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外包移交成本怎麼確定
擴展閱讀
防外泄工具怎麼用 2025-02-04 16:38:21
每套圖成本怎麼算 2025-02-04 16:36:04
什麼是新石油檢測試劑 2025-02-04 16:11:34

外包移交成本怎麼確定

發布時間: 2023-09-17 00:14:02

A. 人事外包費用

這個可以根據你企業需要提供的服務項目,人員的數量,以及一些其他的約定有關的,可以在簽訂代理服務協議的時候在外包費用上約定好每一項的價格等細則的.

人力資源外包是指企業根據需要將某一項或幾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人力資源外包企業或組織進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實現效率最大化.簡單地來說就是把公司的人事關系交給專業的人力資源機構來管理.

人力資源外包費用一般都會包含有招聘費、培訓費、代繳社保手續費、人力資源管理費、後續管理服務費、辦公管理費等.人力資源外包公司根據合作企業的大小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企業規模越大員工人數越多對於企業來說費用越少,但是,對於一些小型公司來說人事服務外包服務費用也是很低的.

人事外包的服務費計入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現金或者銀行存款

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1)外包移交成本怎麼確定擴展閱讀: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等,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等以及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咨詢費、研究費用等其他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研發支出」等科目。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B. 外包加工的成本如何核算

其實二種在成本上是一樣理解的. 一種委外加工,是加工費用+材料成本. 一種製程外包,同樣也是要付加工費的,這個加工費是掛在工單上,工單算成本,同樣也包括物料以 及人工,機器成本,還有費用分攤,再加上製程外包的費用.

C. 外包工程如何核算

你單位是總包單位,總包單位的工程款結算與支付一般會計程序: 1、收到分包單位工程價款結算賬單和已完工程月報,經審核確認: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x工程) 貸:應付帳款—xxx分包單位 貸:其他應付款—代扣代橘或繳稅費 2、總包單位向建設單位提出工程價款結算,經監理和業主審核確認: 借亂伍襲:應收帳款—業主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工程結算—xxx工程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嘩兄業稅 貸:應交稅費—城建稅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3、業主支付工程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帳款—業主 4、支付分包單位工程款 借:應付帳款—xxx分包單位 借: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稅費 貸:銀行存款 5、支付稅款 借: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借:應交稅費—城建稅 借: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D. 外包工程如何核算

外包成本核算與控制的基本原則
1.一本帳核算,不設帳外帳;將外包成本視同自營成本核算,全面控制外包成本的支出;代辦勞務隊的資金收支業務,嚴格控制勞務隊的現金流;
2.要根據管理需要明確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對象的預算分割與財務核算口徑必須一致,以利於考核分析成本節超。直接費中的工費發放、物資領用和機械費用等要明確到各核算對象,間接費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標准實施分攤;
4.合同簽訂、驗工計價、物資供應、勞務費代發、設備租賃等要按照會計核算的要求進行規范;
5.本辦法所稱合同均指與具備工程承包或勞務承包資質、具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施工隊伍簽署的合同;企業與個人簽署的用工合同(或集體合同),支付工費時在「應付工資」科目核算。

E. 如何確定軟體的開發成本價

軟體開發成本估算過程可進一步細分為軟體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和確定軟體開發成本等四個過程。

其中成本估算需要對直接人力成本、間接人力成本、間接非人力成本及直接非人力成本分別進行估算。

國家標准《GB/T 36964-2018 軟體工程 軟體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建議的軟體開發成本估算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國家准中的四個估算過程,層層遞進,逐步細化,最終達到科學、一致的成本估算。

一、軟體規模估算

通常情況下,規模估算是軟體成本估算過程的起點。

估算規模是後續計算軟體項目的工作量、成本和進度的主要輸入,是項目范圍管理的關鍵,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首先進行規模估算。

在規模估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1.在規模估算開始前,應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類似文檔明確項目需求及系統邊界。項目需求除包含最基本的業務需求外,還應進行初步的子系統/模塊劃分,並對每一子系統或模塊的基本用戶需求進行說明,以保證可以根據項目需求進行規模預估。

