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質量成本分析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每個人的人脈資源有多少 2025-02-04 22:00:39
蛋黃酥工具在哪裡買 2025-02-04 21:47:54

質量成本分析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9-15 13:51:47

Ⅰ 質量成本的管理

質量成本核算是以貨幣的形式綜合反映企業質量管理活動的狀況和成效,是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
1、質量成本數據的收集和統計。質量成本數據來源於記錄質量成本數據的有關原始憑證,主要指發生在一個報告期內的相關質量費用。具體來說,預防成本的數據由質量管理部門及檢驗、產品開發、工藝等有關部門根據費用憑證進行統計;鑒別成本數據由檢驗和開發部門根據檢驗、試驗的費用憑證進行統計;內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檢驗部門和車間根據廢品報告和生產返工等有關憑證統計;外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市場、銷售服務等部門根據客戶的反饋信息進行統計。
2、質量成本的核算。企業質量成本的核算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應該以會計核算為主、統計核算為輔的原則進行。如果企業已經設置比較完善的質量成本科目,即:「質量成本」一級科目和「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二級科目以及二級科目展開的三級科目,則也應同時設立相應的總分類台賬和明細表,即:質量成本總分類台賬、質量成本預提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鑒定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內部損失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外部損失費用明細賬。
企業在進行質量成本核算時,既要利用現代會計制度,又不能幹擾企業會計系統的正常運作,要按規定的工作程序對相關的科目進行分解、還原、歸集。
3、質量成本的分析。質量成本分析是通過分析質量成本的構成比例找出影響質量成本的關鍵因素,主要為質量改進提供信息,指出改進方向,降低產品成本。因此,質量成本分析是質量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質量成本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目標質量成本完成情況分析、質量成本變化情況分析、質量成本結構分析、質量成本與其它相關指標對比分析、質量成本靈敏度分析等。 質量成本考核是實行質量成本管理的必備環節。為了進行有效的考核,一般要建立從廠部到班組直至責任人的考核指標體系,並和經濟責任制、「質量否決權」、「成本否決權」等結合起來,制定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嚴格執行,強化管理,定期進行獎懲,鼓勵先進,鞭策先進,保證質量成本管理的實施和質量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Ⅱ 質量成本怎麼進行分析,有什麼意義

質量成本主要是由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四種所構成。先面對這四種成本進行一些分析。
1、預防成本。當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預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因為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努力和資金等的投入,這包括流程設計費用、產品設計費用、人員培訓費用等。
2、鑒定成本。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鑒定成本通常會降低。質量鑒定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發現質量問題的所在,從而可以立即採取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質量能夠持續得到改善,從而減少質量問題帶來的成本。例如在日本企業中,每名員工都不放過任何一個已發現的質量問題,絕對不讓有質量問題的加工零件進入生產線的下一工位。這種做法有利於企業迅速發現質量問題,並找到引起質量問題的根源所在,這是一種降低質量管理中鑒定成本的有效方法。
3、內部缺陷成本。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內部缺陷成本會降低。有很多預防措施可以用來減少不合格品的產生,從而也就降低了材料報廢、再加工、延期交貨、設備故障、庫存積壓等帶來的成本。
4、外部缺陷成本。同內部缺陷成本一樣,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外部缺陷成本會降低。質量及可靠性的提高,不僅會減少售後保修費用,保持市場份額,而且還會避免由於產品或服務質量低劣而導致的人身損害,環境污染等重大事故的發生。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預防措施上進行一定投入使質量得到提高,對於一個組織來說,是很有益的。當然,這也取決於管理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質量和可靠性上。例如,如果公司希望通過更好的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來提高質量水平,而不是通過解決原有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中的質量問題來提高質量,則生產管理人員要做的主要工作則是在產品的質量、反應時間和靈活性等競爭因素上下功夫,以期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有關質量的其它成本的減少並不能彌補預防成本的增加。所以,管理人員通常不得不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從而採取以質量取勝而不是以價格取勝的生產運作策略。一輛賓士車比一量伏特車貴,四星級賓館的住宿費比普通旅館的住宿費高就是這個道理。
一般來說,如果管理人員提高了質量可靠性水平,則由此增加的預防成本就會較高。但是與此同時,由於質量提高而使各種浪費減少所帶來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這就是眾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提高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的原因所在。
質量成本分析的意義和內容:
質量成本的分析,就是通過分析產品質量與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對經濟效益影響程度的分析。在實際工作中,質量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浪費,不能使企業獲得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必然控求最佳質量水平和最佳成本水平。為了使企業產品質量和成本達到最佳質量水平,就應圍繞企業經營目標分析企業內外各種影響因素。從原則上講,最佳質量水平是要達到必要功能與成本耗費的最佳結合。從這個意義上說,計算質量成本不是目的,其目的在於進行質量成本分析及其效果。
外部的影響因素主要的是購買者考慮產品性能、可靠性、維修性與產品價格之間的關系。內部影響因素就是考慮提高質量與為此所消耗的費用之間的關系。

Ⅲ 質量成本分析有哪些內容意義

質量成本分析就是通過分析產品質量與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對經濟效益影響程度的分析。質量成本分析是質量核算的深入,也是質量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環。通過質量成本分析可得到必要的信息,從而為調整、確定質量成本中各項費用的投入,達到既定質量目標提供可靠依據。
質量成本分析的意義:
在實際工作中,質量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浪費,不能使企業獲得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必然控求最佳質量水平和最佳成本水平。為了使企業產品質量和成本達到最佳質量水平,就應圍繞企業經營目標分析企業內外各種影響因素。從原則上講,最佳質量水平是要達到必要功能與成本耗費的最佳結合。從這個意義上說,計算質量成本不是目的,其目的在於進行質量成本分析及其效果。
質量成本分析,共包括四個分析內容:
1、質量成本總額的構成內容分析。
2、質量成本總額的構成比例分析。
3、質量成本各要素之間的比例關系分析:
4、質量成本占預算成本的比例分析。

Ⅳ 質量成本中ponc是什麼意思啊

質量代價原理:PONC=COST–EFC–POC,即:質量代價=總成本–無失誤運作成本–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是指為保證產品符合一定的質量要求所發生的全部費用以及達不到這一要求時發生的全部損失。

質量成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為確保和保證滿意的質量而發生的費用,即預防和鑒定成本,一般將這部分質量成本看作是投入,另一部分是由於沒有達到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即內部和外部損失成本,有時統稱為質量損失成本。


(4)質量成本分析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P代表生產率,Q代表質量,C代表成本,T代表通過時間或生產周期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製造和售後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的研製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的體系。

質量成本分類:

1、預防成本,是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是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是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是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