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存貨采購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如何計入成本
一般來說,實際入庫的數量是按照損耗後的實際數據進行計量入庫的,那麼,在金額不變的情況下,數量的減少(合理損耗),那麼也就造成了提升單位存貨成本的結果,在另一層面理解就是損耗由此而計入了存貨成本。
合理損耗即正常損耗,指標的物正常磨損、揮發、氧化。「合理損耗」包括原材料、產成品等損耗,由於無專門規定,具體損耗量由各個企業根據日常盤點確定,不考慮非正常損耗,同一種存貨由於各個企業保管條件不同,合理損耗量也不同,這往往成為偷稅企業應對稅務人員最佳解釋。
(1)1噸材料損耗百分30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 》第二章第二十條第1款規定:購入的存貨,按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以及其他費用,作為實際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按照進價和按規定應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貳』 產品損耗計算方法
1、 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用消耗量表示為:消耗量=凈用量×(1+損耗率)
是用於確定材料消耗定額的公式。其中的凈用量指直接用於建築和安裝工程的材料,損耗量為不可避免的施工廢料和材料損耗。主要用於各種工程預決算,全國通用,具有行業標准和法定意義。
2、損耗率=(損耗量/消耗量)×100%
用消耗量表示為:消耗量=凈耗量÷(1-損耗率)
不是用於確定材料消耗定額的公式。一般是施工單位用於計算材料采購量的公式,數值根據本單位的施工技術水平,施工條件,材料的采購來源和途徑,還有材料本身的加工特性等由自己確定,屬自用公式。
(2)1噸材料損耗百分30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商品損耗率指標主要用於那些易乾燥、風化、揮發、失重或破碎商品保管工作的考核。為了核定商品在保管過程中的損耗是否合理,一般對不同的商品規定能夠相應的損耗率標准,又稱為標准損耗率。若倉庫的實際商品損耗率低於該標准損耗率為合理損耗;
反之,為不合理損耗。商品損耗率是一個逆指標,指標越小說明商品保管工作做得越好。企業應力爭使商品的損耗率降到最低點。商品損耗率不僅是考核倉庫保管工作質量的指標,也是劃清倉庫與存貨單位商品損失責任界限的重要指標。
『叄』 產品損耗計算方法
你那個太亂了,我給你整理一下。
我假設你就1噸
利潤=售價-成本
成本:進貨價400、進場運價10、加工費20、出場運價60*0.8(你損耗20%)岩絕陸=48
共計成本:478
售價:590*0.8(你宏腔賣的粗頃時候就剩下0.8噸了)=477
這下好了,你每噸虧1。是不是很清楚?條理很重要,要是按你那樣做賬,虧了賺了都搞不懂。
『肆』 50塊錢一噸貨進了100噸生產過程損耗百分之三十怎麼算
50塊錢一噸貨進了100噸生產過程損耗百分之三十演算法:
1、先算共物兆閉進貨費猜蠢用:50乘罩裂以100等於5000元。
2、生產過程損耗費用:5000乘以30%等於1500元。
『伍』 怎麼算成本,損耗
一,成本計算方法: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二、損耗的計算方法
1、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3、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
3、損耗率是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