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原料成本按克重怎麼算
擴展閱讀
加工大蔥要多少成本 2025-02-05 02:23:28

原料成本按克重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9-12 03:49:06

Ⅰ 紡織面料克重成本怎麼算

這個是用公式計算的,我們是江陰雪蓮毛紡廠的,從原料到成品都需要計算的,客人需要1000米成品布,克重600克,成份是50毛50滌的,那需要算出紗線用量,紗支粗細,投原料重量的,這些公式請從下面看: 我們作為紡織面料業務員,一般的情況是這樣,客人給了一塊樣布或者給了詳細的規格,需要我們分析報價。關於面料的分析,這方面的文章已經有很多很詳細了,我在這里就不再多說。面料的成本核算,總的思路是:
面料成本=原料成本+織造費用+染色印花後整理加工費+檢驗打卷包裝費用+稅+各個環節的損耗
一、原料成本
原料成本=每米用紗量X紗價
怎樣計算每米用紗量?
我們把所有的面料分為沒有彈力的面料,緯彈面料,四面彈面料來一一說明。
1.
沒有彈力的面料
客人給我們的樣布或者規格大都是成品,已經染色好了,我們就需要把成品規格還原到坯布規格。
坯布經向密度=成品經向密度X成品門幅/坯布門幅
坯布緯向密度=成品緯向密度X(1—染色縮率)
註:染色縮率,大概全棉的2-5% ,滌棉的3-8%,全滌的8-15%,布越薄染色縮率越大,機缸染色比長車染色縮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燙縮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縮率越大。
我們來舉例說明,比如常規品種全棉紗卡 坯布規格是21s*16s/128*60門幅63英寸(注意規格的紗支單位都是英支支數,密度的單位都是英寸,門幅的單位也是英寸,有些規格不是這個單位的,可以換算過來,比如化纖的單位是D,那麼D數X英支支數=5314,150D=5314/150=35.4支)

公式:經紗用紗量=(經密X門幅X0.65)/經向紗支 即:128X63X0.65/21=249.6克
緯紗用紗量=(緯密X門幅X0.65)/緯紗紗支 即:60X63X0.65/16=153.6克
0.65是一個系數,很粗糙的一個系數,這里有很多因素影響這個系數的大小,比如織縮率,經向因為有張力的伸長,損耗等等。
這里的每米布的用紗量並不等於成品面料的每米克重,也有一個系數,一般用0.88,我們計算出用紗量是249.6+153.6=403.2克/米,成品的克重大概是403.2X0.88=355克米,平方米克重是355/1.5(門幅)=237g/m2,不同的面料這個系數相差很大,在染色的時候,有很多因素影響這個系數,比如縮率,鹼減量,前處理等等,很多時候要靠經驗去總結這個系數。
假設21支棉紗的價格是20000元/噸=0.02元/克,那麼經向用紗成本是:
249.6X0.02=4.992元每米
同樣,假設16支的棉紗價格是18000元/噸,那麼緯向的用紗成本是
153.6X0.018=2.76元每米
這個規格的面料原料成本就是4.992+2.76=7.75元每米。
原料的價格可以在各大紡織網站的紡織原料市場行情裡面可以找到,也可以打電話問相應的生產工廠,有些紗線比較特殊,比如有些竹節紗,特殊混紡比例的紗,特殊用途的紗,市場上面沒有現貨,需要定紡的,價格比常規紗都要貴一些,也要影響成本和交貨時間。

面料成本核算最新最詳細版本(二)

