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質量成本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未達到產品質量標准,不能滿足用戶和消費者需要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質量成本一般包括:為確保與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於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做不一致成本,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其中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屬於一致成本,而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又統稱為故障成本,屬於不一致成本。
具體而言,預防成本是為減少質量損失和檢驗費用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是在結果產生之前為了達到質量要求而進行的一些活動的成本,它包括質量管理活動費和行政費、質量改進措施費、質量教育培訓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情報費及工序控制費;鑒定成本是按照質量標准對產品質量進行測試、評定和檢驗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是在結果產生之後,為了評估結果是否滿足要求進行測試活動而產生的成本,包括部門行政費、材料工序成品檢驗費、檢測設備維修費和折舊等。故障成本是在結果產生之後,通過質量測試活動發現項目結果不滿足質量要求,為了糾正其錯誤使其滿足質量要求發生的成本,分為兩部分: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內部損失是指產品出廠前的廢次品損失、返修費用、停工損失和復檢費等;外部損失是在產品出售後由於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各種損失,如索賠損失、違約損失和"三包"損失等。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質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彌補百萬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價不同的產品,質量問題帶來的損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現在供應鏈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損失也不一樣(例如更換、
維修、保修、停產、喪失信譽、失去以後生意等)。例如壞在客戶處,影響最大,假設權重為100;壞在公司生產線,影響相當大,假設權重為10;壞在供應商的生產車間,影響最小,假設權重為1。該產品價格為1000元,在上述三個環節各出現次品一個,總的質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這個指標有助於促使在供應鏈初端解決質量問題,在一些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供應鏈復雜的行業比較流行,例如在美國,飛機製造業、設備製造行業等設備原廠(OEM)採用得比較多。
具體內容如下:
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a)
實施各類策劃所需的費用、包括:
體系策劃:
產品實現策劃:
b)
產品/工藝設計評審、驗證、確認費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費用,
d)
質量審核費用,e)
質量情報費用,
f)
培訓費用,
g)
質量改進費用。
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a)
檢驗費用,
b)
監測裝置的費用,
c)
破壞性試驗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勞務費。
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a)
廢品損失,
b)
返工損失,
c)
復檢費用,
d)
停工損失,
e)
質量故障處理費,
f)
質量降級損失,
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a)
索賠費用:
b)
退貨損失:
c)
保修費用:
d)
降價損失:
e)
處理質量異議的工資、交通費。
f)
信譽損失:
❷ 質量成本的含義是什麼質量運行成本有哪幾方面構成
1、質量成本的含義是什麼?
質量成本是指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費用,以及當沒有獲得滿意的質量時所遭受的損失。
質量成本一般分為運行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2、質量運行成本由哪幾方面構成?
運行質量成本是項目為達到和確保所規定的質量水平所支付的費用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為I阿扁損失成本。
(1)預防成本
預防成本是指用於預防產生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它包括:
質量工作費用;質量培訓費用;質量獎勵費用;新材料、新工藝評審費用及產品評審費用;質量改進措施費用。
(2)鑒定成本
鑒定成本是指為了確保項目質量達到質量標準的要求,而對項目本身以及對材料、配件、設備等進行試驗、檢驗和檢查所需的費用,包括:進料檢查費用;工序檢驗費用;竣工檢查費用;檢測設備的折舊費用和維修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內部損失成本是指項目在交付前,由於項目產出物不能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而支付的費用,包括:廢品損失;返工損失;停工損失;事故分析處理費用;質量過剩支出(指超過質量標准而發生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是指項目交付後,因產品質量或服務不能滿足規定要求的質量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包括:申訴受理費用;回訪保修費用;索賠費用。
❸ 質量成本指的是什麼呢
所謂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確保或提高產品質量而發生的費用支出,以及由於未能達到質量標准而造成的損失,即質量成本不僅包括為提高質量而實際支出的費用,而且還包括雖未實際支出但已造成的損失。按照質量成本的列支范圍可大致劃分為三類:一是預防成本,指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採取預防性措施而發生的費用,一般包括質量預防組織措施費、質量信息收集整理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培訓費、工序質量控制費、質量獎勵費等;二是檢驗成本,指為檢驗和鑒定產品質量而發生的費用,一般包括對原材料、半成品、工序或產品的質量檢驗費、化驗費等;三是損失成本,指因產品質量問題而發生的損失,又可分為廠內損失和廠外損失兩部分。廠內損失是指產品出廠前發生的廢次品造成的損失費用,如廢品造成的損失返修、停工損失、減產損失、產品等級下降損失等,廠外損失則是指產品銷售後用戶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損失,如「三包」費用、折價損失、索賠費用等。此外,還可按其他標准,從不同角度對質量成本進行分類。如將預防成本、檢驗成本和實際支付的廠內外損失列為顯見成本;將不必支付而應計算的廠內外損失列為隱含成本;又如將預防成本和檢驗成本列為可控製成本,將損失成本列為結果成本等。
❹ 什麼是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成本
