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 質量成本中各種項目的計算公式 要具體的
質量成本分析的方法 一、對影響質量成本因素的分析 對質量成本水平分析要深入到質量成本構成的各要素中去,即從質量成本總額中各因素所佔比重來分析質量成本構成及其變化。如圖表12-11所示。 圖3成本與質量水平關系圖 C1──預防成本,C2──鑒定成本 C3──事故成本,C4──基本生產成本 說明: 圖表中C1為預防成本曲線,C2為鑒定成本曲線,C3為事故成本曲線。當產品質量為100%不合格時,其預防費用為零。隨著質量升高,預防、鑒定費用逐漸增高;當質量為100%合格時,預防成本很高。事故成本曲線C3變動規律是:當產品質量較低時,事故損失大;當質量提高到100%合格時,事故損失為零。C4為基本生產成本線,不隨質量成本而變化,屬於不變成本。C為總成本曲線,任一點的總成本為C1、C2、C3、C4之和。當質量水平較低或較高時,總成本都比較高,在M點或M點附近區域總成本最低,它就是最佳質量水平。這里M點與圖表12-10是吻合的。這兩種分析方法,本質也是一致的,只是應用場合不同而需要提供不同成本信息。 根據國內外成功的經驗,質量成本比例最佳值為C3佔50%,C2為40%,C1佔10%,即質量管理成本佔50%,損失成本佔50%為宜。 二、對質量成本效益的分析 質量成本效益分析亦稱考核指標分析。通過產品總成本中質量成本佔用率,可以看出質量成本是否下降;通過商品總產值中質量成本佔用率和質量成本利潤率, 三、對質量成本趨勢的分析 質量成本本身並不能向管理部門提供足夠的資料,以使它與其經營成本同樣得到重視,因此必須通過計算一些基數與質量成本進行對比,從不同角度說明經營情況。這些資料有:工時資料、成本資料、銷售資料、單位試驗和檢驗費用資料以及增值資料,通過這些資料來計算各種基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提示: 只有保持質量基數的一致性才能成為一種比較的方法。如受到下述情況影響時應對它們進行調整:由自動化代替直接工人時;由於使用代用材料、方法或工藝,使製造成本有了變化;毛利、售價、運費和市場需要的變化;產品組成的變化;上述公式中分子的時間尺度不同於分母的時間尺度等等,都要進行調整,才好比較,比較趨勢時,必須考慮和了解這些因素。 希望能幫上點忙!
㈡ 怎麼開展質量成本管理-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四大方法
怎麼開展質量成本管理-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四大方法
企業如採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將使企業管理成 本更低,成效更為明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四大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確職責 加強考核開展質量成本管理,必須建立與質量體系協調一致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包括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
通過建立以質量責任制為核心的經濟責任制,明確規定每個職工在質量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職責和許可權。切實做到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辦事有標准(制度)、工作有檢查、考核有獎罰。
首先,質量成本目標應與質量目標有機銜接,質量成本目標應是質量目標的重要內容。
其次,在管理職責和有關質量體系文件中,規范每個職工的任務、職責和許可權,明確考核標准並堅持考核,真正體現出質量經濟性和質量成本的思想。
第三,根據企業實際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科目,健全質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確有關部門和人員的任務、職責和許可權,使其成為質量責任制考核的內容。
第四,健全以質量管理部門為中心的質量信息反饋管理系統,理順質量信息流通渠道,及時收集、分析、處理、傳遞有關質量信息,供企業領導決策時參考。
突出重點 有的'放矢
開展質量成本管理應突出重點,在對企業質量成本現狀作出充分調查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質量費用的開支情況,提出重點控制的質量成本二級科目或關鍵工序一次合格率(通過率),使企業的質量成本管理效益明顯,從而最大限度地得到企業領導的支持,以有利於質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廣和開展。
ISO9000族標准提出的企業管理思想僅僅是最基本的質量保證要求,只有深刻領會標準的精髓,利用各種現代管理技術、方法和手段(包括質量成本管理原理和方法)才能使質量體系不斷完善和改進井有效地運行。
轉變觀念 走出誤區
對獲證企業來說,“取證”是參與市場競爭的“護照”,是促進企業管理上台階的手段,但不少企業是為“取證”而“取證”,未從本質上認識到“取證” 的目的是以適宜的產品質量參與市場競爭。
這是導致“質量體系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根本原因。企業應徹底轉變觀念,丟掉“等、靠、要” 的依賴思想,從市場實際需求出發測算每道工序的目標成本,逐層分解落實到每一位職工;將其與職工的工資收入掛鉤,使每一位職工都切實體會到市場的壓力,樹立市場觀念。
企業應形成一種用貨幣價值的作用來激勵和調節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競爭氣氛;廢棄非理性的決策,採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真正走出“管理是擺設”、“管理是花架子”的認識誤區。
