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知道成本價,要按照40%的毛利報價,那麼銷售價是多少
題目沒界定清楚吧?可能的回答是:
1,要是依據成本的價格為基準價格,要求按照40%毛利報價,那就是成本價格×1.4=銷售價格;
2,要是依據銷售的價格為基準價格,要求按照40%毛利報價,那就是成本價格÷0.6=銷售價格;
另:既然是毛利,那就是沒有考慮稅賦,銷售費用之類的了。
❷ 一個菜品要達到60%毛利率,成本是20元,應該怎麼算出賣價
成本60%:那麼賣價應該是33.3元(成本/成本率=售價)
毛利60%:那麼賣價應該是50元
成本/(100%-毛利率)(100%-60%=成本率)
拓展資料:
1、毛利率是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率是營業收入對應的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 100%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100%。
2、就構成而言,毛利潤是收入與運營成本之間的差額,但事實上,這種理解將毛利潤率的概念顛倒了。毛利率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商品經過內部生產體制改造後的增值部分。換句話說,增加的價值越多,毛利自然也就越多。例如,通過研發差異化設計,產品相對於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邊際價格增加為正,所以毛利潤也增加了。
3、按商品類別劃分:單項商品毛利率、主要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按行業劃分: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毛利率、建築企業毛利率、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餐飲服務業毛利率。按區域劃分:按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項目毛利率
4、計算毛利率的毛利潤和收入通常是指某一時期按一定方式劃分的毛利潤和收入,它對應一定的劃分方法和一定的時期。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的計算口徑一致。工商企業的所得是指不含增值稅銷項稅的所得;建築企業的所得是指含稅的所得。特別是商業性一般納稅人企業,按不含進項稅的單價計算確定成本。
5、綜合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凈資產利潤率=(凈利潤/平均總資產)× 100% =(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了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應,可以分解為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從而分析資產凈利率增減的原因。
❸ 已知 成本 和 毛利率。如何計算銷售價格 。
成本+成本×毛利率=銷售價格
40+40×30%=52元。
在實際工作中,商業批發環節的理論批發價格,是以進貨價格為基礎,加上合理的批發商業費用、利潤以及批發商業營業稅計算的。
(3)知道成本根據毛利率怎麼報價擴展閱讀:
基本計算公式
編輯
(一)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十稅金
(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十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三)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X周轉天數X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❹ 我成本比如是十元,毛利潤要達到百分之七十,這時銷售價是多少
你好,毛利率也就是70%,即成本收入率30%,這時的銷售價=10元/30%=33。33元。當銷售價為33.33元時,毛利潤=33.33元*70%=23.33元,成本價=33.33-23.33=10元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毛利率?
毛利率是指毛利額與凈收入之間的比率。也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毛利率=(總收入-總的支出的成本)/總收入*100%。對此,一般企業毛利額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數量因素,即銷售數量的多少,另一個是質量因素,即單位毛利的大小。對此,我們能看到這個利潤的計算是非常簡單的,因而這就是毛利率。
毛利率在某些程度上其實和凈利率差不多,因為只要去除一些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的話,那麼毛利率其實和凈利率相等的。在公式中,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銷售收入]*100%,而銷售凈利率=凈利潤 / 銷售收入*100%,所以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凈利潤實質上是在毛利潤上去除一些費用而得到的。
對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毛利潤實質上就是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而凈利潤就是銷售後的收益有多少。
二:成本收入率是什麼意思?
是指企業經營各項收入合計與總成本的比率,它反映企業經營收入和經營耗費的比例關系,即一定數量的收入所耗費成本的數量。
它是衡量企業盈利水平和成本水平的一個綜合指標,成本收入率越低,表明企業控制 營業費用支出的能力越強,經營效率越高。
三:毛利率是越高越好嗎?
毛利率並非越高越好,相反,毛利率越低越好。低毛利率的數字背後,隱藏著商業零售龍頭企業的成功模式:比對手更低的價格,比對手更多的數量
銷量越多,采購成本更低,零售價格可以更低,盡管利更薄,但銷量更多。每件商品上的薄利,卻通過龐大銷量的累積,成就整個商場的高利。
❺ 銷售問題:知道成本是多少,也知道毛利潤百分比是多少(毛利潤自己定的),怎麼給商品定價,比如一件商品
60*(1+40%)=84
❻ 已知成本和毛利率,如何計算出銷售價格
一、計算公式:
售價-成本=毛利;
毛利率=毛利/售價;
售價=成本/(1-毛利率)
二、舉例:
某批發公司2008年4月初A類商品庫存50000元,本月購進50000元,本月銷售收入111000元,發生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為1000元,上月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本月已銷售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凈額=111000-1000=110000元
銷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本月銷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庫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6)知道成本根據毛利率怎麼報價擴展閱讀:
毛利率有多種分類方式,按商品大類分,有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按行業分。
有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還有按區域劃分的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等。
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種方式劃分的一定期間的毛利額和收入額,與某種劃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間相對應,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上的計算口徑一致。
對於工商企業,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對於建造施工企業,收入為含稅收入,特別注意的是,商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成本是按不含進項稅額的單價計算確定的。
對於工商企業,毛利額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數量因素,即銷售數量的多少,另一個是質量因素,即單位毛利的大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毛利率法
❼ 已知成本和毛利率如何 計算銷售價格 。 比如成本是1500元
計算公式:
1.售價-成本=毛利;
2.毛利率=毛利/售價;
3.售價=成本/(1-毛利率)
4.舉例:
1.比如進價20,毛利率要在20%,應該賣多少錢?
銷售價:20÷_1-20%_=20÷80%=25
2.比如一桌酒席成本價是1500元,要求毛利%69,這一桌酒席要賣多少錢?
毛利率=0.69,成本率=1-0.69=0.31,售價=1500/0.31=4838.71
(7)知道成本根據毛利率怎麼報價擴展閱讀:
利潤的質量特徵:
(1)一定的贏利能力。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的最終財務成果。
(2)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是按配比性原則計量的,是一定時期的收入與費用相減的結果。
(3)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4)影響利潤的因素較復雜,利潤的計算含有較大的主觀判斷成份,其結果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具有可操縱性。
毛利潤 是一個在商業,實業企業根深蒂固,約定成俗的概念,但也是一個可以自定義的概念。在利潤區間的劃分上並沒有一個統一,清晰的定義。我們通俗的說就的沒有去皮的,沒有去各種小支出的利潤。跟凈利潤相對應。
毛利潤簡介
它一般是指:毛利潤=銷售價格-原料進價-人工費
但也可以計入稅收成本,或房租成本或更多.
影響最終利潤的因素很多,對於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情況下差別很大,毛利潤考慮對於該業務的主要支出,就是小支出還沒有算。
計算毛利潤的意義在於,如果不做該(筆)業務,一些資源就會被浪費或仍然會消耗,利潤就會變成負值;如果做該業務,就可能贏利或減少虧損。
對於效益相當好,資源利用率高的企業,完全可以忽視毛利潤這個概念。
毛利潤就是大概的利潤,是我們判斷營收和虧損的基本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