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品成本核算怎麼算
食品成本合算一般採用凈料成本來計算食品成本。
凈料成本的核算 凈料成本的核算根據原料的具體情況有一料一檔及一料多檔之分。 (1)一料一檔的凈料成本核算 一料一檔是指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只得到一種凈料,沒有可供作價利用的下腳料。一料一檔的凈料成本核算公式為: 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凈料總重量 如果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除得到凈料外,尚有可以利用的下腳料,則在計算凈料成本時,應先在毛料總值中減去下腳料的價值,其計算公式為: 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下腳料價值)÷凈料總重量 (2)一料多檔的凈料成本核算 一料多檔是指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得到一種以上的凈料。為了正確計算各檔凈料的成本,應分別計算各檔凈料的單位價格。各檔凈料的單價可根據各自的質量,以及使用該凈料的菜餚的規格首先決定其凈料總值應占毛料總值的比例,然後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該檔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其它各檔凈料占毛料總值之和)÷該檔凈料總重量
㈡ 一碗米粉的成本是多少
湖南人的一天,從嗦一碗米粉開始。在湖南各地的街巷,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粉店。每家食客滿盈的粉店,都有著屬於自己獨家配方。
你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一碗米粉要多少錢嗎?在湖南邵陽大祥區,只要在一家「凱陽餐館」嗍過粉的居民就都記得。
不是他們記性太好,是這家粉店堅持25年不漲價,一碗米粉最低只賣兩塊五。
01
二十多年老食客:
以前帶著兒子,現在帶著孫女來吃
凱陽餐館不大,只有 50 多平方米,店內剛好能擺下五張桌子,向外的空間,還能擺下八張桌,每天早上 6 點 50 分,林生麗將提前炒好的碼料、米粉准備好,不到十分鍾,小店內外就坐滿了人。
小店早餐碼料不算豐富,只有 4 種 " 臊子 ":豆腐、木耳;排骨、牛肉。豆腐木耳小碗 2.5 元,中碗 3 元,大碗 3.5 元,特大碗 4 元。中餐只需 6 元,能吃到 10 種不同的炒菜,外加免費提供的豆腐乳和鹽菜湯。
食客們基本都是小店的回頭客,王先生就是其中一個," 二十多年的老口味,一直沒變過。以前是我帶著孩子來吃,現在帶著孫女來吃。" 王先生說,吃的就是這份熟悉的味道。
25 年前,林生麗自籌資金,開了這家餐館。做飯的手藝源自父親,由於手藝好,物美價廉,凱陽餐館的生意一直不錯。但隨著物價上漲,周邊的飯店、粉店都調整了價格,而凱陽小店的兩塊五米粉早餐,卻一直賣到了現在。
" 便宜不說,關鍵還能幹凈。" 常來小店吃粉的周女士表示,小店雖然不大,但衛生環境很好,從來沒發生過拉肚子之類的事。
02
25 年堅持不調價,
通過控製成本達到盈利
林生麗粗略算過,生意好的時候,米面能賣出 200 多碗,中餐 80 多份。收支和經營成本核算下來,剛好能賺到 3000 到 5000 多元,這樣的收入,對於一家老店來說,並不算多。提價的建議,食客們也提議過,適當漲個幾元價格,大家都能接受,但這個建議被林生麗拒絕了," 我能通過其他方式,控制好成本。"
" 以前店裡還有水餃和餛飩,現在肉價漲了,就不賣了。" 林生麗告訴記者,和 25 年前相比,物價有了很大的差別,如何在堅持低價原則的前提下,控制好成本,這也是林生麗一直思考的問題。開店用的是自家的房子,一個月的水電約在 500 多元左右,除了林生麗,店內還有兩名員工,一個負責收銀,一個負責做飯。
㈢ 上月向農民收購的小米因保管不善霉爛,賬面成本4477.27元(含運費127.27)。 算進項稅額轉出,怎麼算
小米需要轉出進項稅:(4477.27-127.27)/(1-13%)X13%=650元,運費部分:127.27X11%=14元。
㈣ 在農村賣早餐掙錢嗎
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吧~
為什麼開早餐店?
2022年5月份,堅持了3年的服裝店我決定關店了。因為疫情影響,雙方都是失業狀態。在縣城裡,各種開支、還有租房、車貸。思來想去,之後我有了一個大膽想法,回家開早餐店。一方面可以省房租錢,在一個生活成本低。我家離縣城10公里,孩子讀書,天氣好電動車出行。下雨就開車接送。
家裡待了大半年,逐漸習慣了新田園生活。如果你會打麻將,你會認識許多人。日子飛快就過了。平常又約著一起逛街,春天去摘春筍,摘蕨菜。摘清明菜做清明粑粑。下半年撿板栗,做紅薯片,蘿卜干。也挺有趣的……
還有一點就是和老年人相處。雖然她們愛操心別人家的家長里短,其實她們也沒有壞心思。多包容就好了。
㈤ 結轉本月已銷售商品成本要怎麼算
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拓展資料:
在日常會計記錄的基礎上,我們已經收集生產產品發生的各項費用,其中直接費用記入了「生產成本」賬戶,間接費用記入了「製造費用」賬戶。歸集在「製造費用」中的各項間接費用,需要選擇適當的標准分配結轉到有關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去,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而確定已銷售產品的銷售成本。所以,成本結轉是期末賬項調整的一個後續工作,目的在於將本期收入和本期費用進行配比,以便正確確定本期的損益。
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
1.製造費用的分配結轉
第一步,計算製造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第二步,計算各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第三步,根據計算結果編制結轉分錄
會計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完工產品製造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為了反映產成品增減變動情況,需要設置「產成品」賬戶。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3.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
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具體計算的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
按照以上方法計價確定的產成品銷售成本,應當從「產成品」賬戶的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