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核算工程項目成本
在工程項目招投標中,工程成本分為直接、間接兩方面。那麼怎麼核算工程項目成本?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核算方法,供大家參考學習!
工程項目成本的核算方法
最常用的核算方法有會計核算方法、業務核算方法與統計核算方法,三種方法互為補充,各具特點,形成完整的項目成本核算體系。
會計核演算法是以傳統的會計方法為主要的手段,以貨幣為度量單位,會計記賬憑證為依據,對各項資金來源去向進行綜合系統完整地記錄、計算、整理匯總的一種方法。
業務核演算法是對項目中的各項業務的各個程序環節,用各種憑證進行具體核算管理的一種方法。
統計核算是建立在會計核算與業務核算基礎之上的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主要的統計內容有產值指標、物耗指標、質量指標、成本指標等。
表格核演算法主要是建立在內部各項成本核算基礎上,通過項目的各業務部門與核算單位定期採集相關信息、填制相應表格,形成項目成本核算體系的一種方式。
工程項目成本的核算過程
1. 發生成本的確認
進行項目成本核算,首先要對發生的各種成本和費用進行一一確認,確定應該記入項目成本的費用及費用數額
各種消耗紀錄
完成狀況度量
2. 成本的歸集與分配
所謂成本歸集是指在會計制度下,以有序的方式進行成本數據的搜集與匯總的過程;成本分配則是指將歸集的成本分配給成本對象的過程。
項目實施過程中既有直接成本,也存在間接成本,大多數直接成本的核算簡單易行,可按照定額標准和單價直接核算,而間接成本則需要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歸集與分配。
3. 確定實際發生成本
經過對項目成本的確認、歸集與分配,就完成了項目成本核算的主體工作,為確保核算結果的准確性,必須要對未完成的項目工程再次進行最後盤點,最終確定一定期間內完成項目的實際成本。
4. 提交項目成本核算報表
確認最終實際成本之後,要將已經完工的項目成本轉入「項目結算成本」等科目中,並結轉相關的期間費用,經過必要的會計處理之後,生成項目成本核算報表,並最終提交相關部門,對核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及時調整施工戰略與方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❷ 建築學企業工程項目成本核算
建築學企業工程醒目成本的核算過程,實際上也是各項成本項目的歸集和分配過程。成本的歸集是指通過一定的會計制度以有序的方式進行成本數據的收集和匯總,而成本的分配是指將歸集的間接成本分配給成本對象的過程,也稱間接成本的分攤或分派。
1.人工費核算
內包人工費,按月估算計入項目單位工程成本。外包人工費,按月憑項目經濟員提供的「包清工工程款月度成本匯總表」預提計入項目單位工程成本。上述內包、外包合同履行完畢,根據分部分項的工期、質量、安全、場容等驗收考核情況,進行合同結算,以結賬單按實據以調整項目的實際值。
2.材料費核算
(1)工程耗用的材料,根據限額領料單、退料單、報損報耗單、大堆材料耗用計算單等,由項目料具員按單位工程編制「材料耗用匯總表」,據以計入項目成本。
(2)鋼材、水泥、木材價差核算
①標內代辦。指「三材」差價列人工程預算賬單內作為造價組成部分。由項目成本員按價差發生額,一次或分次提供給項目負責統計的統計員報出產值,以便收回資金。單位工程竣工結算,按實際消耗來調整實際成本。
②標外代辦。指由建設單位直接委託材料分公司代辦三材,其發生的「三材」差價,由材料分公司與建設單位按代辦合同口徑結算。項目經理部只核算實際耗用超過設計預算用量的那部分量差及應負擔市場部高進高出的差價,並計入相應的單位工程成本。
(3)一般價差核算
①提高項目材料核算的透明度,簡化核算,做到明碼標價。
②鋼材、水泥、木材、玻璃、瀝青按實際價格核算,高於預算費用的差價,高進高出,誰用誰負擔。
③裝飾材料按實際采購價作為計劃價核算,計入該項目成本。
④項目對外自行采購或按定額承包供應材料,如磚、瓦、砂、石、小五金等,應按實際采購價或按議價供應價格結算,由此產生的材料成本差異節超,相應增減成本。
3.周轉材料費核算
(1)周轉材料實行內部租賃制,以租費的形式反映消耗情況,按「誰租用誰負擔」的原則,核算其項目成本。
(2)按周轉材料租賃辦法和租賃合同,由出租方與項目經理部按月結算租賃費。租賃費按租用的數量、時間和內部租賃單價計入項目成本。
(3)周轉材料在調人移出時,項目經理部都必須加強計量驗收制度,如有短缺、損壞,一律按原價賠償,計入項目成本(短損數=進場數-退場數)。
(4)租用周轉材料的進退場運費,按其實際發生數,由調人項目負擔。
(5)對U形卡、腳手扣件等零件除執行租賃制外,考慮到其比較容易散失的因素,故按規定實行定額預提攤耗,攤耗數計人項目成本,相應減少次月租賃基數及租費。單位工程竣工,必須進行盤點,盤點後的實物數與前期逐月按控制定額攤耗後的數量差,按實調整清算計入成本。
(6)實行租賃制的周轉材料,一般不再分配負擔周轉材料差價。
4.結構件費核算
(1)項目結構件的使用必須要有領發手續,並根據這些手續,按照單位工程使用對象編制「結構件耗用月報表」。
