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標准成本法下,期末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在標准成本法下,期末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1】結轉本期損益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所有差異轉入"利潤"賬戶,或者先將差異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再隨同已銷產品的標准成本一起轉至"利潤"賬戶。
採用這種方法的依據是確信標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異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費造成的,應當直接體現在本期損益之中,使利潤能體現本期工作成績的好壞。此外,這種方法的賬務處理比較簡便。但是,如果差異數額較大或者標准成本制訂得不符合實際的正常水平,則不僅使存貨成本嚴重脫離實際成本,而且會歪曲本期經營成果,因此,在成本差異數額不大時採用此種方法為宜。
【2】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成本差異按比例分配至已銷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
採用這種方法的依據是稅法和會計制度均要求以實際成本反映存貨成本和銷貨成本。本期發生的成本差異,應由存貨和銷貨成本共同負擔。當然,這種做法會增加一些計算分配的工作量。此外,有些費用計入存貨成本不一定合理,例如閑置能量差異是一種損失,並不能在未來換取收益,作為資產計入存貨成本明顯不合理,不如作為期間費用在當期參加損益匯總。
⑵ 材料成本差異怎麼處理
您好,應該分兩種情況考慮。
①若採用計劃成本方法核算:
購進材料時:
借:材料采購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材料入庫時,材料計劃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
材料入庫時,材料計劃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
貸:材料采購
②採用實際成本方法核算的:
購進材料時:
借:在途物資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拓展:什麼是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
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有嚴格的格式
(1)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一借一貸:
借:科目A 金額1
貸:科目B 金額1
多借一貸:
借:科目A 金額1
借:科目B 金額2
貸:科目C 金額1+2
一借多貸:
借:科目A 金額1
貸:科目B 金額2
貸:科目C 金額1-2
(2)先借後貸,借貸同行,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一借一貸:
借方科目甲 貸方科目乙 金額1
多借一貸:
借方科目甲 貸方科目空 金額1
借方科目乙 貸方科目空 金額2
借方科目空 貸方科目丙 金額1+2
一借多貸:
借方科目甲 貸方科目空 金額1
借方科目空 貸方科目乙 金額2
借方科目空 貸方科目丙 金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