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豬想盡量減少飼料,喂什麼東西吃最省錢
很多養殖戶朋友覺得養殖成本高,行情不理想,而停止養豬,其實如果多動動腦筋,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自身的種養條件,提高自己飼養水平,就不難發現一些既經濟又實惠的養豬方法。
俗話說,「豬吃百樣草,就怕你不找」,善於利用當地環境,提高自身養豬水平,降低飼養成本,豬健康,少生病,出欄早,不愁養豬不賺錢!
保健、防疫、飼料、生豬價格是養豬生產中決定是否盈利的主要因素。保健和防疫工作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作為整個生產中的重中之重;而飼料是最大的成本投入,大約要佔養豬總成本的70%左右,雖然養豬場對飼料、生豬價格無法控制,但會調整進貨、出欄時間,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❷ 如何降低養豬飼料成本
除合理投喂外,還要做到:
(1)嚴格清塘消毒,清除野雜魚等爭食對象
池內野雜魚、雜蝦較多,會同羅非魚爭奪餌料,兇猛性魚類甚至會殘食羅非魚,降低飼料利用率,因而應注意將其清除。一般可採用干法清塘或帶水清塘兩種方法:干法清塘時,可按每畝使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4~5千克;帶水清塘時,每畝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潑撒,盡量使池底泥土與生石灰拌勻,以徹底殺滅寄生蟲、病原體及野雜魚等,減少爭食對象,提高飼料利用率。(2)注意合理放養,確保魚類互利共生
目前的養殖方式,主要是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適宜與羅非魚混養的魚類,主要有鰱、鱅、草魚、鯿和淡水白鯧等。每年春季當水溫回升穩定在18℃以上時,便可放養冬苗。池塘主養,一般每畝放養羅非魚種1500~3000尾,同時,混養鰱、鱅魚種各50~100尾,以控制水質;與其他魚混養時,可畝放200~500尾。羅非魚在網箱中可以單養、主養或搭配養殖。魚種應以大規格為好,進箱規格一般為尾重10~50克,平均以30克為好。放養量應根據水質條件確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時,放養密度每立方米水體放養40~100尾。另外,隨著魚體不斷長大,為調節好養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輪捕輪放,以調節水體中的載魚量,提高飼料回報率。(3)定期調節水質,提供良好的攝食環境
養魚先養水,水質的好壞影響羅非魚生長的快慢及餌料系數。羅非魚喜清新的水質,水質好,生長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餌料,降低餌料系數。因而,養殖羅非魚應注意調節水質,保持水質清新。一般要求水呈黃綠色,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5毫克/升以上為好。池塘養殖時,要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清新的水質,嚴防浮頭和泛池。一般每15天左右加換新水1次,每次換水10~20厘米,使池塘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高溫季節時可適當增加換水次數。在養殖期間,還要視天氣、水溫及魚類攝食情況,適當開增氧機增氧,在天氣變化、氣壓低、水中溶氧低於3毫克/升魚類浮頭時,要加大開機頻率和開機時間。水庫網箱養殖時,要經常刷箱,洗掉網箱污物及附著藻類,使水體充分交換。還要定期查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以免跑魚或兇猛魚類入箱。必要時還要不斷調整網箱,隨著水庫水位漲落,把網箱調節到水深適宜的位置,使羅非魚擁有一個良好的攝食環境。
❸ 怎樣降低養豬成本
降低養豬成本的主要途徑有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產量,二是盡可能節約一切費用,並即「增產節約」四個字,而要做到這個要求,消塌悔一是採用先進技術措施,二是要改善經營管理,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1)根據豬的生長發育特點,制訂適合本地區,價格便宜的飼料配方,可降低飼料成本。
(2)實行自繁自養,可以降低育肥衫槐用斷奶仔豬的成本費用,減少疫病發生,從而降低飼養成本。
(3)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節約其他各項開支,壓縮非生產費用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第一,充分合理利用豬舍和各種機具及其他生產設備,盡可能減少產品所應分攤的折舊;第二,節約使用各種原材料,降低消耗,減少浪費,其中包括飼料、墊草、燃料、醫葯費用等;第三,努力提高出勤率和勞動生產率,在實行工資制的勞動報酬時,在拿正每個工作日報酬不變的條件下,勞動生產率越高,產品生產中支付的工資越少;第四,盡可能精簡非生產人員,精打細算,節約企業管理費用。
(4)採用科學管理技術,為豬的生長育肥創造適宜的條件,加快豬的生長速度,縮短飼養期,即可相對地降低飼養成本。
❹ 養豬如何降低飼料成本
1、多階段飼養。豬體組織的生長過程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所以對各種營養成分的需要量也是在各個階段漸次發生的。為此可把豬的整個飼養劃分若干階段,把價格較大的蛋白質類飼料——濃縮預混料和基礎料的比例每10天調整1次,即將預混料的比例從20%每10天降1個百分點,基礎料每10天增加1個百分點。與三階段飼養法(20-35公斤、35-60公斤、60—90公斤)相比,日增重提高可5.5%,料耗降低2.8%,每頭增經濟收入23.17元。
2、生飼干喂。由於飼料中的許多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在高溫下易被破壞失活,所以應以生喂為好(豆類飼料除外)。有的營養物會在水中流失和發生某些化學變化,因此應大力推廣生飼干喂技術。豬採食乾料時能增加咀嚼次數、促使唾液大量分泌,使唾液中的消化酶更能充分地發揮作用。提高飼料利用率。
3、限制飼喂。限制飼喂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胴體瘦肉率。一般豬體重在60公斤以前不要限飼。因為豬早中期生長發育的強度大,對飼料營養需要量大,機體對飼料的轉化率也很理想,如果限飼則影響到日增重。60公斤以後,豬的消化器官發育已達到完善程度,採食量大。進行限飼可以達到節約飼料、降低脂肪沉積和提高瘦肉率的目的。限飼的標准一般為充足採食量的80%-85%。
