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預提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實際發生後怎麼沖減
預提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實際發生後怎麼沖減?
會計業務里沒有預提成本的;產品成本只能通過實際記錄成本明細賬核算獲得;開增值稅發票確認收入和成本沒有關系;等到實際成本出來然後按實際成本結轉就可以了。
開出增值稅發票確認收入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如果到期末實際成本仍然沒有出來可以按以往成本暫估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 等實際加工完成按這個分錄用紅字數字憑證沖銷然後再按實際成本進賬結轉
借:庫存商品-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紅字沖銷暫估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數字)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紅字數字)
再按實際成本做一個結轉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
預提成昌簡頃本的分錄怎麼做
借: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
財務費用(等)
貸:預提費用
發生:
借:預提費用
貸:銀行帳款、現金等
結轉:借:本年利潤
貸:生產成本(等)
預提費用與實際發生時的會計分錄, 「預提費用」與「實際發生」時的會計分錄如何做?
一般情況下,實行產銷等與工資掛鉤核算的企業,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由於從統計到計算出工資用時相對較長,一般都在下月才能完成,月末財務核算時往往只能估計工資總額,會造成預計耐陸的工資與實際發放的工資有差額。
在財務實務中,一般採取當月預提下月適當修正的辦法。
需要說明的是,預計工資一般情況下有規律可循,預計與實際發放差額不會很大。
1.實際發放工資21萬
借:相關成本費用科目 20
貸:應付工資 20
借:應付工資 21
貸:貨幣資金科目 21
差額1萬下月補提
借:相關成本費用科目 XX+1
貸:應付工資 XX+1
2.實際支付為19萬
差額1萬下月少提
借:相關成本費用科目 XX-1
貸:應付工資 XX-1
年初預提費用預提運費,實際支付多了咐羨,怎麼做會計分錄?
實際支付的運費比預計提取的多,應該補提運費
借:營業費用
貸:預提費用-運費
計算本月甲產品發生的實際生產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本月甲產品發生的實際生產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
貸:原材料
貸:製造費用
一日領用油漆,結轉實際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結轉成本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油漆
貸:原材料-油漆
在會計分錄中,實際支付的招待費大於預提費用,分錄怎麼做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超過部分) 借:預提費用-業務招待費(預提部分) 貸:現金 在實際工作中,業務招待費不預提
完工產品按實際成本入賬會計分錄怎麼做
在計算成本時:
借:生產成本——xx產品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xx材料
貸:應付職工薪酬
貸:製造費用
結轉成本時:
借:產成品——xx產品
貸:生產成本 ——xx產品生產成本
『貳』 預提的成本可以在年後沖回嗎
預提的成本不可以在年後沖回。
暫估成本應在月初沖回,如果還沒有收到發票的話,本月再做再估,再在下月月初沖回,直到收到發票為止。預提費用在應攤銷期間攤銷就可以了,不必沖回。年底應注意的事項該計提的費用應計提足,該攤銷的費用要攤完。
會計業務里沒有預提成本的;產品成本只能通過實際記錄成本明細賬核算獲得;開增值稅發票確認收入和成本沒有關系;等到實際成本出來然後按實際成本結轉就可以了。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除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以及金融保險企業以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執行本制度。
第三條 企業應當根據有關會計法律、行政法規和本制度的規定,在不違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於本企業的會計核算辦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企業會計制度
『叄』 怎麼沖預提費用
預提費用:是指企業按規定預先提取但尚未實際支付的各項費用。 就是企業還沒支付,但應該要支付的,要記入負債
所以年底存在應該屬於正常現象呀,只有發票到了把預提費用沖掉就可以的啊,畢竟是預提的,當然不會百分百准確了……
還有,如果不多的話不需要做什麼損益調整的,只要在正式發票到了以後把差額沖進當期費用就好
譬如你開始提的是水電汽,辦公用的,提的時候是:
借:管理費用
貸:預提費用
發票到了以後,就可以掛往來或者付款拉:
借:預提費用
貸:應付帳款/銀行存款
如果有差額,就紅字沖回管理費用就可以了
2007年新准則取消了「預提費用」的使用,原「預提費用」可以通過「應付利息」、「其他應付款」等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