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稅費怎麼算
納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你的收入、投資等方面都能成為課稅點,甚至是購房的時候,都需要繳納各種稅費,讓人不知所措,下面我就跟大家說說成本稅費怎麼算以及選房時怎樣降低購房成本。一、成本稅費怎麼算
成本稅費在計算的時候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含稅成本,另一種是不含稅成本,含稅成本的計算方式是用不含稅成本乘以(1加上增值稅帶銷稅率),不含稅成本的計算方式是用含稅成本除以(1加上增值稅稅率)。如果一個物品算入17%增值稅價為100元,不含稅價就是用100除以1.17得出85.47008,稅金是用85.47008除以0.17得出14.5299。
二、選房時怎樣降低購房成本
1、現在房屋交易市場上不少房地產開發商都用贈送面積吸引行行此購房者,如一樓住戶贈送小花園、氣他樓層住戶贈送天台、衣帽間等,大家在選房的時候可以選擇這些推出贈送面積的樓盤,但要向開發商詢問這些面積的來源。
2、在購房所支出的費用中,物業費所佔的比例算是比較小的了,但是一項長久開支,如果你所購買的樓盤小區物業費太高,時間長了積累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大家最好選擇物業費較低的樓盤。
3、一般情況下,尾房的價格要比匯集出售期的價格低一些,如果尾房中正好有你想要的戶型,可以選擇購買尾房,用較低的房價買到品質相同的房子,提高了房子的性價比。
總結:關於成本稅費怎麼算的相關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大家在購買新房的時候,可以通過以上這幾種方法降低檔迅購買新房的成本,這樣也能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哦!
2. 成本乘與增值稅
增值稅專用發票入帳時計入原材料成本的是價款,進項稅額是價款乘以增值稅稅率(17%或13%),因此進項稅額轉出時,用原材料成本直接乘以增值稅稅率(17%或13%)就得出應該轉出的進項稅額。 運費發票的應抵扣的進項稅額是運輸費用總額(含稅金額)乘以7%的抵扣率,計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額為運輸費用總額減去計算的應抵扣進項稅額。因此做進項稅額轉出時,要將計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額先換算成全部的運輸費用,再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2.79/(1-7%)就是計算全部的運輸費用,再乘以7%就計算出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農產品也是一樣的,糧食的賬面成本是已經扣除了13%後的成本,所以算轉出增值稅時要先還原全部的購入費用,即(9600-465)÷(1-13%),再乘以13%即為應轉出的進項稅
3. 成本除以1減稅率是什麼意思
減半徵收稅 成本除以(1-稅率)表示的是你的含稅價,也就是你給別人一個價,這個價是按這個價交稅8%再加上成本的和,
成本乘以(1+稅率)表示的是成本與成本所支付的稅的和
按你這個說法,你應該給客戶含稅是:成本除以(1-稅率)2017年以來,國家持續推進減稅降費,全年減負將在1萬億元以上。4月份國務院常務會出台了6項減稅政策,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多項政策將於7月1日開始實施。
組合發力支持「雙創」和減負
「此次推出的一攬子減稅政策,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有效供給,有利於增強市場主體創新動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鄧勇表示,歸納起來,此次推出的6項減稅政策是由「1+4+6」構成的系列減稅政策。
據悉,「1」是1項增值稅簡並稅率政策。「4」是4項新增所得稅減稅政策,包括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范圍、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開展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推廣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等。「6」是指6項執行到期後今年延續執行的稅收政策,包括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有線電視收視費增值稅政策、農村金融稅收政策等。
「此次減稅新政策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支持『雙創』以及為企業減負增效的重要舉措。」鄧勇表示,6項減稅政策組合發力,做到了貨物和勞務稅、所得稅、財產行為稅三大類稅種的全覆蓋,從種類規模上看,前所未有。
鄧勇介紹,6項減稅政策內涵十分豐富,相關文件對許多關乎納稅人的方面作了明確說明,便於納稅人精準享受優惠。
比如,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試點政策,不僅涉及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也涉及初創科技型企業,相關的條件設定和管理要求也作了詳細規定。
「在創新創業領域,稅收通過系統而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在促進研發投入、在提升產業結構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說。
不同的政策,申報節點和享受時點可能不一樣,納稅人需高度關注。鄧勇舉例,小微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時間從2017年1月1日開始,由於小微企業是按季度預繳,由於一季度預繳期已過,因此,2017年7月二季度預繳申報時,可以直接計算享受優惠。2017年一季度預繳時應享受未享受減半征稅政策而多預繳的企業所得稅,在以後季度應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中抵減。
