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中國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的原因
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深層原因
(一)勞動力成本上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宏觀面來看,我國正進入一個生產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階段,成本推動的壓力趨於加大。1、勞動力價格,除了由供求關系導致的低成本外,也存在著體制和政策上人為壓低勞動力成本的因素。隨著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的逐步落實,調整或改革不可避免,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即將成為過去。2、我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以後,多種生產要素價格走勢都出現了拐點。價格的提升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土地價格大幅上升,能源、資源包括水資源價格也在大幅上升,最典型的還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改革開放之初,為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農民紛紛進城打工,為城鎮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能吸引眾多外資來華淘金,內外資企業都曾經享受過廉價勞動力的盛宴。從20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20多年時間里,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的因素,農民工的工資幾乎沒有什麼增長。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提出讓全民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國家戰略從不平衡轉向平衡發展,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村村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重視解決三農問題,農民增收了,如果工資不上漲,在城市打工不如回鄉養豬、種白薯,便出現了「民工荒」。「民工荒」並不是指中國現在沒有民工了,而是指如果繼續按過去的價格支付工資,那些工作現在沒人做了。也就是說,我國低價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歷史性的,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人均GDP提高了)的必然結果。此時。就算沒有新法的推出,勞動力成本也一樣上升,其他生產要素成本也存在同樣的趨勢。
(二)全球經濟一體化,輸入型通貨膨脹導致成本上升
2008年3月底,香港特區政府公布:豬肉漲56%,牛肉漲49%,蔬菜漲32%,大米漲23%,食用油漲20%……在基本生活消費品特別是食品價格大漲的帶動下,同年2月份的整體物價上升5.1%。與此同時,漲價潮帶動了加薪潮,匯豐銀行、長江實業、太古集團等多家大公司宣布加薪,且幅度高於通脹率。大部分公私機構也跟隨加薪。2008年3月27日消息:因為需求旺盛以及泰銖走強。泰國大米出口價格上漲。泰國100%B級大米報價為每噸720~730美元;破碎率5%大米報價為每噸710~715美元。蒸穀米報價為700美元。而2007年12月26日的報價為390美元,漲幅近80%。我國經濟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全球初級產品價格的波動對我國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中國、印度還有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對全球初級產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導致初級產品進入一個成本上升的周期。在我國對外開放度已經較高、初級產品對外依賴性加大的背景下。全球初級產品價格的上升必然導致國內初級產品價格的上升。從而推動企業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2. 京東物流為什麼會出現人力成本高
京東物流的成本管理問題
