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位成本是什麼意思啊
我覺得應該這么解釋會比較清楚,
固定成本,就是不管你生產多少都要付出的費用,不受業務量的影響,比如設備的折舊,每個月需要計提1000,就算這個月不生產也要計提這么多,這是固定成本,也可理解為間接成本。
變動成本,比如材料費,人工費,水電費等,產量越多,費用越多,
固定成本加變動成本,除以產品總量,就是單位成本。
『貳』 生產企業的單位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其他支出。
(4)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一般包括: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生產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設計制圖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季節費,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費以及其他製造費用,包括廢品損失。
產品成本項目一般是指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的項目,是對產品成本構成內容所作的分類。設置成本項目可以反映產品成本的構成情況,滿足成本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有利於了解企業生產費用的經濟用途,便於企業分析和考核產品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
將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為成本項目,便於反映產品成本的構成,可以考核各項費用定額或計劃執行情況,查明費用節約或超支的原因,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業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叄』 原材料的單位成本是什麼購進原材料時從供貨方取得的發票上列明的原材料的單價 為什麼是錯的
1.購入的存貨,其實際成本包括下列各項: (1)買價。指進貨發票所註明的貨款金額。 (2)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5)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6)其他費用。
不僅僅是發票上的單價。
除此之外,還要看你們公司存貨核算採用什麼方法了
(一)實際成本法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的,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采購業務不多的企業(主要指未採用電子計算機處理日常核算業務的企業,下同)。由於各種存貨是分次購入或分批生產形成的,所以同一項目的存貨,其單價或單位成本往往不同。要核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就要選擇一定的計量方法,只有正確地計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進而正確地確定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領用或發出存貨,按照實際成本核算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確定其實際成本。這五種方法都有自身的特點,企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存貨的日常核算,對批發商品來說,一般應採用進價計算。各批進價不同時,售出或發出的商品進價,也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方法中選用一種進行核算。
(二)計劃成本法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方法的,一般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如大中型企業中的各種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自製半成品、產成品品種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別核算其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的,也可採用計劃成本核算。 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企業,其基本方法簡介如下:
1.企業應先制定各種原材料的計劃成本目錄。規定原材料的分類、各種原材料的名稱、規格、編號、計量單位和計劃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在年度內一般不作調整。
2.平時收到原材料時,應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出收入原材料的計劃成本填入收料單內,並將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作為"材料成本差異"分類登記。
3.平時領用、發出的原材料,都按計劃成本計算,月份終了再將本月發出原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進行分攤,隨同本月發出原材料的計劃成本記入有關賬戶,將發出原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必須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異率計算外,都應使用當月的實際差異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與本月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任意變動。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對存貨日常核算採用何種方法,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但要遵守前後一致的原則。在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時,對於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以及在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時,對於成本差異手分攤方法,一經確定之後一般不應變更。
『肆』 什麼叫做單位成本
1)總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三大塊;2)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中的加班費,基本是屬於變動成本;3)製造費用一般包括:生產管理人員工資、設備折舊、房租水電等,多為固定成本,這部分成本是隨著產量的增大而單位成本逐漸變小的;4)綜上所述,單位成本中即包括了變動成本,也包括了固定成本的分攤。
『伍』 計算材料采購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1、運雜費 分配率 =運雜費總額/(A材料重量+B材料重量)*100%= 6000/(80000+40000)*100% = 5%
A材料分擔運雜費 =A材料重量*運雜費 分配率 =80000*5% = 4000元
B材料分擔運雜費 =B材料重量*運雜費 分配率 =40000*5% = 2000元
2、
A材料的 采購成本 =買價+運雜費 =320000+4000 =324000元
A材料的 單位成本=A材料的 采購成本/數量 =324000/80000 =4.05元/千克
3、
B材料的 采購成本 =買價+運雜費 =80000+2000 =82000元
B材料的 單位成本=B材料的 采購成本/數量 =82000/40000 =2.05元/千克
『陸』 什麼是采購材料的采購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簡單來說,采購總成本指的是采購所支付的所有價款.
單位成本=采購總成本/數量(采購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