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先進先出法存貨發出成本怎麼算,題目答案與計算過程
發出存貨的成本,按照存貨進貨的時間順序來算。
比如1.1進20件,單價10元,合計200元
1.2進10件,單價15元,合計150元
1.3發出25件,那麼這時發出存貨的成本為:20*10+5*15=275元
㈡ 存貨成本計算方法
存貨取得成本計算公式: 存貨取得成本包括訂單成本和取得成本。 訂單成本=固定訂單成本+年訂單數×每單可變成本=固定訂單成本+年庫存需求÷每單訂單訂貨量×每單可變成本 購置成本=年需求×單價
拓展資料:成本核算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概念:或稱移動平均是指接收貨物的成本加上原存貨的成本除以接收貨物的數量加上原存貨的數量來計算加權單價,而採用發貨存貨的計價方法。特點:它的優點是允許管理人員及時跟蹤庫存余額,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和發放和持有的庫存成本是客觀的。缺點是平均單價需要每次收貨計算一次,計算工作量較大,不適用於收貨頻繁的企業。 適用范圍:是實際工作中使用最廣泛的成本核算方法。
單項計價法 概念:又稱個體鑒定法、具體鑒定法、批量實際鑒定法。該方法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與實物流一致,根據各種存貨確定每批存貨的采購批次或生產批次和期末存貨,並根據采購或生產時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出每批出外庫存和期末庫存的成本。 特點:使用這種方法是合理和准確計算即將離任的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但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確定外向的批次庫存和剩餘庫存批次為了確定收入,所以實際操作的工作負載很重,困難。 適用范圍:適用於易於識別、存貨種類不多、單位成本高的存貨計價,如房地產、船舶、飛機、重型設備、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全月加權平均法 概念:加權平均法是指通過剔除當月收到的總成本和當月的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確定存貨的交貨成本和存貨成本。 特點:該方法僅在月末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平均單價是在市場價格漲跌時計算的,庫存成本的分配更加均衡。但這種方法通常不能從賬上提供已發行和已關閉存貨的單價和金額,不利於加強存貨管理。 適用范圍:適用於每一時期存貨成本變動不大。
㈢ 先進先出法存貨發出成本怎麼算,題目答案與計算過程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來計算存貨成本,因此本月發出的250件里,應該先發出期初材料100件,再發出本期購入材料的150件(期初的材料肯定比本月的先購入),發出成本=100*800+150*900=215000
㈣ 先進先出法如何核算存貨成本的
例如存貨情形如下;
1、1月1日進貨10個每個5元,小計50元。
2、4月1日進貨10個每個6元,小計60元。
3、8月1日進貨10個每個7元,小計70元。
4、12月1日進貨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
假設在12月31日存貨數量為15個,則期末存貨價值為12月納模旁1日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8月1日5個每個7元小計35元,總計存貨價值為115元。
1、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碼納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2、先進先出法以實地盤存制為基礎計算的結果與永續盤存制相同。
3、在先進先出法下,存貨成本是按最近購貨確定的,期末存貨成本比較接近現行的市場價格。
4、當物價上漲時,先進先出法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當物價下跌時,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5、先進先出法的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大。
(4)先進存貨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1、先進先出法的優點:
最大優點:同一個批次下,入庫和出庫的成本價保持不變,因此不會發生因漏錄單據、補錄單據、成本重算等操作造成的成本變化,減小對賬難度。
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品項發出成本,因此在出庫單、調撥單、盤點單上可以隨時看到出庫單價。手工操作較為繁瑣,但依靠系統則可大大降低手工操作量。
2、先進先出法的缺點:
最大缺點:先進先出方式嚴格依賴批次號,因此無法在庫存結零情況下繼續出庫(因為無法在庫內找到批次號)。
當有較多庫存時,如果進貨價格持續上漲,則期末時品項成本接近於市場價格,但是由於出庫的貨品仍然是漲價前的批次,因此導致發出成本偏低,這樣可能會高估企業當期的利潤和庫存品項價值,引起決策偏差。同上,反之,會低估企業品項價值和當期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