2.緯彈面料

常規的緯彈面料都有相對應的坯布,比如:
全棉彈力府綢成品40X40+40D/133X72 57/58英寸對應的坯布是 96X72 上機門幅84英寸
全棉彈力紗卡成品16X16+70D/120X40 48/50英寸對應的坯布是 90X40 上機門幅72英寸
全棉彈力直貢成品 32X32+40D/190X80 57/58英寸對應的坯布是 130X80 上機門幅84英寸
其他的不是常規的緯彈面料門幅的縮率就按這個比例計算,一般的門幅縮率是30%左右,把成品的規格還原成坯布的規格,然後再按沒有彈力的面料的用紗量的計算公式,計算出用紗量,原料成本。
3.四面彈面料
方法是一樣的,也要把成品的面料規格還原到坯布的上機規格,再按沒有彈力的計算方式計算。
比如全棉四面彈,成品的規格是32s/2+70Dx32s/2+70d 密度是100X60/英寸, 門幅是46英寸,還原成坯布的上機規格應該是密度為65x46 門幅是72英寸,(緯向縮率為35%,經向縮率為23%,一般是長車扎染),按照前面的計算公式就可以計算出用紗量:(65+46)x72x0.65/16=325g/m(經緯向的紗支是一樣的就把經緯密度相加),即每米的用紗量是325克。
再比如全滌四面彈,常見的成品規格200d+40dX200d+40 密度是118x80/英寸 門幅是57/58,還原成坯布的上機規格應該是經緯密度是82x56 (全滌四面彈一般都是用溢流缸染色,縮率經緯向都是30%左右)上機門幅是84英寸,200d換算成支數應該是5314/200=26.6支,按照用紗量的計算公式計算出用紗量:(82+56)x84x0.65/26.6=283g/m。
其他的T/R四面彈,T/C四面彈,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是經緯向的縮率大小有所不同,具體的縮率數據要咨詢有相關生產經驗的人。
還有一些特殊的面料,比如經彈羅緞,高收縮面料,起皺面料,等等,我接觸的比較少,沒有這方面的實際經驗,希望知道的朋友給我補充。我的MSN:[email protected],QQ:602933321。
根據坯布的用紗量,再考慮到染色的經向縮率,鹼減量等等因素,可以大致計算出成品的克重,這個理論計算出來的克重和實際的克重相差很大,一般誤差在正負20克每米左右,只能做為參考。

二、織造費用
織造費主要與緯密有關,其次與織布機有關。
比如一般全棉的用噴氣織布機,通常說"一毛錢一梭"即:緯密除以2.54,再乘以0.1,就是織造費用,例如常規品種全棉府綢40x40 133x72/英寸 ,緯密是72, 算下來的織造費就是72/2.54X0.1=2.83元每米。如果是全化纖長絲的,不用漿紗,織造費可以按8分算。
有些品種織造難度比較大的,織造費又要高一些,門幅較大的,織造費又要高一點,織布機越高檔,織造費越貴,有梭織布機的織造費最便宜,片梭織布機,大提花織布機的織造費用最貴。
淡季比旺季的加工費便宜,上半年是淡季,下半年是旺季。大工廠,上規模的工廠,管理規范的工廠比起小廠的質量有保證一些,加工費也要貴一些,要根據不同客人的質量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廠。
三、染色印花後整理加工費

一般全棉的用長車扎染,全工藝活性染色,春夏面料的染費在1.5元每米左右,秋冬面料的染費在2.8元左右。
普通的全滌面料用機缸染色,春夏面料在1元每米左右,秋冬面料在2元左右 。
普通的印花根據有幾套色,門幅的寬窄,加工費從2元到5元不等。
綉花加工費是以每米的針數計算,一般是普通小機平綉是0.03元/千針,大機綉,亮片綉,毛巾綉,水溶綉,鏈條綉,貼布綉,多色綉花,加工費有或多或少的增加。
總之,質量要求越高,相應的加工費越貴。
在計算這些加工費的同時,不要忘了算上縮率,加上損耗。比如全棉四面彈面料,經向縮率23%,染費4.5元每米,如果坯布是15元每米,那麼染色好成本是:15/(1-23%)+4.5=23.98元/米,再加上損耗2%(生產過程中的縫頭等等),23.98X1.02=24.46元/米。
其他特殊面料,比如錦綸面料,天絲,莫代爾,等等,或者特別的加工費,比如特富龍三防處理,綉花加工費,塗層,復合,等等,需要詳細咨詢相應的生產加工企業,得出准確的費用。
四、其他費用
檢驗打卷包裝的費用一般是0.1元/米,增值稅是17%,比如利潤是1元/米,那麼要交0.17元/米的稅,如果客人不需要發票,一般可以便宜3%。
化纖的和棉的計算方式是一樣的,只是要注意兩點
1.單位要換算過來,化纖的單位丹尼而和棉的支數的乘積是5314這個常數
2.化纖的染色縮率比棉的大 ,一般在15-20%