2.依據項目特點和需求詳細程度不同,通常估算人員在選擇估算方法時應採用納入國際標準的功能點方法進行功能規模估算,在適用IFPUG或NESMA方法時,可以根據需求的粒度和管理需要,選擇預估功能點方法、估算功能點方法或者詳細功能點方法。

3.若當前的項目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可不進行規模估算,而直接採用類比法或類推法估算工作量和成本。

二、工作量估算

在完成規模估算後,應當開展工作量估算工作,若當前項目未開展規模估算,也可直接啟動工作量估算工作。

工作量估算時,可採用方程法、類比法、類推法、功能點法:

方程法:即基於基準數據建立參數模型,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估算值。

類比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進行比對,進而確定估算值。

類推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高度類似的一個或幾個已完成項目的數據進行比對,並進行適當調整後確定估算值。

功能點法:從用戶視角出發,通過量化系統功能來度量軟體的規模,這種度量主要基於系統的邏輯設計。功能點規模度量方法在國際上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並且已經取代代碼行成為最主流的軟體規模度量方法。

在開展工作量估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1.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高度類似的歷史項目,則可直接採用類推法,充分利用歷史項目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2.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與本項目部分屬性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則可直接採用類比法,充分利用基準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3.對於規模估算已經開展的項目,可採用方程法,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待估算項目的工作量。若客戶或高層對項目的工期有明確的要求時,在採用方程法估算工作量時,工期要求有可能是方程的參數之一。

4.為追求估算的准確性,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採用兩種估算方法,對估算結果進行交叉驗證,若估算結果差別不大,可直接使用兩種估算結果的平均值或以某種估算結果為准,若差別較大,需進行差異分析。

5.工作量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三、成本估算

在獲得了工作量估算結果後,可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成本估算。

在成本估算過程中,應需要注意的情況:

1.類比法和類推法,同樣適用於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的成本估算;

2.間接成本是否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相關取決於間接成本分攤計算方式。在絕大多數組織,項目周期越長,項目組成員越多,其分攤的間接成本就越高,此時項目的間接成本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直接相關;

3.直接非人力成本通常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無關,宜單獨分項測算;

4. 成本估算結果,也通常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四、確定軟體開發成本

在《軟體工程 軟體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將軟體開發成本分為四類,主要是為便於對成本構成(即哪些成本屬於開發成本,哪些不屬於開發成本)進行清晰界定。

而在實際確定軟體開發成本時,通常並不是分別測定四類成本,加和後獲得總成本,而是通常採用以下兩種方式確定總成本:

1.根據人力成本費率及工作量估算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2.根據規模綜合單價和軟體規模,測算出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在進行軟體的規模、工作量、成本估算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在規模估算時,應根據項目特點和需求的詳細程度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2.充分利用基準數據,採用方程法、類比法或類推法,對工作量和成本進行估算;

3.工作量和成本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值;

4.在進行成本估算時,如有明確的工期要求,應充分考慮工期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可以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以及工期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對成本的估算結果進行調整;

5.成本估算過程中宜採用不同的方法分別估算並進行交叉驗證。如果不同方法的估算結果產生較大差異,可採用專家評審方法確定估算結果,也可使用較簡單的加權平均方法;

6.在軟體項目的不同場景下(如預算、招投標、項目計劃和變更管理等)採用國家標准時,相關要求見國家標准中附錄A。

除了上述主要原則外,我們還需注意在使用基準數據時:

1. 對於委託方和第三方,建議使用或參考軟體行業基準數據進行估算。估算模型的調整因子的增減或取值有可能隨著行業基準數據的變化而變化。

2.對於開發方,在引入行業基準數據的基礎上,可逐步建立組織級基準資料庫,以提高估算精度。組織級基準數據定義應與行業基準數據定義保持一致,以便於與行業基準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並持續提升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