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中國的違法成本
提高中國的違法成本方法,
1、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這個概念從實際操作來看,會造成認識上的混亂和責任劃分的不明確,建議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是法人單位的,其「主要負責人」就是「法定代表人」;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則是其行政正職領導,其他領導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管好自己分管業務條線的安全生產工作。
2、強化安全生產的監管責任也是此次修正案草案的一大亮點。安全事故多發、頻發的主要原因,是違法成本低,對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的責任追究不夠所致,建議進一步加大責任追究和處罰的力度,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嚴格責任追究,尤其要強化日常監管責任的落實到位。
3、修正案草案增加了鄉鎮政府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職責,這一條引起熱議。就鄉鎮人民政府的編制、人力等而言,恐怕承擔不了這個責任,還是規定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為好。
㈡ 關於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現象,要如何整改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環境的惡化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嚴重的災難。如何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某小區後面有家公司到了晚上就開始排放濃煙,而且還伴有刺鼻的氣味,餘杭區有幾家污染型企業也都存在同樣的問題。我在餘杭政府網上看到很多人向環保部門投訴了該事件,環保局的同志還是較快的回應了該事件,對大家投訴的幾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對發現的污染問題進行責令整改並進行回訪,情節嚴重的進行立案處罰。環保局的工作人員還組織在晚上對幾家企業進行突擊抽檢,提取排污口的污水進行化驗,大部分企業已經達到國家的排污標准,也有少部分企業仍然存在超標,對幾家污染最嚴重的企業在城鄉導報上進行通報批評,責令再度整改。 建議: 1、對立案調查的單位進行後續跟蹤,監督其整改方案的落實,比如排污超標的企業一直跟蹤到達到排污標准為止。 2、加強對一批隱蔽性排放廢水廢氣的行為的執法力度,定期到各個企業的排污口進行抽檢,積極查找非法的排污口並予於取締。 3、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特別要向存在超標排放廢水廢氣的企業人員進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唐亮委員: 您好! 「關於加強我區環境保護、減少環境污染的建議」85號政協提案已收悉,對此我局高度重視,專門落實科室、人員進行辦理,現將我局近年來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以後的工作重點進行回復: 一、近年來所做的工作 1、創新監管體制。按照「小局強所、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服務發展、服務基層」為原則,2007年1月29日,我局根據當時的「一副三組團」正式掛牌成立了臨平、塘棲、良渚、餘杭四個基層環保所。2008年6月28日,又根據組團的調整新增了瓶窯環保所。各環保所主要承擔轄區內的執法監督、環境信訪、「三同時」跟蹤管理、環保宣教、建設項目初審等工作。基層環保所的建立,加強了對污染企業的貼身監管,及早介入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環境問題,將環境信訪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使得我局的環保工作更加主動和深入。同時,基層環保所還對新建項目進行現場踏看,進一步從源頭上控制了污染項目的產生。兩年多的實踐表明,各環保所充分發揮了「近距監管、真誠服務、快速反映」三大效能,實現了問題發現在基層、事情解決在基層、矛盾調處在基層的目標。我局環保所的工作,還得到了陳加元副省長和區主要領導的重要批示,也得到了中央媒體的肯定,《中國環境報》專程派記者前來采訪並刊登了我局環保所的工作經驗。 2、加大執法力度。除了各基層環保所對排污單位進行日常監管外,2007年起,區環境監察大隊還開展了「飛行監測」,對重點排污企業實行二級監管。2007年,我局對69家區控以上污染企業「飛行監測」422次,其中由局領導帶隊、全局參與的深夜大規模「飛行監測」 3次;2008年對區控以上和重點監控的159家污染企業「飛行監測」469次,由局領導帶隊、全局參與的深夜大規模行動4次。兩年來,我局對21家排污企業進行限期治理,68家排污企業進行關停,關停企業中包括鵬越印染、向陽印染、駿馬紙業、長榮紙業、向陽造紙等國控、省控單位,崇賢等地的重點污染區域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目前,我區境內的大部分企業能做到穩定達標排放,「飛行監測」達標率得到大幅度提高。2008年,省、市「飛行監測」達標率81.8%,比2007年上升了23.1個百分點。 3、實施綜合監管。為提高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改變「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不合理現象。我局進一步加強了與法院、紀檢、新聞媒體、人民銀行等部門的聯動。