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球幕影片製作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超清膜和鑽石膜哪個好 2025-02-04 18:45:09
一加如何設置工具箱 2025-02-04 18:43:43
農副產品的重益率是多少 2025-02-04 18:42:57

球幕影片製作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9-16 17:51:52

㈠ 一般電影投資的成本是多少呢

拍攝一部小成本電影能花多少錢?答案一定不是絕對的,因為這涉及到各種開銷的大小問題,但是也可以估算大概的成本,上下相差也不會特別懸殊。設備器材方面,小成本電影的拍攝器材基本可以縮減到以下類別:攝像,能拍4K的且可以升格高清攝像機(攝影機),鏡頭可以使用三陽的,四個定焦頭也夠用了,存儲卡盤要多備份幾個,常規三腳架和一個矮腳三腳架,軌道車一個,直軌三節,彎軌兩節。燈光,一個5600K的燈光,至少三個補光用的燈,反光板,色溫紙。錄音,如果同期錄音的話,建議單獨配置一個高敏收音話筒和錄音機。設備器材如果是租賃的話,差不多在每天1500-2000元左右,一般小成本電影的拍攝時間大概在兩個月,60天的租賃總計費用大概在15萬元;工作人員最好以月工資為標准,以每月3000元計算,兩個月大概10萬元足夠;演員方面的成本控制在30萬元以內。

這樣整體費用合計就需要50萬元左右,當然這是指前期拍攝製作,不算後期,後期製作一般小電影不加特效的話,3萬元以內足夠。那些動輒百萬千萬的電影,更多的是被各部門領導直接裝入私囊,還有就是演員的費用極高,而小成本電影一般可以忽略不計演員的費用,因為用不著請大明星,或者說那些大明星也看不上小成本電影。需要指出的是,在大陸,製片方宣稱的「成本」「投資」一般水分很大,面對片方宣傳時拋出的數字,正確的理解方法是像去服裝市場買衣服還價一樣,先砍掉至少三分之一。

㈡ 一般廣告片製作的費用是多少

製作企業宣傳片的價格,渡映影業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幾千,幾萬,幾十萬的價格都有,而一般影響製作企業宣傳片的陵滲價格包括前期策劃、中期拍攝、後期製作。







前期策劃主要體現在創意,包括腳本、解說詞等。創意可以說是企業宣傳片的靈魂。


中期拍攝主要體現在設備、人員,設備包括(高清攝像機、標清、普通、廣角鏡、燈光、搖臂、軌道等)、人員包括(畢瞎演員、導演、燈光師、攝像師、製片等)、其它(場地、道具、交通費、食宿費等),需要看企業宣傳片的質量來相應匹配。


後期製作主要體現在包裝,包括剪輯、調色、配音、特效、三維動畫等。如果是普通的製作只需要剪輯+調色。如有的客戶需要體現產品的質感,光澤,靠拍攝產品是達不到最好的表現效果的,往往需要通過3D建模,而3D建模的成本是按秒來算的,成本就相當高了。







但有人可能會說肯定尺數脊需要物美價廉,那行業最基本的配置是什麼?最低配置是一名攝影師,一名剪輯師。畢竟,你需要實拍視頻,然後根據以往活動視頻加實拍視頻進行剪輯輸出。這樣一來,兩個工種,按照最低標准來算。兩個人至少要收1500元。質量的話,這個沒法保證,畢竟這個價格很低。你怎麼認為


如果有預算的話,一般製作企業宣傳片的費用是8000元——30000元,包括策劃、拍攝、製作,會根據企業宣傳片的時長,需求,質量綜合考慮,調整相應價格。

㈢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_途之泰_》(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3)球幕影片製作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


㈣ 景區建一個球幕小型飛行影院要多少錢

球幕影院觀眾廳為圓頂式結構,屏幕呈半球形,觀眾被包圍其中,視屏幕如同蒼穹。由於屏幕影像大而清晰,自觀眾面前延至身後,且伴有環繞立體聲,使觀眾如置身其間,臨場效果十分強烈。
這樣的球幕小型飛行影院很適合在景區建設,可以吸引很多的客流量,價格根據設備的座椅數量還有配置的不用,價格也不一樣。平時一般的價格在20-50萬左右。
「普樂蛙」這個是做這個球幕影院的廠家,如果想了解球幕飛行影院,網路一下可以到「普樂蛙」咨詢。

㈤ 影片製片預算的常規知識

電影預算是影片投資的基礎和重要參考依據,也是電影管理和市場化運作的前提,高質量的電影預算是電影拍攝、製作、發行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對投資方利益的保證。

由於電影預算還設計很多財會知識的運用,在此,我們僅用兩周時間,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電影預算常規知識,並輔以好萊塢影片的預算細目作為範例。

一、什麼是電影製片預算

電影製片預算,亦可稱為電影成本預算(簡稱:電影預算),指的是電影拍攝的全部投資,包含影片劇本稿費、影片道具成本、影片拍攝成本、影片參與人員薪酬、影片後期製作成本、影片市場宣傳成本、和額外其他成本等。

二、電影製片預算的分類

總體來說,電影預算可以分為兩大類:線上費用(above-the-line)和線下費用(below-the-line)。之所以要將線上費用和線下費用劃分出來,是因為,線上費用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主創團隊的薪資,這也致使線上費用可產生的金額區間跨度很大;而相反,同一製作水準下的線下費用,則相對穩定,可預測性也較高。

