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存貨初始成本怎麼計算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存貨初始成本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 2023-10-03 19:33:53

⑴ 存貨的初始入賬成本如何計量

存貨是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和其他歸屬於存貨成本的費用,比如采購途中所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發生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

⑵ 管理會計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貨怎麼計算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把一定期間內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成本都歸納到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中去。所以這種方法也稱為「歸納(或吸收)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受產量的直接影響,產量越大,單位產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但該法不利於成本管理和企業的短期決策。

銷售成本

加權平均

本月出庫單價 =(本月入庫成本金額+上月庫存金額)/(本月入庫數量+上月庫存數量)

本月銷售成本=本月出庫單價*本月銷售數量

如:本月初庫存100件A產品,成本為10元,本月入庫的A產品有2批,如下:

1、10日,入庫的A產品200件,成本為12元;

2、20日,入庫的A產品150件,成本為9元

本月銷售A300件,月末轉成本應為:

本月A產品單位成本=(100*10+200*12+150*9)/(100+200+150)=10.556元

銷售成本=300*10.556=3166.8元

本月結存=(100*10+200*12+150*9)-3166.8=1583.2元

⑶ 期初存貨成本怎麼算

問題一:請問這個期初存貨成本怎麼算 20分 雖然我是讀金融的 雖然我正在讀會計 雖然我有想過考會計證 但是 事實就是這么不如願 不好意思 我不會啦

問題二:指山攔管理會計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貨怎麼計算?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把一定期間內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唯搜成本都歸納到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中去。所以這種方法也稱為「歸納(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受產量的直接影響,產量越大,單位產品成本越低,能 *** 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但該法不利於成本管理和企業的短期決策。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

問題三:管理會計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貨怎麼計算?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網校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app客戶端等平唯胡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問題四: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本期發出(或銷售)成本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本期發出(或銷售)成本 這句話是對的。
這樣可能你更好理解: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飢成本-本期發出(或銷售)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問題五:期初賬面庫存怎麼算 1.庫存在賬面上是這么做的:
首先,有一個上期結轉的庫存,包括庫存明細項目名稱、數量、單位、金額。由於存貨類別不同,計量單位也不盡相同,有可能有米、條、公斤、噸、台、套等等。
其次,本期入庫,按實際采購或生產的入庫單數量入賬,按采購成本或核算出來的產成品生產成本金額入賬。
2.永續盤存法下:
本期減少數,按本期領料單及其他出庫單等登記的出庫數量入賬。單價如果採用一次加權平均法(常用方法),採用(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入庫金額)/(期初結存數量+本期入庫數量)計算單價(1)後,用減少數量*單價算出減少金額
賬面期末庫存數量=期初庫存數量+本期入庫數量-本期減少數量
盤點後,賬面期末庫存數量與實際盤存數量乘以上述計算的加權平均單價後,先轉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再做調整。
將賬面與實盤差異轉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後:期末庫存數量=實際盤存數量;期末庫存金額大致等於期末庫存數量*(1)中計算出來的單價(實際入賬用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入庫金額-本期減少金額計算,因為可能會有尾差)。
3.實地盤存制下:
先盤存,後做本期減少的賬務處理
本期減少數量=期初庫存數量+本期入庫數量-期末庫存數量
本期減少金額=期初庫存金額+本期入庫金額-期末庫存金額
期末庫存金額=期末庫存數量*(1)中計算出來的單價
賬務處理根據實際業務發生內容做穿。
一般為:
銷售成本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生產成本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等等。

問題六:期末存貨計價和期初存貨計價是什麼意思 這是由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引起。
存貨計價方法常用的有
(一)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這一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
(二)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假定後收進的存貨先發出,按最近收進存貨的單位成本計算確定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的一種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月末存貨通常是按較早成本確定,而發出存貨的成本則按最近一次的單位成本計算,如果發出存貨數量超過最近一次收進存貨的數量,超過部分要依次按上一次進貨的單位成本計算。
(三)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又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本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企業採取不同的存貨耿價方法,直接影響期末存貨計價和期初存貨計價的高低。
期末存貨計價如果過低 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減少,可以這樣理解:期末存貨計價如果過低,說明發出的存貨價值過高,而發出存貨的價值直接記入了主營業務成本,成本記高了,當期的收入就減少了。(此處指利潤減少了)。發出存貨的價值是過高地發出還是過低地發出由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決定。