坯布成本核算方法匯總
要計算首先要弄清兩個公式:
1、紗支(英支)也就是我們通常用S表示的,與旦尼爾(用D表示)的換算公式:S=5315/D
2、旦尼爾數表示9000米紗線的克數,比如我們經常說的100D就表示9000米紗線的重量為100克。
知道這兩點,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舉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經紗和緯紗的根數,63"表示面料的門幅為63英寸。
計算公式:
每米經紗用量: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其中織縮根據緯紗粗細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別,緯紗越粗、越密,織縮也越高。
每米緯紗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後再用每米用紗量乘以紗價,比如40S的精梳紗是25元/公斤,則該面料紗的成本為(136+70)÷1000×25=5.15元
然後再加上織造費用,一般箭桿機是3分一緯,即:72*0.03=2.16元
該面料的總價則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捨五入了。
再說一下彈力面料:
一般彈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門幅僅有48"/50"。
舉例說明:40S*40S+40D/133*7248"/50",此為成品的門幅和經緯密,坯布門幅則要做到72"。
每米經紗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緯紗用量:72(緯密)×72(門幅)×(5315÷40)÷9000*1.1=84克
72(緯密)×72(門幅)×12(旦數)÷9000=7克,註:4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12D,7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25D
每米緯紗用量為:84+7=91克
後面的演算法嘛,同上。
另外在告訴大家一個經驗公式:用紗量=0.63*門幅(英制)*密度(英制)/紗支(英制) 系數0.63根據每家工廠實際情況可調整;對於彈力紗40D的紗支減0.5,如32S+40D算做31.5,70D的減0.9即可;
緯向彈力的成品和上機的門幅經緯密關系:坯布門幅/上機門幅=1.4左右,成品經密/上機經密=1.4左右;具體根據後整理情況有波動;

