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價值比實際價值高怎麼調賬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成本價值比實際價值高怎麼調賬

發布時間: 2023-10-11 19:05:42

Ⅰ 企業成本太高怎麼調整

企業成本太高怎麼調整

企業成本太高怎麼調整,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是自己的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有的問題還不知道解決方法或者說是為什麼,那麼大家都知道企業成本太高怎麼調整嗎。

企業成本太高怎麼調整1

合理避 稅 方 法

方法/步驟1:

轉移股利收入,掛往來賬

投資企業收到被投資企業發放的股利,應作為投資收益下賬。有的企業為了截留分得的股利,將股利不作投資收益處理,而計入其他「應付賬款」。

如:1993年1月1日,A公司購入B公司面值為100元的普通股15000股,另支付手續費8000元。年終收到分得的股利65000元。A公司將取得的股利直接掛入「其他應付款」中以備以後挪用。

方法/步驟2:

轉移罰沒收入,不作利潤處理

企業在經濟交往中,收取的賠款、罰金、滯納金等各種罰沒收入均應計入「營業外收入」賬戶,有的企業為了將罰沒收入挪作他用,便虛掛往來賬戶。

如:企業向不履行合約單位收取罰沒收入8萬元,本應計入「營業外收入」,但企業卻虛掛往來記入「其他應付款」。

方法/步驟3:

虛列收入,調整利潤

企業財務人員受上級領導指示,對已實現的收入不按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賬務處理。企業領導人為了私利,授意會計人員虛增利潤,造成企業虛盈實虧;有的企業謀求團體利益,虛增、虛減、轉移或截留利潤;有些效益較好的企業為了偷逃稅款,對已實現的收入不作銷售處理:一是虛掛往來;二是不入賬或跨期入賬,既逃交了稅金,又達到隱匿利潤的目的。

如:某企業領導對市場看好,產品暢銷,效益較好。企業領導為了控制利潤增長幅度,指使財務人員將本年300萬銷售收入不入賬,500萬銷售收入虛掛往來。使企業利潤虛減了200萬元(令相應的銷售成本計600萬元),從而偷漏了所得稅和增值稅。

方法/步驟4:

出售股票收益,用於職工福利

出售股票取得的高於股票賬面價值的數額,應作為投資收益處理。有的企業為了彌補職工福利費的不足,便轉作職工福利費,以致於將出售股票收益予以截留。

如:某企業由於職工醫療費和其他福利費支出數額較大,企業有一種潛在的困難,故企業領導者授意財務人員,將出售股票收益20萬元,直接記入了「其他應付款」賬戶,然後「其他應付款」賬戶轉入「應付福利費」賬戶,而不通過「投資收益」來處理。這樣企業既虛減了利潤,同時又逃交了應交納的所得稅。

方法/步驟5:

截留聯營利潤,發放職工獎金

企業私心過重,與聯營單位協商後,將從聯營單位應分得的`利潤隱匿在聯營單位。同時授意聯營單位將聯營利潤由「應付賬戶」直接轉入「其他應付款」賬戶。以後,該投資單位根據需要將應分得的聯營利潤直接從聯營單位提現,放入「小金庫」以備用於職工超稅定額的工資及獎金。

方法/步驟6:

隱藏聯營投資利潤,直接轉入聯營投資

現行制度規定,聯營投資利潤實行「先分後稅」的原則,對外投資的企業分得聯營利潤後,應作為投資收益下賬,依法交納所得稅。但有的企業為了偷逃所得稅,將應從聯營單位分得的聯營利潤,直接作增加聯營投資的處理,而不作投資收益入賬。

如:某企業為了偷逃所得稅,將從聯營企業分得的利潤,直接追加了投資。雙方協定,該企業從聯營企業分得的聯營利潤直接從聯營企業的「應付利潤」轉作聯營投資,即:借記:應付利潤,貸:實收資本。

方法/步驟7:

轉移營業收入,計入營業外收入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而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取得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聯系的各種收入。營業外收入不屬經營性收入,不交納銷售稅金。而經營收入卻應交納銷項稅金。有的企業為了少交稅金,故意將營業收入轉入營業外收入進行核算。 如:某企業銷售一批貨物,售價200萬元,成本120萬元。雙方結算後,企業本應作為收入入賬,同時期末結轉產品銷售成本,並按規定交納產品的銷項稅金及附加。但企業為了少交稅金直接將收入200萬元轉入了營業外收入核算。同時結轉成本時,沖減了「營業外收入」。結果使得企業少計交增值稅80000元(令進項稅為210598元),少計交城建稅5600元,少計交教育費及其附加2400元,對企業利潤影響額為712000元,對應交的所得稅影響額為(2000,000-1200000-80000-5600-2400)=234960(元)。

企業成本太高怎麼調整2

01提高設備的利用程度

合理組織安排生產,避免設備忙閑不均;加強設備的維修保養,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合理安排班次,增加設備實際工作時間,實行專業化協作等等,這樣可以減少單位產品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02優化工作流程

