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確定軟體的開發成本價格
軟體開發成本估算過程可進一步細分為軟體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和確定軟體開發成本等四個過程。
其中成本估算需要對直接人力成本、間接人力成本、間接非人力成本及直接非人力成本分別進行估算。
國家標准《GB/T 36964-2018 軟體工程 軟體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建議的軟體開發成本估算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國家准中的四個估算過程,層層遞進,逐步細化,最終達到科學、一致的成本估算。
一、軟體規模估算
通常情況下,規模估算是軟體成本估算過程的起點。
估算規模是後續計算軟體項目的工作量、成本和進度的主要輸入,是項目范圍管理的關鍵,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首先進行規模估算。
在規模估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1.在規模估算開始前,應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類似文檔明確項目需求及系統邊界。項目需求除包含最基本的業務需求外,還應進行初步的子系統/模塊劃分,並對每一子系統或模塊的基本用戶需求進行說明,以保證可以根據項目需求進行規模預估。
2.依據項目特點和需求詳細程度不同,通常估算人員在選擇估算方法時應採用納入國際標準的功能點方法進行功能規模估算,在適用IFPUG或NESMA方法時,可以根據需求的粒度和管理需要,選擇預估功能點方法、估算功能點方法或者詳細功能點方法。
3.若當前的項目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可不進行規模估算,而直接採用類比法或類推法估算工作量和成本。
二、工作量估算
在完成規模估算後,應當開展工作量估算工作,若當前項目未開展規模估算,也可直接啟動工作量估算工作。
工作量估算時,可採用方程法、類比法、類推法、功能點法:
方程法:即基於基準數據建立參數模型,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估算值。
類比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進行比對,進而確定估算值。
類推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高度類似的一個或幾個已完成項目的數據進行比對,並進行適當調整後確定估算值。
功能點法:從用戶視角出發,通過量化系統功能來度量軟體的規模,這種度量主要基於系統的邏輯設計。功能點規模度量方法在國際上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並且已經取代代碼行成為最主流的軟體規模度量方法。
在開展工作量估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1.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高度類似的歷史項目,則可直接採用類推法,充分利用歷史項目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2.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與本項目部分屬性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則可直接採用類比法,充分利用基準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3.對於規模估算已經開展的項目,可採用方程法,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待估算項目的工作量。若客戶或高層對項目的工期有明確的要求時,在採用方程法估算工作量時,工期要求有可能是方程的參數之一。
4.為追求估算的准確性,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採用兩種估算方法,對估算結果進行交叉驗證,若估算結果差別不大,可直接使用兩種估算結果的平均值或以某種估算結果為准,若差別較大,需進行差異分析。
5.工作量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三、成本估算
在獲得了工作量估算結果後,可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成本估算。
在成本估算過程中,應需要注意的情況:
1.類比法和類推法,同樣適用於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的成本估算;
2.間接成本是否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相關取決於間接成本分攤計算方式。在絕大多數組織,項目周期越長,項目組成員越多,其分攤的間接成本就越高,此時項目的間接成本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直接相關;
3.直接非人力成本通常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無關,宜單獨分項測算;
4. 成本估算結果,也通常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四、確定軟體開發成本
在《軟體工程 軟體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將軟體開發成本分為四類,主要是為便於對成本構成(即哪些成本屬於開發成本,哪些不屬於開發成本)進行清晰界定。
而在實際確定軟體開發成本時,通常並不是分別測定四類成本,加和後獲得總成本,而是通常採用以下兩種方式確定總成本:
1.根據人力成本費率及工作量估算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2.根據規模綜合單價和軟體規模,測算出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在進行軟體的規模、工作量、成本估算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在規模估算時,應根據項目特點和需求的詳細程度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2.充分利用基準數據,採用方程法、類比法或類推法,對工作量和成本進行估算;
3.工作量和成本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值;
4.在進行成本估算時,如有明確的工期要求,應充分考慮工期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可以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以及工期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對成本的估算結果進行調整;
5.成本估算過程中宜採用不同的方法分別估算並進行交叉驗證。如果不同方法的估算結果產生較大差異,可採用專家評審方法確定估算結果,也可使用較簡單的加權平均方法;
6.在軟體項目的不同場景下(如預算、招投標、項目計劃和變更管理等)採用國家標准時,相關要求見國家標准中附錄A。