問題七:期末存貨成本的計算方式?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加入CMA的學習是時代發展對財務要求的現實需要
眾所周知,在財會領域,證書是必不可少的,而對於財務人士來說學習CMA正當其時,適應市場需求,大大提高就業競爭力。
擁有了CMA證書,就擁有了打開輝煌職業發展之門的金鑰匙。CMA在中國的影響力也在不斷發展,中國大陸CMA證書持有者在摩托羅拉、GE、百事、NIKE等世界500強企業擔任財務及管理高層,年薪達到80萬之多。

問題八: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等於期初存貨成本加本期生產成本減期末存貨成本。那麼期初和期末的存貨成本怎麼算 這個問題問的很搞笑 期初和期末的成本題目如果不告訴你 按上面的公式你是做不出已售產品成本的

問題九:管理會計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貨怎麼計算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問題十:會計科目里的期初庫存是什麼意思? 期初庫存就是在一個庫存會計時期開始時,可供使用或出售的存貨(如:貨品、物資或原料)的賬面價值。
相關信息:
根據國家有關流轉稅新老稅制銜接等幾個問題的規定,現就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如下:
關於企業期初存貨已征稅款的處理
我部(93)財會明電傳10號「關於增值稅會計處理的補充通知」,已要求企業將期初用於增值稅應稅項目的各類存貨余額中伐支付的、按規定計算應予抵扣銷項稅額的期初進項稅額,轉入「待攤費用――期初進項稅額」科目。這部分數額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處理:
1.按照規定,企業1993年12月31日賬面「待扣稅金」科目的余額可以轉作1994年的進項稅額繼續予以抵扣。企業應將已轉入「待攤費用――期初進項稅額」科目按規定可予以抵扣的部分,轉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小規模企業應轉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小規模企業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待攤費用――期初進項稅額」科目。
2.對於企業其他已轉入「待攤費用――期初進項稅額」科目的數額,待國家有明文規定可以抵扣時,再將按規定計算可以抵扣的部分,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待攤費用――期初進項稅額」科目。
關於庫存汽油、柴油補交消費稅的處理
1.經營汽油、柴油的企業,對其1993年12月31日庫存及在途汽油、柴油補交消費稅的,補交的消費稅應計入年初庫存及在途的商品成本中,借記「庫存商品」、「商品采購」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
企業在1993年12月31日前已向購買者收取貨款、定金等尚未作銷售的,按規定應補交的消費稅,比照上述規定辦理。
2.凡1993年12月31日以前已作銷售處理,按規定應由銷貨方補交消費稅的,補交的消費稅作為對購貨方的應收款處理,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購貨方應將補付銷貨方的消費稅計入商品存貨成本。
3.委託代銷的汽油、柴油,由受託方代補消費稅,受託方補交的消費稅,借記「受託代銷商品」科目,貸記「代銷商品款」科目;同時,借記「應付賬款」等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委託方應將代補的消費稅計入該部分汽油、柴油的成本,借記「庫存商品――委託代銷商品」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等科目。
4.企業交納消費稅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⑷ 怎樣計算存貨的成本

毛利率法計算存貨成本方法如下: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毛利率*銷售收入。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當月購貨成本-銷售成本
毛利率的定義:
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桐猜謹-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局基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兆困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⑸ 企業存貨成本計算方法有哪些


企業發生的存貨成本是指企業為存貨所發生的一切費用支出,比如采購成本、存儲成本等。對於存貨成本,應如何計算?
存貨成本計算方法
1.實際成本法: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的,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采購業務不多的企業。
2.計劃成本法: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方法的,一般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碼頃繁的企業。如大中型企業中的各種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存貨成本是遲如陸企業取得存貨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成本的合計,一般包括存貨的買價、運費、裝卸費、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不能抵扣的進項稅等。《企業會計制度 》第二章第二十條第1款規定:購入的存貨,按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以及其他費用,作為實際成本。
存貨成本和存貨賬面價值區別
存貨成本指的是存貨初始入賬的價值,存貨賬面價值指的是存貨賬面余額減去存貨跌價准備後的余額。
存貨計價方法
存貨計價方法是一種企業會計賬務處理方法。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是制訂企業會計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存貨計價方法一共有3種,分別是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以及移動加權平均法。
存貨的定義
存貨指的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代銷橡胡商品、委託加工物資等。