注重培訓 提高素質
“以人為本”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業必須“始於教育,終於教育”。首先,對企業領導和有關管理人員開展質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強他們的質量成本意識。
學習的重點應放在質量成本與產品成本的關系、質量成本與產品質量的關系、質量成本在企業各項費用中所佔的比例、質量成本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等方面,使企業領導高度重視產品質量。
其次,對質量管理人員、有關技術人員和統計、財會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這些人員是質量成本管理的操作者和執行者)。培訓應分階段,以交流為主。
在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學習質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以及質量管理的原理、方法等。在此基礎上,學員應了解和熟悉企業質量管理現狀、質量體系結構和實際運行情況,獨自提出一套質量成本管理體系,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然後,綜合學員的方案和意見,建立適合企業實際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第三,隨著質量成本管理的開展,企業應針對出現的問題,組織有關人員實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採取措施,不斷改進和完善。
;㈢ 質量成本怎麼核算
質量成本的會計處理方法
利用已有的各種原始憑證和會計憑證核算質量成本。如通過供應部門的領料單、勞資部門的工資分配單和財務部門的費用分配單,分別核算領用、檢驗、市場調研、售後服務、質量教育、質量培訓等方面的材料成本、分配的工資支出和費用開支,通過差異單核算原材料采購、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的差異損失等。通過設計更改單、材料改為(或代用)單分別核算設計、材料支出等,以及用料中屬於超計劃的質量成本的經濟損失。
「質量成本」賬戶可分別按部門或基層單位設立多欄式明細賬,設分類欄、摘要欄和金額欄。分類欄內按「質量成本」的四個內容分成四大類記入;摘要欄內記入每大類的具體支出內容;金額欄內借方記入質量成本增加數,貸方記入質量成本減少數,各欄首行記入本期目標成數,第二行開始按序時記入本期實際發生的各項質量成本的增減數,這樣既便於掌握全公司及各基層單位本期發生的質量成本動態,又易於與目標成本進行對比。
期初應編制目標質量成本預算表,按月、季、年編制均可。編制的內容應按四大類的要求編制,但上期實際成本與本期目標成本應分別設置金額欄和占總數的百分比欄。期末應編制質量成本報表,表內格式應設摘要欄、本期目標成本欄、本期實際成本欄、增減欄,後三欄還應分別設金額欄和占總數的百分比欄。
「質量成本」的核算內容
所謂產品的質量成本,是指為了保證實現產品(勞務)的質量要求而發生的有關支出。筆者認為質量成本是指由於沒有達到產品本身的質量要求而發生的各項產品質量事故損失和為防止產品質量事故而支付的各項預防產品質量成本。另外,質量成本還應包括由於沒有達到產品本身質量特性所需要的各項工作質量而發生的各種工作質量事故損失和為防止各項工作質量事故損失而支付的預防工作質量成本,以及工作人員工作不能勝任、效率低而發生的其它工作質量成本。
從上述概念可知,質量成本應包括產品質量成本、工作質量成本、其它質量成本、預防質量成本四個方面內容。「質量成本」賬戶的實際核算內容也就應該包括產品質量成本、工作質量成本、預防質量成本和其他質量成本四個方面。在確定具體核算內容時,還應明確各個具體內容的成本開支項目。
(1)產品質量成本:包括不可修復的廢品損失(不可修復的廢品成本與可回收的廢品廢料殘值相減後的余額);可修復的廢品損失(可修復廢品的返修工時工費成本,領用材料成本、停工損失、復試成本和產量損失等相加後的總和);降等、降級產品損失(降等、降級產品的原正品收入與降等、降級產品的實際收入相減後的余額);其他產品質量事故損失,如訴訟費、退貨損失、磨損費、處理費、其他損失等。
(2)工作質量成本:包括設備事故損失(設備事故的維修費。停工損失、其他損失等相加後的總和);安全事故損失(安全事故的停工損失、醫療費、護理費、其他損失等相加後的總和);經濟責任事故損失(經濟責任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如物資短缺損失、罰款等和其他間接損失相加後的總和);其他工作質量事故,如工作質量事故的復試成本、訴訟費、法律顧問費、退貨損失費、處理費、其他損失等。
(3)預防質量成本:包括檢驗成本,如材料、產品等的檢驗支出;試驗成本,如設備、材料、產品等的試驗支出;檢驗用工具、量具成本;質量管理的活動費、宣傳費、教育費、培訓費、計劃費、設施費、辦公費等;關於質量方面的調查研究費、信息情報費;產品售後服務費;其他預防質量成本等。
(4)其他質量成本:包括生產工人的無效工時工費成本。如等工等料、脫產、生產時間開會等損失;原材料采購、車間費用、企業管理費用的差異(指實際支出大於計劃數的差額)等。
㈣ 質量成本的管理
質量成本核算是以貨幣的形式綜合反映企業質量管理活動的狀況和成效,是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
1、質量成本數據的收集和統計。質量成本數據來源於記錄質量成本數據的有關原始憑證,主要指發生在一個報告期內的相關質量費用。具體來說,預防成本的數據由質量管理部門及檢驗、產品開發、工藝等有關部門根據費用憑證進行統計;鑒別成本數據由檢驗和開發部門根據檢驗、試驗的費用憑證進行統計;內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檢驗部門和車間根據廢品報告和生產返工等有關憑證統計;外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市場、銷售服務等部門根據客戶的反饋信息進行統計。
