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內電視劇一部的成本很低么
繼《如懿傳》賣出互聯網和衛視合計單集1500萬的轟動價格後,最近的影視行業,又一下創造了兩個記錄,先是唐德影視出品的電視劇《贏天下》以5億投資成本沖擊了「亞洲電視劇單體劇目最高紀錄」,在籌備中的《將夜》、《扶搖皇後》等電視劇項目也以「5億+」的投資緊隨其後。編劇宋方金上周透露,現在國內排名前三的小鮮肉演員片酬都是稅後1億5000萬以上,加上製片方代繳的稅金,片方在小鮮肉片酬的投入進入2億時代。
近年來,電視劇的投資成本急速攀升,同為大型古裝劇,2012年拍攝的《甄嬛傳》成本為7000萬。到了2015年,古裝玄幻劇《花千骨》成本就突破了1億,同年的《武媚娘傳奇》、《羋月傳》等長篇巨制,成本直接飆升至3億。而進入2017年,幾部新開機的重磅大劇成本鮮有低於3億。五年間,電視劇投資成本翻了近7倍。
錢花得值不值,首先得看電視劇的錢都是怎麼花的。電視劇《將夜》的出品方貓片傳媒CEO劉重材就《將夜》這個項目為我們做了分析。第一部分是演員薪酬。《將夜》目前雖未定下主演,但劇方現在所接觸的男一號演員,都是一線當紅流量擔當。除主演之外,其他已定的演員有新生潛力演員、老戲骨,甚至影帝級別的演員。按照最新曝出的一線流量小生的薪酬價格,主演一人就要拿走近2億,加上其他演員的價格,《將夜》的演員片酬預計投入近3億。
從天價投入劇的片單中可以看出,花費了大價錢的大多是古裝玄幻劇,相較於現代都市情感劇,古裝玄幻多了許多置景、特效等方面的開支,這就涉及到第二部分的投入,製作費用。
劉重材表示,《將夜》的服裝、道具、化妝、搭景、特效等製作團隊全部啟用專職做電影的大師團隊,這一筆費用也是不小的支出。「這些大師們本身就很貴,他們要用的設備也會很貴,所以就會拉動到這一個成本繼續往上走。」
由於《將夜》的故事格局非常龐大,即使做了刪減,初步的集數還是定在了60集,如此長的一個集數,註定拍攝時間不會太短,這就組成了第三部分的開支。
雖然已經到了「5億+」的投入,但劉重材認為,要從各個環節去精打細作,小成本是打造不出來大製作的。「認認真真要去做一部好劇出來,那就得花這個錢。」面對大眾對於投入成本的質疑,劉重材認為也有辦法解決,他們打算將《將夜》的前期到後續,包括選角搭景拍攝做特效等一系列過程全程直播。「我們重點講的是匠心精神打造電視劇,大家都在問錢花哪兒了,都在罵小鮮肉擔當,憑什麼這么多錢就給他們了,那我們就通過直播告訴大家,一部用匠心精神打造的電視劇製作過程是怎麼回事。」行業亂象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寒,而是聚沙成塔的累積。雖然巨額投資已經讓投資方和製作方感到「壓力山大」和「苦不堪言」,但是在比拼投資這條惡性循環的路上,卻依然沒有人願意先停手。成本暴漲的同時卻沒有帶來質量的提升,這條本末倒置的路還會走多久?盲目投資的陣痛期還會有多久?這都是亟待行業反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