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採用重置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例如:一固定資產(樓房)在幾年前是50萬元買下的,現在因為很多客觀的原因升值了,比如路段為黃金地段,這時可請注冊會計師重估這樓的價值,這就叫做重置成本。
(1)資產評估為什麼用重置成本擴展閱讀
重置成本法適用范圍:
(一)可復制、可再生、可重新建造和購買的,具有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特性的單項資產。例如:房屋建築物、各種機器設備,以及具有陳舊貶值性的技術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
(二)可重建、可購置的整體資產。例如:賓館、劇院、企業、車間等。但是,與整體資產相關的土地不能採用重置成本法評估。
根據重置成本法的特點,最適用的范圍是沒有收益、市場上又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例如:學校、醫院、教堂、公路、橋梁、涵洞等。這類資產既無法運用收益現值法,又不能運用現行市價法進行評估,唯有應用重置成本法才是可行的。
❷ 重置成本是什麼意思啊
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一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價值法、物價指數法。
重置成本是指資產按照現在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是一種現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資產取得當時是一致的。之後,由於物價的變動,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就可能需要用較多的或較少的交換價格才能獲得。因此,重置成本表示當時取得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需要的交換價格。這種交換價格應該是從企業資產或勞務市場獲得的成本價格,而不是從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通常出售其資產或勞務的市場中的銷售價格。
重置成本是現在時點的成本,它強調站在企業主體角度,以投入到某項資產上的價值作為重置成本。在實務中,重置成本多應用於盤盈固定資產的計量等。例如,企業在年末財產清查中,發現全新的未入賬的設備一台,其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為40 000元。則企業對這台設備按重置成本計價為40 000元。
成本法亦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資產繼續使用的前提下,從估計的更新或重置資產的現時成本中減去應計損耗而求及的一個價值指標的方法。
重置成本法是資產評估的一種准則,就是選用一種價格指數,比如CPI,將資產購置年份時的價值換算為當前的價值,或者更好的辦法是分別調整每一項資產以反映各項資產真正的當前重置成本,這樣同時反映通貨膨脹和過時貶值這兩個因素。重置成本法的最大不足是它忽略了組織資本。依據重置成本評估,無論各項資產的重置成本測定得多麼完美,也會忽略這樣一種追加的協調價值。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是現在時點的成本,它強調站在企業主體角度,以投入到某項資產上的價值作為重置成本。在實務中,重置成本多用於盤盈固定資產的計量等。例如,企業在年末財產清查中,發現全新的未入賬設備一台,其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為3萬元,則企業對這台設備按重置成本計價為3萬元。
❸ 資產評估中現行市價法和重置成本法的區別與聯系
現行市價法就是根據現在的市場價格評估價值。重置成本是先假設現在把評估標的物重新做一遍要花多少錢,再按標的物的新舊程度×重新做一遍要花的錢,就是重置成本。這只是基本原理,還要做用修正系數來修正這個評估價格等工作,才能得出最後的。評估價。
1、現行市價法就是以相同或類似資產在現行市場價格為依據,再考慮成新率計算出來的價格。
2、重置成本法就是現在將該資產重新置辦所需花費的全部費用,再考慮成新率計算出來的價格。二者的聯系是均為資產價值評估的方法,區別是前者注重考慮目前市場價格,市場因素起主導作用,後者注重考慮置辦費用和時間價值。
3、重置成本法主要適用於繼續使用前提下的二手車評估。它既充分考慮了被評估二手車的重置全價,又考慮了二手車已使用年限內的磨損以及功能性、經濟性貶值,因而是一種適應性較強、能被廣泛採用的評估方法,尤其在中、高檔車輛評估中應用比較廣泛。 現行市價法適用於產權轉讓的暢銷車型評估,如二手車收購、典當等業務。暢銷車型的數據充分可靠,市場交易活躍,評估人員能快速且比較合理地進行評估定價。 現行市價法,又稱市場法、市場價格比較法,是指通過比較被評估二手車與最近售出類似二手車的異同,並將類似二手車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二手車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是最直接、最簡單的一種評估方法,主要用於市場評估。
所謂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市場法也稱市場價格比較法,是指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最近售出類似資產的異同,並將類似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_ 市場法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因為評估過程中的資料直接來源於市場,同時又為即將發生的資產行為評估。但是,市場法的應用與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資產的市場化程度密切相關。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為市場法提供了有效的應用空間,市場法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資產評估方法。
❹ 什麼是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也稱成本法,是指在資產評估時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扣除其各項損耗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 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應用重置成本法,一般要有四個前提條件: (一)購買者對擬行交易的評估對象,不改變原來用途。 (二)評估對象的實體特徵、內部結構及其功能效用必須與假設重置的全新資產具有可比性。 (三)評估對象必須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復制的,不能再生、復制的評估對象不能採用重置成本法。 (四)評估對象必須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陳舊貶值性的資產,否則就不能運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 更多關於什麼是重置成本法,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ae567161583175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