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稅後的營運成本是什麼意思,成本本來不就不交企業所得稅嗎,為什麼成本還要再減所得稅
因為成本可以抵稅,所以成本還要再減所得稅。
⑵ 為什麼計算資金成本時要扣除所得稅費用啊
利息是在繳納所得稅之前支付,但是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所得額會因為支付利息而減少。
利息是記入「財務費用-銀行利息」的,財務費用作為一項費用在計算所得稅時是減項,也就是按比例減少了當期所得稅的。
如上,當期發生8w的財務費用,但是你的所得稅可以少繳2w,8*25%=2w
相當於你的實際利息為6w
⑶ 為什麼營業期營業成本與折舊要扣除所得稅
營業現金流量=稅後收入-稅後付現成本+折舊與攤銷×所得稅率,為什麼還要加回折舊抵稅? 這是推導出來的公式: 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折舊攤銷)-所得稅 =營業利潤+折舊攤銷-所得稅=稅後凈利潤+折舊攤銷 =(收入-付現成本-折舊攤銷)×(1-稅率)+折舊攤銷 =收入×(1-稅率)-付現成本×(1-稅率)+折舊攤銷×稅率 =稅後收入-稅後付現成本+折舊與攤銷×稅率
⑷ 凈成本為什麼要減去稅金及附加
凈成本要減去稅金及附加的原因: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核算由主營業務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只指向企業的主營業務。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中的所得稅針對的是企業整體來說的,而通常的稅金及附加,是指主營業務,也就是營業內收入說收取的稅金。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 其他收益。
一般定義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
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