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可以按照哪些標准
擴展閱讀
怎麼關閉app資源庫圖標 2025-01-25 07:23:44
拍攝菜餚怎麼算價格 2025-01-25 07:22:20
101教育ppt資源庫怎麼找到 2025-01-25 07:17:59

成本可以按照哪些標准

發布時間: 2024-01-31 18:49:25

1. 標准成本怎麼制定,都有哪些方法

一般情況下,在
制定標准
成本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術條件和經營水平,在以下三種不同的原則中進行選擇:一是理想
標准成本
,它是指在現有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優的成本水平;二是以歷史平均成本作為標准成本,它是指過去較長時間內所達到的成本的實際水平;三是
正常標准成本
,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成本標准
,這一標准考慮了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通常,正常標准成本大於理想標准成本,但小於歷史平均成本。正常標准成本具有客觀性、現實性、激勵性和穩定性等特點,因此被廣泛地運用於下列具體的標准成本的制定過程中。
1、
直接材料標准成本
的制定
某單位產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的標准成本是由材料的用量標准和
價格標准
兩項因素決定的。
材料的價格標准通常採用企業制定的
計劃價格
。企業在制定計劃價格時,通常是以訂貨合同的價格為基礎,並考慮將來各種變化情況,按各種材料分別計算的。
材料的用量標准,是指單位產品耗用
原料及主要材料
的數量,通常也稱為
材料消耗定額
。材料的用量標准應根據企業產品的設計、生產和工藝的現狀,結合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情況和降低成本任務的要求,考慮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必要損耗,並按照產品的零部件來制定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消耗定額。
因此,直接材料標准成本可利用下述公式計算:
單位產品耗用的第i種材料的標准成本=材料i的價格標准×材料i的用量標准
單位產品直接材料的標准成本=∑材料i的價格標准×材料i的用量標准
2、
直接人工標准成本
的規定
直接人工標准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的價格標准和直接人工用量標准兩項因素決定的。
直接人工的價格標准就是
標准工資
率,通常由勞動工資部門根據用工情況制定當採用
計時工資
時,
標准工資率
就是單位工時標准工資率,它是由標准工資總額除以標准總工時來計算的,即:
標准工資率=標准工資總額÷標准總工時
人工用量標准就是工時用量標准,也稱
工時消耗
定額,是指企業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工藝方法和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考慮提高
勞動生產率
的要求,採用一定的方法,按照產品生產加工所經過的程序,確定的單位產品所需耗用的生產工人工時數。在制定工時消耗定額時,還要考慮生產工人必要的休息和生理上所需時間,以及
機器設備
的停工清理時間,使制定的工時消耗定額既合理又先進,從而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因此,直接人工的標准成本可按照下面的公式來計算:
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准成本=標准工資率×工時用量標准
3、
製造費用
標准成本的制定
製造費用的標准成本是由製造費用價格標准和製造費用用量標准兩項因素決定的。
製造費用價格標准,也就是製造費用的
分配率
標准。其計算公式為:
製造
費用分配率
標准=標准製造費用總額÷標准總工時
製造費用用量標准,就是工時用量標准,其含義與直接人工用量標准相同。其計算公式為:
製造費用標准成本
=工時用量標准×製造費用分配率標准
成本按照其性態,分為
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
。前者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後者相對固定,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所以,制定製造費用標准成本時,也應分別制定變動製造費用的標准成本和固定製造費用的標准成本。
4、單位產品標准成本卡
制定了上述各項內容的標准成本後,企業通常要為每一產品設置一張標准成本卡,並在該卡中分別列明各項成本的用量標准與價格標准,通過直接匯總的方法來得出單位產品的標准成本。

2. 成本效益分析以什麼為測量標准

測量標准為要看具體使用的方法:

如果用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幾種指標:

1、相關指標分析法:

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

銷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2、如果用構成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幾種指標:

直接材料費用比率=直接材料成本/產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費用比率=直接人工費用/產品成本*100%

製造費用比率=製造費用/產品成本*100%

(2)成本可以按照哪些標准擴展閱讀: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

針對某項支出目標,提出若干實現該目標的方案,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計算出每種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過比較方法,並依據一定的原則,選擇出最優的決策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現在19 世紀法國經濟學家朱樂斯·帕帕特的著作中,被定義為「社會的改良」。

其後,這一概念被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重新界定。

到1940年,美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 ·卡爾德和約翰·希克斯對前人的理論加以提煉,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論基礎即卡爾德—希克斯准則。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成本—效益」分析開始滲透到政府活動中,如1939年美國的洪水控製法案和田納西州泰里克大壩的預算。

60多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投資項目的增多,使得人們日益重視投資,重視項目支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就需要找到一種能夠比較成本與效益關系的分析方法。以此為契機,成本—效益在實踐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發展,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