面料米重公式的演算過程_致新手
以21S*140D/104*6657/58門幅為例
經紗21S代表454克紗所具有的840碼的個數是21個
那麼就是21*840*0.9144米
經紗每米重量(G/M)=454/21/840/0.9144克
現在算經紗的根數:經密104代表每英寸有104根
58英寸的經紗根數=104*58(根)
我們要求的是米克重那麼每根經紗的米數就是1米
58英寸內經紗的總長度就是104*58米
經紗的總重量/米=454/21/840/0.9144*104*58
總結公式每米面料經紗重量=454/英支數/840/0.9144*經密(每英寸)*門幅(英寸)
我手邊沒有計算機簡化以後就是:0.59*經密*門幅/英支!!
緯紗140D代表9000米絲的重量是140克
那麼緯紗每米的重量=140/9000克
現在算緯紗的根數:緯密66代表每英寸有66根
我們求的是每米面料所以是1米里緯紗的根數=1/0.0254(英寸)*66
1/0.0254是1米換算成英寸等於39.74
現在算每根緯紗的長度=58*0.0254米
緯紗的總米數=39.74*66*58*0.0254米
每米面料緯紗的重量=140/9000*39.74*66*58*0.0254克
簡化以後就是旦數/9000*緯密(每英寸)*門幅(英寸)
其實這兩個公式的演算主要要求我們理解旦數和支數的定義
我剛接觸面料的時候也看了一些帖子沒有演算過程很難理解啊
後來經過朋友點撥才懂才去理解旦支數
呵呵有點笨自己演算了就懂了
根據以上的公式還可以算出面料平方米的克重這就讓大家自己去算吧
如果是全棉的話也一樣算的啦
如果是錦棉滌棉等經向用旦數表示的那就倒一下啦
如果經向或者緯向是2根紗或絲的那麼旦數或支數取平均數啊
這樣演算法是不是麻煩了一點,我有一種方法:
每平方米=583/紗支SX( 經密+緯密)X39.6X0.001
"百米用紗量=(經密/經紗支數+緯密/緯紗支數)*門幅*系數
這個公式適用於快速計算,一般估算。
系數根據不同原料而分,如果是棉:系數為0.064--0.068"
以下是我對於該公式的回復:
作者:naturetex 時間:2004-05-10 12:14:30 閱讀數:117 等級:
我來補充一下吧!steven781123說的公式一般只用於纖維素纖維(棉,麻,或者T/C,T/R),而且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公式主要針對短纖維的,中長纖維(比如:T/R仿毛)用這個公式計算會有比較大的誤差。而且,這是一個素色坯布(也就是染色布)的計算公式(色織不能用)!
另外要注意一點,公式裡面的門幅是坯布門幅,不是成品的門幅。舉例說:43/4"(成品)--47「(坯布);57/8/9"(成品)--63」(坯布),這些都是常規,無彈力的。彈力品種又分四面彈(經緯向都有氨綸);緯向彈力。用緯向彈力舉例說明,72"的坯布,成品通常只有48/50"了。門幅變化很大。因此,現在做彈力的品種通常要說明成分。含棉多少,氨綸多少。總之一句話,紡織品千變萬化,不能一概而論。
我現在用上面的公式通過常規品種舉例說明:
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要知道它的百米用紗量
百米用紗量=47×(128/20+60/16)×0.059054=28.17(KG)
相當於281.7G/M
呵呵,再羅嗦一句:其實百米用紗量對於面料的價格計算意義不大,因為這個數值只是得出了原料的用量,坯布的價格還牽涉到人工,機構損耗等多項因素。而且,原料的價格最近兩年由於市場放開以後上浮很大,不要說去年和今年的價格完全不同,就是上個月和本月的價格也不盡相同。所以,我認為百米用紗量的結果對於計算面料的理論克重還有一定的意義。
還那上面一個結果來說吧: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每米用紗281.7G,那麼染色以後的成品克重會是多少哪?
我也提供一個公式僅供參考:每米用紗量×退漿率(通常為0.9左右,根據品種不同還有所變化)/成品門幅(要換算成米制)。因此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成品克重=281.7×0.9/1.12=226.3G/SQM(平方米)。看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有兩個疑問。1)為什麼染化料不計入總量?這是由於染料對於織物的影響非常小。通常增加總量也在2~5克(根據織物厚薄)。相對於總體總量影響很小。當然,上漿或者塗層整理會明顯增加克重,就不能忽略。而一旦生產出現問題,比如返絲光,返還原不僅會使織物手感有明顯變差,強力降低,也會使總量下降。2)為什麼在實際當中128×60的紗卡只能達到220~225克呢?這就得從我國紡織業的現狀說起。由於紡織業這個傳統行業性質,決定了我國紡織業除極少一部分企業以外,大家都是採用價格競爭的。互相壓價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俗話說「一分價,一分貨」,價格降低不可避免會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事實上,幾乎不存在不偷工減料的企業。有些企業由於年代久遠,工藝純熟。在配棉上下功夫,採用低一個標號的原料,甚至有低兩個標號的原料。一樣可以正常生產。一些年輕的企業他沒有這樣的技術,就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方法。就拿128×60紗卡來說吧。其實熟悉面料的人都知道,市面上幾乎就沒有正宗的20S的紗線。通常都是21S,甚至是21.5S的紗代替的。這樣自然克重達不到理論總量了。還有就是,密度尤其是緯密能否達到60根的要求。事實上,多數坯布廠採用降緯密的方法降低成本。因此,購買坯布時一定要在合同中定明經向縮率。是3%還是5%。
綜上所述,我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理論數據僅供參考。絕大多數情況是要打折扣的。不能盲目迷信!
不知不覺說了這么多,希望我的體會能給大家一定的幫助。如有不同意見希望能與大家交流。謝謝!

今天我再補充一點:「面料700701」和「azhangzhonggu」i兩位關於英制支數的解答都有這樣的問題。大家可以在教科書上查到這樣的內容:公制支數是指在公定回潮率10%的條件下,1000米的紗線的總量。而英制支數是指在公定回潮率9.89%的條件下,1磅紗線,其長度是840碼的倍數。大家應當主意這兩個公式的回潮率條件是不一樣的。
所以,撇開回潮率不談,那麼公制和英制換算,其系數是583.7左右(SORRY,一下子想不具體),但是考慮到兩者的回潮率差別,其系數實際應為590.54(絕對正確)。也許很多朋友從紡織廠里得來的系數可能為6XX.XX,這通常將漿料的重量也算進去了。這是不正確的。有虛高之嫌。