除了上述主要原則外,我們還需注意在使用基準數據時:
1. 對於委託方和第三方,建議使用或參考軟體行業基準數據進行估算。估算模型的調整因子的增減或取值有可能隨著行業基準數據的變化而變化。
2.對於開發方,在引入行業基準數據的基礎上,可逐步建立組織級基準資料庫,以提高估算精度。組織級基準數據定義應與行業基準數據定義保持一致,以便於與行業基準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並持續提升組織能力。
⑵ 軟體開發的成本
軟體開發成本主要指軟體開發過程中所花費的工作量及相應的代價。
在對一個軟體項目進行開發成本估算時,應該包括從項目立項直至項目研發活動結束所花費的資源總和,並且可以按階段進行估算或測量。
軟體開成本估算的過程可分為:估算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工期和估算成本這4個過程,最終確定軟體成本。其中成本估算需要對直接人力成本、間接人力成本、間接非人力成本及直接非人力成本分別進行估算。
開發平台
軟體開發平台源於繁瑣的實踐開發過程中。開發人員在實踐中將常用的函數、類、抽象、介面等進行總結、封裝,成為了可以重復使用的「中間件」,而隨著「中間件」的成熟和通用,功能更強大、更能滿足企業級客戶需求的——軟體開發平台應運而生。
平台是一段時間內科研成果的匯聚,也是階段性平台期的標志,為行業進入新的研發領域提供了基礎。由於平台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非常明顯,國內的管理軟體市場,軟體開發平台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軟體開發
⑶ 股票交易中的,成本價是指的什麼意思市價是什麼
成本價是指在進行股票交易時,自己買入股票的價位。如果沒有後續交易,那麼,成本價將是一個固定的數值。
市價,是指股票當前的市場價格。因此,通常來說市價每天每時都在發生波動,它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
投資時人們所說的賺錢或虧損通常都是將自己的成本價與市價進行比較得出的結果。
⑷ 成本價是什麼意思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4)軟體成本價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
4.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根據可分為個別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圍可分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產過程中的順序關系可分為車間成本和工廠成本。
10.按生產經營范圍,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11.按與收益的關系可分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與決策的關系,可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13.按與現金支出關系,可分為付現成本和沉沒成本。
14.按與計劃的關系,可分為計劃成本和預計成本。
15.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別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遲發生,可分為可遞延成本和預計成本。
18.按發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為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
19.按形態,可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發生與產品生產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1.按產品成本的構成情況,可分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
⑸ 軟體開發的成本
一、系統軟體的成本構成系統軟體的成本作為一個經濟學范疇,應反映軟體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各項費用,為原材料、燃料、動力、折舊、人工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待項開支的總和
從財務角度來看,列入系統軟體的成本有如下的項目:(1)硬體購置費如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購置,不間斷電源、空調器等的購置費
(2)軟體購置費,如操作系統軟體、資料庫系統軟體和其它應用軟體的購置費
(3)人工費,主要是開發人員、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等
(4)培訓費
(5)通訊費,如購置計算機網路設備、通訊線路器材、租用公用通訊線路等的費用
(6)基本建設費,如新建、擴建機房、購置計算機機台、機櫃等的費用
(7)財務費用
(8)管理費用,如辦公費、差旅費、會議費、交通費
(9)材料費,如列印紙、包帶、磁碟等的購置費
(10)水、電、汽、氣費
(11)專有技術購置費
(12)其它費用,如資料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及咨詢費
從系統軟體生命周期構成的兩階段即開發階段和維護階段看,系統軟體的成本由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構成
其中開發成裂廳本由軟體開發成本、硬體成本和其他成本組成,包括了系統軟體的分析/設計費用(含系統調研、需求分析、系統分析)、實施費用(含編程/測試、硬體購買與安裝、系統軟體購置、數據收集、人員培訓)及系統切換等方面的費用;維護成本由運行費用(含人工費、材料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專有技術及技術資料購置費)、管理費(含審計費、系統服務費、行政管理費)及維護費(含糾錯性維護費用及適應性維護費用)
二、系統軟體成測算綜上所述,系統軟體的成本由軟體的開發和維護成本所構成,即:C=C1C2(1)式中:C為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C1為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所構成;C2為系統軟體的維護成本
1、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C1的測算
我們認為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按其工作量及單位工作量成本來測算是可行的,具體測算方法為按系統軟體的軟體規模(一般為軟體源程序的指令行數,不包括注釋行)、社會平均規模指數以及工作量修正因素來進行
尤其是CAD系統軟體的實際測算,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的綜合分析和專家咨詢,軟體社會平均生產率參數和軟體社會平均規模指數可分別確定為35和13左右;軟體工作量訂由八個因子、五個等級組成
2、系統軟體維護成本C2的測算
系統軟體的維護為修正現有可運行軟體並維護欺其主要功能不變的過程
