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業務發展成本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服裝拍賣價格怎麼定 2024-11-16 15:15:43
毛利含什麼成本 2024-11-16 15:02:09

業務發展成本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1-24 02:24:00

A. 營業成本包括哪些

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2、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1)業務發展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銷售產品、商品和提供勞務的營業成本,是由生產經營成本形成的。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4、製造費用: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適當調整。

參考資料:網路-營業成本

B. 企業成本有哪些

第三章 商業企業成本的范圍和內容

第十一條 商業企業的成本包括商品進價和商品流通費。

第十二條 商品進價成本是指企業購進商品的原始進價和購入環節交納的稅金。具體包括:

一、商業企業以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或市場價格等形式購進商品的原始進價;

二、商業企業收購不含稅農副產品時支付的稅金以及進口商品時按規定交納的關稅、產品稅、增值稅等。

第十三條 商業企業的商品流通費是指企業在從事商品購進、調撥、儲存、銷售活動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其開支項目規定如下:

一、運雜費。指購進商品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發生的運費、保險費、裝卸搬運費,以及既不獨立核算又不作附營業務核算的車船和牲畜的燃料、飼料、物料消耗以及同運輸有關的各項雜費,如調車費、放空費、養路費、過渡費、車船清掃費、港務費、過駁費、結合裝卸進行的灌裝封口過磅費和專用線、站台、碼頭租用費等。

二、保管費。指商品在儲存過程中所支付的費用。包括倒庫、涼曬、冷藏、保暖、消防、護倉、照明、保管用品和委託保管費以及商品畜禽的飼料費等費用。

三、挑選整理費。指商品的挑選、整修、分類、分等過程中支付的費用,包括商品檢驗、化驗、修理等材料、工具消耗費用等。

四、包裝費。指包裝用品費、包裝物折損費、挑選修補費、包裝用品租用費以及不能列入包裝物進價的運雜費等。包裝物回收、出租等收入應沖減包裝費。

五、商品損耗。商品損耗包括:(1)商業主管部門按照平均先進的原則,對商業企業制定的商品及物資在運輸、保管、銷售等過程所發生的定額內的商品損耗;(2)非責任事故造成的,並經批準的超定額商品損耗。

對超定額商品損耗的損失要嚴格審批,分清造成損失的原因、性質和責任。對由於自然災害、責任事故原因造成的超定額商品損耗的損失,一律不得在商品流通費中列支。凡屬自然災害原因造成的損失,投保的企業由保險公司補償,補償不足的部分經主管部門批准後列入財產損失;未投保的企業,經主管部門批准後列入財產損失。凡屬責任事故造成的損失,由責任方承擔。責任在外單位的,應向外單位索賠;責任在本企業的,除對責任人進行必要的教育或紀律處分外,還應由直接責任人賠償部分損失,賠償後的凈損失,經主管部門批准後列入財產損失。

商業企業商品損耗定額和超定額商品損耗的審批許可權,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商業主管部門商同級財政部門共同制定,並報中央主管部和財政部備案。

六、手續費。指委託其它單位代購、代銷商品、代辦業務事項時按有關規定所支付的手續費。

七、業務費。指為擴大商品購銷業務支付的廣告費、樣品宣傳費、商標注冊費、會議費、公證費、訴訟費、郵電費、電傳費、電腦軟體設計費、單個系統價值在五萬元以下的會計電算化微型電子計算機構置費以及符合規定的其它業務活動費,處理樣品、樣機收入應沖減業務費支出。

八、利息。指企業支付流動資金借款的利息、商業匯票貼現利息、經財政部門批准支付給職工的集資(指內部債券用於生產經營部分)相當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部分的利息、代管合作店組股金的利息以及實行稅利分流試點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的已竣工交付使用項目的專用借款利息等。實行銀行存貸款分戶管理的企業,流動資金存款的利息收入,應沖減借款利息支出;實行存貸款合戶管理的企業,應按利息凈支出數列入商品流通費。

九、保險費。指企業財產向保險公司投保所支付的保險費。保險公司給予企業的保費優待,應沖減保險費支出。

十、工資。指按規定的標准支付給企業職工的基本工資(不包括應列入運雜費、保管費、包裝費、修理費和簡易建築費等的部分),浴池、理發行業的提成工資及以工資形式支付的各種津貼(包括經批准進入成本的副食品價格補貼和一九八八年十月一日以前經勞動部、財政部批准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總掛總提」辦法企業的效益工資中的獎金部分。

