬款」項目。反映企業預收購買單位的貨款。本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預收賬款」科目
所屬有關明細科目有借方余額的,應在本表「應收賬款」項目內填列;如「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有貸方余額的,也應包括在本
項目內。
(10)「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反映除以上流動負債以外的其他流動負債。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1)「其他長期負債」項目。反映除以上長期負債項目以外的其他長期負債。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項目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應在本表「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項目內另行反映。
上述長期負債各項目均應根據有關科目期末余額扣除將於一年內到期償還數後的余額填列。
(12)「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尚未分配的利潤。本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科目和「利潤分配」科目的余額計算填列。未彌補
的虧損,在本科目內以「—」反映。

5
三、損益表的內容及編制說明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月份、年度內利潤(虧損)實現情況的報表。損益表中的各項目,根據相應賬戶中的發生額分析填列。據以計算
出產品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

❹ 成本會計做賬流程

成本會計做賬基本流程,一般流程:

1、根據生產方式確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為: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實際運用中,這三種可以相互結合。如果公司具備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數據管理軟體,而且運行良好(雖然絕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僅僅勉強達到數據統計功能,但也對成本核算的細節起到一定幫助)。

2、基本資料收集:

2.1《BOM表》,即生產工藝流程標准及材料用量標准。這是實際生產成本分配標準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2.2車間材料領、用、存明細表,這個不用說了,主要材料的統計,重要性不問可知。關鍵是要根據確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設定統計表的項目格式。或按訂單統計,或按產品品種統計,或根據生產步驟統計,或三者結合。
2.3倉庫材料進、出、存明細表,這個是為了檢驗車間領、用存明細表的正確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倉庫成品進、銷、存明細表,這個是成本報表的重要採用數據《生產成本表》、《銷售成本表》。

2.4員工工資明細表,人工成本原始資料。關鍵是要分部門統計,如果有計件工資更好。

2.5製造費用明細表,按部分統計,這個要在原始單據在最初入帳時都要按部門記帳。這個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礎之一。

3、成本報表與成本分析:

3.1成本報表主表是《產品生產成本表》和《產品銷售成本表》,這個做起來不復雜,關鍵是之前的資料統計要細致,才能計算的相對精確。
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虧分析和保本點分析。
3.3深入的分析是品質成本分析和重點成本分析,這才是成本控制的基礎。
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2.其中材料成本的計算尤為重要,一般分為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能確定產品成本歸屬的直接計入產品,不能明確劃分成本歸屬的,根據實際生產工藝確定分配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