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基準是什麼概念,是否理解 1.等於BVC(完工預算) 2.等於EVC(完工估算)
我他媽找了好多資料終於弄懂了。首先你的縮寫都錯了。完工預算是BAC- budget at completion,完工估算是EAC-estimate at completion。
我理解,成本基準就是BAC。雖然沒有任何官方教材直接描述這一事實。
成本基準cost baseline是經過批準的按時間段分配的項目預算,不包括管理儲備
完工預算BAC是項目的 "總計劃價值" (總的Planned Value),也就是 總的 為計劃工作分配的經批準的預算,不包括管理儲備。
從概念上可以看出成本基準和BAC是一回事兒。
另外,有例題可以證明:
The original cost baseline for a project is $600,000. There is a management reserve of $50,000. The project manager finds it necessary to use $20,000 of the management reserve. The value for Budget at completion, BAC is now:
Answer is given as $620,000
由題目看出,CostBaseline和BAC就是一個概念。因為在題目中可以互換 。
成本基準是project management plan中的一部分,是很早就估算出來的成本。完工預算BAC同樣,概念上理解也是早期估算出來的總成本。
而EAC完工估算,是後期隨著工作進行,按照實際進度,對未來做出的成本估算,可以看成是一個修訂版的預算。比如說,工作完成了一半,經理拿著已經開銷的賬單一看,完成項目估計實際要花的錢 比計劃要花的錢多。這個估計實際要花的錢數,就是EAC;這個計劃要花的錢,就是BAC。成本基準是拿來作比較用的。在這個情況下,這個計劃要畫的錢(BAC),就是拿來跟實際要花的錢(EAC)作比較的,所以也就是成本基準(Cost Baseline)。
總結來說,我個人理解是,總計劃價值Total Planned Value(PV)=BAC=Cost Baseline=Total Budget-Management Reserve=如果項目使用掙值管理,則也等於績效測量基準performance measurement baseline (PMB)。
另外說,這個績效測量基準PMB也是很含糊不清,因為書里的定義是一個成本,范圍,進度基準的綜合體。所以理論上來說,成本基準是小於績效測量基準的。不是很懂。希望拋磚引玉,有大神來幫忙。
這是我個人的理解。真的比較繞,因為PMBOKGuid中沒有明寫。
② 成本管理主要內容是什麼
項目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確保在批準的預算內完成項目。主要關心項目本身的成本,也需要考慮產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項目建設期的建設成本、產品運營期的運營和維護成本、產品報廢時的處置成本等。
項目成本管理必須同時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項目的每項工作需要多少成本;二是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的每個階段(周、月、季)需要多少成本。根據這兩者計算出來的項目總成本應該是相等的。
下面是進行項目成本管理的具體流程:
1.規劃成本管理
我們需要先編制一份用來指導後續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本管理計劃。主要內容包括:
① 測量單位。可以是貨幣單位,也可以是非貨幣單位。
② 精確程度。如精確到元、十元、百元或是千元。
③ 控制臨界值。即允許出現的最大成本偏差,一旦突破控制臨界值,就要採取措施,控制臨界值應該隨著項目進展越來越小。
④ 績效測量規劃。主要是做掙值管理規則。
⑤ 報告格式。將來要編制的各種成本管理報告格式、內容、報送時間等。
⑥ 其他細節。如何處理匯率變動,如何記錄成本開支等。
2.估算成本
在項目早期,我們需要大致估算一下整個項目將要花多少成本,到了項目規劃階段的中期,工作分解結構和進度計劃的初稿編制出來後,我們就可以對工作包和各種活動的成本進行估算。
估算成本的方法一般都有:類比估算、自下而上估算、參數估算、三點估算、備選方案分析、儲備分析等。
在成本估算中,需要包括所有成本的種類,如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以及應急儲備等。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儲備只應包含在整個項目的成本估算中,而不包括在活動或工作包的成本估算中。
3.制定預算
制定預算的過程就是把各活動和工作包的成本逐層向上匯報,最終得到項目成本基準,再增加一定的管理儲備,得到項目預算。
4.控製成本
控製成本的過程就是將實際成本績效與計劃要求做比較,發現、記錄並分析成本偏差,對未來的成本績效做出預測,並提出變更請求。一般來說,控製成本的過程和控制進度的過程是整合在一起開展的,藉助掙值管理方法來實現。
③ 基本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生產成本,是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製造費用,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是直接生產成本,而製造費用屬於間接生產成本。
原材料是指生產某種產品的基本原料。它是用於生產過程起點的產品。原材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自然形態下的森林產品、礦產品與海洋產品,如鐵礦石原油等。一類是農產品,如糧、棉、油、煙草等。
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狹義的薪酬指貨幣和可以轉化為貨幣的報酬。
輔助材料也稱為消耗品,是維持企業經營活動所必需的產品,但其本身並不能轉化為實體產品的一部分。如催化劑、染料、潤滑油、照明設備、包裝材料等。輔助材料是工業生產中的日用品,具有價格低、使用時間短、需要經常購買等特點。
④ 「成本基準」是什麼意思,成本基準計劃是怎麼回事,在項目管理中有何應用
成本基準包括所有經批準的預算,包括應急儲備,但不包括管理儲備。在項目管理的成本管理中用以度量成本績效
⑤ 成本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成本內容包括:
(一)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能構成產品實體或者有助於產品形成的各種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不包括受託加工所收到的原材料、零配件以及生產中一般耗用的物料)。
(二)直接人工
直接工資是指直接從事產品製造的生產工人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工資性質的獎金、津貼、勞保福利費用及各種補貼。不包括不直接從事產品製造的其他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在車間或工廠管理部門、銷售部門工作的職工工資。
(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工資及工資附加費、折舊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勞動保護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停工損失以及其他不能直接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費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