十一、職工福利費。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扣除各種價格補貼、各種獎金以及落實政策補發工資後數額的11%提取。

十二、工會經費。成立工會的企業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扣除各種價格補貼、落實政策補發工資數額後的2%提取。

十三、職工教育經費。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扣除各種價格補貼、各種獎金以及落實政策補發的工資後數額的1.5%提取。

本條第十一、十二、十三款所稱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是指企業實際支付給固定職工、合同制職工、臨時職工、計劃外用工中經縣以上勞動部門正式批准常年參加企業經營的亦工亦農人員和個別企業用集體所有制招工指標招收的人員的工資。

十四、折舊費。指按企業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值和規定的分類折舊率計提的折舊費。包括由綜合折舊率改為分類折舊率後按有關規定準許補提的折舊費。

十五、修理費。按企業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值的4%預提,作為修理基金管理,專項用於固定資產的大、中、小修理(低值易耗品必要的維修支出暫時也在此列支)。年終結余(超支),結轉下年度使用(沖抵)。承包企業在承包期內,如修理基金超支,經財政部門批准可列入成本,但不得因此調整承包基數。

十六、低值易耗品攤銷。指企業按規定的標准和攤銷辦法攤銷的低值易耗品。國營商業企業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下或單位價值在800元(不含800元)以下的物品作為低值易耗品,但苫布(包括篷布、油布、塑料布)、熏蒸布、枕木(包括墊木、垛架)、水泥條(墩)、風車、跳板、生豬車架、勞動役畜、各種非機動車(包括大車、手推車、三輪車、板車)、磅秤(不包括地磅)、五立方米以下的酒罐、腌制池、滅火機、七千瓦以下的電動機、消防泵、地毯、貨架、櫃台、電子秤、收款機等物品不論使用年限長短和單位價值大小,均作為低值易耗品進行管理。

十七、租賃費。指企業租賃辦公用房、營業用房、倉房、低值易耗品等的租賃費用。出租房屋的收入應沖減租賃費支出。

十八、勞動保護費。指按照勞動保護的有關規定發給職工的勞保用品費、辦公、營業用房的烤火費等。

十九、差旅費。指因業務、工作需要出差按規定所支付的差旅費。

二十、涉外費。指按規定支付的出國費用、接待外賓費和駐外代表等開支。

二十一、稅金。指按規定在費用中列支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和印花稅。

二十二、職工待業保險金。指按規定交納的職工待業保險金。

二十三、售後服務費用。指商品出售後實行包修、包換、包退等售後服務費用。應由工業生產企業承擔的,按定額包給商業企業的「三包」費用,有結余的應沖減商品流通費,不足部分在商品流通費中列支。

二十四、其它費用。指除以上項目以外的各項費用,包括:文具紙張費、印刷費、公用書報資料費、水電費、企業黨費開支不足部分以及經財政部批准列入商品流通費的其它費用。

第十四條 以提供勞務服務為主的飲食、服務、修理等企業的成本由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進價成本和商品流通費組成。

進價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項目:

一、原材料、輔助材料的原始購價及其市外購進的運雜費。

二、生產過程耗用的煤、煤氣等燃料的原始購價。

商品流通費的開支項目如下:

一、水電費。指生產和營業耗用的水電費。

二、保管費。指生產和營業用原材料的保管費。

三、清潔衛生費。指按規定支付給職工的清潔衛生費。

四、運雜費。指購進原材料及消耗品的市內運雜費、企業自備但不獨立核算的車船、牲畜等運輸工具的燃料、飼料等費用。

五、第十三條第六至第二十二款和第二十四款所列有關的費用。

第十五條 倉儲企業商品流通費的開支項目如下:

一、燃料及動力費。指運輸工具和動力機械耗用的各種燃料費用。

二、飼料費。指運輸用牲畜耗用的飼料等費用。

三、輪胎消耗。指運輸車輛耗用的內外輪胎。

四、養路及過路費。指支付的養路費、過橋費、過路費。按季支付的養路費可按月分攤。

五、保管費。指倉庫保管中支付的保管、保護商品的各項費用。

六、儲運工具攤銷。指按規定攤銷的儲運工具。

七、其它低值易耗品攤銷。指按規定攤銷的其它低值易耗品。

八、第十三條第六至第十五款、第十七至第二十二款和第二十四款所列的費用。

第十六條 商業企業發生的下列開支一律不得列入成本:

一、應由行政經費、事業費開支的各項費用;

二、應從企業銷售(營業)收入中支付的稅金及其附加費、市場調節基金、商品削價損失准備金等;

三、應列入營業外支出的各項開支及財產損失;

四、應從企業專用基金中開支的建築稅、獎金稅、工資調節稅、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預算調節基金和購買國庫券、債券等項支出;

五、應由基本建設投資或專用撥款、專用借款開支的各項費用;

六、應在企業留用利潤中開支的獎金和各種價格補貼;

七、超出國家規定標准部分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費用支出;

八、未經批準的超定額商品損耗;

九、基建借款和專項借款的利息支出、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企業按照承包辦法應在稅後留利中歸還的貸款本息(財政部規定可以進成本的除外);

十、應在企業自有資金中開支的各項賠償金、違約金、滯納金、罰款、加息、罰息等;

十一、應在企業更新改造資金和生產發展基金中列支的單個系統價值在五萬元以上的微機購置費、微機聯網附屬設備購置費、微機安裝費等;

十二、其它與商業經營活動無關的費用支出。

第十七條 商業企業對各種攤派款項,有權拒絕支付。

商業企業自願對社會公益、教育、福利設施等項目的贊助和捐款,一律由企業專用基金中支付,不得列入成本。

C. 「主營業務成本」包括哪些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

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企業應當設置「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借記該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科目。

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貸記該科目,結轉後,「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無余額。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與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之差與上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用公式表示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判斷公司發展所處的階段。

一般來說,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說明公司產品處於成長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尚未面臨產品更新的風險,屬於成長型公司。

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5%~10%之間,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穩定期,不久將進入衰退期,需要著手開發新產品。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衰退期,保持市場份額已經很困難,主營業務利潤開始滑坡,如果沒有已開發好的新產品,將步入衰落。

D. 主營業務成本包括哪些

主營業務成本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應結轉的成本。

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產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指加工後直接構成產品實體或主要部分的原料和材料成本

(2)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指在生產中對材料進行直接加工製成產品所耗用的工人的工資、獎金和各種津貼,以及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

(3)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指企業各生產單位(如生產車間)為了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4)業務發展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公式表示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要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入×100%。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判斷公司發展所處的階段。

E. 運營成本包括哪些

運營成本

也稱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成本
商品和提供勞務的營業成本,是由生產經營成本形成的。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
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4.製造費用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適當調整。
2核算
賬戶設置
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其他業務支出
「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用於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其他業務支出」賬戶下,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3會計處理
提供勞務
[例]某洗衣公司為某賓館完成一批被服的洗滌工作,在賓館收到被服時取得3 000元的支票一張,並存入銀行。該洗衣公司為完成該項洗滌工作共發生2 500元的勞務支出,則該洗衣公司應做如下分錄以記錄此營業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2 500
貸:勞務成本2 500
其他業務
[例]大華公司本月對外銷售輔助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 000元,則公司應記錄:
借:其他業務支出──材料銷售1 000
貸:原材料──輔助材料 1 000
4銷售
錄結轉銷售A產品的營業成本
一般銷售業務
[例]大華公司於9月15日售給南山公司A商品500件,增值稅專用發票列明商品價款42 735元、增值稅額7 265元,共計50 000元,商品已經發出,同時收到南山公司的轉賬支票並辦妥進賬手續。經計算,A產品的單位成本為60元,則公司應通過下述分錄結轉銷售A產品的營業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30 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 30 000
(四)、分期收款銷售業務
[例]大華公司於20X0年6月1日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A商品一台,售價500 000元,增值稅率為17%,實際成本為300 000元,合同約定款項分5年平均收回,每年的付款日期為當年6月1日,並在商品發出後先支付第一期貨款。每年收回貨款100 000(500 000÷5)元。
企業會計分錄
(假定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的所有條件):
①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300 000
貸:庫存商品 300 000
②每年6月1日銷售實現時,應按照商品全部銷售成本佔全部銷售收入的比
例結轉商品銷售成本(300 000÷500 000×100 000=60 000元),並記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60 000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60 000
(五)、涉及銷售退回的銷售業務
[例]月末售出的A產品發生退貨,原結轉的營業成本為5 000元,退回的A產品已經入庫,則公司應記錄:
借:庫存商品──A產品5 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 5 000

