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餐菜品成本的核算公式
1、售價*(1-毛利率)=成本額。
2、菜品成本計算如果只用購入價這項數值,是無法正確計算的。考慮到烹調過程中所出現食材的耗損,在購入成本中還須配合上食品成本才能進行計算。
(1)算鹽的成本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構成內容
1、原料、材料、燃料等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
2、折舊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資料(手段)的價值。
3、工資,表現生產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成本分析
調研發現,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與否的基本要素。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導致單純的壓縮成本,從而使企業喪失活力。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析與控制系統,能讓企業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構架、盈利情況和決策的正確方向,成為企業內部決策的關鍵支持,從根本上改善企業成本狀況。鉑略咨詢認為,正確的成本分析對一家公司是否盈利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由於成本分析的不利,企業可能因為未將費用合理分攤至不同產品而導致定價失誤,從而長期陷入越賣越虧的怪圈。
成本影響作用
1.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2.成本是制訂產品價格的基礎。
3.成本是計算企業盈虧的依據。
4.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
5.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
6、藉助成本可以反映國家和企業經濟活動中「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它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綜合指標,因為它可以反映企業勞動生產率高低,原料和勞動力的消耗狀況,設備利用率,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高低。
② 采購成本和單位成本怎樣計算
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采購成本的費用。如購買原鹽500噸,單價250元/噸,運費25000元。采購成本=500*250+25000=150000。單位成本=150000/500=300元/噸
③ 油鹽醬醋怎麼計算進成本里
1、首先核升陵算時先要把各種慣用的,調味品的用量估算下來。
2、然後然後根據吵判戚其進價,分別算出各調料品的成本本,並逐一相加。
3、最後將其成本分攤到單個菜餚上沖手即可。
④ 請問有工業鹽嗎
當然會有。
所謂「工業鹽」,就是指的主要用作化工原料的氯化鈉晶體,是非常大宗的化工原料——現代化工的基礎:三酸兩鹼中的三種都離不開他——燒鹼純鹼和鹽酸,絕對是要以氯化鈉為直接或間接原料的。
但是,現如今,就算是工業生產用的鹽,氯化鈉含量也是超過99%的,外表看起來一樣是晶瑩剔透的,這種「工業鹽」的質量,碾壓中國150年以前(也就是洋務運動引入現代工業化制鹽法之前)的皇室特供鹽。而食用鹽的純度也是標稱99%,事實上我也一直懷疑,所謂的食用鹽和工業鹽,根本就是一條生產線出來的,只不過一邊是包裝成了50公斤一麻袋的大包,一邊是500g一包的小包裝。
工業鹽,成本價約在200元/噸左右,對比食用鹽價格——平均5元/kg,有25倍的毛利(不計再次提純,包裝、小規模運輸等成本)。食用鹽里還添加的就是碘,添加劑量是萬分之二,對成本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所以說有這么的利差,當然會有人做這生意了。
而原料鹽裡面,真正對人「有毒」的物質,含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基本上可以忽略,最主要的是:絕不可能存在亞硝酸鈉。因為工業鹽的生產無非這幾種來源:曬海鹽/湖鹽/井鹽,直接開采岩鹽,原料都是天然存在的。而亞硝酸鈉這東西在自然狀態下是基本沒法穩定存在的,結晶狀態還好,溶於水後就會慢慢自行分解。工業生產用的亞硝酸鈉都是人工合成的,價格要2000多一噸了,拿來冒充食鹽不劃算的。
而且,我們再算一下中毒量:成年人一次性食用亞硝酸鈉約在0.5g左右會引發中毒反應。如果是用的工業生產用鹽,就算這1%的雜質都是亞硝酸鈉吧,這一次也得吃下50g食鹽才會造成亞硝酸鈉中毒——我覺得會先被齁死。
所以說所謂「工業鹽」當成食用鹽會中毒,無非是以下幾種可能:
1,機緣巧合下的誤會。
2,為了宣傳食鹽專營而刻意編造的官造謠言——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最高。
3,亞硝酸鈉一大用途是做混凝土防凍劑,所以會大量出現在建築工地,而我國的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和個人素質嘛,順手偷點拿走也是很合理的。
⑤ 食品公司成本怎樣核算,產品幾種,材料多,像食鹽、糖等怎樣分配
品種法核算,材料建議用定額法。 [編輯本段]什麼是品種法 品種法也稱簡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產品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編輯本段]品種法的特點 1、成本計算對象 品種法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並據以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帳歸集生產費用和計算產品成本。如果企業生產的產品不止一種,就需要以每一種產品作為成本計算對象,分別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帳。 2、成本計算期 由於大量大批的生產是不間斷的連續生產,無法按照產品的生產周期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因而只能定期按月計算產品成本,從而將本月的銷售收入與產品生產成本配比,計算本月損益。因此,產品成本是定期按月計算的,與報告期一致,與產品生產周期不一致。 3、生產費用是否需要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如果是大量大批的簡單生產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由於簡單生產是一個生產步驟就完成了整個生產過程。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時點)一般沒有在產品,因此,計算產品成本時不需要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如果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產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復雜生產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復雜生產是需要經過多個生產步驟的生產,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時點)一般生產線上都會有在產品,因此,計算產品成本時就需要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可分析具體情況,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的各種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分配。 [編輯本段]品種法的適用范圍 1、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 如發電,供水,採掘等企業. 2、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企業中,如果企業規模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驟的成本資料時,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3、企業的輔助生產車間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編輯本段]品種法的計算程序 開設成本明細賬 按產品品種設置產品成本明細賬或成本計算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製造費用明細賬,並按成本項目或費用項目設置專欄。 分配各種要素費用 ①.根據貨幣資金支出業務,按用途分類匯總各種付款憑證,登記各項費用,據以登記有關明細賬。 借:製造費用 輔助生產成本 貸:銀行存款 ②.根據領退料憑證及有關分配標准,編制材料費用分配表,分配材料費用,據以登記有關明細賬。 借: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 借: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 ③.根據電費付款憑證和實際耗用量,編制外購動力費用分配表,據以登記有關明細賬。 借: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 貸:應付賬款 ④.根據工資結算憑證和福利費提取標准,編制工資及福利費分配表,分配工資及福利費,據以登記有關明細賬。 借: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貸:應付工資 借: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貸:應付福利費 ⑤.根據固定資產使用情況及折舊辦法,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分配表,分配固定資產折舊費,據以登記有關明細賬。 借:製造費用 輔助生產成本 貸:累計折舊 ⑥.根據「待攤費用明細賬」和「預提費用明細賬」記錄,編制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分配表,分配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據以登記有關明細賬。 借:製造費用 輔助生產成本 貸:待攤費用 借:製造費用 輔助生產成本 貸:預提費用 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根據「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上歸集的生產費用,編制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據以登記有關明細賬。 借: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輔助生產成本 分配基本生產車間製造費用 根據基本生產車間「製造費用明細賬」上歸集的生產費用,編制製造費用分配表,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分配製造費用,據以登記「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和「成本計算單」。 借:基本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計算各種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 根據「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和「成本計算單」上歸集的生產費用,月末,採用適當的計算方法,計算各種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如果月末沒有在產品,則本月生產費用總額就全部是完工產品成本。 結轉產成品生產成本 根據「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和「成本計算單」 計算的各種產品完工產品成本,編制「完工產品成本匯總表」,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中成本和單位成本,據以結轉產成品生產成本。 借:產成品 貸:基本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