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進項轉出時,賬面成本還原的問題
進項轉出時,賬面成本還原的問題
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貨物,
農產品進價-農產品進價*13%=賬面成本
換算後:
農產品進價=賬面成本/(1-13%)
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貨物,
不含稅價(賬面價)*適用稅率=進項稅額
所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貨物轉出進項稅,直接用:
不含稅價(即賬面價)*適用稅率(17%或13%)
綜上所述,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進項轉出時,需要用賬面成本除以(1-13%)進行還原,而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進項稅轉出時,直接用賬面價乘以適用稅率(17%或13%)
為什麼要將農產品賬面成本還原成計算進項稅時的基數
根據增值稅相關規定,對於農產品是以發票票面金額直接乘以13%計算進項稅額的,實際記入收購成本的是收購金額*(1-13%)計算得出的資料,也就是收購金額-進項稅額後的資料。所以,入帳的資料是兩個資料差,所以要還原。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
成本還原的概念
所謂成本還原(Cost Recovery),就是將產成品耗用各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逐步分解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成本還原的方法是從最後步驟開始,將其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逐步分解,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
原因:
1、為了彌補在成本核算綜合結轉法不能反映完工產品成本構成的原始專案的矛盾,要進行成本還原,將「自製半成品」或「原材料」綜合專案分解為以原始成本專案反映的成本。
2、綜合結轉法是指上步驟半成品成本轉給下步驟時,用「自製半成品」或「原材料」等綜合成本專案在成本計算單中反映。即當下步驟耗用上步驟半成品時,將其成本綜合計入「自製半成品」或「原材料'專案內,而不考慮上步驟半成品成本的原始構成。這種方法,既簡便易懂,又能分別反映各步驟耗用的半成品及本身發生的費用。但它不能反映完工產品成本構成的原始專案。在編製成本報表時,必須進行成本還原。
方法1
按半成品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還原
它是根據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乘以還原分配率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的方法。其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這里的成本還原分配率是指各步驟完工產品成本構成,即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分配率: 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各成本專案的金額/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各成本合計×100%
②將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進行分解。分解的方法是用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的綜合成本乘以上一步驟生產的該種半成品的各成本專案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還原分配率
③計算還原後成本。還原後成本是根據還原前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有兩個以上的步驟,第一次成本還原後,還有未還原的半成品成本,乘以前一步驟該種半成品的各個成本專案的比重。後面的還原步驟和方法同上,直到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才能將本成品成本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
方法2
按各步驟耗用半成品的總成本占上一步驟完工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還原。
這種方法是將產成品耗用上一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按所生產這種半成品成本結構進行還原。採用這種方法進行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它是指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驟所產該種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還原分配率=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成本合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合計×100%
②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它是用成本還原分配率乘以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的金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成本還原分配率×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金額
③計算還原後產品成本,它是用還原前產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需經兩個以上的步驟,則需重復①至③步驟進行再次的還原,直至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
成本還原的方法
方法1
按半成品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還原
它是根據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乘以還原分配率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的方法。其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這里的成本還原分配率是指各步驟完工產品成本構成,即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分配率: 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各成本專案的金額/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各成本合計×100%
②將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進行分解。分解的方法是用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的綜合成本乘以上一步驟生產的該種半成品的各成本專案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還原分配率
③計算還原後成本。還原後成本是根據還原前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有兩個以上的步驟,第一次成本還原後,還有未還原的半成品成本,乘以前一步驟該種半成品的各個成本專案的比重。後面的還原步驟和方法同上,直到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才能將本成品成本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
方法2
按各步驟耗用半成品的總成本占上一步驟完工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還原。
這種方法是將產成品耗用上一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按所生產這種半成品成本結構進行還原。採用這種方法進行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它是指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驟所產該種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還原分配率=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成本合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合計×100%
②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它是用成本還原分配率乘以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的金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成本還原分配率×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金額
③計算還原後產品成本,它是用還原前產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需經兩個以上的步驟,則需重復①至③步驟進行再次的還原,直至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
簡述成本還原的過程?
