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重置成本計量必須考慮什麼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重置成本計量必須考慮什麼

發布時間: 2023-10-07 13:50:51

Ⅰ 重置成本應包含哪些要素

重置成本=建設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投資利息+銷售稅費+開發利潤
會計計量是為了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相關金額。計量屬性是指所予計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如桌子的長度、鐵礦的重量、樓房的高度等。從會計角度,計量屬性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

Ⅱ 重置成本是什麼意思啊

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一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價值法、物價指數法。
重置成本是指資產按照現在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是一種現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資產取得當時是一致的。之後,由於物價的變動,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就可能需要用較多的或較少的交換價格才能獲得。因此,重置成本表示當時取得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需要的交換價格。這種交換價格應該是從企業資產或勞務市場獲得的成本價格,而不是從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通常出售其資產或勞務的市場中的銷售價格。
重置成本是現在時點的成本,它強調站在企業主體角度,以投入到某項資產上的價值作為重置成本。在實務中,重置成本多應用於盤盈固定資產的計量等。例如,企業在年末財產清查中,發現全新的未入賬的設備一台,其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為40 000元。則企業對這台設備按重置成本計價為40 000元。
成本法亦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資產繼續使用的前提下,從估計的更新或重置資產的現時成本中減去應計損耗而求及的一個價值指標的方法。
重置成本法是資產評估的一種准則,就是選用一種價格指數,比如CPI,將資產購置年份時的價值換算為當前的價值,或者更好的辦法是分別調整每一項資產以反映各項資產真正的當前重置成本,這樣同時反映通貨膨脹和過時貶值這兩個因素。重置成本法的最大不足是它忽略了組織資本。依據重置成本評估,無論各項資產的重置成本測定得多麼完美,也會忽略這樣一種追加的協調價值。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是現在時點的成本,它強調站在企業主體角度,以投入到某項資產上的價值作為重置成本。在實務中,重置成本多用於盤盈固定資產的計量等。例如,企業在年末財產清查中,發現全新的未入賬設備一台,其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為3萬元,則企業對這台設備按重置成本計價為3萬元。

Ⅲ 重置成本是什麼 能否舉例說明

1、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採用重置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一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價值法、物價指數法。

2、重置成本示例可參考《駁船重置成本計算案例》,篇幅較長,難以贅述。

重置成本計算公式:被評估資產的價值=重置成本-累積應計損耗=重置成本-有形損耗-無形損耗(功能性損耗+經濟性損耗)。

(3)重置成本計量必須考慮什麼擴展閱讀:

重置成本的優點:

1、重置成本表示企業現在獲得該資產或勞務所須支付的數額。客觀上它是現行投入價值的最佳計量。用它與現行收入配比計算利潤富有意義。

2、以現行重置成本與現行收入相配比,可以將資產持有損益與營業損益區分開來,提供有意義的會計信息。

3、如果要持續取得這種資產,現行重置成本就表示資產對企業的價值。

4、以各項資產現行重置成本相加的總額,比以不同時期所發生的歷史成本相加的總數更富有意義。

Ⅳ 會計計量屬性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又稱現行成本(Current Cost)或現時投入成本(Current Input Cost)。它通常表示在本期重置或重建(Reprocing)持有資產的一種計量屬性。實際上,它往往有不同的涵義:
(1)重新購置同類新資產的市場價格;
(2)重新購置同類新資產的市場價格扣減持有資產已使用年限的累計折舊;
(3)重新購置具有相同生產能力的資產的市價;
(4)重新購置或製造同類資產的成本;
(5)重新生產或製造同類資產的成本扣減持有資產的累計折舊
除非在原始交易時日,現行成本與歷史成本代表相等的數量。否則,兩者代表不同的數量。即使價格不變,中春資產的重置成本也不完全等於其歷史成本。其原因:一是對資產的預期和供求關系可能發生變動:二是由於技術進步和生產成本變動,它們都可能造成重置成本和歷史成本必然代表不同的數量。這首先將給期間經營利潤的確定帶來問題。經營利潤來自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以歷史成本計算的費用,將低於為補償或重置已消耗資源的成本,所確定的經營利潤難免出現高估,甚至造成虛盈實虧的現象,影響企業的再生產能力。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就是按照購置或購置相同或相似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進行計量,賣睜耐在資產評估工作中,大都採用重置成本的方法,因為它可以體現資產的現時價值,接近市場公允的價值。重置成本計量屬性能避免價格變動的虛計收益,反映真實財務狀況,客觀評價企業的管理業績。主要用於高通貨膨脹時期的會計計量,同時也用於相關資產的後續計量上。IASB和FASB中都有基於重置成本計量屬性的反映物價變動的准則,如IAS15《反映物價變動影響的信息》和SFAS89《財務報告和早源物價變動》。而對資產後續計量上,IASB以及英美等准則中都允許對廠房、不動產、設備、無形資產和長期投資等以資產的重置成本和重估價進行初始確認後的計量,資產負債表也允許以這些資產重估後的金額計價。 重置成本的優點主要表現在:第一,避免在物價上漲時虛計利潤;第二,重置成本為現時信息,而不是過去的歷史信息,增強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第三,將重置成本與現行收入相配比,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可增強期間收入與費用相配比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第四,便於區分企業的經營收益和持產利得,有助於正確評價管理當局的業績。
重置成本法的缺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含義不明確,由於條件因素影響,事實上難以存在與原有資產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第二,確定較為困難,在計算上缺乏足夠可信的證據,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第三,若將「持有利得」反映於財務報表,仍不能保證己耗生產能力,得到補償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