2007年以來,我局對屢查屢犯、嚴重違法、有偷排等惡意排污行為、欠繳罰款或排污費的326家企業在媒體上給予公開曝光;聯合紀檢出台了《黨員幹部涉嫌環境違法行為案件線索傳遞及處理辦法(試行)》,對5名黨員老闆的環境違法行為給予了黨紀、政紀處分;聯合人民銀行出台《關於嚴格信貸要求促進污染減排的實施意見(試行)》,開展「綠色信貸」,將有環境違法行為的單位信息及時通報給金融系統,用經濟手段限制違法企業發展,有效遏制了污染企業偷排、漏排等惡性環境違法行為,提高了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加強社會力量對排污企業的監督,我局公開招募了80多名環保義工, 除平時對排污單位進行監督外,還邀請他們參與「飛行監測」、聽證會、竣工驗收,提高環保工作透明度。 4、嚴控污染源頭。為了加大「治舊控新」力度,實現污染減排目標,我區把好項目審批關,從源頭上嚴格控制污染。我局先後建立了專家評估制,敏感項目公眾參與制和集體審議制,新建工業項目實行總量替代制度。2008年我局共審批項目3230項,其中敏感項目集體審議47項,因不符合產業導向被否決的有47項,召開協調會3次,發放公眾調查表、公示36次,在3家單位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同時,加大「三同時」跟蹤管理力度,並將「三同時」跟蹤率、驗收率列入基層環保所的績效考核內容,實行項目化管理。2008年環保「三同時」驗收率達到77%,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從源頭上進一步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改變環保部門重審批輕管理的薄弱環節,也逐步提高企業主履行「三同時」的主動性。 二、下一步打算 兩年來,我局通過重拳出擊、鐵腕治污,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效明顯,全區的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2008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6天,分別比2006年、2007年多17天和5天;優良率分別上升4.8和1.4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與2007年相比均有所提升。雖然環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的努力。2009年,我局將繼續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打造生活品質之城」的目標,結合全區工作實際,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督促水務公司、鎮鄉加快污水工程和截污納管步伐,督促納管紅線范圍內的企業同步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在6月底前新增污水量達到5.6萬噸/日,其中生活污水量佔50%,塘棲污水廠新增1.1萬噸/日、良渚污水廠新增0.77萬噸/日、餘杭污水廠新增1.35萬噸/日、崇賢污水廠新增0.8萬噸/日、南排工程新增1.58萬噸/日。 2、加強對熱電企業的脫硫、除塵設施改造。二氧化硫是減排的另一項重要指標,雖然2008年我區二氧化硫減排完成較好,達到21.19%,已完成了「十一五」期間總的削減量,但這主要是因受經濟形勢影響,全區年耗煤量大幅度下降的貢獻。隨著經濟形勢的逐步轉暖,二氧化硫減排壓力依然很大,熱電企業的脫硫、除塵設施改造任務仍然嚴峻。我局要加大對熱電企業除塵、脫硫設施改造的監管力度,確保在用的13台鍋爐在2009年9月底前完成脫硫工程改造並投入運行。 3、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按照生態功能區規劃要求,嚴把項目入口關,從源頭控制污染。繼續打好組合拳,加強與紀委、新聞媒體、法院、人民銀行、供電、供水等部門的聯動,採用綜合監管的手段,提高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促進企業穩定達標排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2009年我區將對民生制膠、永盛紙業、豐源印染、仇山漂土等29家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實施關停,騰出容量發展新型產業。根據新頒布的太湖流域特別限值要求,對合成革、電鍍、造紙等3個行業的企業實施「提標工程」,按照新標准要求在2009年6月底前完成限期治理任務。 4、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推進西部五鎮環境綜合整治和百丈鎮竹製品行業專項整治,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力爭斷面水質提升一個檔次。開展超山蜜餞行業、運河鎮水產養殖和搪瓷行業專項整治,深化臨平副城「禁養」成果,大麻斷面盡早消滅劣五類。加大臨平西大門、繞城、高速公路沿線整治力度,強化建築施工揚塵管理,開展黃標車專項整治,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結合省級生態區創建,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倡導綠色消費、綠色生活,提高企業、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 5、提升幹部隊伍能力。利用「周末大講堂」對廣大幹部集中開展教育和培訓,提高廣大幹部道德修養、理論水平和熟練運用法律、法規的能力,努力建設「學習型、務實型、創新型、廉潔型、有凝聚力和朝氣型」的「五型」機關,為環保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最後,再一次衷心感謝您對環境保護的關心和支持,希望能一如既往地為我區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獻計獻策。
㈢ 面對當前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日益短缺的現象,你認為哪些措施或技術可以解決
從國家講,健全環保法,擴充環保隊伍,並給與一定的有力的權利。
從個人講,靠個人,每個人自覺約束,自覺節約。每個人都如此就能成功,這是最好的措施,從某個層面講,不必要什麼高深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