F. 公司經營成本都包括什麼呢

公司經營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經營成本是項目評估中,資金的現金流量表中的項目之一,為企業總成本扣除固定資產折舊費、流動資金利息凈支出後的成本。經營成本中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費和利息支出。經營成本中不包括折舊費、攤銷費和貸款利息支出。經營成本是指建設項目總成本費用扣除折舊費、攤銷費和財務費用以後的全部費用。

(6)業務發展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經營成本指企業從事主要業務活動而發生的成本。房地產開發企業成本包括:土地轉讓成本、商品房銷售成本、配套設施銷售成本、代建工程結算成本、出租產品經營成本等。如果是銷售的辦公費當然該記入銷售成本,這些項目的總和都應該分期或者一次性進入經營成本。

工程經濟中的經營成本:經營成本是項目評價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作為項目運營期的主要現金流出,其構成和估算可採取下式表達:經營成本=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工資及福利費+修理費+其他費用式中,其他費用是指從製造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中扣除了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工資及福利費以後的其餘部分。

G. 企業成本包括哪些

企業為了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可以指一定時期為生產一定數量產品面發生的成本總額,
也可以指一定時期生產產品單位成本。
產品成本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產品是企業在生產單位(車間、
分廠)內為生產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種耗費,主要有原材料、
燃料和動力,生產工人資和各項製造費用。
廣義的產品成本除了生產發生的各項管理和銷售費用等。
可以作為產品成本列示的具體內容必須要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
企業不斷隨意亂擠和亂攤成本。
也就是說按你企業生產的某一個成品將他的材料
工資
電費
折舊
分攤到單個成品中
不是所有的企業成本都在其中
下列各項支出不得計入成本:
1.
資本性支出,即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支出。
2.
對外投資的支出。
3.
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4.
違法經營罰款和被沒收財產損失。
5.
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
6.
災害事故損失賠
7.
各種捐贈支出。
8.
各種贊助支出。
9.
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

H. 營業成本包括哪些

一、稅費成本
無論是增值稅還是所得稅,稅率都不低,二者同時徵收可以想像企業的壓力。企業稅負的現狀是流轉稅與所得稅雙高。流轉稅是「卡脖子」的稅,企業只要有銷售行為,無論是虧是賺,都要交稅。所得稅的邏輯相對合理,但要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一筆利潤企業所得稅拿走25%,分紅時個人所得稅拿走20%,綜合下來,兩項所得稅要佔利潤(稅前)的40%。
這項稅負究竟高不高,一可與其他國家橫向比,二可就企業歷史稅負縱向比,用兩組數據說話可能更有說服力。稅制改革大概都有輕稅薄賦的初衷,如何讓企業有稅負減輕的獲得感,這是稅制改革的痛點。
二、人工成本
企業僱用勞動者除了要發工資,還要為其購買五險一金。此外,如果辭退勞動者,還需要支付補償金。僅以五險一金為例,此項成本就高達工資的40%以上。例如,月薪10 000元,員工只能拿到7 454.30元,而企業要付出14 410元。
此外,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有個現象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就是4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慢慢成為快餐業服務員的主力了,以前多為20歲左右的年輕人。人口紅利在慢慢消失,這種趨勢會讓就業更趨理性,讓人的價值得到更多釋放,這也讓企業的用工成本整體提高了。
三、地租和房租成本
土地和房租越來越貴,一方面企業的地租、房租上漲,直接加大了成本壓力;另一方面,員工的生活成本不斷地提升,間接拉升了人工成本。資本需要逐水草而居,企業需不斷尋求最適宜的發展地。
因為土地與房租越來越貴,所以很多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將工廠搬回了人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的二三線城市,只將研發和銷售部門留在一線城市。
四、物流成本
一段時間以來,「企業物流成本高」是個被熱議的話題。企業的采購有物流成本,產品出廠有物流成本,產品銷售有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甚至能夠決定企業的「生死」,看看一些農產品滯銷就知此言非虛。無論是鐵路運輸,還是公路運輸,企業都覺得物流成本是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