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宏觀經濟學 答案 通貨膨脹的成本有哪些
通貨膨脹的成本:
1、菜單成本:大多數企業並不是每天改變其產品的價格。相反,企業往往公布價格,並使用其在幾周、幾月甚至幾年內保持不變。企業不經常改變價格是因為改變價格有成本。調整價格的成本被稱為菜單成本。包括決定新價格的成本、印刷新清單和目錄的成本。
2、鞋底成本:當通貨膨脹高時,通常名義利率上升以補償價格水平的上升。結果,把現金放在口袋裡的成本更高了,因為現金不能賺取任何利息。通貨膨脹的鞋底成本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經歷超級通貨膨脹的經濟中,這種成本就很重要了。
3、稅收扭曲:在現實中,一個經濟的稅率不會對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做出充分調整,這會對經濟中的當事人產生一種成本。通貨膨脹擴大了資本收益的規模,無形中增加了這種收入的稅收負擔。
4、相對價格變動導致的資源配置不當:在通常情況下,市場經濟依靠相對價格配置稀缺資源。市場決定稀缺的生產要素如何在個人與企業中配置。
拓展資料: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
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增長率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與非貨幣政策兩方面。
貨幣政策包括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利率匯率手段調節經濟;非貨幣政策包括間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製造成貸款膨脹,國際貿易中出口順差長期過大、外匯儲備過高,投機壟斷、腐敗浪費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等。所以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實體經濟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物價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隱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定義中的物價上漲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也不是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一般指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內持續普遍的上升過程,或者是說貨幣價值在一定時期內持續的下降過程。
可見,通貨膨脹不是指這種或那種商品及勞務的價格上漲,而是物價總水平的上升。
物價總水平或一般物價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勞務交易價格總額的加權平均數。這個加權平均數,就是價格指數。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一般有三種: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國民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簡單說,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❷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通貨膨脹對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的影響:
1、實際收入水平下降
2、價格上漲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導致福利減少
3、通貨膨脹的收入分配效應:具體表現為:低收入者(擁有較少稟賦者)福利受損,高收入者(擁有較多稟賦者)卻可以獲益;以工資和租金、利息為收入者,在通貨膨脹中會遭受損害;而以利潤為主要收入者,卻可能獲利。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❸ 通貨膨脹會引起哪些社會成本
1、鞋底成本:
高的通貨膨脹率會導致公眾對存款信心的下降,比起儲蓄人們也許更加願意將貨幣置換成其他商品,比如房產或者黃金,以避免實際購買力的降低。
這樣的話,銀行所持有的貨幣減少,銀行持有的貨幣量直接影響著銀行的利潤,所以銀行會提高利率來吸引儲蓄。這樣就導致了名義利率的上升(這個現象叫做費雪效應,前篇已經提到)。
名義利率的上升又減少了實際的貨幣余額,如果人們都減少了所持有的貨幣余額,他們就必然更頻繁的跑去銀行存款取款。
這種因為通貨膨脹造成的貨幣持有量下降而帶來的不方便用術語說就叫做「鞋底成本」,這個詞源於因為常常去銀行所造成的鞋底的磨損。
2、菜單成本:
高通貨膨脹會使企業更頻繁的改變自己的報價,改變物價有時是有成本的,例如,它需要經常印刷並發送新的報價表。由於高通貨膨脹率,微觀經濟資源配置無效率所帶來的成本被稱為「菜單成本」。這個詞源於因為高通脹率時,餐館需要經常的印刷新菜單。
3、稅收扭曲:
通貨膨脹的第三種成本產生於稅法,許多的稅收法則並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通貨膨脹會以法律制定者沒有想到的方式改變個人所得稅負擔。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年初購買了一定量的股票,購入價每股100元,股票一年升值12%,年底你以每股112的價格將股票售出,假設當年的通貨膨脹率同樣為12%,那麼這一筆股票投資並沒有為你賺到錢,你的實際購買力與年初你購進股票時是相同的。
但在這種情況下,稅收法則並沒有考慮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你依然需要為你每股12元的收益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就在無形中加大了民眾的個人所得稅的負擔。
除了這三種顯而易見的通脹成本以外,通貨膨脹還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很難感覺到的成本,這種未能預期到的通脹成本比任何一種可以預期的通脹成本都更加有害。
它在人們中間任意的再分配財富。我們可以通過考察長期貸款來說明這種影響在如何發揮作用。
(3)高通貨膨脹率會給經濟帶來哪些成本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的主要類型:
1、以通貨膨脹的劇烈程度分類
(1)低通貨膨脹
低通貨膨脹(Low Inflation)的特點是,價格上漲緩慢且可以預測。可以將其定義為年通貨膨脹率為1位數的通貨膨脹。此時的物價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人們對貨幣比較信任。
(2)急劇通貨膨脹
當總價格水平(a stander of price 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數或3位數的比率上漲時,即產生了這種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局面一旦形成並穩固下來,便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扭曲。
(3)惡性通貨膨脹
最惡性的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貨幣幾乎無固定價值,物價時刻在增長,其災難性的影響使市場經濟變得一無是處。
2、以引發通貨膨脹的原因分類
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因社會總需求過度增長,超過了社會總供給的增長幅度,導致商品和勞務供給不足、物價持續上漲的通貨膨脹類型,其特點:自發性、誘發性、支持性)。
(1)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又稱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
(2)輸入型通貨膨脹
輸入型通貨膨脹是指由於國外商品或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引起國內物價的持續上漲現象(匯率所致)。
(3)結構型通貨膨脹
結構型通貨膨脹指物價上漲是在總需求並不過多的情況下,而對某些部門的產品需求過多造成部分產品的價格上漲現象。
二、菜單成本例子
假設馬蘭小吃店每年1月印一份新價格菜單並使其價格在一年中其他時間不變。如果沒有通貨膨脹,馬蘭的相對價格——與經濟中其他價格相比的其飯菜價格——將會在一年期間不變。
與此相比,如果通貨膨脹率是每年12%,馬蘭的相對價格每月自動下降1%。在剛剛印了新菜單後一年的前幾個月,餐館的價格相對較高,但在後幾個月相對較低。
而且,通貨膨脹率越高,這種自發的變動越大。因此,由於在一段時期內價格只變動一次,通貨膨脹引起的相對價格的變動就大於沒有通貨膨脹時。
市場經濟依靠相對價格來配置稀缺資源。消費者通過比較各種物品與勞務的質量與價格決定購買什麼。通過這些決策,他們決定了稀缺的生產要素如何在個人與企業中配置。
當通貨膨脹扭曲了相對價格時,消費者的決策也被扭曲了,市場也就不能把資源配置到其最好的用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