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成本,是根據國家或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計價依據和辦法,考慮當期、當地市場價格,為完成建築安裝工程實體而投入的直接費、間接費、規費和稅金,是當地建築施工企業社會平均最低成本(也是企業基本生存成本),是保證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的最低投入成本。
❺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安全與成本的關系分析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安全與成本的關系分析
摘要: 決定一個工程項目實施得好壞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質量、進度、成本及施工安全,對這些因素進行系統科學、卓有成效地管理和控制將能提高各方面的效益。本文就質量控制、安全管理與成本控制的相互作用關系和協調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安全管理;成本控制
1、概述
工程的日標是按照合同工期完成T程施工任務,工程質量符合國家標准、規范以及合同約定,實現安全生產目標,並實現利潤雙贏。最重要的目標有以下方面:
1.1成本目標任何一位優秀的項目經理人,他們都必須懂得項目成塵歲本問題。因為項目的完成最終必須體現出經濟利益。脫離了這一原動力,一切只能是空談。對於該建築企業來說,施丁利潤率較低。且此工程合同工期比正常工期要長,必然會帶來成本的增加和利潤的減少,所以成本目派空睜標的實現對企業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
1.2質量目標二程項目控制的理想狀況是同時達到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質量。質量越高,施工中檢驗工序就越多,進度必然要受到影響:質量越高,需要的人員素質也就越高,其相應的費用和成本就會增高,同時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可以減少或避免T程返工,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還可以減少項目的維護費用,提高整體效益;嚴格控製作工程成本.可以避免建設項目費用超支。使資金按計劃供應,從而保證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進度越快,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就增多。由於條件的限制,就可能會帶來窩工現象,而引起費用增加。
2、虧歷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
關於工程項目管理葉成本與質量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有調查統計結果。
從該統計表可以看出,工程項目的質量目標和成本目標之間是對立統一的。一方面,工程項目質量、成本兩大目標關系之中存在著對立的一面.表現為:如果項目業主對工程質量有較高的目標要求 那麼就需要花費較多的建設時間和投入較多的資金,也就說,如果強調質量目標,就不得不降低進度目標和成本目標;如果業主過分地減少成本.在工作置一定的情況下.質量就無法保證。另一方面,工程項目質量、成本兩大目標關系之中存在著統一的一面,表現為:如果工程項目的成本計劃制定得既可行又優化,使工程進展具有連續性、均衡性,則不但可以獲得較好的質量,而且有可能使工期縮短;相應地,在進度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合理提高質量也會減少因質量問題造成的返工和維修的發生,從而也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3、質量與成本的相互影響分析
許多工程由於時間限制,如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等,工程項目建設必須在某一工期內完成,不允許項目的延期,否則工程項目失去使用價值。所以這類項目投資和質量成為可以選擇的決策變數。質量成本是指項目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為達到質量標准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費用之和。很多施工企業為謀求高的利潤而使用劣質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偷工減料,導致工程發生事故。
這不僅有損企業的形象。而且由於質量問題導致施工階段的返工、停工.會加大施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圖l表明了工期固定下的質量與成本變化關系,三條曲線代表了這種變化的差異。
A1表明:到達目標成本後,質量水平己接近目標質量,工程決策不應追加過多的成本,以節省費用。
A2表明:到達目標成本後,工程質量水平遠未達到,工程決策還要增加成本,才能保證工程質量。
A3表明:成本與質量成線性關系,到達目標成本後,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才能達到工程目標質量。
圖1隻是給出了進度固定下質量和成本的j種情況。但在施工過程中。
質量和成本之問是一種怎樣的優化關系呢?對於一個具體的工程項目而言.工程質量標準是否越高就越好呢?當然不是。因為人們需要或者說社會對工程項目的需求具有多層次性和多方位性,如果一味追求工程項目高質量和多功能,不論從微觀和宏觀上看都是一種人力、物力的浪費。我們知道。工程的質量同成本是密切相關的,工程質量標准越高,建設過程中必然採用質量好、價格高的建築材料、更大型的施工機械、更復雜的施工工藝、更高的管理水平,工程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都要增加,建設成本必然回升,工程的總成本自然增加,而且工程成本上升的速度隨著質量標准提高而加快。但也並非質量標准越低,項目成本就越少。因為過低的工程質量。常常導致工程運營費用、管理費用和養護費、大修理費的增加,甚至導致返工,造成巨大的浪費,結果自然也造成項目成本的增加圖2是質量和成本關系曲線圖,可以看出,當建設成本曲線與運營、維修費用曲線相交時.即質量標准為Qa時,工程項目的總成本最低。但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使得工程項目質量總是偏離Oa點。不論工程項目質量低於Oa或高於Oa,其成本都會增加.因此,在工程實踐中,必須加強對工程項目的質量風險控制,保量證工程項目成本效益的實現。
圖2是考慮了運營費用和建設成本後。項目總成本和質量的關系。在實際工程建設中所關心的成本指的就是項目的建設成本。顯然,針對項目施工階段,合理的成本對應合格的質量,不合理的成本就會影響質量。依據綜合資金利用效果、資源條件、施工階段、項目組成、功能要求及技術復雜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來確定建設成本,才可以保持建設目標的協調統一 如果片面地強調某一方面.就會導致另一方面難以得到保證。一般來說,項目施工階段成本和質量關系如圖3所示。
圖中C表示的是最佳成本目標。此成本目標是在費用目標最低.且可以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盾_ 目標的前提下確定的。圖3中的曲線是根據工程實際實施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得出的..是對成本與質量相互關系的一個定性描述。
綜上所述.成本過多或過少,質量都難以保證。僅當有了合理的成本,工程項目的安全、進度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成本的供應要合理,當出現成本滯後,要及時採取糾措施。在過程式控制制中,要嚴把質量關,避免造成維修或返而導致資源浪費。
4、質量與成本目標的協調
一般來說.項目任何 方面的變化或對變化採取的控制措施,都會帶給項目其他方面的變化或沖突。正是由於認識到工程項目的成本目標和質量目標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確了在確定其中一個目標值時都會對另一個目標產生影響,所以要對質量目標與成本目標進行協調。協調的目的是為了在兩者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做到目標系統最優。協調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應遵循以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