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地產建築成本怎麼計算
建築成本計算包括:
土地費用包括城鎮土地出讓金,土地徵用費或拆遷安置補償費。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土地方式有三種:協議出讓,招標出讓,拍賣出讓。
基本以後兩種方式為主。隨著國家對土地宏觀管理政策趨緊,通過拍賣方式獲得開發用地成為大多數開發商獲取開發用地的有效方式。在我國城鎮商品房住宅價格構成中,土地費用約佔20%,並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基礎設施建設費主要指道路,自來水,污水,電力,電信,綠化等的建設費用。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用指在建設用地內建設的為居民提供配套服務的各種非營利性的公用設施(如學校,幼兒園,醫院,派出所等)和各種營利性的配套設施(如糧店,菜市場等商業網點)等所發生的費用。
同時還包括一些諸如煤氣調壓站,變電室,自行車棚等室外工程。在房地產開發成本構成中,該項目所佔比例較大,我國一般在20%~30%左右。
(1)商品房成本費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如果企業為地下停車場所(含車庫、車位)單獨繳納了土地出讓金,辦理了相關產權手續,即屬於可售的開發產品,應單獨作為成本對象核算。
如果企業未單獨繳納土地出讓金,利用地下基礎設施建造停車場所(含車庫、車位)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可作為公共配套設施費計入開發成本。
但若有證據表明企業利用地下基礎設施建造的車庫(不含車位)對外出售,則地下車庫的面積應作為可售面積,參與單位成本的計算。
『貳』 商品房成本多少錢一平
商品房成本多少錢一平
頭十五年,若不計地價,蓋普通住宅,二樓六百五十元,一樓六百元,凳碧甚至更少。八年以前,包工包料,由於工人的薪水增加,原料價格也提高了,每平方米750至800元。就拿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商品住宅來說,它的建設和建造費用都在櫻鄭不斷的增加,這兩年來,它的造價已經達到了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之間。
中國80年代出現的商品房,是以市場價格銷售的,由擁有資質的房地產公司(包括外資)以出讓的形式獲得的土地使用權。商品房只是一種特殊的住宅,它是指經相關部門批准,由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在市場上銷售的,包括住宅、商業用房等,而自建、參建、委託建造、自用的住宅或其它建築,則不在商品房的范疇內。是開發商開發建設的商品房,能夠辦理產權證、土地證書,能夠自行定價出售。
商品房的分類
1、內銷商品房,是指由政府規劃部門批準的,由開發商將土地使用權出售給國內(除香港、澳門、台灣)外的住宅、商業用房和其它建築。復式住宅是內銷商品房的一種,是以單層形式銷售的住宅,它是一種在一脊粗頌層多層建築中增加一層夾層的經濟住宅。
2、外銷商品房,是指由國家外事主管部門批準的,由國家規劃部門批準的,由國家規劃部門批準的,由國家規劃部門批准,用於向境內和境外出租的住房、商業和其它建築。
為了進一步簡化交易手續,刺激住房消費,按照總量控制、合理平穩的原則,北京人民政府於一九九九年十一月頒布的文件規定,除了園林式住宅、部隊住房和按照市政府確定的租金標准出租的公有住房外,普通內銷商品房、僑匯房、經濟適用住房,職工已購公有住房、動遷房、職工住宅和其他劃撥土地上的住房交易,統一歸並為內銷商品住房交易,銷售對象為中國境內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和改革開放後到國外的中國公民。
『叄』 商品房建築成本是多少
現在房屋交易市場大家都非常的關注,特別是近些年,人們對房子的需求在逐步的加大,房價在不斷的上升,讓好多普通的老百姓都望房興嘆了,那麼商品房建築成本是多少呢?相信好多的人都想從中得到答案,下面我們就有請相關部門來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1.建1平方米的房子究竟要多少錢?
根據相關部門的介紹,在2008年的時候,1平方米的房子的土建造價一般在800—900元左右,框架比磚混要多100-200元.高層住宅土建成本通常是2000元左右/平米;小高層是1500元左右/平方米;
2.交樓標准都提高後裝修造價投入多少?
要是按照現場估價計算的話,現在一些主流發展商比較流行的裝修風格和用料,他們的造價一般都在500元-800元/平方米;而一些比較高檔的,號稱3000多元/平方米造價的裝修,發展商的真實造價估計會在1500元-1800元/平方米之間。
3.建築必須考慮節能問題,成本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成本是貴了。
其實現在國內已經有一些發展商在建節能住宅了,據他們的成本核算,總體成本會增加5%,但隨著這個政策的實施,到時這個成本估計還會上升,因為一起上馬會出現技術支撐的不足,或經驗上的問題,這個增長的幅度大約在2%左右,即總成本會上升7%左右。
4.建築領咐帆域的腐敗所導致的建築成本的增加
「中國在建築過程中浪費的成本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浪費國」。
在中國這種非常大的建築浪費中,其中建築過程中的腐敗是顯而易見的。
建築領域的腐敗在建築成本增加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這種成本的增加肯定要到城市發展的成本中。
中國建築領域的腐敗這么常見,所以城市發展成本的增高也是必然的趨勢。
5.契稅成本占幾成?
