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本月暫估的成本怎麼處理
擴展閱讀
如何設置絕對成本線 2025-02-05 17:43:49

本月暫估的成本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3-09-07 09:53:43

㈠ 暫估成本分錄怎麼處理

暫估是指本月存貨已經入庫,但采購發票尚未收到,不能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需要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

1.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暫估金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暫估金額)

必須注意的是,因未取得增值稅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2. 暫估回沖

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沖回,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月初沖回月末再次暫估,會無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沖回。

(1)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原暫估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原暫估金額,紅字)

(2)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發票不含稅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發票含稅金額 )

㈡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分以下幾種:

一、期末貨已到,發票未到

1.期末倉庫部門收到存貨,但發票未達,倉庫部門按對方送貨單據或合同價格填制一式幾聯暫估入庫單,財務部門以此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注意:倉庫部門必須以收料單或入庫單登記倉庫賬,並同時將財務記賬聯轉財務部門入賬;暫估入賬不包括進項稅額;「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余額並不完全等於應付供貨商的金額,僅是暫估料的過渡性科目。

2.次月初用紅字沖回,以倉儲部門上月末出具的暫估入庫單改為紅字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紅字)」,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紅字)」。

3.正式發票收到時,以發票和倉儲部門出具的正式入庫單作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應付賬款——X客戶」。

4.如果正式發票連續數月未達,但存貨已經領用或者銷售,倉儲部門和財務部門仍作暫估入庫處理,領用存貨時,倉儲部門按暫估價開具出庫單,財務部門以此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生產成本等」,貸記「原材料等」。

5.暫估價與實際價差異的處理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發出存貨的成本有不同的計價方法,具體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對於採用個別計價法和先進先出法的企業,暫估價和實際價之間的差異,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則,差異金額較大時再進行調整;發出存貨的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存貨明細賬的單價是實時動態變化的,對於暫估價與實際價之間的差異,只是時間性的差異,按照會計的一貫性原則,不需要進行調整。

二、期末貨已到,部分發票到達

實務中可能會出現一筆存貨分批開票的情形,對於已開票的部分存貨,可以憑票入賬,期末只暫估尚未開票的部分。

三、暫估入賬納稅調整

如果發票跨年未達而存貨已經領用並銷售,匯算清繳時是否調整按暫估價列支的成本,目前沒有統一的規定。個別地區性政策對此作出了規范,但口徑不盡相同。

根據相關稅法規定,稅前扣除必須符合以下原則:一是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二是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在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後申報扣除。三是相關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取得應稅收入相關。所以,對於暫估入賬發生的成本,如果遵守以上原則,納稅人不存在利用不及時核算各項費用惡意調節利潤,造成少繳或不繳所得稅的情形,原則上可以在稅前扣除。

㈢ 暫估成本分錄怎麼處理

1、估入。借:庫存商品-XXX,貸:應付賬款--暫估

2、下月初,暫估入賬要沖回 。借: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

3、估價入賬是在沒有取得發票時暫估入賬的,取得發票時,就不是暫估入賬了。暫估入賬可以用入庫單作為附件。

4、舉個例子。二月採用發票入賬所二月先沖銷12月份暫估 再按發票正常入賬沖銷跟入賬上面樣分錄。暫估時候成本下處理:要分兩筆先沖原來結轉成本。

5、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00,貸:庫存商品 -50000,再按正常結轉次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42735.04,貸:庫存商品 42735.04。

6、或者上面兩分錄合,借:主營業務成本 -7264.96,貸:庫存商品 -7264.96。

㈣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暫估成本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一、暫估入庫:借方是原材料(暫估金額),貸:應付賬款 —暫估 / 無票( XX 供應商)(暫估金額);

二、暫估回沖:

1 、紅字沖回暫估入庫:借方是原材料(原暫估金額,紅字),貸方是應付賬款—暫估 / 無票 XX 供應商(原暫估金額,紅字);

2 、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借方是原材料(發票不含稅金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稅額),貸方是應付賬款— XX 供應商(發票含稅金額)。

以上就是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的相關內容。

暫估成本是什麼

暫估成本是企業當月購買的材料已經驗收入庫,但沒有收到對方開具的正式發票。因此,在計算本月底材料成本時,會計只能根據合同中的單價金額暫估入庫,材料成本為暫估成本。暫估也是本月存貨已入庫,但采購發票沒有收到,存貨入庫成本費不確定。因此,要使月底能夠計算出准確的企業庫存成本,需要把這部分的庫存暫估入賬,就成為了暫估憑證。暫估業務可以理解為貨到票未到的業務。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對已驗收入庫的購買商品,但未收到發票的,企業需要在月底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近期同類商品的購買成本、當月或近期同類商品的購買成本、當期市場價格或同類商品流通環節的平均成本率。本文主要寫的是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的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㈤ 暫估的成本怎麼做賬務處理

暫估的成本匯算清繳調增後賬務怎麼處理如下:

如果沒有收到發票,匯算清繳調整成本不用做賬目處理,匯算清繳調表不調賬。

二、暫估是什麼意思

暫估,是指按照現行會計准則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在具體的會計業務處理中,一種與預計負債不完全相同的業務。

三、如何改進存貨暫估的建議因為供應商業務素質的參差不齊,不能立即取得原始發票做賬務處理,存貨暫估行為會在企業一直存在,針對這種情況具體建議如下:

1、選擇優良和信譽旦運不錯的供應商,進行招投標選擇,在購銷合同中最好約定實物質量、驗收、付款以及發票的取得時間,因為這樣可彎塌以避免後續麻煩的糾纏,給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影響整個企業的形象。

2、公司領導應該有稅收意識,能夠正常、准確地反映企業的稅收狀況,安排采購部門的人員及時對采購物資進行結賬,准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3、加強內部監控,直接對采購人員進行考核,理順物流流程。

4、財務部門應該發揮監督職能,積極與相關業務部門進行溝通,避免結賬不及時,導致財務資產債務情況反映不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