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最終產品或服務為止,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等物資費用的定額;嚴格健全計量、檢驗和物資收發領退制度;健全產品、產量、品種、質量、原材料消耗、工時考勤和設備使用等原始記錄為財務統計部門提供有效、系統、准確的信息。

03減少庫存

庫存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它不僅佔用空間、佔用資金,而且產生搬運和儲存需求,吞食了財務資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方面庫存的腐蝕、變質,會產生浪費;另一方面,技術進步,競爭對手產品的改進,產品將產生一夜之間變成廢品的可能性。降低庫存需要從降低庫存數量,降低庫存從單位價格方面著手。因此,應正確計算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把存貨量和庫存金額控制在最佳的范圍之內。

04控制人員成本

精減人員、合理定崗定編,控制勞動力的投入、精減人員、合理定崗定編是加強用人管理的基礎,也是節約勞動、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礎工作。

05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進行全面提高企業素質,將責任落實到部門或個人,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加強組織激勵,加強個人激勵,實行獎懲兌現,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06控制質量成本

要打破提高質量增加成本,降低成本損害質量的舊觀念,改進質量,事實上會帶動成本的降低。改進質量成本,要加強工作過程中的質量,才能減少廢品損失、減少工作、減少返工時間、減少資源耗用,因而才能降低運營總成本

傳統意義上人們認為只有材料的報廢、退貨、廢棄才是浪費。現在,浪費是指一切不增值的活動, 包括時間、成本等的浪費。現在很多企業將生產過程信息化,通過降低非增值時間,在每一方面都做到精簡,既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的同時,又能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才是生產成本控制管理的正確方法

Ⅱ 如何解決實際發生費用與記賬費用不一致的問題

沖銷重做是不對的,他這個是用其他發票沖帳,在真實的業務中,每家公司會發生。在FI中必需如發票的情況反映。但從管理層面上來說,我們要知道真實發生的情況,這筆錢倒底是用在什麼地方干什麼去了。所以用分攤可以解決,在CO報表中來反應。而且對應科目有隨機性,這次用的士費當運費沖抵,下次可能用電信費當運費沖低。無法重復的。

Ⅲ 暫估入賬,暫估比實際成本多,如何處理

1、首先將商品暫估入庫

如果有以往同類商品進貨價格,則暫估價值取該價格(不含增值稅);如果沒有以往價格且無法較准確估計,可以按照售價(不含增值稅)減去平均毛利率推算進貨價格(不含增值稅)

借庫存商品xxxx

貸應付賬款xxxx

2、1月末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xxxx

貸庫存商品xxxx

同時確認營業收入(開增值稅發票)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進貨增值稅發票來了以後

紅字沖暫估

借庫存商品-xxxx

貸應付賬款-xxxx

借主營業務成本-xxxx

貸庫存商品-xxxx

按實際價值重新記賬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辯帶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尤其注意,第1項暫估時,因為未取得增值稅進貨票,不能計增值稅進項稅,不能進行增值稅抵扣。只能等取得進貨票時才能計進項稅。

(3)成本價值比實際價值高怎麼調賬擴展閱讀

假設我有A產品1月庫存1個,總價10元,要賣2個,我暫估入庫1個,總價10元(暫估分錄借庫存商品10,貸應付賬款10),賣了之後結轉成本20元。等我真正進貨時,假設進2個,攜耐蘆總價22元,我應該紅沖暫估分錄後,還要做什麼分錄嗎?用多結轉成本1元嗎?即借主營業務成本1,貸庫存商品1,我在庫存表上怎麼反映呢?

購進暫估入庫時,借畝蘆:庫存商品——暫估10

貸:應付賬款10

等到發票來時:紅沖上一筆,借:應付賬款10

貸:庫存商品——暫估10

按發票實際金額做,借:庫存商品22

貸:應付賬款22

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10+11=21

貸:庫存商品21

Ⅳ 我是一個剛入崗位的會計新手,現在是我的費用成本大於我收到的現金資金,麻煩各位幫忙,怎麼來調賬呢,

費用成本大於我收到的現金資金,怎麼來調賬呢?

這要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幾種情況:

1)本月銷售貨款回收的少,或說有許多賒銷,計入了「應收賬款」。這種情況屬於正常,應收(債權)多了,收到的貨幣資金自然就少了。

2)本月有產品廢品或固定資產等資產報廢處理的情況,這樣也會加大成本費用,這種情況也屬於正常,營業外支出多了,營業內的貨幣收入自然不能覆蓋。

3)本月多結轉了成本,費用必須全部結轉,只有成本的結轉應與銷售匹配。這種情況應檢查多結轉了哪些,即沒有售出的不能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把多結轉的轉回。轉回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

借:主營業務成本 (紅字)

貸:庫存商品 (紅字)

4)有錯賬,再計算一遍。

基本是這么幾種情況,你看是哪種,「對號入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