(2)項目結構件的單價,以項目經理部與外加工單位簽訂的合同為准,計算耗用金額進人成本。
(3)根據實際施工形象進度、已完施工產值的統計、各類實際成本報耗三者在月度時點的三同步原則(配比原則的引申與應用),結構件耗用的品種和數量應與施工產值相對應。結構件數量金額賬的結存數,應與項目成本員的賬面余額相符。
(4)結構件的高進高出價差核算同材料費高進高出價差核算一致。
(5)如發生結構件的一般價差,可計入當月項目成本。
(6)部位分項分包,如鋁合金門窗、卷簾門、輕鋼龍骨石膏板、平頂屋面防水等,按照企業通常採用的類似結構件管理和核算方法,項目經濟員必須做好月度已完工程部分驗收記錄,正確計報部位分項分包產值,並書面通知項目成本員及時、正確、足額計入成本。
(7)在結構件外加工和部位分包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通過自身努力獲取經營利益或轉嫁壓價讓利風險所產生的利益,均應受益於施工項目。
5.機械使用費核算
(1)機械設備實行內部租賃制,以租賃費形式反映其消耗情況,按「誰租用誰負擔」原則,核算其項目成本。
(2)按機械設備租賃辦法和租賃合同,由企業內部機械設備租賃市場與項目經理部按月結算租賃費。租賃費根據機械使用台班、停置台班和內部租賃單價計算,計人項目成本。
(3)機械進出場費,按規定由承租項目負擔。
(4)項目經理部租賃的各類中小型機械,其租賃費全額計人項目機械費成本。
(5)根據內部機械設備租賃運行規則要求,結算原始憑證由項目指定專人簽證開班和停班數,據以結算費用。現場機、電、修等操作工獎金由項目考核支付,計入項目機械成本並分配到有關單位工程。
(6)向外單位租賃機械,按當月租賃費用全額計入項目機械費成本。
6.其他直接費核算
項目施工生產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其他直接費,有時並不「直接」,凡能分清受益對象的,應直接計入受益成本核算對象的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費」,如與若干個成本核算對象有關的,可先歸集到項目經理部的「其他直接費」總賬科目(自行增設),再按規定的方法分配計人有關成本核算對象的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費」成本項目內。分配方法可參照費用計算基數,以實際成本中的直接成本(不含其他直接費)扣除「三材」差價為分配依據。即人工費、材料費、周轉材料費、機械使用費之和扣除高進高出價差。
(1)施工過程中的材料二次搬運費,按項目經理部向勞務分公司汽車隊托運包天或包月租費結算,或以汽車公司的汽車運費計算。
(2)臨時設施攤銷費按項目經理部搭建的臨時設施總價(包括活動房)除項目合同工期求出每月應攤銷額,臨時設施使用一個月攤銷一個月,攤完為止。項目竣工搭拆差額(盈虧)按實調整實際成本。
(3)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大型機動工具、用具等可以套用類似內部機械租賃辦法以租費形式計入成本,也可按購置費用一次攤銷法計入項目成本,並做好在用工具實物借用記錄,以便反復利用。工具用具的修理費按實際發生數計入成本。
(4)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直接費內容,均應按實際發生的有效結算憑證計人項目成本。
7.施工間接費核算
施工間接費的具體費用核算內容已在31-5-1-3施工項目成本的構成已有論述,這里不再重復。下面著重討論幾個應注意的問題:
(1)要求以項目經理部為單位編制工資單和獎金單列支工作人員薪金。項目經理部工資總額每月必須正確核算,以此計提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教育經費、勞保統籌費等。
(2)勞務分公司所提供的炊事人員代辦食堂承包、服務、警衛人員提供區域崗點承包服務以及其他代辦服務費用計人施工間接費。
(3)內部銀行的存貸款利息,計入「內部利息」(新增明細子目)。
(4)施工間接費,先在項目「施工間接費」總賬歸集,再按一定的分配標准計入受益成本核算對象(單位工程)「工程施工—間接成本」。
8.分包工程成本核算
(1)包清工程,如前所述納入人工費—外包人工費內核算。
(2)部位分項分包工程,如前所述納入結構件費內核算。
(3)雙包工程,是指將整幢建築物以包工包料的形式包給外單位施工的工程。可根據承包合同取費情況和發包(雙包)合同支付情況,即上下合同差,測定目標盈利率。月度結算時,以雙包工程已完工程價款作收入,應付雙包單位工程款作支出,適當負擔施工間接費預結降低額。為穩妥起見,擬控制在目標盈利率的50%以內,也可月結成本時作收支持平,竣工結算時,再接實調整實際成本,反映利潤。
(4)機械作業分包工程,是指利用分包單位專業化的施工優勢,將打樁、吊裝、大型土方、深基礎等施工項目分包給專業單位施工的形式。對機械作業分包產值的統計的范圍是,只統計分包費用,而不包括物耗價值。機械作業分包實際成本與此對應包括分包結賬單內除工期費之外的全部工程費。總體反映其全貌成本。
同雙包工程一樣,總分包企業合同差,包括總包單位管理費,分包單位讓利收益等在月結成本時,可先預結一部分,或月結時作收支持平處理,到竣工結算時,再作項目效益反映。