簡並稅率直接惠及民生
【(3)成本乘稅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為繼續推進營改增改革,自今年7月1日起,取消13%的稅率檔,改革後形成17%、11%、6%三檔稅率結構。
當前,國際稅收競爭日益激烈,不論是契合國內經濟發展形勢,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還是應對國際減稅競爭,未來一個時期,減稅降負將成為我國稅收政策調整的大方向。
「從國際增值稅發展實踐來看,為了實現增值稅稅收中性的目標,各國逐漸追求更為簡明的增值稅稅制,簡並稅率、減少優惠、拓寬稅基已經成為增值稅發展的趨勢和主流。」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說。
「簡並稅率政策對納稅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稅負,可以有效盤活企業的現金流,提高企業擴大再生產能力。同時,通過稅負轉嫁和傳導機制,對消費者也會起到減負作用。」林楓表示。
張斌認為,此次簡並稅率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增值稅公平、中性的稅制優勢,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奠定良好的稅制環境。
「取消13%一檔稅率,稅率結構簡並至17%、11%、6%三檔,主要考慮是,13%稅率適用於農產品、圖書、報刊、雜志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化肥、農葯、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以及天然氣等工業生產資料,取消此檔稅率並下調至11%,體現了國家對農業、民生領域的稅收支持。」林楓說。
稅優健康險要認准「識別碼」
根據新政,從今年7月1日起,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將推至全國。「這次推廣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主要是為了推動多層次醫療體系構建、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健康保障水平。」鄧勇說。
政策規定從7月1日起,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的個人,以及從事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的承包承租經營者和合夥企業的個人合夥人,這幾類人群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一年最多可以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2400元/年(200元/月)。
鄧勇提示,享受商業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是有規定條件的,與現在市場上普通的商業健康保險有區別,最突出的就是這個保險在購買時會生成一個特殊的稅優識別碼。所以,有沒有這個稅優識別碼就是能不能享受政策優惠的關鍵。
一旦購買了這個保險,要盡快把發票、保險單等憑證交給任職或支付勞務報酬的單位財務。「對採取核定征稅方式的個體工商戶來說,也能享受這個政策。」鄧勇說。
此外,國務院決定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符合這一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並按20%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鄧勇表示,本次減半征稅政策調整後,「資產總額」「從業人數」以及所從事的行業等指標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標準的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在30萬元至50萬元之間的,將成為主要受益群體
4. 為什麼計算資本成本的時候要乘以(1-企業所得稅稅率)
為資金成本一般具有如下特點:①資金成本是較滿意的財務結構前提下的產物;②資金成本著眼於稅後資金成本,即考慮籌資方式的節稅效應後的成本;③資金成本強調資金成本率和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根據以上資金成本的特點,下面分別論述負債、權益資金成本的計算方法。從廣義講,企業籌集和使用資金,不論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都要付出代價。狹義的資金成本僅指籌集和使用長期資金(包括長期負債和權益)的成本。
1. 負債資金成本,是需要扣減所得稅的。
負債是企業獲取長期資金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特點是利息費用作為費用於稅前列支,因而,利息可產生節稅效應。
負債的資金成本實際上只是稅後資金佔用成本,即年利息額×(1-所得稅率)。
2、優先股資金成本、普通股資金成本,則不存在稅前扣除的問題,所以不用乘以所得稅稅率
所以,不可以簡單的說「為什麼計算資本成本的時候要乘以(1-企業所得稅稅率)」,而是要具體分析是什麼性質的資金成本。
5. 銷售稅金是銷售成本乘以產品稅率
我舉例子給你吧
這樣比較明白
假設你賣的產品成本是5元,你賣給客戶5元
那麼毛利為5元。你的實際收入為10-5-(10-5)*8%=4.6元(普票)
你開增值稅的話則把8%換為17%
銷售員只能接收這個演算法
雖然普票的稅點其實沒有8%那麼多,增票也沒有17%那麼多。
不過屬於弱勢群體,認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