2、質量成本的核算。企業質量成本的核算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應該以會計核算為主、統計核算為輔的原則進行。如果企業已經設置比較完善的質量成本科目,即:「質量成本」一級科目和「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二級科目以及二級科目展開的三級科目,則也應同時設立相應的總分類台賬和明細表,即:質量成本總分類台賬、質量成本預提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鑒定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內部損失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外部損失費用明細賬。
企業在進行質量成本核算時,既要利用現代會計制度,又不能幹擾企業會計系統的正常運作,要按規定的工作程序對相關的科目進行分解、還原、歸集。
3、質量成本的分析。質量成本分析是通過分析質量成本的構成比例找出影響質量成本的關鍵因素,主要為質量改進提供信息,指出改進方向,降低產品成本。因此,質量成本分析是質量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質量成本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目標質量成本完成情況分析、質量成本變化情況分析、質量成本結構分析、質量成本與其它相關指標對比分析、質量成本靈敏度分析等。 質量成本考核是實行質量成本管理的必備環節。為了進行有效的考核,一般要建立從廠部到班組直至責任人的考核指標體系,並和經濟責任制、「質量否決權」、「成本否決權」等結合起來,制定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嚴格執行,強化管理,定期進行獎懲,鼓勵先進,鞭策先進,保證質量成本管理的實施和質量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㈤ 企業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系統的步驟
企業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系統的步驟
20世紀50年代,美國通用電氣質量管理專家菲根堡姆提出了質量成本概念。很多人認為:要質量好,就要投入更多的錢,高質量一定是通過金錢換來的。菲根堡姆則不這么認為,他認為,質量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浪費,高質量應該尋求最佳產品質量與最佳成本水平的結合點,那麼,質量成本就是幫助企業尋找最佳成本水平的概念,因此,對於企業來說,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系統十分必要。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企業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系統的步驟的知識,歡迎閱讀。
企業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系統的步驟
質量成本管理的目標。
零缺陷質量目標:根據質量成本觀點看,內部和外部缺陷作業及其相關聯的成本都屬於非增值作業,應予以徹底消除。預防作業則可是為增值作業而予以保留。而一部分的檢驗作業是檢定作業所必須的,應視為增值對象。
質量成本的預測。
為了編制質量成本計劃,就必須首先對質量成本進行預測。質量成本的預測是指根據企業的歷史資料、質量方針目標、國內外同行的質量成本水平以及產品的質量要求和用戶的特殊要求等,通過分析各種質量要素與質量成本的變化關系,對計劃期的質量成本所作出的推測和評估。
質量成本的計劃。
質量成本計劃是指在質量成本預測的基礎上,針對質量與成本呢的依存關系,用貨幣形式確定達成符合性產品質量要求時,在質量上所需的費用計劃。質量成本計劃的編制通常是由財務部門直接進行;或者由各部門分別編制,交由財務部門會審。
質量成本的控制。
質量成本控制是以質量成本計劃所制定的目標要求為依據,採用各種手段,把影響質量總成本的各個成本項目控制在計劃范圍內的一種管理活動。質量成本控制是完成質量成本計劃、優化質量目標、加強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質量成本控制貫穿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一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
質量成本的核算。
質量成本核算是以貨幣的形式綜合反映企業質量經營活動的狀況和成效,是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質量成本的`核算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應該以會計核算為主、統計核算為輔的原則進行。
質量成本的分析。
質量成本分析通過質量成本的構成比例找出影響質量成本的關鍵因素,主要為質量改進提供信息,指出改進方向,降低產品成本。
質量成本優化。
質量成本優化是指在保證產品質量滿足用戶的前提下,尋找質量成本總額最小。質量成本優化就是要確定質量成本各項主要費用的合理比例,以便使質量總成本達到最低。
質量成本的報告。
質量成本報告是指根據質量成本分析的結果,向領導及有關部門匯報時所作的書面陳述,它可以作為制定質量方針目標、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進行質量改進的依據。
企業通過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系統,能夠合理分配企業質量成本支出、最大化企業效益,提升企業質量預防能力,把因質量故障造成的損失有效地控制起來,並降低到最低限度。