(5)上述雙包工程和機械作業分包工程由於收入和支出比較容易辨認(計算),所以項目經理部也可以對這兩項分包工程,採用竣工點交辦法,即月度不結盈虧。
(6)項目經理部應增設「分建成本」成本項目,核算反映雙包工程、機械作業分包工程的成本狀況。
(7)各類分包形式(特別是雙包),對分包單位領用、租用、借用本企業物資、工具、設備、人工等費用,必須根據經管人員開具的、且經分包單位指定專人簽字認可的專用結算單據,如「分包單位領用物資結算單」及「分包單位租用工具設備結算單」等結算依據人賬,抵作已付分包工程款。同時,要注意對分包資金的控制,分包付款、供料控制,主要應依據合同及要料計劃實施制約,單據應及時流轉結算,賬上支付款(包括抵作額)不得突破合同。要注意階段控制,防止資金失控,引起成本虧損。
❸ 工程會計如何「計提」成本(求大神賜教)
可以預提計入成本、費用,但次年匯算清繳前要補充取得發票,否則應做納稅調增處理。具體會計分錄我就不說,稅法相關規定如下: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規定:「六、關於企業提供有效憑證時間問題。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❹ 建築工程項目成本核算方法
對於施工企業來說成本核算對項目管理極為重要,一般的成本核算一般有以下方法:
1、成本核算對象確定的原則
成本核算對象一般應根據工程合同的內容、施工生產的特點、生產費用發生情況和管理上的要求來確定
2、成本核算對象劃分的方法
1)、建築安裝工程一般應以每一獨立編制施工圖預算的單位工程為成本核算對象,對大型主體工程應盡可能以分部工程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2)、規模大、工期長的單位工程,可以將工程劃分為若幹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3、工程成本明細帳的建立
成本核算對象確立後,所有的原始記錄都必須按照確定的成本核算對象填制,為集中反映各個成本核算對象應負擔的生產費用,應按每一成本核算對象設置工程成本明細帳,並按成本項目分設專欄,以便計算各成本核算對象的實際成本。
二、成本項目的劃分
建築安裝工程成本項目劃分為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和間接費用、管理費以及綜合措施費,每項費用都有其特定內容,也都有與其他費用相關之處,熟悉這些,對成本核算非常重要,僅以人工費項目為例:人工費項目包括直接從事建安工程施工的工人的工資及二次倒運發生人工等內容,但不包括材料采購人員、施工機械上人員及材料到達工地倉庫以前的搬運、裝卸工人工資等。可以更具企業具體情況細化成本項。
❺ 建築學做工程項目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啥
建築學做工程項目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圖紙為依據,統計工程量,按國家定額與規定政策作出工程成本,即是工程造價。
項目成本,就是指項目消耗和佔用資源的數量和價格的總和,在施工項目中,對項目成本的管理控制是公司降低成本的關鍵。
構成項目成本的部分有:決策工作成本、設計成本、采購成本、實施成本等。
估算方法:
1、類比估演算法
這是一種在項目成本估算精確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使用的項目成本估算方法。這種方法也被叫做自上而下法,是一種通過比照已完成的類似項目的實際成本,去估算出新項目成本的方法。
操作步驟是:首先,項目的上層管理人員收集以往類似項目的有關歷史資料,依據自己的經驗和判斷,估算當前項目的總成本和各分項目的成本;然後,將估算結果傳遞給下一層管理人員,並責成他們對組成項目和子項目的任務和子任務的成本進行估算,並繼續向下傳送其結果,直到項目組的最基層人員。
2、參數估計法
這是利用項目特性參數去建立數學模型來估算項目成本的方法。
方法是:
矩估計法 用樣本矩估計總體矩,如用樣本均值估計總體均值。
最小二乘法 為了選出使得模型輸出與系統輸出yt盡可能接近的參數估計值,可用模型與系統輸出的誤差的平方和來度量接近程度。使誤差平方和最小的參數值即為所求的估計值。
極大似然法 選擇參數θ,使已知數據Y在某種意義下最可能出現。某種意義是指似然函數P(Y│θ)最大,這里P(Y│θ)是數據Y的概率分布函數。與最小二乘法不同的是,極大似然法需要已知這個概率分布函數P(Y│θ)。在實踐中這是困難的,一般可假設P(Y│θ)是正態分布函數,這時極大似然估計與最小二乘估計相同。
例如,工業項目使用項目設計生產能力、民用項目使用每平米單價等。
3、標準定額法
這是依據國家或地方主管部門,或者項目成本管理咨詢機構編制的標準定額估算項目成本的方法。
以事先制定的產品定額成本為標准,在生產費用發生時,就及時提供 實際發生的費用脫離定額耗費的差異額,讓管理者及時採取措施,控制生產費用的發生額,並且根據定額和差異額計算產品實際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和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