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品房和成本房有什麼區別
商品房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後經營的住宅,均按市場價出售。由於中國長期以來在住房體制上實行的是供給制,所以,商品房是80年代以後才在中國出現的。其價格由成本、稅金、利潤、代收費用以及地段、層次、朝向、質量、材料差價等組成。另外,從法律角度來分析,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可在市場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類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等。
成本房是國家對職工工資中沒有包含住房消費資金的一種補償,是住房制度向住房商品化過渡的形式,它的價格不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是由政府根據實現住房簡單再生產和建立具有社會保障性的住房供給體系的原則決定,是以成本價出售的住房。
㈡ 「成本價出售」的房子如何進行買賣,和一般商品房買賣有何不同
通常房產證上標注「成本價出售住房」貨「房改房(成本價)」這兩種情況就屬於公房。
公房取得上市資格後,可以和正常商品房一樣買賣。
只要通過售房單位取得《放棄回購證明》就算是有上市資格了。
1、這類房子的產權是不是完全產權,和商品房相比有何不同?
答:這類房子不是完全產權,不能自由買賣,要在取得得上市資格後,才能和正常商品房一樣買賣。 只要通過售房單位取得《放棄回購證明》就算是有上市資格了。
「公房」和一般商品房買賣的不同點有以下4條:
① 出售公房繳納個人所得稅時,視為「無原值」房產,按全額1%的徵收率計征個稅。
而不是商品房的「差額20%個稅」。
因為公房在購買時免徵個稅,出售時沒有原值記錄。
② 出售公房繳納營業稅時,始終視為「普通住房」,不會因「超過普通住房標准」產生差額營業稅。
③ 出售公房後,一年內買房,可以用售房金額抵減契稅計稅金額,減免契稅。
舉例:出售一套100萬元的公房,一年內又買了一套120萬元的房子(任意類型房產均可),減按20萬元的基數計算契稅。如果買的是一套90萬元的房子,則全額免契稅,剩下10萬元的減免份額可以今後再用(1年內)。
補充:減免契稅的待遇,售房人本人或售房人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祖父母、孫子女、配偶)買房都可以用。買一手房、二手房、車位、商鋪等所有繳契稅項目也都可以用。
④出售公房時,在房管局領取新房產證的環節中,要補交 土地出讓金/綜合地價款,這項費用不屬於稅金,各地計算標准不同。
2、是否影響我以後再次出售?如果以後遇到小區拆遷之類的事情會不會影響我的權益?
答:公房在進行過一次買賣(並交齊土地出讓金)後,房屋性質就會變成普通商品房,房產證上也不會再有「成本價出售住房」或「房改房(成本價)」字樣。從此和商品房性質完全一樣,不會影響未來利益。但是再次出售時也不再前面提到的公房減免稅待遇。
3、如果我現在要買,不通過中介的話,需要交納哪些費用?
答:賣方需要繳納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樓主作為買方只需要繳納契稅。
4、我在買賣的時候是否必須把房主的《土地使用權證》(土地證?)也過戶過來?如果房主沒有土地證怎麼辦?會對我以後的權益造成哪些影響?答:如果原房主持有土地證,可以在過戶時一並變更過來。但是公房通常是沒有土地證的,不影響買房人的未來權益。實際上,除了【公寓】類房產,大多數房屋都是沒有土地證的。
㈢ 誰知道什麼是;成本價房,什麼是標准價房什麼是商品價房!具體點 謝謝
成本價房:
標准價與成本價房是指房改中職工家庭購買的單位公有住宅用房,通常根據職工的工作年限及所購房屋的實際情況,售房單位給予一定折扣,標准價房的價格低於成本價房,房改初期購房時多採用標准價購買。以標准價購買的房屋產權是單位和職工家庭共有產權。在房屋需要進行買賣轉讓時,必須與單位協商,除補交相應的土地出讓金外,還要給予單位相應的效益。單位有許可權價出售並享有優先購買權。近兩年國家提倡用成本價購房,以成本價購買的單位住房,所有權屬職工家庭,可以上市轉讓或繼承,屆時需補交土地出讓金並按規定繳納相關稅費。
標准價房:
標准價與成本價房是指房改中職工家庭購買的單位公有住宅用房,通常根據職工的工作年限及所購房屋的實際情況,售房單位給予一定折扣,標准價房的價格低於成本價房,房改初期購房時多採用標准價購買。以標准價購買的房屋產權是單位和職工家庭共有產權。在房屋需要進行買賣轉讓時,必須與單位協商,除補交相應的土地出讓金外,還要給予單位相應的效益。單位有許可權價出售並享有優先購買權。近兩年國家提倡用成本價購房,以成本價購買的單位住房,所有權屬職工家庭,可以上市轉讓或繼承,屆時需補交土地出讓金並按規定繳納相關稅費
商品價房:
拆遷的話房改房和商品房沒什麼區別.
你買的房子原產權證是房改房,等過完戶以後產權證就變成上市房改房了,如果你再賣的話產權證就變成存量房了.
如果你買商品房的話賣了以後也變成存量房了.
㈣ 成本價購房與標准價購房有什麼區別
成本價購房與標准價購房的區別:
1、成本價、標准價都屬於房改房的一個類型。
2、區別就在於該房產在房改的時候採用了不同的房改價款支付方式。
3、成本價是按照房改當年政府制定的房改房成本價標准來支付房改價款。
4、標准價則是在該房產房改過程中比成本價更為優惠的房改價款標准。所謂標准價,是指「以成本價向中低收入職工家庭售房確有困難的市(縣),依據該市(縣)職工家庭平均經濟承受能力確定的售房價格。」一般也將標准價理解為比成本價更優惠的售房價格,也叫做准成本價。 標准價是房改中的一種過渡性措施。
5、標准價是不能直接上市交易的,需要先變更為成本價,變更的計算公式為:敗鉛脊當年成本價×建築面積×6%。
6、成本價的房改房購買的時候需要交納土地出讓金,公式為:當年成本價×建築面積×1%。
(4)用成本價買的房子叫什麼房擴展閱讀
職工按成本價或標准價購買公有住房,每個家庭只能享受一次,購房的數量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分配住房的控制標准執行,超過標准部分一律執行市場價。
售房價格要逐步從標准價過渡到成本價。當年的標准價要根據各市(縣)職工上年平均工資增長的水平、單位發給住房補貼和資助職工建立住房公積金年增長水平確定,一年一定;新房負擔價與雙職工家庭年平均工資的倍數,要逐步提高,2000年以前達到察滲3.5倍。各市(縣)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加快標准價向成本價的過渡。
標准價按負擔價和抵交價之和測定。一套56平方米建築面積標准新房的負擔價,1994年應為所在市(縣)雙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市激盯(縣)應高於3倍,具體倍數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雙職工年平均工資按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乘以2計算。抵交價按雙職工65年(男職工35年,女職工30年)內積累的由單位資助的住房公積金貼現值的80%計算。
在起步階段,為鼓勵群眾買房,按標准價計價時,征地和拆遷補償費暫可以考慮由單位適當負擔。按標准價購房後擁有部分產權,即佔有權和使用權、有限處分權和收益權,可以繼承,可以在購房5年以後進入市場出售或出租,原產權單位有優先購買權和租用權。售房收入扣除有關稅費後所得收益,按政府、單位、個人的產權比例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