(一)倉儲成本過高。眾所周知,京東商城以銷售電子產品為主,利潤極低,如果對經銷商的商品處理不到位,會導致收入減少、商品成本增加,而京東仍會從經銷商處購置商品,如此一來,便會造成惡性循環。在倉庫中,有許多的售後退貨需要得到及時解決,這種退貨現象直接導致倉庫空間不足,此外,對於第二次錄入的退貨訂單,需要進行成本核算和重新發貨,一旦貨物被退回或調換,整個公司的品牌效將受到損害,退回的貨物無處安放,只能被放在倉庫里,退貨數量多了,倉庫容積越來越小,將會佔用大量公共資源,還有可能影響物流流程,因此,解決過多的售後退貨訂單的問題迫在眉睫。(二)人員成本過大。京東在穩定業務量之後,便開始了擴展,與此同時,所僱用的員工也在不斷增多,京東對員工的待遇沒有下降,如此龐大的員工數量,意味著京東需要承擔的人力成本的壓力。京東最大的特佂是自營,在銷售同時保證了產品質量,但也制約了自身的業務發展,使人力資源增加,成本翻倍增長,進而總成本上升。有報道稱,京東將取消快遞人員的基本工資,並將采購業務納入其業績,這會直接影響快遞人員的收入,且京東物流已將員工公積金存款金額進行下調。無論採取何種措施,都說明京東物流的成本受到了巨大影響。對比三通一達的網點加盟制,多數快遞員沒有社會保障。京東物流採取直營制度,為基層員工繳納了五險一金,一方麵塑造了品牌效應,另一方面,卻也增加了企業在人力成本環節的支出。是以,京東物流整體人員成本遠高於常規物流企業。2020年,京東物流將繼續招聘員工,這樣一大筆人員成本,可能會因經濟沖擊而造成巨大影響。(三)隱性成本高。雖然京東物流大多數問題都來自成本。除了成本,隱藏成本的控制在物流中也相當重要,譬如土地租金、工資等,這些都是自己支付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近年來,京東物流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發展,因此,要靠融資來建設物流系統,如果資金運轉出了問題,會導致資金供應不足,從而造成資金崩盤等現象的出現由此,京東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就會下降,潛在危機逐漸加大。京東物流的快遞量相較其他公司略微薄弱,其快遞網點也依賴於電子商務的發展,外部需求比例的增加幾乎不可避免。京東物流在分發方面存在著明顯問題,倉庫分配成本占絕大多數,且服務效率比行業平均線低。因處劣勢地位,客戶難以完成有效的訴求,任何環節的問題都會給客戶、企業帶來更多的麻煩,終端客戶和未能實現的第三方機制將無形中增加客戶的風險。同時,京東目前大規模發展的快遞范圍可能會面臨來自資金鏈的壓力。(四)物流系統不完善。在物流企業管理中,控制物流成本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現代物流企業通常實施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控制,嚴格把控成本,在日常管理中多側重於與成本控制相關的因素,也是由此將會催生出更多的B2C網站增加,這將帶給其他物流公司相當大的壓力。而京東物流的投資負擔與物流企業的模式相關,京東於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京東物流一直是京東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京東多年來投入人力、物力最大的業務,也是京東當年能從阿里圍攻戰中突圍的重要原因。但同時它的專有物流也增加了支出,削弱了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且在京東的固有模式確定前,京東系統管理跟不上市場變化,專業化程度不高,這樣的自建物流存在極大的問題,在2019年,京東收益狀況並不理想,乃至出現負增長現象,大部分原因是京東投入自建倉儲物流網路和物流設施的資金過於龐大,導致成本增加。雖然京東物流高度重視倉儲成本,裝卸成本,運輸成本,配送成本等明顯成本,也在積極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但是,企業往往會忽視隱藏在絕大費用後的成本,如設備折舊成本,資金佔用成本,庫存摺舊損失,人員培訓和教育成本等,尤其是因為自身物流行為不當造成的風險。但出現這種問題並不是企業的責任,事實上,許多物流企業都存在這種現象。
3. 勞動力成本為什麼會越來越高
首先說勞動力成本。勞動力成本的升高是絕對值的升高,是與過去相比,是縱向相比。過去騎多少人自行車上班,現在大部分要坐車、騎電動車上班,還有通信費等等與工作相關的成本上升。過去多數人是中小學文化,現在多數都要上到中專、大學,為工作而付出的教育成本上升。過去人們生活水平都低,現在社會整體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企業如果還是付80年代二三百元的月薪,工人肯定是活不下去的,這是勞動者的生活成本在提高。還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上漲。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勞動力的成本。
再說勞動力價值。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同樣的商品,工人在每件商品中所付出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少,工人的價值就越低。之所以工資還是會漲,是因為工人同樣的勞動時間,生產了比過去更多的商品。比如過去10個工人一天可以生產1000個麵包,而現在老闆只需一個工人就可以做到。
4. 為什麼我國的人力成本上升了
一是物價上漲了,人力成本不漲沒道理,低工資已經無法生存;二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需求檔次也提高了,必然會拉動工資上漲
5. 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存在的問題