據了解,在房地產開發中,發展商須繳納的稅費,兩三年政府方面尚未作較大調整,因此,這方面的成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目前發展商較重頭的稅項主要是5.5%的營業稅和33%利稅。比如說某樓盤在今年售出3億元的樓,其須繳納的營業稅就是1650萬元,要是其利潤達到了1億元,那麼它還得繳交3300萬元的利稅。
上文中是相關部門對商品房建築成本是多少做了相衡爛雹關的介紹,但是地方不同,所需的成本也是有一定的差別的,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地區差別的對待。值得提醒各位的是,在買房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看房屋的歷叢質量,還要了解物業的服務,這樣在我們入住之後才能得到最好的服務。
『肆』 財務。房地產上算八大成本三大費用指的是神馬啊
房地產上算八大成本指:
1、土地費
2、前期工程費
3、配套工程費
3、基礎設施費
5、建安及裝修工程費
6、環境景觀工程費
7、工程相關費
7、工程後續成本
房地產上算三大費用指:
1、銷售費用
2、管理費用
3、財務費用
(4)商品房成本費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房地產(real estate)又稱不動產,是指土地、建築物及其地上的附著物,包括物質實體和依託於物質實體上的權益。是房產和地產的總稱,兩者具有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
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建築物、房地合一。房產指建築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包括住宅商鋪、廠房、倉庫以及辦公用房等。地產指土地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間,包括地下的各種基礎設施、地面道路等。
法律意義上的房地產是一種財產權利,這種財產權利是指寓含於房地產實體中的各種經濟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權利,如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權、典當權、租賃權等。
1、概念闡釋
房地產具體是指土地、建築物及其地上的附著物,包括物質實體和依託於物質實體上的權益。
房地產又稱不動產,是房產和地產的總稱,兩者具有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包括:a) 土地;b)建築物及地上附著物;c)房地產物權(註:房地產物權除所有權外,還有所有權衍生的租賃權、抵押權、土地使用權、地役權、典當權等。)
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房地產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建築物、房地合一。房產指建築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包括住宅商鋪、廠房、倉庫以及辦公用房等。地產指土地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間,包括地下的各種基礎設施、地面道路等。
法律意義上的房地產是一種財產權利,這種財產權利是指寓含於房地產實體中的各種經濟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權利,如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權、典當權、租賃權等。在房地產拍賣中,其拍賣標的也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權),建築物和房地合一狀態下的物質實體及其權益。
2、發展沿革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歷史
第一階段: 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年至1991年)
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1982年國務院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徵收土地使用費。 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開始,國務院先後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
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年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 年後,房地產業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1993年底宏觀經濟調控後,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開始復甦。
第三階段:相對穩定協調發展階段(1996年至2002年)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998以後,隨著住房實物分配製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四階段:價格持續上揚(2003年-)
2003年以來,房屋價格持續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隨之而來出台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最早是1978年,已經走過了30年歷史。
相比2013年1-2月數據,其他資金累計佔比較上一數據基數期增加3個百分點。
2013年3月份國房景氣指數比上月回落0.36點,一季度,全國土地市場量跌價漲,後續商品房供應量堪憂;房地產投資增速明顯回落,新開工面積再次負增長;商品房銷售增幅出現下滑,價格增幅放緩。總體而言,潛在供應依然偏緊。
3、主要特性
1、房地產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是自然生成物,位置不可移動,房屋是建築在土地上的,因此決定房屋不可移動、固定性,使房地產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2、地域差別性:每一個地區或者同一地區不同位置的房地產價值也不相同;
3、房地產的高質耐久性;
4、房地產具有保值、增值性,前提是國家的政局穩定,由土地性質決定,土地有限、不可再生,但人們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大、增加,物以稀為貴,房地產作為龍頭產業,稅收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
4、交易形式
房產交易形式
(1)房產買賣。其中包括國有房產的買賣、集體房產的買賣和私有房產的買賣。
(2)房屋租賃。
(3)房產互換。
(4)房產抵押。
地產交易形式
(1)一級市場。這是由國家壟斷經營的市場,它涉及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變更和國有土地所有權的實現。經營業務包括:徵用土地,辦理產權轉移手續;以出售或拍賣的方式轉讓土地的一定時期的使用權;出租土地,定期收取地租等。
(2)二級市場。這是由具有法人資格的土地開發公司對土地進行綜合開發、經營所形成的市場。
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渠道,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借用外債、境外機構和個人以自購和包銷方式買入商品房等方式。
『伍』 多層商品房及高層商品房的建築工程成本是多少
多層商品房及高層商品房的建築工程成本是多少?
