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計劃成本領用材料實際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煤炭和石油枯竭怎麼辦 2025-02-05 08:09:56
金科杭樾府價格如何 2025-02-05 07:57:18

計劃成本領用材料實際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9-10 01:39:18

『壹』 計劃成本核算怎麼計算結存的實際成本

在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核算下,「原材料」賬戶反映庫存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的計劃成本,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反映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中。期末兩賬戶分別結賬後:
期末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期末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實際大於計劃的超支差)或-「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實際小於計劃的節約差)。

『貳』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如何計算月末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

先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再在月未計算領用材料的成本差異額,計劃成本+成本差異額=實際成本。
用計劃成本最關鍵是計算成本差異率,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額+本期材料成本差異額)/(期初計劃成本+本期增加計劃成本)*100%。並且要注意方向,借方表示超支(+),貸方表示節約(-)。成本差異額=成本差異率*發出材料計劃成本。

『叄』 實際成本怎麼算

實際成本通過運用實際成本差異率來計算。

實際成本定義:

存貨應以取得時的實際投入和實際應支付的金額作為其入賬金額。入賬成本除購買價格外,還包括如包裝費、運費、保險費、挑選整理費、倉儲費、流轉稅(增值稅除外)等存貨的附帶成本。

但在商品流通企業,商品品種繁多,企業購入商品時發生的附加成本可能與幾種存貨有關,還可能涉及銷售費用,很難將一筆購貨附帶成本合理且准確地分配到特定的存貨中去,在實際工作中,將其記入「銷售費用」處理。對於存貨的領用或發出,採用個別計價、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移動加權平均等成本流轉假設計算存貨的發出成本。

『肆』 請問計劃成本下,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的公式是什麼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1+成本差異率)

『伍』 已知計劃成本求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1.計劃成本是指各種消費定額和費用預算以及有關數據根據計劃期提前計算的成本。它反映了產品成本在計劃期內應達到的標准,是計劃期成本的目標。計劃成本不同於固定成本。計劃成本計算計劃期的平均定額水平,定額成本按當前定額計算。計劃成本反映平均水平,固定成本反映當時應達到的水平。計劃成本的構成和內容應當與實際成本相一致。采購原材料的計劃成本是根據每種原材料的采購價格以及與供應地的距離和距離,按原材料的實際成本項目計算的。
2.計劃成本通過與實際成本的比較,可以看出原材料采購成本的節約和超支。產品的計劃成本根據計劃期內原材料、燃料、動力的消耗定額、工時定額和成本預算計算確定。它反映了計劃期間應達到的平均成本水平,是降低成本的目標。通過與實際成本的比較,了解和掌握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和完成程序,找到降低產品成本的途徑。
3.計劃期內產品、材料和項目的預期成本。根據計劃期任務時間、材料、燃料、動力、工具等消耗率和當前成本預算及相關材料,在分析實際成本水平的前期,在考慮計劃期的基礎上,應在測量電流的基礎上,設定影響生產成本的各種因素的變化和經濟措施的預期效果等。
4.實際成本,也稱為歷史成本,是指為購置或製造財產而實際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使用歷史成本時,資產按購買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或購買時支付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拓展資料:負債根據與履行當前義務相關的實際收到的貨幣或資產金額,或履行當前義務的合同金額,或在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而預期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進行計量。

『陸』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月末結存的材料實際成本怎麼算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材料成本差異如果是貸方余額,就是減;如果是借方余額,就是加。
同理,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時,(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金額+本期購入原材料金額),這里的材料成本差異也是:借方用「+」號,貸方用「-」號。
原材料賬戶的金額都是用計劃價*數量算出來的;實際金額-計劃價*數量=材料成本差異;以上公式算出來是負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貸方;如果是正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借方。
(6)計劃成本領用材料實際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計劃成本核算的核算程序:
以原材料為例說明計劃成本的核算程序。在計劃成本法下,應設「材料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兩個科目。材料成本差異有入庫時的「轉入差異」和出庫時的「領料應分攤差異」兩種(個人的理解,表達不一定精確)。公式如下:
入庫時的材料成本差異
=
材料采購-原材料
=
材料的購買價格(一般納稅人不含稅)-
已定的材料的單位計劃成本*材料采購數量
(1)在購入原材料時,發票賬單已到,物資未到,企業按采購價格支付材料款及稅金,在「材料采購」賬戶的借方按實際成本計價(稅金另計),賬務處理為:
借:材料采購(價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或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托收承付等科目
(2)當材料已到,企業驗收入庫時,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記入「材料成本差異」
賬戶,做如下分錄:
借:原材料(單位計劃成本*采購數量)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
貸:材料采購
或者分錄為:
借:原材料(單位計劃成本*采購數量)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
(3)(按計劃)成本結轉材料成本,在企業領料以後,月末做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和轉出,
領料應攤銷的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的材料成本差異+本月購進的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的計劃成本+本月購進的計劃成本)
領料應攤銷的成本差異=領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借:基本生產成本 或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委託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支出
貸:材料成本差異(紅字或藍字)
(4)會計期間結束時,將材料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材料實際成本指企業按照材料實際價格計算的材料成本。企業在進行材料平時核算業務中,既可以採用實際成本作價,也可採用計劃成本作價。
兩種不同的作價方法,材料核算的業務處理也不一樣。在採用材料實際成本作價時,材料明細分類帳中收發金額都要按照材料實際成本計價結算,至於倉庫中的材料卡片,只登記收發數量,不計算金額。對於材料憑證的計價。
收料憑證要根據發粟價格及采購費用確定,其中能直接計入某種材料實際成本的,可以直接計入,不能直接計入的,可按一定標准在各種材料之間進行分攤。
至於發料憑證的計價,由於材料多系分批采購、分批領用,而每次實際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等多種,企業選定某種方法後,就不能隨意改動。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材料實際成本搜狗網路-計劃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