⑹ 存貨成本計算方法

存貨取得成本計算公式: 存貨取得成本包括訂單成本和取得成本。 訂單成本=固定訂單成本+年訂單數×每單可變成本=固定訂單成本+年庫存需求÷每單訂單訂貨量×每單可變成本 購置成本=年需求×單價
拓展資料:成本核算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概念:或稱移動平均是指接收貨物的成本加上原存貨的成本除以接收貨物的數量加上原存貨的數量來計算加權單價,而採用發貨存貨的計價方法。特點:它的優點是允許管理人員及時跟蹤庫存余額,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和發放和持有的庫存成本是客觀的。缺點是平均單價需要每次收貨計算一次,計算工作量較大,不適用於收貨頻繁的企業。 適用范圍:是實際工作中使用最廣泛的成本核算方法。
單項計價法 概念:又稱個體鑒定法、具體鑒定法、批量實際鑒定法。該方法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與實物流一致,根據各種存貨確定每批存貨的采購批次或生產批次和期末存貨,並根據采購或生產時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出每批出外庫存和期末庫存的成本。 特點:使用這種方法是合理和准確計算即將離任的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但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確定外向的批次庫存和剩餘庫存批次為了確定收入,所以實際操作的工作負載很重,困難。 適用范圍:適用於易於識別、存貨種類不多、單位成本高的存貨計價,如房地產、船舶、飛機、重型設備、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全月加權平均法 概念:加權平均法是指通過剔除當月收到的總成本和當月的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確定存貨的交貨成本和存貨成本。 特點:該方法僅在月末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平均單價是在市場價格漲跌時計算的,庫存成本的分配更加均衡。但這種方法通常不能從賬上提供已發行和已關閉存貨的單價和金額,不利於加強存貨管理。 適用范圍:適用於每一時期存貨成本變動不大。

⑺ 存貨成本計算公式

存貨成本計算公式是采購成本+訂貨成本+缺貨成本+存儲成本。
存貨成本的構成從理論上講,存貨的成本應該包括從購入到使商品處於可供銷售的地點和狀態的一切直接和間接的支出。它包括:
(1)商品購買時的發票價格(價目表價格扣除商業折扣)減去購貨折扣;
(2)商品在運輸中由買方負擔的運費、保險費、稅款支出和在途正常損耗等;
(3)處理費用,例如對運輸中弄皺的衣服重新加以燙平的費用。
在企業中,為了方便,同一種存貨往往堆放在一起,並不問它們究竟是何時從何地購入的。而實際上在現實世界中,價格是千變萬化的,不同批次購入的同種存貨購價各不相同的情況經常發生,於是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個問題:企業在計算發出貨品或期末存貨的單價時,究竟以什麼樣的價格為基礎呢,通常有四種方法來確定發出貨品的成本,分別叫具體辨認、先進先出、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它們都是企業經常採用的方法,各有優劣和使用條件。

⑻ 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公式

庫存金額計算公式如下:

庫存金額=(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 + 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 + 本期購入商品售價)* 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 本期商品銷售收入 * 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銷售收入 -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 + 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 -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是比較均衡的,因此,也可以採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對於從事商業零售業務的企業(如超市、百貨公司等),由於經營的商品種類、品種、規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價格標價,採用其他成本計算結轉方法均較困難,因此廣泛用這一方法。

(8)存貨初始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庫存金額的作用:

1、聚斂功能

一般賬戶引導眾多分散的小額資金匯聚成為可以投入社會再生產的資金集合功能。在這里,股票市場起著資金 「蓄水池」的作用。

2、配置功能

資源的配置,一般賬戶通過將資源從低效率利用的部門轉移到高效率的部門,從而使一個社會的經濟資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實現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調節功能

個人賬戶對宏觀經濟的調節作用。股票市場一邊連著儲蓄者,另一邊連著投資者,股票市場的運行機制通過對儲蓄者和投資者的影響而發揮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庫存商品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