同品質的小區成本上下也不會超過100~200元/平方米。
成本計算:
1、樁基工程(如有):70~100元/平方米;-
2、鋼筋:40~75KG/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體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牆工程(包括保溫):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塗料為標准,如為石材或幕牆,則可能高達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內水電安裝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區檔次,多層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9、門窗工程(不含進戶門):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門窗面積約為0.25~0.5平方米(與設計及是否高檔很大關系,高檔的比例較大),造價90~300元/平方米,一般為90~150元/平方米,如採用高檔鋁合金門窗,則可能達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進戶門、煙道及公共部位裝飾工程:30~150元/平方米(與小區檔次高低關系很大,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價40~10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12、電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與電梯的檔次、電梯設定的多少及樓層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工程約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費: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約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撐、腳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貨電梯、升降機等各型施工機械等(約為總造價的5~8%:約60~90元/平方米;-
17、臨時設施(生活區、辦公區、倉庫、道路、現場其它臨時設施(水、電、排污、形象、生產廠棚與其它生產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檢測、試驗、手續、交通、交際等費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費、資料、勞保、利潤等各種費用(約為10%):以上各項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國家各種稅費(總造價3.3~3.5%):33~70元/平方米,高檔的可能高達100元/平方米。-
以上沒有算精裝修,一般造價約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檔小區可達3500元以上。以上沒有包括部分國有企業開發造成的腐敗成本。精裝修造價一般為500~1500元/平方米,這要看檔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簡裝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檔裝修(拎包入住)。-
湖南地區商品房的建築成本是多少?18層到22層之間的電梯房。
一般都是一個單元一部電梯,電梯多了也沒有用 (他佔地方增加你房屋面積的公攤,費用多)
普通商品房的得房率,多層為85%,高層為75%,如果買建築面積相同的商品房,多層的房內與高層相比 1多層比
多層比高層的大,因為公攤不一樣,電梯越多公攤越大,一般的高層還有大堂,就更佔地方了,這也是買房子算計價格的一種方法
誰普通商品房的建築成本應該是多少?
無法回答,不同地區、不同建築結構。。。都會使建築成本不同。
商品房高層好還是多層好
建議:
高層和多層各有優缺點,要根據購房者的傾向來決定; 一般購買多層中的3,4層較好; 購買高層15到20層較好,注意通常說的高層中的11,12層好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個高度灰塵最多;
多層的使用率在85%,高層的使用率在75%,主要看你的需求決定的。一般都喜歡買金三銀四的多層。高層10—20層都可以,但有些人比較忌諱18層,具體看你自己喜歡哪個樓層。
希望能幫到你。
銷售的商品房 100平米左右 整個的建築成本是多少?
你說的整個建築成本是很難回答的,現在的成本:從落後地區的600、700元以上/平方(賣價)到發達地區的幾萬元/平方。成本相差這么大的主要原因有 1、地價因素,有些地方地價基本沒有(很少很少),有些地方地價已超萬元甚至是幾萬/平方(競標、稅收等);2、各城市(各地)辦理報建、配套等費用收取不一差異很大;3、結構不同因素,一般住宅和高檔住宅、一般別墅和高級別墅;4、特殊地段造價成本會增加一些;5、各地各房產商財務、營銷成本、利潤也不一樣;等等。但建築造價相同結構的房子相差不是很多。所以整個成本不好回答准確的資料的,只有那個地方那種房子那個房產公司,什麼性質的房子等等高清楚了,也只能知道個大概,否則做房產的怎麼會發的這么快(就是泡沫、貓膩啊)。
商品房的建築成本一般是多少?全國的最高和最低價是多少?
1、這個根據各地的地質條件,物業形態,樓層高度,設計標准,裝修裝置標准、人工工資等諸多因素影響而有所差異。而且從專業上說,成本分為純粹的建築安裝成本,包括期間各種費用的成本,等等等等。我估計你問的應該是包含所有費用的綜合成本。
2、一般情況下,6層以下的在600元/平米左右,6~11層的在1300元/平米左右,12~18層的在2000元/平米左右。
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如何算?
詳見規范規定
房產測量:《房產測量規范》(GB/T17986.1-2000)
造價:《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T 50353-2005)
工程上 商品房的建築面積跟實際面積的比例多少?