所謂成本還原,就是將產成品耗用各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逐步分解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成本還原的方法是從最後步驟開始,將其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逐步分解,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
成本還原的方法
1、按半成品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還原
它是根據本月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乘以還原分配率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的方法。其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這里的成本還原分配率是指各步驟完工產品成本構成,即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分配率: 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個成本專案的金額/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個成本合計×100%
②將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進行分解。分解的方法是用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的綜合成本乘以上一步驟生產的該種半成品的各成本專案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本月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還原分配率
③計算還原後成本。還原後成本是根據還原前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有兩個以上的步驟,第一次成本還原後,還有未還原的半成品成本,乘以前一步驟該種半成品的各個成本專案的比重。後面的還原步驟和方法同上,直到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才能將本成品成本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
2、按各步驟耗用半成品的總成本占上一步驟完工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還原。
這種方法是將本月產成品耗用上一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按本月所生產這種半成品成本結構進行還原。採用這種方法進行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它是指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驟所產該種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還原分配率=本月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成本合計/本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合計×100%
②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它是用成本還原分配率乘以本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的金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成本還原分配率×本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金額
③計算還原後產品成本,它是用還原前產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需經兩個以上的步驟,則需重復①至③步驟進行再次的還原,直至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
成本還原的必要性
成本還原是把半成品中的原材料、人工、製造費等還原成本來的面貌,主要作用還是在於能夠正確的分析產品中各項成本專案的構成。
成本還原的基本原理
應該是在多步驟加工的企業,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時,把外購材料的成本還原。
最終的出廠產品成本的資料分為--外購材料的成本+本企業投入的加工費用。。
怎樣進行成本還原?還原的物件是什麼?
成本還原,必須確認兩個要素:一是還原物件——完工產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驟轉入半成品成本;二是還原基數或標准——上步驟所產半成品總成本或單位成本及其各成本專案的成本。有了這兩個指標,就能進行成本還原了。傳統成本還原方法是:從最後一個步驟向前推算,將其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按上步驟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專案的構成比例,逐步分解還原為原始成本專案,然後將各步驟中相同成本專案的金額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專案反映的產品成本。
成本還原的標準是什麼
謂成本還原(Cost Recovery),就是將產成品耗用各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逐步分解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成本還原的方法是從最後步驟開始,將其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逐步分解,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
成本還原的方法
方法1:
按半成品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還原 它是根據本月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乘以還原分配率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的方法。其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這里的成本還原分配率是指各步驟完工產品成本構成,即各成本專案佔全部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分配率: 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個成本專案的金額/上步驟完工半成品個成本合計×100% ②將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進行分解。分解的方法是用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的綜合成本乘以上一步驟生產的該種半成品的各成本專案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本月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的成本×還原分配率 ③計算還原後成本。還原後成本是根據還原前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有兩個以上的步驟,第一次成本還原後,還有未還原的半成品成本,乘以前一步驟該種半成品的各個成本專案的比重。後面的還原步驟和方法同上,直到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才能將本成品成本還原為原來的成本專案。
方法2:
按各步驟耗用半成品的總成本占上一步驟完工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還原。 這種方法是將本月產成品耗用上一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按本月所生產這種半成品成本結構進行還原。採用這種方法進行成本還原的計算程式如下: ①計算成本還原分配率,它是指產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驟所產該種半成品總成本的比重,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還原分配率=本月產成品耗用上步驟半成品成本合計/本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合計×100% ②計算半成品成本還原,它是用成本還原分配率乘以本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的金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還原=成本還原分配率×本月生產該種半成品成本專案金額 ③計算還原後產品成本,它是用還原前產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還原計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還原後產品成本=還原前產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還原 ④如果成本計算需經兩個以上的步驟,則需重復①至③步驟進行再次的還原,直至還原到第一步驟為止。
B. 上月向農民收購的小米因保管不善霉爛,賬面成本4477.27元(含運費127.27)。 算進項稅額轉出,怎麼算
小米需要轉出進項稅:(4477.27-127.27)/(1-13%)X13%=650元,運費部分:127.27X11%=14元。
C. 進項轉出時,賬面成本還原的問題
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貨物,納孫農產品進價-農產品進價*13%=賬面成本換算後:農產品進價=賬面成本/(1-13%)。
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貨物,不含稅價(賬面價)*適用稅率=進項稅額,所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貨物轉出進項稅,直接用:不含稅價(即賬面價)*適用稅率(17%或13%)。
綜上所述,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進項轉出時,需要用賬面成本除以(1-13%)進行還原,而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進項稅轉出時,直接用賬面價乘以適用稅率(17%或13%)。
1、正常的購進材料:
借:材料采購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
2、由於發票過期,不能抵扣,要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借:材料采購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進項稅額轉出時賬面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企業進項稅額轉出除了要正確計算外,還要顧及如何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執行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6號)規定,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洞友鏈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文件所稱設備、器具,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所稱購進,包括以貨幣形式購進或自行建造,其中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購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來確定單位價值。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來確定單位價值。因此,符合規定,購進設備金額及改變用途後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選擇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但E設備因為接受投資取得,告野不符合稅法規定,不能享受該政策。
D. 進項稅額轉出怎麼計算會計分錄怎麼做
進項稅額轉出如何計算?
所謂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是將那些按稅法規定不能抵扣,但購進時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如數轉出,在數額上是一進一出,進出相等。那麼進項稅額轉出如何計算呢?一起跟小K往下看吧!
