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來講,公司的運營成本都包括哪些
運營成本 也稱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一般包括房租、水電、材料、人工……工業企業的經營成本包括銷售成本、銷售稅金、及期間費用等。
㈡ 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稅金有哪些為什麼
一、包括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出口關稅,車輛購置稅,契稅,耕地佔用稅,進口關稅,煙葉稅。
二、具體而言:
1、計入管理費用中的稅金: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
2、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出口關稅。
3、計入資產成本中的稅金:車輛購置稅,契稅,耕地佔用稅,進口關稅,煙葉稅。
4、總體來說只有增值稅是不計入成本費用的,因為增值稅是流轉稅,價外稅。
三、價外稅與價內稅:
很明顯,計入成本費用的是價內稅,不計入成本費用的是價外稅。
(一)價內稅:
1、價內稅是"價外稅"的對稱。包含在產品價格內的流轉稅。它是計劃價格體制下,國家提取企業盈利的一種重要課稅方式。計劃價格訂價的一般原則為:產品價格由價值決定,價值則由產品成本 (C+V)和產品盈利 (M) 構成。其中M又可分解為產品利潤 (M1) 和產品稅金 (M2)。因此,產品稅金不僅是產品價格的合理部分,也是產品價值的有機部分。這種包含產品稅金的價格,通常也稱為含稅價格。
2、價內稅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調節產品利潤水平,且是緩解價格矛盾的重要工具。
3、價內稅是由銷售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就是其銷售款,而稅款由銷售款來承擔並從中扣除。因此,稅款等於銷售款乘以稅率。價外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由於稅款等於銷售款乘以稅率,而這里的銷售款等於貨款(即含稅價格)減去稅款,即不含稅價格,
4、因此,稅款計算公式演變為:稅款=(貨款/(1+稅率))*稅率。
(二)價外稅:
1、凡是稅金作為價格之外附加的稅屬於價外稅。一般認為價外稅比價內稅容易轉嫁。價內稅課征的重點是生產者,價外稅課征的重點是消費者。價外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
2、由於稅款等於銷售款乘以稅率,而這里的銷售款等於貨款(即含稅價格)減去稅款,即不含稅價格,因此,計算公式為:稅款=(貨款/(1+稅率))*稅率。
(三)對比:
1、價內稅是指稅金構成商品價格一部分的稅收存在形式,凡是商品價格中包含應繳流轉稅稅金(不包含流轉稅中的增值稅 ),統稱為價內稅。我國消費者購買零售消費品,一般按消費品標明價格支付貨幣,並不知道消費品已繳稅款有多少。因此,價內稅具有隱蔽、間接、穩定的特點。價內稅反映了商品價格構成的組成部分,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生產出的社會產品,扣除了補償價值以後的國民收入,需要各項社會必要扣除,商品課稅是國家執行這一扣除的有效手段。 我國現行的營業稅和消費稅都是價內稅。
2、價外稅是價內稅的對稱、凡是商品價格中不包含應繳流轉稅稅金,統稱為價外稅。在價外稅條件下,購買貨物人支付的商品市場價格由生產價格和商品稅金兩部分組成。以不含稅價格計征稅款,一般不會產生稅上加稅的重復征稅問題。價外稅具有直觀、透明、中性的特點,有利於納稅人相互監督並了解對國家貢獻的大小。中國現行的增值稅就是價外稅。
價內稅和價外稅是流轉稅從稅款相對於計稅依據而言的,凡是稅款在計稅依據之內包含著的就是價內稅,凡是計稅依據不包括稅款的就是價外稅,目前只有增值稅是價外稅,其他流轉稅都是價內稅。但價內稅和價外稅的計稅依據一般是相同的。但在依據含(增值稅)稅價計算時需要進行還原為不含稅價格進行計算。在還原為不含稅價格就是計算增值稅和消費稅的同一計稅依據。
㈢ 我們是貿易公司,一般納稅人,請問除了增值稅,還要交什麼稅
除了增值稅外,還需要交所得稅、附加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1、所得稅分為企業所得稅和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其他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所得稅徵收方式分為查賬徵收和核定徵收,查賬徵收是在企業的實際利潤基礎上征稅,核定徵收是在企業的實際收入基礎上按照行業的核定利潤率計算核定利潤來征稅(核定利潤=實際收入*核定利潤率)。
2、附加稅
附加稅通常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另外,還會有一些地方性的附加稅,如上海地區有河道費。附加稅是以企業實際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稅額為計稅基礎的。
3、城建稅
城建稅有三擋稅率,企業注冊地址在市區的,稅率為7%;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4、教育費附加
凡繳納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除繳納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單位外,都應當按照該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稅率為3%。
5、企業所得稅
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在利潤的基礎上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稅率通常為25%。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按照稅前利潤的50%作為計稅基礎,並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即實際稅率為10%。
6、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在利潤的基礎上按照個稅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徵收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5%-35%。
7、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在員工工資的基礎上按照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表計算(稅率5%-45%),個稅免徵額3500元。
另注意,貿易公司的成本就是進貨成本,有進價核演算法和售價核演算法兩種計價方法。貿易公司要繳納的稅和普通公司是一樣的,進出口貿易還需要繳納關稅。
㈣ 企業的運營成本一般包括哪些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
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4、製造費用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適當調整。
(4)企業成本除了增值稅還有哪些擴展閱讀
運營成本的控制:
一、采購成本的控制
1、精選供應商,建立戰略級關系
2、設立成本,主導價格管控
3、縮短采購環節,跳過中間環節
4、加強BOM對照,找准降低點
5、提前介入研發,贏得控制時間
二、生產成本的控制
1、提高標准件的比重
2、外包非核心部件
3、採用新材料
4、整合工藝流程
5、提升生產效率
三、企業控制庫存
1、減少不賺錢的產品
2、減少產品的品類
3、將倉庫的面積縮小1/3
4、建立預警機制,減呆防呆
四、營銷成本的控制
1、削減約束性支出
2、策略性支出與業績掛勾
3、採用低成本的推廣策略
4、有效優化客戶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