系統軟體在其交付使用後,其維護階段在軟體生命周期或生存期中占較大比重,有的可達軟體生存周期的50-70%
因此,系統軟體的維護成本是軟體成本測算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系統軟體的維護包括三類:A、改正、糾正性維護;B、適應性維護;C、完美性維護
其中C類是為擴充功能、提高性能而進行的維護,在軟體資產價值評估中一般不計入該系統軟體成本,而A、B兩類,則與軟體的開發過程有著緊密的聯系,應計入軟體成本
在系統軟體維護階段,對軟體工作量的影響因素與開發階段的影響因素基本相同,是開發階段影響因素的後的影響
因此,系統維護的可靠性越大,規模越復雜,隱錯越難發現,糾錯越難
系統軟體越復雜,要使其適應軟、硬環境變化,進行適應性維護也越困難
當然,可靠性大、復雜度高的系統軟體,其可維護性要求也越高,軟體在運行中出錯的可能性也會少些
基於上述分析,系統軟體維護成本的測算,可按系統軟體開發成本乘以一個該系統軟體的維護參數來求取
這一維護參數,可按系統軟體的復雜度從簡單到一般、到復雜的順序,分別取015、020、025及030、035、040等
計算機系統軟體作為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分,是信息社會的重要商品,也是知識經濟社會中的重要資產系統軟體同其他計算機軟體一樣,具有如下的特點:1、系統軟體是由許多裂模人共同完成的高強度智力勞動的結晶,是建立在知識、經驗和智慧基礎上的具有獨創性的產物系統軟體的開發可以工程化,軟體生產可以工廠化,因此,系統軟體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同時,系統軟體具有獨創性(即原始性),所以軟體著作權人對系統軟體產品依法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許可權、獲取報酬權及轉讓權
2、系統軟體產品是無形的,存在於磁碟等介質的有形載體中,通過載體進行交易
因此,帶有系統軟體的磁碟交換肆源緩價值,是磁碟自聲價值與系統軟體之和,而且主要是系統軟體的價值
3、系統軟體產品的復制(批量生產)相應簡單,其復製成本同其開發成本比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系統軟體產品易被復制乃至剽竊為保護系統軟體產品的著作權,必須依法登記
4、系統軟體產品一般沒有有形損耗,僅有無形損耗系統軟體產品的維護,一是由於系統軟體自身的復雜性,特別是為了對運行中新發現的隱錯進行改正性維護;二是由於系統軟體對其硬、軟體環境有依賴性硬、軟環境改變時,系統軟體要進行適應性維護;三是由於需求的變化,要求增強系統軟體功能和提高系統軟體性能,系統軟體要進行完美性維護
因此,系統軟體的維護在其生命周期中佔有重要地位
同時,系統軟體的維護過程是一個軟體價值的增值過程
由上述測算方法可知,系統軟體的維護費用,即使不計入完善性維護費用也已相當昂貴
不斷的升級的新版本代替舊版本軟體也是系統軟體價值評估中應予考慮的一個特點
⑹ 買了股票,同花順上顯示成本價和現價,成本價是什麼意思
股票中的成本價是指用戶在購入該只股票時產生的總費用,大陸股市規定是,買入時不收印花稅,只有手續費,然後該總金額除以用戶購入的股票總股數,就是用戶目前看到的成本價,現行規定是買入時,交納手續費,賣出時,交給手續費及印花稅。
成本價是指買入股票之後包括手續費傭金在內的所有費用 股票交易都有手續費,傭金,這是股票的成本,成本價是指買入股票之後包括手續費,傭金在內的所有費用,如果知道了這個價格,我們就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賺錢。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0.1%-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現價格是指股票現在的價格這是一個動態的價格 ,股票價格一直都會發生變動,現價格指的就是股票現在的價格,這是一個動態的價格,每個股票的現價格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因為股票一直都處於波動之中,這個價格也處於變化之中。
拓展資料
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決策 當我們買入股票之後,我們知道我們股票的成本價,同時也知道股票的現價格,根據這兩個價格,我們就知道我們是賺錢還是迎來,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依據。 成本價不會發生變化,股現價會發生變化,兩個價格對我們操作意義重大,很多人都會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決策。
現股價是指股票現在的價格,這個價格是一個動態的價格;兩個價格都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價格作出買賣決策。 不同股票軟體功能不一樣,顯示的數據也不一樣,同花順交易軟體受到很多投資者喜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軟體上面顯示的數據對投資者非常重要,買入成本價和現價對股票投資決策很重要。
我們可以根據買入成本價知道我們什麼價格能夠賺錢,現價格告訴我們現在股票的股價,這是股票未來走勢的一種預期,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現價格知道股票現在盈利還是虧錢,這可以作為我們的操作依據。
⑺ 股票交易軟體裡面的成本價是怎麼回事
股票交易成本價即買入股票的花費與交易手續費之總和。
1.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 。目前由向雙邊徵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徵收。投資者在買賣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債券與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項稅收。
2.證券監管費(俗稱三費):約為成交金額的0.2‰,實際還有尾數,一般省略為0.2‰
3.證券交易經手費:A股,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87‰;B股,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01%;基金,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975%;權證,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45%。
4.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於我國兩家交易所不同的運作方式,上海股票採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託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資者進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深股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成交股票面值(發行面值每股一元,等同於成交股數)的0.06%收取。
5.券商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