1.有關政策規定。能夠准確計算企業原抵扣進項稅額的,按原抵扣進項稅額結轉進項稅額轉出;無法准確確定進項稅額的,一律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結轉應該轉出的進項稅額。所謂實際成本包括進價、運費、保險費及其它有關費用。
2.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1)若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據按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了進項稅額,則按需要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賬面成本乘以外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計算轉出。
(2)若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按支付價款乘抵扣率抵扣了進項稅額,則按據需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的賬面成本&pide;(1-抵扣率)×抵扣率計算轉出。
(3)若原外購貨物是根據多種憑證抵扣的進項稅額,為了最大限度的體現公平,可以需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的賬面成本×綜合抵扣率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其中綜合抵扣率=本期外購貨物全部進項稅額&pide;本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100%
(4)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或產成品成本×(本期在產品、產成品當中外購貨物成本&pide;本期在產品、產成品全部成本)×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綜合抵扣率
(5)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不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而無法明確劃分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pide;當期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6)外商投資企業兼營出口與內銷,不能單獨核算或劃分不清出口貨物進項稅額的,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出口貨物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出口免稅貨物銷售額&pide;當期全部銷售額)
(7)因購買貨物而從銷售方取得的各種形式的返還資金,可按以下辦法計算應沖減的進項稅額。
當期應沖減的進項稅額=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
(三)進項稅額及進項稅額轉出的檢查及處理
1.嚴格審核抵扣進項稅額的原始憑證。
若企業將不符合規定的原始憑證作為抵扣進項稅額的依據,則應做以下賬務調整:
借:原材料等(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檢查調整
2.通過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賬戶的貸方摘要欄進行檢查發現問題。
具體辦法是檢查上述賬戶貸方摘要欄,追查企業外購材料的用途,明確企業是否存在非生產、銷售用料,並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貸方進項稅額轉出欄相核對,確定企業賬面是否已經結轉進項稅額轉出,轉出金額是否正確。
所謂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是將那些按稅法規定不能抵扣,但購進時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如數轉出,在數額上是一進一出,進出相等。那麼進項稅額轉出如何計算呢?一起跟小K往下看吧!
1.有關政策規定。能夠准確計算企業原抵扣進項稅額的,按原抵扣進項稅額結轉進項稅額轉出;無法准確確定進項稅額的,一律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結轉應該轉出的進項稅額。所謂實際成本包括進價、運費、保險費及其它有關費用。
2.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1)若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據按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了進項稅額,則按需要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賬面成本乘以外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計算轉出。
(2)若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按支付價款乘抵扣率抵扣了進項稅額,則按據需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的賬面成本&pide;(1-抵扣率)×抵扣率計算轉出。
(3)若原外購貨物是根據多種憑證抵扣的進項稅額,為了最大限度的體現公平,可以需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的賬面成本×綜合抵扣率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其中綜合抵扣率=本期外購貨物全部進項稅額&pide;本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100%
(4)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或產成品成本×(本期在產品、產成品當中外購貨物成本&pide;本期在產品、產成品全部成本)×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綜合抵扣率
(5)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不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而無法明確劃分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pide;當期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6)外商投資企業兼營出口與內銷,不能單獨核算或劃分不清出口貨物進項稅額的,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出口貨物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出口免稅貨物銷售額&pide;當期全部銷售額)
(7)因購買貨物而從銷售方取得的各種形式的返還資金,可按以下辦法計算應沖減的進項稅額。
當期應沖減的進項稅額=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
(三)進項稅額及進項稅額轉出的檢查及處理
1.嚴格審核抵扣進項稅額的原始憑證。
若企業將不符合規定的原始憑證作為抵扣進項稅額的依據,則應做以下賬務調整:
借:原材料等(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檢查調整
2.通過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賬戶的貸方摘要欄進行檢查發現問題。
具體辦法是檢查上述賬戶貸方摘要欄,追查企業外購材料的用途,明確企業是否存在非生產、銷售用料,並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貸方進項稅額轉出欄相核對,確定企業賬面是否已經結轉進項稅額轉出,轉出金額是否正確。
E. 進項稅如何轉出,如何做帳務處理
進項稅轉出怎樣做賬務處理?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但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小編整理了進項稅額轉出的賬務處理是什麼?
1.不做納稅調整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殖稅-已交稅金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殖稅-進項稅額轉出
補繳稅金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殖稅-進項稅額轉出
貸:銀行存款
2.做納稅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貸:銀行存款
借:應交稅金-應繳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但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小編整理了進項稅額轉出的賬務處理是什麼?
1.不做納稅調整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殖稅-已交稅金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殖稅-進項稅額轉出
補繳稅金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殖稅-進項稅額轉出
貸:銀行存款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