4、適時出欄。豬的生長發育是按骨—肉—脂的順序規律進行的,豬的飼養期越長或體重越大,脂肪沉積越多,豬皮就越厚,就會降低瘦肉率。另外豬體沉積脂肪所消耗的能量是蛋白質的9倍,所以飼養「大豬」將會付出巨大的飼料代價。雜交瘦肉豬出欄體重一般在90-95公斤。
5、添加合適催肥添加劑 國內做這一類的比較多,建議選擇一些可靠的,資質齊全的!現在我廠里用的是河南寶林生物科技旗下的肥88,裡面的東西含的是多種名貴中葯。用的效果比較明顯。
肥88主要成分: 丁酸梭菌 地衣芽孢桿菌 維生素E 維生素A 維生素B6 山楂粉 陳皮 麥芽 神曲 釀酒酵母
肥88功能主治:
1 維護腸道健康,分解飼料中的蛋白質,促進腸道營養吸收
2 降低料肉比例,提高養殖效益
3 補充多種維生素,減少維生素缺乏症的發生
4 減少豬舍糞臭和氨氣味,改善飼養環境 5 本品綠色天然,安全高效
肥88使用效果: 7天採食量明顯增加 10天糞便細膩變少 變黑 臭味減輕 15-30天 背寬 臀圓 四肢粗壯 皮毛紅亮 體型修長 出來時:提高出欄體重 可提前15-20天,提高肉品品質,降低養殖成本
❺ 養豬場降低豬飼料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在日常養豬的過程中,飼料在養豬的總成本中占據很大的比例。隨著飼料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養豬場需要控制飼料投入成本,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飼料利用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飼料在儲存、運輸過程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飼料的霉變,造成飼料的損失。所以在飼料的儲存和運輸環節,要注意防止雨水、潮濕和黴菌的污染,一般使用鍍鋅飼料塔進行儲存,可以將飼料直接從廠家送入豬場的料塔內,整個輸送過程封閉儲存,減少黴菌和各種生物的污染,減少了飼料的浪費,降低了飼料成本。
在傳統的人工輸送中,飼料送入料槽的過程,完全是由人工來進行,不僅會造成飼料的浪費,增加飼料成本,還會影響豬的食慾及採食量。使用自動化料線封閉式進行上料、輸送、下料,可以防止生物污染,減少飼料浪費,可以實現定時定量下料,准確的進行飼喂。育肥豬到達一定的程度要及時的出欄,避免對飼料的浪費。飼養生產效率低、不發情的母豬等生產性能不好的豬,會降低飼料利用率,減少養豬效益,應該及時進行淘汰。
❻ 養豬想要降低成本,都有哪些實用的方法
要降低養豬成本必須選擇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強、適應性好的品種仔豬,要達到這個要求就要選擇三元雜交豬,三元雜交豬出欄快,5個月左右就能出欄,養殖周轉快、成本低。
己配製配合飼料飼料可以自己在農村購買飼料原材料按照飼料配方進行生產,農村購買的糧食及糧食加工副產品沒有經過中間商,價格便宜。飼料配方一般是公開的,保密的是預混料,市場上有預混料銷售的,可以購買預混料加入自己配的飼料中,質量與飼料生產廠家基本一樣,其成本將降低25%以上。如果懂飼料添加劑設計的話自己設計預混料節省成本更多。
豬
冬季氣溫低,注意保溫冬季氣溫低,食入的飼料主要用於產熱,冬季提高舍溫,舍內溫度應控制在15-25℃,勤換墊草,保持圈內乾燥,可採用豬舍內生火、用塑料薄膜搭棚、關閉門窗、在門窗上用草簾或塑料薄膜密閉以提高舍溫,但應保持足夠進風量,每天早、中、晚應打開窗戶通風換氣。
❼ 怎樣降低養豬成本
降低養豬成本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六條:
1.喂雜種一代豬
當地土種豬雖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等優點,但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豬、漢普夏豬、長白豬等)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的苗豬稱雜交一代豬,其生活力強,生長速度快,飼養效果好。因此,要在養豬戶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技術。
2.喂配合飼料
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營養需要,將多種原料配合在一起而製成的全價配合飼料,營養全面而不浪費,且日糧容積與豬的採食量相適應,飼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飼料必須生喂,嚴禁煮熟,可拌成濕拌料(手捏成團、鬆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3.實行保護性養殖
①改善豬舍小氣候。傳統的土法養豬,豬舍內溫度、濕度均順其自然,導致夏秋高溫多濕,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生長潛力。因此,夏秋季可在豬舍外栽植藤蔓類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料薄膜暖棚養殖技術,不斷改善豬舍小氣候。②定期搞好驅蟲和疫病免疫注射。
4.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
傳統的吊架子育肥是把豬的育肥期分成幾個階段,按各個不同階段採用精料、粗料結合進行催肥。此法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豬生長慢,周期長,出欄率低。如果改用斷奶後的小豬到出售前的肥豬一直採用全價配合飼料,並根據日齡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糧營養水平的直線育肥,可有效地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
5.供給充足的飲水
豬體內1/3~1/2的重量是水,細胞代謝及各種生化反應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缺乏水則影響豬的食慾,降低對飼料的利用率。
6.適時屠宰
肉豬生長可分為幼豬、中豬和大豬三個階段,各階段豬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為2.5、2.9和5千克,而且當體重達到90~100千克後,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豬超過90千克後越養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屠宰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