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不開發票的成本怎麼做賬
擴展閱讀
尿蛋白產品能賣多少錢 2025-02-01 16:28:47
甲醇每噸成本多少錢 2025-02-01 16:22:45

不開發票的成本怎麼做賬

發布時間: 2023-12-07 15:55:20

A. 沒開票怎麼做賬


1、企業購買貨物尚未收到發票時,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科目)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下期初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
借: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科目)
待收到對應發票時: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2、企業銷售貨租毀侍物尚未開票時,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
企業購買貨物尚未收到發票時,應按計劃成本暫估入賬,下期初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待收到發票時,再編制正余者確分錄;企業銷售貨物尚未開弊吵票時,應通過「預收賬款」科目進行核算,該科目核算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根據合同協議約定預先收取的定金或預付款。

B. 沒有發票的費用怎麼入賬

費用支出沒有票據的做賬處理如下:
1、沒有發票的費用是不能入賬的。即使入賬了,也不能在匯算清繳時,稅前扣除;
2、沒有發票的費用,即沒有真實票據作為依據。在計算繳納所得稅時(即常說的稅法上的規定)不允許在稅前列支的費用,就要將利潤調增。也可以說不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開支是要交所得稅的;
3、稅前扣除主要指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前可以扣除的項目。
企業發生購貨業務沒有發票時,應對收到的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先進行暫估入賬處理,待企業收到發票後沖銷原分錄,再根據發票的內容編制正確分錄。
在稅務角度,如果一項成本沒有取得合法發票,是不能進行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如果在企業匯算清繳前取得了發票,可以進行所得稅前扣除,不用進行調整;如果在匯算清繳前沒有取得發票,則需要進行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以下情況支出不需發票就可稅前扣除:
1、工資薪金支出。
2、現金性福利支出。
3、支付差旅津貼。
4、支付員工誤餐補助。
5、支付的未履行合同的違約金支出。
6、最新政策,企業繳納的相關責任險也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
第六條 凡從事生產、經營,實行獨立經濟核算,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其他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稅務機關規定不需辦理稅務登記者外,應當在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成為法定納稅人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第八條 納稅人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應提出申請登記報告和有關批准文件,同時提供有關證件。主管稅務機關對前款報告、文件、證件審核後,予以登記,發給稅務登記證。稅務登記證只限納稅人使用,不得轉借或轉讓。稅務登記的內容包括:納稅人名稱、地址、所有制形式、隸屬關系、經營方式、經營范圍以及其它有關事項。

C. 沒發票怎麼做成本

企業沒有取得發票,經過相關管理人員簽字,也可做成本。
企業沒有取得發票的話,經過相關管理人員簽字,也可記入相應成本費用類科目,只是沒有發票的支出稅務是不認可的,所以不允許企業將其稅前扣除,需要納稅調增處理。其相關的賬務處理如下:
1、借,相關成本科目;
2、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發票是指一切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所開具和收取的業務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收據才是收付款憑證,發票只能證明業務發生了,不能證明款項是否收付。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企業會計准則》第三十五條 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三條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