Ⅱ 紡織面料克重.成本.怎麼核算

就是算一碼的刻重,在稱上的刻重 比如180乘2.54.就是一碼的重量了在成整批布的碼中,都少匹,在乘以成本的一碼的價格和大貨價就得出總的成本了.
面料的克重
克重計算相關
平方克重與盎司的關系

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數,克重是針織面料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粗紡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為重要的技術指標。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來表達,即每平方碼面料重量的盎司數,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1 yard 碼=3 feet 英尺=0.9144 metre 米

1 ounce 盎司=16 drams 打蘭=28.35 grams 克

1盎司/碼=28.35克/(0.9144 米*0.9144 米)=33.9克/平方米

11盎司/碼=373克/平方米

針織布類的克重與支數識別方法

支數指的是一鎊重(454克)的棉紗所具有的 840碼的 長度的 個數。支數越大,紗線越細。如48S比23細。克重指每平方米的 面料所具有的重量克數。一般來說,相同品質的紗線,支數越大,克重越大。
坯布的克重與成品克重換算,如以公式計算,與實際可能有很大偏差,主要原因分兩方面,胚布設定可用公式計算,只要條件愈接近,結果愈准碓,因織造為物理性改變,由胚布加工為成品布,經過染整多個工序,織物經過物理性及化學性改變,變數增大,期間涉及各種不同類型之機械,工序等等,形成各企業有著不同之規格標准,因此坯布的克重與成品克重換算,每個企業均有其標准。

坯布的克重與成品克重換算

如何建立換算公式?

建議將企業以往的胚布至成品布之結果收集,再用計算機篩選最多之結果作為標准,再按企業生產情況,評估其實用性,再訂下換算公式。

實例參考:(一般布類,一般織染整工藝)

胚重 == 訂單成品重 x 胚重系數

布 類 胚重系數

平 紋 92%

雙 珠 88%

雙 位 衣 89%

單 珠 93%

單 位 衣 89%

拉架平紋 100%

毛 巾 106%

雙 面 88%

拉架羅紋 91%

羅 紋 83%

拉架燈蕊 92%

燈 蕊 87%
⑴、 坯布克重:是指織物單位面積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數表示 (g/m2)。商業上最簡單計算方法。

例如:棉織物一般在70~250 g/m2范圍內;
凡立丁 (精梳)毛織物重量在185 g/m2 左右;
厚花呢 (粗梳)為280g/m2左右;
薄形絲織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間。
坯布克重也是考核織物物理性能的品德指標之一,這對毛織物來說更為注重。在精梳毛織物、毛型化纖織物的《部頒》標准中規定:平方米重偏輕不能超過允許公差(規定為5%),定為一等品;超過5%而不超過7%,為二等品。
⑵、按《部頒標准》計算方法(應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 --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 --試樣乾重 (g)
WK --試樣的公定回潮率 (%)
L --試樣長度 (cm)
B --試樣寬度 (cm)
常用紗線的定回潮率 (WK) 摘錄如下:
棉紗: 8.5%
精梳毛紗: 16%
粗梳毛紗: 15%
滌/棉紗(65/35): 3.2%
⑶、根據織物結構因素的近似估算平方米重量的計算方法:

式中: NtT --經紗特克斯數(號數)
NTw --緯紗特克斯數(號數)
PT --經紗密度 (根/10cm)
PW --緯紗密度(根/10cm)
這計算公式是近似值,它沒有考慮紗線的彎曲、伸長和織物在加工過程中的重量變化。
(註:特克斯數(號數)是指:用1000米長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 (g)表示。)
一平方米棉布無漿乾燥重量:

式中:G——一平方米棉布無漿乾燥重量(克);
Gj——一平方米棉布的經紗乾燥重量(克);
Gw——一平方米棉布的緯紗乾燥重量(克);
Pj——棉布的經紗密度(根/10厘米);
Pw——棉布的緯紗密度(根/10厘米);
gj——經紗紡出標准乾燥重量(克/100米);
gw——緯紗紡出標准乾燥重量(克/100米);
Fj——經紗總飛花率;
aj——經紗縮率;
Sjz——經紗總伸長率;
aw——緯紗縮率。
其中:
1、經、緯紗紡出標准乾燥重量(克/100)
=公制號數* 0.92166 /10
或者=53.74 /英制支數
2、股線重量按並合後的重量計算。
3、經紗總伸長率:上漿單紗按1.2%計算(其中絡筒、整經以0.5%計算,漿紗以0.7%計算)。
上水股線10 2號以下按0.3%計算,10 2號以上按0.7%計算。
4、間接緯紗的伸長率較小,可略去不計。
5、經紗總飛花率:粗號(支)織物按1.2%計;中號(支)平紋織物按0.6%計,斜紋織物按0.9%計;細號(支)織物按0.8%計;線織物按0.6%計。
6、經紗總伸長率、經紗總飛花率以及經緯紗織縮率是計算一平方米織物重量的依據,不是規定指標。
核價、車間領紗估算用的簡單方法:

百米用經紗=經密/支數*門幅*0.0065

百米用緯紗=緯密/支數*門幅*0.0065

比較合理的:(工藝員用)

百米用經紗=(經紗號數*總經根數/(1-經縮率))/10000*1.01

百米用緯紗=緯紗號數*緯密*3.937*(筘幅+回絲)/100000*1.003

回絲——彈力紗取12cm,普紗取8cm 此公式廣泛用於銷售人員的便捷計算(也並非音符發明),原理正確,計算簡單,誤差難免(你所謂的 101g/m2,就絕對正確嗎?肯定不是,只是更精確些罷了)。
坯布平方米克重=(精密+緯密)*1.1*59/(2.54*紗子)
=精密*1.1*59/(2.54*紗支) + 緯密*1.1*59/(2.54*紗支)
經向 緯向
a.經(緯)密/2.54--------將英制密度換算為公制密度
b.系數1.1-------是綜合考慮經(緯)縮率、經(緯)紗損耗大概為10%,雖有偏差,但作為便捷快速計算,並無大礙
c.59/紗支-------是將英制紗支換算為公制特數,是綜合了棉583.1,滌綸590.5等換算系數,取590的系數,雖有誤差,也無大礙
d.牽扯到的具體單位進制換算我就不並沒有一一例舉,相信你這點基本功應該有吧
綜上: 經向 a * b * c + 緯向 a * b * c
=精密+緯密)*1.1*59/(2.54*紗子)=坯布平方米克重
面料成本核算資料

每米用紗量=(經密+緯密)X0.065X成品門幅X1.01
舉例:45s T/C*45sT/C 110*70 58/59" 滌棉米通 (紗價按:26000元/噸)
百米用紗量=(110+70)/45X0.065X59X1.01=15.5KG/百米 每米用紗量為155G/M。紗染色費算8000元/噸,則每米報價為: 15.5X(2.6+0.8)= 5.27元/米,另加公繳3元/米,後道處理1.00元/米,另
轉]紡織常用計算公式
發表於:2008年6月16日 18時8分40秒閱讀(0)評論(0) 舉報本文鏈接:http://user.qzone.qq.com/53250251/blog/1213610920

[轉]紡織常用計算公式
紡織常用計算公式分為定長制計算公式和定重製計算公式二種。
定長制計算公式:
(1)、旦尼爾(D) =g/L*9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2)、特克斯(號數)[tex(H)]: tex=g/L*1000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定重製計算公式:
(1)、公制支數(N):N=L/G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2)、英制支數(S):S=L/(G*84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磅),L為絲線的長度(碼)
2、選擇換算公式:
(1)、公制支數(N)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9000/N
(2)、英制支數(S)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5315/S
(3)、分特克斯(dtex)與特克斯(tex)的換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tex=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6)、特克斯(tex)與公制數(N)的換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 dtex=10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與公制支數(N)的換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與英制英寸(inch)的換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與英制碼(yd)的換算公式:1碼=0.9144米
(12)、綢緞平方米克重(g/m2)與姆米(m/m)的換算公式:1m/m=4.3056g/m2
(13)、綢緞的實際重量與磅重的換算公式:磅重(lb)=每米綢重(g/m)*0.9144(m/yd)*50(yd)/453.6(g/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