網路-成本效益分析

3. 簡述企業成本控制的標准

生產企業控制控製成本的幾種方法:
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在產品的製造過程中,對成本形成的各種因素,按照事先擬定的標准嚴格加以監督,發現偏差就及時採取措施加以糾正,從而是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資源的消耗和費用開支限在標准規定的范圍之內。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1、制訂成本標准。成本標準是成本控制的准繩,成本標准首先包括成本計劃中規定的各項指標。但成本計劃中的一些指標都比較綜合,還不能滿足具體控制的要求,這就必須規定一系列具體的標准。確定這些標準的方法,大致有三種:
(1)計劃指標分解法。即將大指標分解為小指標。分解時,可以按部門、單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產品和各種產品的工藝階段或零部件進行分解,若更細致一點,還可以按工序進行分解。
(2)預演算法。就是用制訂預算的辦法來制訂控制標准。有的企業基本上是根據季度的生產銷售計劃來制訂較短期的(如月份)的費用開支預算,並把它作為成本控制的標准。採用這種方法特別要注意從實際出發來制訂預算。
(3)定額法。就是建立起定額和費用開支限額,並將這些定額和限額作為控制標准來進行控制。在企業里,凡是能建立定額的地方,都應把定額建立起來,如材料消耗定額、工時定額等等。實行定額控制的辦法有利於成本控制的具體化和經常化。 在採用上述方法確定成本控制標准時,一定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科學計算。同時還要正確處理成本指標與其他技術經濟指標的關系(如和質量、生產效率等關系),從完成企業的總體目標出發,經過綜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時。還應搞多種方案的擇優選用。

2、監督成本的形成。這就是根據控制標准,對成本形成的各個項目,經常地進行檢查、評比和監督。不僅要檢查指標本身的執行情況,而且要檢查和監督影響指標的各項條件,如設備、工藝、工具、工人技術水平、工作環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與生產作業控制等結合起來進行。
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費用的日常控制。車間施工員和技術檢查員要監督按圖紙、工藝、工裝要求進行操作,實行首件檢查,防止成批報廢。車間設備員要按工藝規程規定的要求監督設備維修和使用情況,不合要求不能開工生產。供應部門材料員要按規定的品種、規格、材質實行限額發料,監督領料、補料、退料等制度的執行。生產調度人員要控制生產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監督期量標準的執行。車間材料費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車間材料核算員負責,它要經常收集材料,分析對比,追蹤原因,並會同有關部門和人員提出改進措施。
(2)工資費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車間勞資員對生產現場的工時定額、出勤率、工時利用率、勞動組織的調整、獎金、津貼等的監督和控制。此外,生產調度人員要監督車間內部作業計劃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產、合理派工、控制窩工、停工、加班、加點等。車間勞資員(或定額員)對上述有關指標負責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尋找原因。
(3)間接費用的日常控制。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的項目很多,發生的情況各異。有定額的按定額控制,沒有定額的按各項費用預算進行控制,如採用費用開支手冊、企業內費用券(又叫本票、企業內流通券)等形式來實行控制。各個部門、車間、班組分別由有關人員負責控制和監督,並提出改進意見。
上述各生產費用的日常控制,不僅要有專人負責和監督,而且要使費用發生的執行者實行自我控制。還應當在責任制中加以規定。這樣才能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眾基礎。

3、及時糾正偏差。針對成本差異發生的原因,查明責任者,分別情況,分別輕重緩急,提出改進措施,加以貫徹執行。對於重大差異項目的糾正,一般採用下列程序:
(1)提出課題。從各種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課題。這些課題首先應當是那些成本降低潛力大、各方關心、可能實行的項目。提出課題的要求,包括課題的目的、內容、理由、根據和預期達到的經濟效益。
(2)討論和決策。課題選定以後,應發動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廣泛的研究和討論。對重大課題,可能要提出多種解決方案,然後進行各種方案的對比分析,從中選出最優方案。
(3)確定方案實施的方法步驟及負責執行的部門和人員。
(4)貫徹執行確定的方案。在執行過程中也要及時加以監督檢查。方案實現以後,還要檢查方案實現後的經濟效益,衡量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4. 成本按不同標准可分為哪些類型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以下類型
1、用量差異與價格差異
用量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用量消耗與標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異=標准價格×(實際用量一標准用量)
價格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價格水平與標准價格水平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為:
價格差異=(實際價格一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2、可控差異與不可控差異
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相聯系而形成的差異,又叫主觀差異。它是成本控制的重點所在。
不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關系不大,主要受客觀原因影響而形成的差異,又叫客觀差異。
3、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是指因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節約差。不利差異,則指因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這里的有利與不利是相對的,並不是有利差異越大越好。例如,不能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異,而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4、純差異與混合差異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類差異在計算時都需要假定某個因素變動時,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礎上不變。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標準的基礎上,計算得出的差異就是純差異。
與純差異相對立的差異就是混合差異。混合差異又叫聯合差異,是指總差異扣除所有的純差異後的剩餘差異。
總之從標准成本的制定過程可以看出,任何一項費用的標准成本都是由用量標准和價格標准兩個因素決定的,因此,差異分析就應該從這兩個方面進行。

5. 標准成本有哪幾種

一、按照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分類:理想標准成本、正常標准成本。
二、按照適用期分類:現行標准成本、基本標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