使用面積加套內牆體面積加公攤面積等於建築面積,但套內牆體面積因房型各異而各有不同,公攤面積也因每幢樓的公攤不致而無法確定,所以這個比例是不固定的。大概的一個區間范圍是這樣的: 多層:100:85 高層:100:75
建築面積
1.商品房銷售面積
商品房按「套」或「單元」出售,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買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築面積(以下簡稱內建築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之和。
銷售者銷售商品房,必須明示商品房的銷售面積,並註明該商品房的套內建築面積及應當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
商品房銷售面積的標注單位應當為平方米。
商品房的銷售面積與實際面積之差不得超過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商品房銷售面積測量與計算》規定的商品房面積測量限差。
按套或者單元銷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單元銷售面積之和不得大於整幢商品房的實際總面積。
2、.套內建築面積
商品房的套內建築面積是指成套商品房(單元房)的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和陽台建築面積之和。套內建築面積不等於地毯面積,完全屬於買房人個人私有;與套內使用面積相比,更能完事地反映買房人個人私有部分的產權。
套內建築面積的計算公式為: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建築面積
3、.套內使用面積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1)套內使用面積為套內卧室、起居室、過道、廚房、衛生間、貯藏間、壁櫃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2)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3)不包括在結構面積只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
(4)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4、.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指商品房各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所佔的面積。商品房的套內境況體分為共用牆及非共用牆兩種。商品房套內牆體面積的計演演算法為:
(1)共用牆包括各套之間的分隔封牆,套與公用建築空間投影面積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共用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2)非共用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5、.套內陽台建築面積
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規則》的規定,套內陽台建築面積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其中:
(1)原設計的封閉式陽台,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2)挑陽台(底陽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設築面積;
(3)凹陽台按其凈面積(含擋板牆牆體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4)半挑半凹陽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凹進部分按其凈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6、.公用建築面積
商品房公用建築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每幢樓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樓房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給本幢樓房的住戶,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區域性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則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各套商品房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每戶分攤公用建築面積之和。
『陸』 買房子需要交哪些費用
以下為購買商品房所需要繳納的費用:
商品房價格由成本、稅金、利潤、代收費用以及地段、層次、朝向、質量、材料差價等組成。另外,從法律角度來分析,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可在市場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類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存量房)等。商品房根據其銷售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外銷商品房和內銷商品房兩種。
(6)商品房成本費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商品房的價格構成
(一)土地使用權取得費
商品住宅開發經營單位依法通過國有土地出讓、轉讓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其土地使用權取得費為支付的出讓、轉讓費用、拆遷安置補償的凈支出及按規定應交付的有關稅費之和;商品住宅開發經營單位依法通過行政劃撥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其土地使用權取得費為取得該劃撥土地所支付的征地費、拆遷安置補償費及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等費用之和。
(二)住宅開發成本
1、前期工程費。包括水文及工程地質勘察、測繪、規劃設計、項目可行性研究、建築設計、施工通水、通電、通路及平整場地等費用支出。
2、建築安裝工程費、設備費。包括房屋主體部分的土建(含樁基)工程費、水電安裝工程費(含結構和裝修)、設備購置費等。
3、附屬工程費。包括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和列入住宅小區詳細規劃的非營業性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
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指小區用地規劃紅線以內的道路、供水、供電(含一戶一表)、供氣、供熱、有線電視、郵政信報箱、電信、路燈、防盜(含每戶或單元保安門)、綠化、環衛、排污、排水、消防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所發生的設施(設備)及建設費用中,按規定應由商品住宅開發項目負擔的費用。
非營業性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包括根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要求列入小區施工圖預算項目的公共停車
庫(棚)、鍋爐房、水泵房、派出所、居委會、公廁、垃圾轉運站、圍牆等建設費用中,按規定應由商品住宅開發項目負擔的費用。
4、間接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直接組織、管理開發項目發生的各項費用。
5、其他符合國家規定並與項目開發直接有關的費用。
(三) 住宅開發期間費用
指開發經營單位在開發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支出。住宅開發期間費用應按受益項目進行合理分攤。
1、管理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2、財務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在開發經營過程中為籌措建設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調劑外匯手續費、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企業籌資發生的其它財務費用。
3、銷售費用,指開發經營單位為銷售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四)利潤
以上地使用權取得費和住宅開發成本之和為基數計取,屬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商品住宅,其利潤率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確定;屬市場調節價的商品住宅,其利潤率由開發經營單位自行確定。
(五)稅金
指依據國家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金按國家規定的稅目和稅率執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不列入組價因素,在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外按稅務部門的規定辦理。
(六)住宅差價
包括樓層差價、朝向差價。樓層差價、朝向差價分別按增減代數和為零的原則,由開發經營單位自行制定,其中屬政府定價的政府指導價的,報價格主管部門確認。
(七)下列費用不得計入商品住宅成本
(一)開發經營單位自用的辦公用房、營業用房等應分攤的各種費用
(二)企業的贊助、捐贈支出以及其它各種與開發經營無關的費用
(三)各種賠償金、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款
(四)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費用的其他支出。
參考資料:商品房--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