國內企業用於人力資源方面的資金越來越多,但資金使用的效益不高,數額龐大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與有限的利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已成為現代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大障礙。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對國內許多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第一,招聘機制不合理導致的聘用成本上升。
人才競爭是新時代企業競爭的重要因素,招聘到優秀的、合適的員工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夢寐以求的。企業在人才招聘中招聘機制不合理也可能使得企業的人力資源取得成本上升。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常常憑借人際關系,而不是根據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進行人員招聘。企業中論資排輩現象嚴重,沒有專業才能的人占據管理崗位,一些優秀人才無法發揮專長,使得工作的整體效率下降,從而導致人力資源成本相對上升。同時,這些優秀員工潛能得不到發揮,也看不到職業發展的前景,所以優秀員工大量離職,從而加劇了企業的`人力資源離職成本。
第二,企業內部各項管理制度不合理導致使用成本上升。
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主要是直接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企業如果不能給員工支付合理報酬,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有些企業的績效評估標准及過程不合理,科學評估系統異常缺乏。大多數企業的考核機製表現為高度集中的方式。而企業的薪酬制度也偏重傳統的物質激勵,忽視非物質激勵,這樣的薪酬制度對於一些具有成就需要的員工能起到的激勵作用有限,造成企業人力資源的浪費和成本的相對增加。
第三,員工培訓機制不健全導致開發成本的上升。
一方面,目前國內的許多企業內部並沒有建立專門的培訓體系,對員工的培訓行為基本上都是委託外部機構進行,這些行為都存在短期性。而且許多企業將員工的培訓資金作為一種費用,而不是作為一種投資看待,因此在資金的安排使用中,用於員工培訓方面的經費很少。委託外部機構所進行的員工培訓很難根據員工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因此這部分培訓費用實際使用的效益較低,導致人力資源培訓成本的相對上升。另一方面,有一些企業在內部設有培訓機構,但在對員工培訓過程中注重對高管人員的培訓,而忽略了基層員工的需求,因此出現管理者決策效率高,但基層員工因為技能不足等因素執行效率低的狀況,從而導致人力資源成本的相對上升。
第四,忽視企業員工的流動率導致離職成本上升。
企業員工離職分為兩種,員工自願離職;員工非自願離職,不論是哪種離職方式,企業都要為此付出成本。經過研究顯示,員工離職率如果超過10%,特別是企業,非自願離職情況增加時,則會對企業帶來不利影響。首先,員工在離職前,工作效率會毫無疑問地降低,或者缺勤增加,或者工作量減少。其次,對於離職的員工,企業要支付離職的工資,失業的工資。如果管理者對離職處理不當而導致員工的訴訟,還會導致相應地訴訟費用。然後,職位的空缺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可能喪失銷售的機會和潛在的客戶,可能支付其他加班人員的工資,這些問題都需要企業付出空缺成本。
6. 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1:原材料成本上升
2:賬期增加
3:人工成本上升
4:銷售fei用增加,
5:動力成本上升等
6:固定成本增加
7:工藝復雜化游銷
8:生命周期短
9:品牌效應低
10:研發成本過高
11:市場競爭激烈槐耐
12:技術成本高
13:管理成本過高
14:銷售fei用過高
15:促銷神明游活動頻繁
16:招工難
17:資金周轉能力差
18:稅收增加
7. 企業人才浪費導致人力資源成本增加的具體表現
企業人才浪費,直接影響以下人力資源成本:
薪酬福利、辦公等直接成本。企業招來的人才績效因為人才浪費的狀況,達不到應有的水準,造成成本的增加。
招聘、選拔、錄用成本。比如,招聘計劃不合理,或者招聘團隊費了很多功夫招到了人才,卻發現崗位縮編甚至取消,造成浪費;或者造成崗位急招, 招聘團隊不得不增加外部渠道投入,保證崗位正常運轉。
培訓引導、人才開發的成本。比如,引進的人才確有能力,但是需要和崗位有一段時間磨合,企業沒有給予充分的培訓引導或者培訓安排不合理,導致人才無法發揮價值,不得不招聘更多的人來完成工作;或者,企業和人才都投入了時間和資源進行磨合,剛剛開始見效,企業卻進行了崗位調整,造成人才流失,之前投入的培訓成本完全浪費了。
離職重置的成本。比如,由於人才不能發揮價值,造成人才另謀高就,不僅需要再次投入招聘、安置、培訓資源,還造成崗位空缺、工作績效下降、業務交接問題等。
僱主品牌的損失。核心人才的流失,對僱主品牌會造成較大傷害,甚至會引起客戶對企業品牌的信心。
企業經營以人為本,人才的浪費給企業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以上只是部分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