1、線上費用 | Above the Line

定義

線上費用視具體影片而定,指的是在創造過程中自然衍生出來的費用。線上費用主要包括獲取劇本或編寫劇本的支出(編劇的僱傭費)、製片部門和導演的薪水、以及演員的薪資和額外報酬等;這些支出項目,也統稱為「創造性元素(Creative Elements)」支出。

范疇說明

從某種程度來說,「創造性」這個詞用在這里,顯得略微不夠恰當;因為很多歸屬於線下費用的工種,也同樣做著「創造性」的工作。而之所以做這樣的劃分,是因為從職業角度來講,這兩類費用支出還是存在著細微的區別的。

對於歸屬在線上費用的工種來說,這些人通常是根據他們在電影產業的現有地位而收取薪酬的,同時,他們也可能會參與影片最終利潤的分成。因此,線上費用的估算,更多的要基於市場環境和主創團隊受關注的熱度。

主要支出項目

2、線下費用 | Below the Line

定義

線下費用主要指的是用在技術上的支出,這也是每部影片都會產生的費用。一般來說,線下費用包括付給工作人員的薪資、使用設備或購買錄像帶及膠片的費用、布景、道具、服裝、化妝、交通、食物、音效和剪輯的開銷等。

主要開支項目

3、經常性費用

經常性費用,指的是一些租金及水電瓦斯的開支費用,這些通常會被歸屬入線下費用。經常性費用通常會佔到約總預算的15%,並被視為重要開支。

除常規預算額度外,製片人最好再多撥出10%的金額作為經常性費用的備用金,這筆錢可以應付一些容易被忽略、但卻會嚴重影響到整體製作進度的事宜。

三、耗片比

耗片比(Shooting Ratio)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它會以指數級別影響全片的預算。一旦你知道為這部影片計劃的耗片比以後,便可以對整個項目將會要使用到的膠片或者數字媒體存儲及硬碟數量得出一個較為准確的估值。

耗片比,指所有拍攝素材與影片最終時長之間的比值。整個公式由兩個數字來表示,比如10:1或者15:1。這意味著,一般來說,為了得到影片中某一片段,你應該計劃拍攝10或者15倍的素材。如果影片的最終時長是100分鍾,那麼按照10:1的耗片比計算,你應該計劃拍攝1000分鍾的素材。如果耗片比是15:1的話,那你應該按照1500分鍾的素材來制訂預算。對於低成本影片來說,10:1或者15:1的拍攝耗片比其實已經是很正常的范疇了,更高成本的影片或好萊塢的一些大製作,通常則需要負擔起更高比例的耗片比。

四、緩沖和應急資金

盡管預算是基於你認為完成影片所需花銷的預期,在你完成整個項目之前,是絕對不可能准確地算出到底要花多少錢的。這也是為何要在預算中加入富裕或應急資金,以備拍攝製作期間的不時之需。

緩沖資金

緩沖資金(pad),是指預算項目明細中你知道自己過高估計的費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將這部分資金挪用到其他部分的額外支出上去。

應急資金

應急資金(contingency),也可稱為「不可預估費」,是在預算總結中應出現的一條項目明細,通常是預算總而基礎上的10%-15%,以備實際執行時的預算超支。

五、其他會影響預算的因素

天氣

如果影片需要再室外拍攝,那麼在制定預算時,就需要考慮到氣候和季節因素,一方面可能會涉及到取暖或避暑需求;另一方面,氣候突變或周期性的梅雨、沙城暴等氣候等,也會導致拍攝計劃的暫緩或取消,從而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各個方面的支出細節。

小孩

由於小孩自身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很可能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就對拍攝失去了興趣或因失去耐心而產生煩躁感,從而拖緩整體製作進度,並導致成本的額外耗損及預算的增加。

以上基本包含一般電影預算製作的所有類目,具體預算的制定,還需根據不同量級或者不同需要的電影項目進行增加或刪改。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排除不可預估的突發狀況,合理的預算必定是一部電影拍攝、製作、發行的重要保障。

㈥ 好萊塢大片中的特效究竟有多燒錢

太燒錢了,燒到什麼程度呢。作為一般普通工薪階層我們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賺個幾萬,厲害點的一年幾十萬(北上廣深城市不算)。然後我們普通人的這一年收入如果要支撐好萊塢的特效,可能只有一秒到三四秒~如果精細到毛孔級別的人臉特效、動物特效,有可能一秒也撐不了。因為一些對質量要求高的片子甚至是按照一幀一幀算錢的。要知道,在電影中一般一秒就有24幀,當然這不是電影的最高幀數,部分對影片有追求的導演比如李安,還曾經把電影拍成每秒120幀。

3、修改費用高昂,所有學過設計的人都知道修改的痛苦,電影行業也是如此。導演不滿意要改,甲方爸爸突然要換方案也要改,有的時候甚至要推翻重建。費用自然而然就更高了。

總而言之,貴有貴的理由。正是因為幕後燃燒的經費,才讓一些大片變得更加精彩。現在,國內的一些電影在特效方面也開始做的讓世界驚嘆。比如,近兩年的《流浪地球》《哪吒》等等,所以,希望以後的中國電影能越來越重視質量而不是流量,能做出更加優秀的電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